东兴市金源集团:谁能给我《天涯明月刀》一书前面古龙自己写的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5/01 07:58:52
谁能帮我把《天涯明月刀》一书前面古龙自己写的序复制过来?(旧版的古龙全集里的,珠海出版社的)

◆ 写在《天涯·明月·刀》之前 ◆ 一

在很多人心目中,武侠小说非但不是文学,甚至也不能算是小说,对一个写武侠小说的人来说,这实在是件很悲哀的事,幸好还有一点事实是任何人都不能否认的——一样东西如果能存在,就一定有它存在的价值。

武侠小说不但存在,而且已存在了很久!

关于武侠小说的渊源,有很多种不同的说法:“从太史公的游侠列传开始,中国就有了武侠小说。”这当然是其中最堂皇的一种,可惜接受这种说法的人并不多。

因为武侠小说是传奇的,如果一定要将它和太史公那种严肃的传记文学相提并论,就未免有点自欺欺人。

在唐人的小说笔记里,才有些故事和武侠小说比较接近!

《唐人说荟》卷五,张鷟的《耳目记》中,就有段故事是非常“武侠”的。

“隋末,深州诸葛昂,性豪侠,渤海高瓒闻而造之,为设鸡肫而已,瓒小其用,明日大设,屈昂数十人,烹猪羊等长八尺,薄饼阔丈余,裹馅粗如庭柱,盘做酒碗行巡,自做金刚舞以送之。

昂至后日,高瓒所屈客数百人,大设,车行酒,马行炙,挫椎斩脍,皑轹蒜齑,唱夜叉歌狮子舞。

瓒明日,复烹一双子十余岁,呈其头颅手足,坐客皆喉而吐之。

昂后日报设,先令美妾行酒,妾无故笑,昂叱下,须臾蒸此妾坐银盘,仍饰以脂粉,衣以锦绣,遂擎腿肉以啖,瓒诸人皆掩目,昂于奶房间撮肥肉食之,尽饱而止。

瓒羞之,夜遁而去。”

这段故事描写诸葛昂和高瓒的豪野残酷,已令人不可思议,这种描写的手法,也已经接近现代武侠小说中比较残酷的描写。

但这故事却是片段的,它的形式和小说还是有段很大的距离。

当时民间的小说、传奇、评话、银字儿中,也有很多故事是非常“武侠”的,比如说,盗盒的红线,昆仑奴,妙手空空儿,虬髯客,这些人物酒几乎已经是现代武侠小说中人物的典型。

武侠小说中最主要的武器是剑,关于剑术的描写,从唐时酒已比现代武侠小说中描写得更神奇。

红线,大李将军,公孙大娘……这些人的剑术,都已被渲染得接近神话,杜甫的《睹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其中对公孙大娘和她弟子李十二娘剑术的描写,当然更生动而传神!

号称“草圣”的唐代大书法家也曾自言:“始吾闻公主与担夫争路,而得笔法之意,后见公孙氏舞剑器,而得其神。”

“剑器”虽然不是剑,但其中的精髓却无疑是和剑术一脉相承的,由此可见,武侠小说中关于剑术和武功的描写,并非全无根据。

这些古老的传说和记载,点点滴滴,都是武侠小说的起源,再经过民间评话、弹词和说书的改变,才渐渐演变成现在的这种形式。



《彭公案》、《施公案》、《七侠五义》、《小五义》,就是根据“说书”而写成的,已可算是我们这一代所能接触到的最早的一种武侠小说。

可是这种小说中的英雄,大都不是可以令人热血沸腾的真正英雄,因为在清末那种社会环境里,根本就不鼓励人们做英雄,老成持重的君子,才是一般人认为应该受到表扬的。

这至少证明了武侠小说的一点价值——从一本武侠小说中,也可以看到作者当时的时代背景。

现代的武侠小说呢?



现代的武侠小说,若由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侠传》开始算起,大致可以分成三个时代。

写《蜀山剑侠传》的还珠楼主,是第一个时代的领袖。写《七杀碑》的朱贞木,写《铁骑银屏》的王度庐可以算是第二个时代的代表。

到了金庸写《射雕》,又将武侠小说带进了另一个局面。

这个时候,无疑是武侠小说最盛行的时代,写武侠小说的人,最多时曾经有三百个。

就因为武侠小说已经写得太多,读者们也看得太多,所以有很多读者看了一部书的前两本,就已经可以预测到结局。最妙的是,越是奇诡的故事,读者越能猜得到结局。

因为同样“奇诡”的故事已被写过无数次了。易容、毒药、诈死,最善良的女人就是“女魔头”——这些圈套都已很难令读者上钩。

所以情节的诡异变化,已不能再算是武侠小说中最大的吸引力。

但人性中的冲突却是永远有吸引力的。

武侠小说中已不该再写神,写魔头,已应该开始写人,活生生的人,有血有肉的人!

