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26路:谁告诉我有关中秋,端午,重阳,春节,元宵节的诗词,对联,灯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5/06 03:11:01

http://goeway.nease.net

入酒菊香由我醉,向秋山色带云看

中秋节
中秋节,是中国的一个古老节日,因为八月十五这一天是在秋季的正中,所以称为中秋节。节日的特色是吃月饼和提灯笼。

〔广东省〕

广东各地有中秋节吃芋头的习俗,据说是纪念元末杀鞑子的历史故事。中秋节杀鞑子后,便以其头祭月,后来改以芋头代替。至今广东人剥芋皮时仍称为「剥鬼皮」。

〔山东省〕

庆云县农家八月十五日祭土谷神,称「青苗社」。诸城、临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也得上坟祭祖。冠县、莱阳、广饶及邮城等地的地主也於中秋节宴请佃户。即墨中秋节吃一种应节食品叫「麦箭」。

〔山西省〕

潞安中秋节宴节请女婿。永宁中秋夕恭祀太阴星主。大同县月饼称团圆饼,大至二、三尺,中秋夜且有守夜之俗。石楼县中秋祀城隍。

〔河北省〕

万全县称中秋为「小元旦」,月光纸上绘有太阴星君及关帝夜阅春秋像。河间县以中秋雨为苦雨,中秋节若下雨,当年的青菜必定味道不佳。

〔陕西省〕

西乡县中秋夜男子泛舟登崖,女子亦安排佳宴。不论贫富,必食西瓜。请边中秋有吹鼓手沿门鼓吹,以讨赏钱,例同端午、除夕。洛川县中秋节家长率学生携礼物为先生拜节,午饭多於校内聚餐。

〔江苏省〕

无锡县中秋夜烧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纱绢,绘有月宫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线香编成,上面插有纸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

〔江西省〕

吉安县在中秋节的傍晚,每个村都稻草烧瓦罐。待瓦罐烧红后,再放醋进去。这样子就有香味飘满全村。新城县过中秋自十一夜起悬挂通草灯,以鼓乐迎迎之於市街,直至十七日止。

[安徽省]

婺源中秋节,儿童以砖瓦堆一中空宝塔。塔上挂以帐幔匾额等装饰品,又置一桌於塔前,陈设各种敬「塔神」之器具。夜间则内外皆点上灯烛,光辉可爱。绩溪中秋儿童打中秋炮。中秋炮是以稻草扎成发辫状,浸湿后再拿起来向石上打击,使发出巨响并有游火龙的风俗。火龙是以称草扎成的龙,身上插有香柱。游火龙时有锣鼓队同行,游遍各村后再送至河中。

[四川省]

嘉定县中秋节祭土地神、扮演杂剧、声乐、文物,称为「看会」。除了吃月饼外,四川人也在中秋节打 粑、杀鸭子、吃麻饼、蜜饼等等。有的地方也点桔灯。将桔子挖空,点上蜡烛,悬於门口,以示庆祝。也有儿童在柚子上插满香,沿街舞动,叫做「舞流星香球」。

《乳源县志》还记载,中秋节吃芋头,可治疥癞。广东中秋也有儿童提灯的风俗。灯的材料有红柚皮雕的柚灯,素馨茉莉花结的花灯,明亮的灯火带著阵阵的花果清香,使人爱不释手。东莞青年未婚者也在月下焚香燃烛,乞求月老为其撮合。霞浦有中秋曳石的风俗。曳石是戚继光发明的,以石块系上绳索,沿街拖拉,虚张声势,用来恐哧敌军。

◎孤篇盖全唐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矣,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中秋吟月诗(一)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中秋吟月诗(二)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中秋吟月诗(三)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中秋吟月诗(四)
水里一个月亮
天上一个月亮
天上的月亮在水里
水里的月亮在天上

