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之殇1.03兵种代码:佛教文化的景点及其特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4/27 11:00:28

雍和宫
雍和宫是北京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建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原为清第三代皇帝雍正即位前的府邸,雍正三年(1725年)改为行宫,乾隆九年(1744年)改为藏传佛教寺院。

雍和宫是由三座精致的牌坊和雍和门、雍和宫殿、永佑殿、法轮殿、万福殿、绥成殿六进宏伟大殿组成,另外还有东西配殿、"四学殿"(药师殿、数学殿、密宗殿、讲经殿)及三个文物陈列室。整个建筑布局完整、巍峨壮观,具有汉、满、藏、蒙民族特色。雍和门原为雍亲王府的大门,1744年改建在庙宇正门,为单檐歇山顶,三堂莲瓣型宫门。因内供"四大天王",故又名"天王殿"。雍和宫殿在雍亲王府时代是胤祯会见文武大臣的地方,1744年宫改庙后,此殿相当于"大雄宝殿"。殿内面阔七间,为单檐歇山顶。永佑殿为雍亲王胤祯的正寝殿,又称外书房,是他休息读书之年。雍正去世其灵柩放在这里。公元1744年改建后,易名为"永佑殿",为单檐歇山顶,面阔五间,四周饰以绿琉龟背锦裙墙。法轮殿是全寺最大的殿堂之一。1744年改建,此殿为雍和宫僧人举行佛事活动的场所。殿顶上五座天富昀设铜鎏金宝顶,体现了汉藏建筑艺术的交融。为单檐歇山顶,主体面阔七间。万福阁又名"大佛楼",建于1750年,高25米。飞檐三重,左右各有一条悬空走廊与永康阁和延绥阁相通,属辽金时代风格的建筑形式。

各殿内供有众多的佛像、唐咯及大量珍贵文物,其中有紫檀木雕刻的五百罗汉山、金丝楠木雕刻的佛龛和十八米高的檀木大佛。檀木大佛1990年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

龙居寺的历史悠久,龙居寺位于四川省广汉市新丰镇龙居村,在雒城镇南8公里的青白江北岸,山门上嵌"龙居古刹"阴刻揩书石匾。据寺内现存清道光元年(1821年),《武侯津畔龙居寺公议章程碑记》云:"龙居古刹系白云马祖道场,创自明洪武丙寅(1386年),厥后补修不一,捐赀姓名俱载殿梁可考"。马祖系唐代佛教禅宗祖大寂禅师,姓马名道一,汉洲什邡人,佛教高僧,寺内至今还保存有马祖塑像一尊,石刻深浮雕蟠螭纹柱础一件,相传为唐代遗物。马祖在什邡罗汉寺出家后,到此作法事道场,其年代当在唐代中期距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明洪武丙寅年在此基础上修建佛教寺庙,已历时六百余年。后经过几次大的添建重修,至清道光年间,寺庙建筑已初具规模,全寺占地40余亩,殿堂宽敞宏大,园林古木参天,郁郁葱葱,山门外八字粉墙,古柏排列成行,在苍翠的林木掩映下寺庙更加庄严肃穆,深邃幽雅,特别是中殿斗拱建筑和殿内明代壁画,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五十年代初,省文物部门,曾拨款在中殿四周修木杆栏保护,后改筑保护围墙。1956年8月已由四川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八十年代以来,重建了山门,新建了罗汉堂等,寺庙建筑日臻完善。
佛教文化底蕴丰厚,龙居寺壁画是明代四川民间绘画艺术珍品。四川现存有新津、剑阁、平武、蓬溪等几处明代壁画,均不同程度得到文物部门的高度重视,并进行了很好保护,龙居寺壁画,十铺共86平方米。内容为十二圆觉,72僧众及供养人等,笔法灵巧,线描敷以金粉。人物庄严美妙,楼客壮丽辉煌。菩萨面有小胡须,各持法器。究其艺术价值,当名列前茅。是我国绘画艺术的宝贵遗产。
中殿是三间九檀歇山式筒瓦屋顶的正方形木结构建筑原殿内前梁上有"惟大明正统十二年岁次丁卯十二月癸丑十二日已值口黄道吉日建立龙居禅寺"楷书。斗拱、雀替、歇山、翼角、出掾木构件系按我国古代建筑《营造法式》所规定的做法制作的,用材尺度、比例相当精确。有较高的科学艺术价值。
我国著名古建筑专家刘致平三十年代曾经亲临龙居寺考察后,在他著的《四川明代庙宇》一文中,对龙居寺中殿及壁画的评论是:"全属上品,相当可贵"。龙居寺内,现有释迦牟尼、观音菩萨、十八罗汉等大小玉佛二十多尊,经楼上还珍藏了各类玉佛数以千计;特别近年来,珍藏有台湾佛教信徒陈正治、吴吉兴捐赠的"大藏经"全套上千册。寺内收藏有"武侯津畔旧人家"榜书石刻、"履空逸士碑"、"梅花碑"和清代书法家张怀泗手书的石刻楹联等。其佛教文化低蕴较为丰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