武侠小说中的主角应该有人的优点,也应该有人的缺点,更应该有人的感情。

写《包法利夫人》的大文豪福楼拜先生曾经夸下句海口。

他说:“十九世纪后将再无小说。”

因为他认为所有的故事情节,所有的情感变化,都已被十九世纪的那些伟大的作家们写尽了。

可是他错了。

他忽略了一点!

纵然是同样的故事情节,但你若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写出来的小说就是完全不同的。

人类的观念和看法,本就在永不停的改变!随着时代改变!

武侠小说写的虽然是古代的事,也未尝不可注入作者自己新的观念。

因为小说本就是虚构的!

写小说不是写历史传记,写小说最大的目的,就是要吸引读者感动读者。

武侠小说的情节若已无法变化,为什么不能改变一下,写人类的情感,人性的冲突,由情感的冲突中,制造高潮和动作。

应该怎样来写动作,的确也是武侠小说的一大难题。

我总认为“动作”并不一定就是“打”!

小说中的动作和电影画面的动作,可以给人一种生猛的刺激,但小说中描写的动作就是没有电影画面中这种鲜明的刺激力量了。

小说中动作的描写,应该是简单,短而有力的,虎虎有生气的,不落俗套的。

小说中动作的描写,应该先制造冲突,情感的冲突,事件的冲突,尽力将各种冲突堆构成一个高潮。

然后你再制造气氛,紧张的气氛,肃杀的气氛。

用气氛来烘托动作的刺激。

武侠小说毕竟不是国术指导。

武侠小说也不是教你如何去打人杀人的!

血和暴力,虽然永远有它的吸引力,但是太多的血和暴力,就会令人反胃了。



最近我的胃很不好,心情也不佳,所以除了维持《七种武器》和《陆小凤》两个连续性的故事外,已很久没有开新稿。

近月在报刊上连载的《历劫江湖》和《金剑残骨令》,都是十五年前的旧书,我并不反对将“旧书新登”,因为温故而知新,至少可以让读者看到一个作家写作路线的改变!

《天涯·明月·刀》,是我最新的一篇稿子,我自己也不知道它是不是能给读者一点“新”的感受,我只知道我是在尽力朝这个方向走!

每在写一篇新稿之前,我总喜欢写一点自己对武侠小说的看法和感想,零零碎碎已写了很多,抛砖引玉,我希望读者也能写一点自己的感想,让武侠小说能再往前走一步。

走一大步。

一九七四、四、十七、夜、深夜。

旧雨楼·清风阁整理 转载时请保留此信息

不知道是不是这篇,以此向古龙先生致敬。

永远的古龙 (新珠海版《古龙作品集》序,作者:罗立群)
在中国武侠小说史上,古龙的名字如同一颗闪亮的星星,光芒四射,分外耀眼。古龙的生命虽然短暂,如流星一般划过长空,转瞬即逝,但他的作品却是恒星一般的引人注目,极尽光华。

金庸、古龙,孰优孰劣,“金迷”和“古迷”一直争论不休,金庸内力深厚,古龙招式奇诡;金庸作品厚重,古龙作品空灵;金庸作品博大精深,古龙作品奇崛浪漫。有人把金庸和古龙比作诗歌史上的杜甫与李白。杜甫被尊为“诗圣”,其作品通体皆备,深沉凝重,“地负海涵,包罗万汇”(胡应麟评语)。李白号称“诗仙”,奇思异想,天外飞来,警句妙语,匪夷所思。金庸就如同杜甫,古龙就好比李白,可谓是中国武侠史上的双子星座。

求新求变求突破
台湾评论家胡正群说:“古龙之前无新派。”他认为真正的新派武侠小说应该从古龙算起,古龙之前的梁羽生、金庸等都没有脱离传统套路。这种观点虽然有些绝对,但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