端午
端午符:午时符,本地区在南宋时已有此俗。五月初五,各家于午时书符一张,置帐屏上或悬在中门,以驱邪祈福。符纸为黄色,上画一八卦或一种像, 下书“敕令”两字,中间直书“五月五日书破官非口舌, 鼠蚁蚊虫一切尽消除”:两边则巧对联“艾旗迎百福,蒲剑斩千邪”-
驱五毒;俗传“蛇蝎、蜈蚣、 蚊蝇、 蜘蛛、蛤蟆为‘五毒’”。此‘五毒’均从端午日午时起开始滋生。是日,各家于午时的在屋角及各阴暗处洒灰粉,喷雄黄酒,燃药烟,以灭‘五毒’,驱秽气,与此同时,将灰尘垃圾扫于室外烧之,以净其室。
拔草药:五月初五凌晨,乡黎争先上山采集各类青草药,以品种繁多为荣。此日所采来之青草药,—般晒干备用,据说此日拔来之百草贮于家,可辟瘟除疾,
长寿缕:俗称“结手链”。端午节午时,当父母要为小儿结五色线(绳),男系左腕,女系右腕,名曰“结神链”。民间认为系上此物可辟邪。至七月初七,各家小孩,解下五彩线,串上稻穗,抛向屋顶,谓之“鹊桥渡”,意为好让喜鹊饱餐,以便上天架鹊桥,让牛郎织女早相会。
结棕,煎饾:端午节,家家结棕煎饾。乡下的粽子,一为包粽米拌肉碎、香菇、虾米、莲子等组合之,曰咸粽子。另—种乃于粽米中拌进适量之硼砂或碱,曰粳粽子。此外,以面粉、糖、葱头油于锅内煎之谓甜托。另—种称“咸饾”,用番薯粉加韭菜、芹菜,肉丝或蚵及盐煎成,如巴掌大小。俗云:“煎托补天”。因端午节前乃雨季,乡黎均为连绵阴雨所苦。到端午,雨季渐逝,食煎饾后雨季过去,意为将天补好。若遇旱天,此日切不可煎饪。
五月五日 宋 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 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 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 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 应自照千峰。

和端午 宋 张 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龙舟竞渡 宋 郭功父
竞渡传风俗, 旁观亦壮哉!棹争飞鸟疾, 标夺彩龙回。
江影浑翻锦, 欢声远振雷;轻生一晌乐, 时序密相催。

已酉端午 明 贝 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午日观竞渡 明 边 贡

共骇群龙水上游, 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 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 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 醉讽离骚不解愁。

午日处州禁竞渡 明 汤 显 祖

独写菖蒲竹叶杯, 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瓯江死 ,舟楫何劳吊屈来。

台湾竹枝词 清 钱 琦

竞渡齐登杉板船,布标悬处捷争先。
归来落日斜檐下,笑指榕枝艾叶鲜。

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古代人们将九定为阳数,九月初九,两九相重,所以称做重阳。重阳节人们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

相传东汉的时候,有一个叫桓景的人,跟随方士费长房学习道术。一天,费长房对他说,九月九日这一天将有大灾大难降临在你们家。你现在马上回家,只有让全家每人都在胳膊上系一个绛紫色的袋子,袋子里装上茱萸,然后全家外出登高,喝菊花酒,才能躲开这一场大的灾难。桓景听从了师傅的话,在九月初九这一天,全家外出登高饮酒。晚上回家的时候,发现家中的鸡、狗、牛、羊全都死了。费长房说是这些动物代桓景全家受祸了。从此,重阳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便流传下来。

1.登高

重阳节登高的起源荒诞,随着岁月的流逝,迷信的色彩已逐渐淡薄,登高已不再是为了躲避灾难,而成为人们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之一。九月九日,正是秋高气爽、山青云淡的时节。此时登高远眺,使人心旷神怡,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如今有许多地方都在这期间举行登山会。

重阳节前后,北京西山的几十万棵黄栌变成一片徘红,将西山装点得分外美丽,别有风情。漫山遍野,犹似披上了一件红色的盛装。几个亲朋好友,三五结伴同登西山看红叶已成为北京人秋季不可少的活动之一。

2.赏菊

九月初九,也正是菊黄蟹肥时。菊花一团团、一簇簇,竞相开放,千姿百态,非常逗人喜爱。人们喜爱的不仅仅是她美丽的容颜,更值得称赞的还是菊花刚强的气质。在深秋的冷风中,唯有菊花争奇斗艳,使秋日多了生气,多了艳丽的色彩。也正因如此,赏菊的风俗一直保留下来。在萧瑟的深秋,一些地方的公园里还举办菊花会、菊展,那一派不是春光胜似春光的情景,吸引着众多的游客。

