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盘系统开发: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4/29 03:59:45
A、诚 B、信 C、仁 D、义 E、礼

一、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仁礼,也就是西周确立的等级名分制度,即“君君 臣臣 父父 子子”。
孔子崇拜周礼,并不是崇拜周礼的外在形式,而是崇拜周礼的伦理精神。在孔子看来,一个知礼明礼的人,必然是信守伦理精神的人。信守伦理精神,遵循“孝悌”原则,“而好犯上者鲜矣”(《论语 学而》)孔子不但崇拜西周礼制的宗法伦理精神,而且还把它发展成为一种具有持久生命力的儒家主流思想,并为之充实了许多新的精神内容。
1、孔子认为伦理精神的生长,要通过“教化”来实现,教化能使人掌握并运用这种传统伦理精神和原则,并能唤起人们的良知和善性,进而达到“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 学而》)的崇高境界。
2、孔子认为伦理精神的最高境界是“仁”。这是孔子对西周以来传统伦理学说的最大发展和贡献。所谓“克己复礼为仁”,“孝悌”“忠怒”为仁,可见“仁”是孔子伦理精神的最高范畴。孔子“仁”的思想包含了其所有伦理思想的内容,但是,仁又不只代表孔子的伦理思想,它还具有着更为广泛的含义和精神,伦理之“仁”仅是其“仁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孔子虽然重视传统伦理精神,旦又不否定传统的宗法制度和礼仪形式,而是通过强调其精神思想来强化和巩固宗法制度与西周礼制的社会政治地位。这种强化过程首先从个体开始,而不针对任何群体。孔子认为通过“克己”、“自讼”、“自省”、“修己安人”等一系列道德教条就可以塑造初大批具有“君子”人格的社会群体,就可以实现“复礼”的目的。这是孔子对西周宗法伦理思想的重要发展和推进。
二、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C.E

恰好前两天听了我们院一个教授的讲座,讲的就是儒家思想。
大多数学者认为,孔子的儒家思想核心应该是仁。因为在他的论述中“仁”字出现得的次数最多。
例如:颜渊问仁。孔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仁者先难而后获。
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等等。但孔子的最高思想则是:圣。

c

CE

CE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