和民国年间的旧派武侠小说相比,梁羽生、金庸的作品也在努力地创新、求变,尤其是金庸,更是不断寻求突破,但他们的作品在整体上还是属于对传统形式的继承和发展,所追求和表现的还是大家熟悉的文化氛围、文体模式、美学风格。古龙则不同,他以求新、求变、求实破为创作宗旨,不受任何条条框框的束缚,从文体、语言、武功套路、人物刻画,意境追求、美学情趣等各个方面予以全方位的“自我表现”,其小说文本既给武侠文学界提供了一种新的规范样本,也为读者打开了一个崭新的阅读天地。

古龙有着非常明确的创作理念,他说:“武侠小说的确已落入了固定的形式,这种形式已写得太多了些,已成了俗套,成了公式。”“要求变,就得求新,就得突破那些陈旧的固定形式,尝试去吸收。……谁规定武侠小说一定要怎么样写,才能算‘正宗’!武侠小说也和别的小说一样,要能吸引人,能振奋人心,激起人心的共鸣,就是成功的!”古龙为此身体力行,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付出了巨大的努力。遍观新派武侠小说作家,如此执著、始终如一地求新、求变、求突破者,古龙之外,决无二人!古龙的成功,决非幸致。他的成功,除了他的才华和天赋之外,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这种不安于现状,勇于探索,力求创新的可贵气质。

诗化、空灵的语言
古龙的成就是创造了一种风格独特的文体,而这种文体中最闪亮、最核心的要素就是语言,古龙小说有独特的语言特质。

金庸小说的语言是典雅的、绵密的,古龙小说的语言是激情的、跳跃的。

古龙小说长短句交错,层次分明,节奏明快,读来一气呵成,气势强劲,很有散文韵味。在很多段落和场景描写中,古龙自觉地引入诗歌成分,即使是人物出场、比武打斗等情节,古龙也表现出一种诗意的思维,以意象为依托,字里行间渗透着情感的张力。

玉京并不在天上,在马上。

他的马鞍已经很陈旧,他的靴子和剑鞘同样陈旧,但他的衣服却是崭新的

剑鞘轻敲着马鞍,春风吹在他脸上。

他觉得很愉快,很舒服。

——《长生剑》

有风。

风吹起了王风的衣袂。

阴森森的冷风,吹在身上却没有寒冷的感觉。

有雾。

凄迷的白雾,飘浮在王风的周围,却没有阻碍他的视线。——《血鹦鹉》

这类描写,有诗的旋律,有散文的神韵,画面生动,意境空灵,说它是散文诗一点不夸张。诗性语言的灵活运用,是古龙小说最迷人地方。

除了语言的诗化、意境之外,古龙小说中还有许多精彩纷呈的惊人妙语,这些妙语是对人生况味的反复咀嚼而升华提炼出来的,完全可以当做人生格言来读。

每个人都有弱点,你只要能知道他们的弱点,无论谁都可以利用。

不论多曲折离奇的事,一说穿了,你就会发现它并不像你想像那么复杂。

自古以来,无论是谁想站在群山最高处,就得先学会如何忍受寂寞。

如此丰富、如此生动、如此深刻的连珠妙语,古龙在小说叙事中随时随地任意挥洒,足可以证明古龙对人生和人性的深刻理解,对生活和生命的深切体验,以及他在语言表达方面的灵动才气,在创作过程中的情感泄。

奇崛诡异的情节
小说情节是小说人物性格的发展史,是小说中事物发展及人物关系串成的关系链条,也是读者津津乐道和小说赖以成功的重要元素。著名的小说家都是编织情节的能工巧匠,古龙更是情节设置的绝顶高手。

悬念设置和出人意料是古龙小说情节的重要特征。“楚留香系列”、“陆小凤系列”、《血鹦鹉》、《风铃中的刀声》、“小李飞刀系列”都是悬念重重,一片迷雾,让人看不清猜不透。古龙利用悬念抓住读者的好奇心,古龙揭示悬念,向读者展现事件的变幻不定和因果关系。在悬念的解答过程中,各类人物各种力量相互牵制,引发冲突,推进情节,读者也冲破迷雾,走出困境,获得极大的审美情趣和阅读快感。