3.饮菊花酒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由屈原的《离骚》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吃菊花的风俗早在战国时就已有了。后来,饮菊花酒又被附会上神话色彩,说饮菊花酒可以躲避灾难。菊花在秋日冷霜中开放,气味芬芳。人们认为它是延年益寿的佳品。在菊花含苞待放的时候,人们便将花蕾茎叶一起采摘下来,和黍米一起酿制,等到第二年九月初九重阳节的时候才开坛饮用。

4.插茱萸

插茱萸的习俗起源很早。茱萸,又名越椒、艾子,是一种药用植物,有益于内脏。晋朝的时候,人们就已认识到它的药用价值,并开始种植。重阳时节,人们折下茱萸插在头上,据说这样可以抵御寒冷,躲避灾难。此时茱萸的作用已被夸大,成为驱邪的神物。宋朝的时候,人们还给茱萸和菊花起了两个雅称,称茱萸为“避邪翁”,叫菊花为“延寿客”。

宋朝以后,插茱萸的风俗逐渐淡薄。茱萸已不再被视为神物,仅仅是作为药材使用了。现在这一风俗已很少见了。

5.吃重阳糕

重阳糕是重阳节的应时食品,就如同元宵节吃元宵,中秋节吃月饼一样。重阳糕是用面粉加上枣、栗子或其它干果蒸制成的,上面插有小彩旗。明清的时候,人们吃重阳糕颇有讲究,还伴有一个小小的礼节。在九月初九这日清晨,长辈们将重阳糕切成薄片,放在未成年子女的额头上,口中还祝福道:“愿我的孩子事事皆高。”这是取“糕”与“高”同音,表达了人们对儿女的殷切祝福。人们认为在重阳节这天,登高吃糕,也就象征着未来的日子步步皆高。
过故人庄

重阳

文天祥

万里飘零两鬓蓬,故乡秋色老梧桐。

雁栖新月江湖满,燕别斜阳巷陌空。

落叶何心定流水,黄花无主更西风。

干坤遗恨知多少,前日龙山如梦中。

九日渡江

李东阳

秋风江口听鸣榔,远客归心正渺茫。

万古干坤此江水,百年风日几重阳。

中树色浮瓜步,城上山形绕建康。

酬过真州更东下,夜深灯火宿维扬。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

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秋登兰山寄张五

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春节
贴春联——春联贴到门上必须在大年三十太阳落山之前,象征翌年日子红红火火不间断。不过,有的地方如果当年家里出了丧事,春联就要用白纸或蓝色的纸来书写。

除夕盛宴——除夕夜餐桌上,对于菜的配色没有严格规定,但,鱼多为鲢鱼,且要有头有尾,寓示翌年谋事不乱,有头有尾。忌讳吃鲫鱼,寓意“鲫”就是结结巴巴的意思。

守岁——守岁就是大年三十晚上,全家在灯火辉煌中,其乐融融地度过今宵。因为过去认为大年三十晚会做梦成真,所以每个人都怕做噩梦,守岁,以免噩梦影响来年运气。

放年炮——除夕至初一,每户开门时要放迎新辞旧礼炮。鞭炮要求四千、六千、一万双数响;燃放时切不可中断,若断了则寓示翌年不吉利。

正月初一吃白鸡,穿白衣——过去,江湖术士算到某人36岁有灾,须防。就选择正月初一吃一只白老母鸡。男的用母鸡,女的用公鸡,意谓阴阳平衡,并在大年初一起床时穿一套白衬衫。民间有诗为佐证:“三十六,好就好到杪,孬就孬断根;吃白鸡,穿白衣,平平安安无病医。”

出行——宜城人出行爱选择双日子,如:逢二、四、六、八、十的日子出行。若不信,你逢双日子一上公交车就知道了。当然,这也有它的来历,宜城民间有句俗话:“祸不单行,好事成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