古龙是编排故事的高手,他创造了许多匪夷所思的故事,故事的发展和结局往往出人意料。谁能想得到《血海飘香》中真正的凶手竟是楚留香最好的朋友?谁能想得到《猎鹰》中神捕凌玉峰竟是杀人集团中的一员?谁能想得到《圆月弯刀》中那个又温柔又文静又美丽的少女谢小玉竟是个大魔头?谁能想得到《血鹦鹉》中那个恶魔的传说竟有那么复杂的关系、那么悲惨的结局?而《赌局》中计中套计,真中套假,假中存真,真真假假,变幻莫测的情节演变和故事结局更是让人想不到。出人意料之外,而又在情理之中,这是古龙小说赢得读者的制胜秘诀。

古龙小说的故事大部分没有历史背景,有人认为这是“藏拙”,有人认为这是当时台湾的时代氛围所致,而我则更确信这种写法是古龙自由挥洒的性格选择。在这种历史空白的故事中,古龙更关注人性的发展、冲突,生命的本能状态。当我们沉浸在古龙营造的故事气氛中,攀登奇峰,跋涉曲折,感受离奇,经历恐惧的同时,我们也能感觉到作者对世道不公的控诉,对自然人性的呼喊,我们甚至会觉得整个故事就像一个寓言,寓示了人生永恒的真谛。

古龙小说的故事情节,奇崛诡异,大有深意,不仅好看,而且耐看。

简约无形的武功
与梁羽生、金庸笔下那种有板有眼、名实俱存的武功套路不同,古龙笔下的武功是有名无形,玄妙无招,若隐若现,一片空灵。小李飞刀,例不虚发;西门吹雪,剑出人亡;丁鹏魔刀,随手一挥,刀光飞起,转瞬即逝;陆小凤的手指能挟住天下任何兵器,决不会失手。……

老子《道德经》云,“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佛教认为诸行无常,诸法皆空,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古龙的“无招之招”暗合了东方哲学的文化底蕴。

一刀定胜负,一剑扭乾坤。古龙笔下,高手对决,没有任何花拳绣腿,没有一点多余的套路,胜负只在一招。这一招是生命在极限状态下的奋力拼博,其生命跃动是无比强烈的,极其绚丽的,它饱和了对生命的全部追求,一刹那的辉煌凝聚成永恒。

古龙的武功讲究攻心为上。高手决战,双方的性情、情绪、脾气、衣饰、姿势,乃至肌肉的颤动、松紧,站立的风向,周围的环境等,都会对武功的发挥产生影响,不容有丝毫的差错。《大沙漠》中,楚留香与石观音过招,楚留香有意打碎了镜子,使顾影自怜的石观音心情委顿,终致失败。双方的心理变化成了胜负的关键,气馁者,失去自信心者,即便武功高过对方也必败无疑。

古龙在《风云第一刀》中认为,武功的最高境界是“无人无我,物我两忘”,这是武功的化境,武学的巅峰。这种武功化境,实际上是一种禅境的表现。高手在决战之前,返观练意,精神内守,静若处子,其实是蓄势待发,暗藏杀机。此时是动中的极静,也是静中的极动,动静不二,构成了武功高手的禅的心灵状态。这种静穆的观照和飞动的生命构成了古龙武功艺术的二元。

我们读金庸小说,其武功描写给人是充实,练功生涯似乎经历了人生的各种境界,充盈无比;而在古龙小说中,武功的境界是空灵,它趋向简约,然而于简约中包孕着无穷的生机!

寂寞慷慨的人物
古龙笔下的男角,大多是漂泊天涯的浪子。李寻欢、楚留香、陆小凤、江小鱼、萧十一郎、傅红雪、阿飞、马如龙、卜鹰、胡铁花、丁鹏、王风等等,他们身世飘零,经历悲苦,性格孤傲,情感寂寞。他们或是不被世人理解,或是遭受恶人陷害,蒙受不白之冤,有家庭,缺少温暖,独自承受着世人的白眼和风雨的煎熬。他们是世俗社会的弃子,是世人眼中的叛逆

尽管遭遇不幸,命运凄惨,但是他们天生傲骨,意志坚强。面对诬陷和岐视,他们将悲苦藏在心中,默默地忍受,耐心地等待时机;面对困难和强敌,他们不屈不挠,沉着冷静,以巨大的勇气和超人的智慧去应对。他们是生活的强者,是命运的主人,是反抗黑暗的勇士,是呼唤正义的英雄。

由于遭遇不公,没有温情,古龙笔下的英雄大多落落寡欢,心情沉郁,性格孤辟,但是他们没有厌世悲观,仍然固守着自己的精神家园,他们宽容,无私,富有同情心,重情义,重友谊,讲道义。他们为朋友肝胆相照,答应朋友的事,哪怕是刀山火,也义无反顾地实践诺言。在他们身上表现出人性中最美好最令人神往的品质。

古龙笔下的女主角,都是艳丽绝世,性感人。书中人物常常发出感叹:“一生中从未见过这样美丽的女人。”沈璧君、苏蓉蓉、丁灵琳风四娘、蝶舞、苏樱、林仙儿、上官小仙等等,都是这样美丽的女人。她们或者文静,柔美,高贵,或者活泼、纯洁、善良,或者神秘,或者泼辣。总之,古龙笔下的女人是诗意化的,理想化的。她们犹如一道阳光,给读者带来温馨;犹如一片大海,给故事添上迷蒙;犹如一个美,似真似幻;犹如一束鲜花,香气诱人。美人惜英雄,美人重英雄,她们敢爱敢恨,身心明朗,柔情万千,感情细腻,即使是反面角色,诡计多端,邪恶阴毒,只美丽,我们对她们都恨不起来。因为古龙在描述她们的劣行时,经常触及她们的情感深处,向读者展现她们无奈、凄苦的心境,多少引起我们一点同情。古龙笔下的女性形象是浪子情怀的真实表达。

古龙笔下最令憎恶的是连城璧、柳若松之类的正人君子。他们出身名门,温文尔雅,其实内心奸诈,阴险恶毒。他们在仁义道德的面具下,暗行男盗女娼,他们在热心助人的假相中包藏祸心。这种人物在书中出现,是古龙对善良世人的警示,对社会伪相的揭露,其中有着可贵的生活真理。

写在《天涯·明月·刀》之前

在很多人心目中,武侠小说非但不是文学,甚至也不能算是小说,对一个写武侠小说的人来说,这实在是件很悲哀的事,幸好还有一点事实是任何人都不能否认的——一样东西如果能存在,就一定有它存在的价值。
武侠小说不但存在,而且已存在了很久!
关于武侠小说的渊源,有很多种不同的说法:“从太史公的游侠列传开始,中国就有了武侠小说。”这当然是其中最堂皇的一种,可惜接受这种说法的人并不多。
因为武侠小说是传奇的,如果一定要将它和太史公那种严肃的传记文学相提并论,就未免有点自欺欺人。
在唐人的小说笔记里,才有些故事和武侠小说比较接近!
《唐人说荟》卷五,张鷟的《耳目记》中,就有段故事是非常“武侠”的。
“隋末,深州诸葛昂,性豪侠,渤海高瓒闻而造之,为设鸡肫而已,瓒小其用,明日大设,屈昂数十人,烹猪羊等长八尺,薄饼阔丈余,裹馅粗如庭柱,盘做酒碗行巡,自做金刚舞以送之。
昂至后日,高瓒所屈客数百人,大设,车行酒,马行炙,挫椎斩脍,皑轹蒜齑,唱夜叉歌狮子舞。
瓒明日,复烹一双子十余岁,呈其头颅手足,坐客皆喉而吐之。
昂后日报设,先令美妾行酒,妾无故笑,昂叱下,须臾蒸此妾坐银盘,仍饰以脂粉,衣以锦绣,遂擎腿肉以啖,瓒诸人皆掩目,昂于奶房间撮肥肉食之,尽饱而止。
瓒羞之,夜遁而去。”
这段故事描写诸葛昂和高瓒的豪野残酷,已令人不可思议,这种描写的手法,也已经接近现代武侠小说中比较残酷的描写。
但这故事却是片段的,它的形式和小说还是有段很大的距离。
当时民间的小说、传奇、评话、银字儿中,也有很多故事是非常“武侠”的,比如说,盗盒的红线,昆仑奴,妙手空空儿,虬髯客,这些人物酒几乎已经是现代武侠小说中人物的典型。
武侠小说中最主要的武器是剑,关于剑术的描写,从唐时酒已比现代武侠小说中描写得更神奇。
红线,大李将军,公孙大娘……这些人的剑术,都已被渲染得接近神话,杜甫的《睹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其中对公孙大娘和她弟子李十二娘剑术的描写,当然更生动而传神!
号称“草圣”的唐代大书法家也曾自言:“始吾闻公主与担夫争路,而得笔法之意,后见公孙氏舞剑器,而得其神。”
“剑器”虽然不是剑,但其中的精髓却无疑是和剑术一脉相承的,由此可见,武侠小说中关于剑术和武功的描写,并非全无根据。
这些古老的传说和记载,点点滴滴,都是武侠小说的起源,再经过民间评话、弹词和说书的改变,才渐渐演变成现在的这种形式。

《彭公案》、《施公案》、《七侠五义》、《小五义》,就是根据“说书”而写成的,已可算是我们这一代所能接触到的最早的一种武侠小说。
可是这种小说中的英雄,大都不是可以令人热血沸腾的真正英雄,因为在清末那种社会环境里,根本就不鼓励人们做英雄,老成持重的君子,才是一般人认为应该受到表扬的。
这至少证明了武侠小说的一点价值——从一本武侠小说中,也可以看到作者当时的时代背景。
现代的武侠小说呢?

现代的武侠小说,若由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侠传》开始算起,大致可以分成三个时代。
写《蜀山剑侠传》的还珠楼主,是第一个时代的领袖。写《七杀碑》的朱贞木,写《铁骑银屏》的王度庐可以算是第二个时代的代表。
到了金庸写《射雕》,又将武侠小说带进了另一个局面。
这个时候,无疑是武侠小说最盛行的时代,写武侠小说的人,最多时曾经有三百个。
就因为武侠小说已经写得太多,读者们也看得太多,所以有很多读者看了一部书的前两本,就已经可以预测到结局。最妙的是,越是奇诡的故事,读者越能猜得到结局。
因为同样“奇诡”的故事已被写过无数次了。易容、毒药、诈死,最善良的女人就是“女魔头”——这些圈套都已很难令读者上钩。
所以情节的诡异变化,已不能再算是武侠小说中最大的吸引力。
但人性中的冲突却是永远有吸引力的。
武侠小说中已不该再写神,写魔头,已应该开始写人,活生生的人,有血有肉的人!
武侠小说中的主角应该有人的优点,也应该有人的缺点,更应该有人的感情。
写《包法利夫人》的大文豪福楼拜先生曾经夸下句海口。
他说:“十九世纪后将再无小说。”
因为他认为所有的故事情节,所有的情感变化,都已被十九世纪的那些伟大的作家们写尽了。
可是他错了。
他忽略了一点!
纵然是同样的故事情节,但你若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写出来的小说就是完全不同的。
人类的观念和看法,本就在永不停的改变!随着时代改变!
武侠小说写的虽然是古代的事,也未尝不可注入作者自己新的观念。
因为小说本就是虚构的!
写小说不是写历史传记,写小说最大的目的,就是要吸引读者感动读者。
武侠小说的情节若已无法变化,为什么不能改变一下,写人类的情感,人性的冲突,由情感的冲突中,制造高潮和动作。
应该怎样来写动作,的确也是武侠小说的一大难题。
我总认为“动作”并不一定就是“打”!
小说中的动作和电影画面的动作,可以给人一种生猛的刺激,但小说中描写的动作就是没有电影画面中这种鲜明的刺激力量了。
小说中动作的描写,应该是简单,短而有力的,虎虎有生气的,不落俗套的。
小说中动作的描写,应该先制造冲突,情感的冲突,事件的冲突,尽力将各种冲突堆构成一个高潮。
然后你再制造气氛,紧张的气氛,肃杀的气氛。
用气氛来烘托动作的刺激。
武侠小说毕竟不是国术指导。
武侠小说也不是教你如何去打人杀人的!
血和暴力,虽然永远有它的吸引力,但是太多的血和暴力,就会令人反胃了。

最近我的胃很不好,心情也不佳,所以除了维持《七种武器》和《陆小凤》两个连续性的故事外,已很久没有开新稿。
近月在报刊上连载的《历劫江湖》和《金剑残骨令》,都是十五年前的旧书,我并不反对将“旧书新登”,因为温故而知新,至少可以让读者看到一个作家写作路线的改变!
《天涯·明月·刀》,是我最新的一篇稿子,我自己也不知道它是不是能给读者一点“新”的感受,我只知道我是在尽力朝这个方向走!
每在写一篇新稿之前,我总喜欢写一点自己对武侠小说的看法和感想,零零碎碎已写了很多,抛砖引玉,我希望读者也能写一点自己的感想,让武侠小说能再往前走一步。
走一大步。
一九七四、四、十七、夜、深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