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啦善戈壁奇石精品:新普洱茶的价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4/30 01:54:48
越详细越好

我认为,普洱茶新的生茶应该在100元/500g左右,新的熟茶应在120元/500g左右。老茶干仓的应该在千元左右

普洱茶近几年的成本均价不超过20元/公斤,加上毛利等也就30元/公斤,其它均是中间环节的利润。

http://www.86tea.com/
这是一专售普洱茶的网站,进去逛逛就全知道啦.

最近几年,尽管拥有“普洱”这样的中国名茶,云南茶叶企业在与其他地区和国家的贸易竞争中正日益失去市场。
“现在,云南本地的茶叶企业效益都不行了,情况很令我们担心。”2004年4月,云南省茶叶协会会长邹家驹说,“但是有一种很奇怪的现象,在我们手上很平常的普洱茶一旦被台湾、香港商人买走后,无论价格还是名声很快就翻番了。”
买茶好像买玉石
对于外界茶商大量进入思茅,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参与茶叶活动,人们意见不一。思茅市一名茶商说:“他们太喜欢沽名钓誉了,许多被他们拿到外面销售的普洱茶,经常是以次充好,改变生产日期,甚至用出茶书来提高价格,欺骗消费者。”
邹家驹说:“台湾普洱茶书的功利意识太强,出书人自己有什么存货就编造什么历史,往往都是以介绍、爱护普洱茶的名义,但目的都是为了卖高价。
有人从2004年春的广交会上给邹家驹带来一张《普洱茶图谱》。图上的凤凰沱茶,标明是20世纪70~80年代生产的。无独有偶,他不久前看到台湾2000年出版的《普洱茶谱》一书上也标明早期凤凰沱茶产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凤凰沱茶产于20世纪80年代。
邹家驹说:“这些图谱太离谱了,南涧生产凤凰沱茶是20世纪90年代的事。我听说在上海、广州等不少地方凤凰沱茶图案上的凤凰都贵得分单眼皮双眼皮了。真好笑,印刷上的问题都有文章做。”
“广州芳村卖的云南《普洱茶图谱》谬误太多了,这样使浑水摸鱼者宰客会更加得心应手。”邹家驹说,“现在市场上卖的所谓陈年普洱茶,绝大部分都不是真的。普洱茶消费者,特别是普洱茶经营者,买茶时不能只靠耳风、只靠眼里诱人的标贴,还要充分使用自己的嗅觉和味觉,运用头脑和知识,品评出岁月,品评出历史。”
云南农业大学教授周红杰说:“这些问题可以说是现在普洱茶‘商文化’的重要内容,这种文化的出现对普洱茶的发展短时间内表现出推进作用。然而,负面的影响将是对云南茶叶的重大损害。最大的悲哀是云南的茶人不懂云南茶叶,而追随外来‘名人’,盲目崇拜,并相互利用过分炒作,使普洱茶失去了本来面目,进入了神秘的文化行业。”
周教授认为目前市场上以香港、台湾为主流的普洱茶已经成为看包装、讲年代、视陈旧、比名气、寻来源等玄学体系。而真正讲科学、讲客观、讲真实需要花很多的时间。“这些问题需要引起茶学界、云南省政府的重视了。”他说,“我们从事茶叶教学的人时常无法解释,为什么许多人要去把学气功的或是看大门的、做小生意的外来人都奉为‘茶王’,而不愿学习一点科学的知识。”
邹家驹有一名酷爱普洱茶的朋友,前些日子在昆明一家茶馆喝了一壶据说是50年的普洱砖茶,消费2000多元。邹问他味道如何,他却不知道如何回答。邹告诉这名朋友肯定上当了,云南大学外语系毕业的一名女导游兴奋地告诉过他,不久前她带了一名印度人到那家茶馆买茶,三筒茶的价格3000多元。印度人前脚走,店主后脚主动跟上给了她1000多元的回扣。
“现在对于许多不懂普洱茶的人来说,其价格的离奇变化完全可以用买卖玉石来比喻了。”邹家驹感慨地说,“什么都可以作假,但岁月假不了,沧桑岁月流失在普洱茶上的陈香和滋味假不了。”
谁来整合普洱茶
但是也有人对各种各样炒作普洱茶价格的情况持乐观态度。
“茶叶价格的内外有别,往往在于营销手段,而普洱茶本身的品质并不差,现在最为缺乏的就是营销。”思茅市茶产业发展办公室副主任夏兵说,“如果市场能接受,就说明普洱茶具备这样的价值,只是以前人们没有重视;如果市场不接受,则怎么努力、吹嘘也没有用。”
夏兵认为:“现在思茅所有茶企业的效益都不行,根本没有力量去和别人竞争。本来上海、湖北等许多专家已经发现普洱茶有良好的保健作用,并且已经从中提取出有效成分,但是目前一直没有争取到国家权威部门的科学认定。”由此他遗憾地认为:“普洱茶的茶文化和茶品位一直没有被营销出来,所以想争取更高的经济利益,想大规模扩展高端市场明显底气不足。”
目前,思茅本地的茶企业基本上还处于卖茶叶原料的境地,很多连生存都成问题,根本谈不上获取高利润。思茅的茶叶效益在云南省内已经是最好的,所以可以想象云南全省茶叶行业的低迷状态。而作为每年有近10亿元财政赤字的思茅地方政府已经没有能力“自己建设自己,自己发展普洱茶”。
“我认为引进外资是最好的办法,包括引进一些先进的管理和营销方法,不仅仅是普洱茶,整个云南的茶叶行业都需要这样的整合和变革了。”夏兵说,“我不反对外面的茶商们千里迢迢来思茅投资、认养,或者承包茶园经营,不管是名义上还是资金上的,因为他们在外面为了赚钱,努力宣传的都是普洱茶、云南茶的好处。只要我们政府的管理、服务工作跟上了,都可以给云南茶叶带来良好的影响和结果,成为我们发展的机遇。”
夏兵还说:“我一直在和许多人说,如果我们的茶产业要发展,就必须做好让别人先发财的思想准备;如果我们一开始就太多考虑得失,提前去讨价还价,那么就我们现在的茶叶条件很难吸引来最好的合作伙伴。”
“现在,如果有人能够从种植、加工和销售上整合云南普洱茶,即全部垄断云南普洱茶市场,将形成一个巨大的利益空间。”思茅市的一名茶叶官员说。
2004年4月初,一家北京企业自己找到思茅市,表示经过调查研究,认为思茅的普洱茶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他们希望能够进行合作。具体的做法是:由政府出面做工作,让思茅市所有的茶叶企业通过合同的方式全部卖给北京公司,然后由他们进行统一营销。这家公司还表示:“如果一切顺利,下一步将考虑在思茅投入巨资,建立专门的生产基地。”
“我们应该欢迎更多这样的合作者,甚至竞争者。”夏兵说。
中国拥有世界23%的茶叶品种,但茶叶的世界生产份额却只有6%。以产大叶茶为主的云南省目前茶叶产量每年约160万担,为中国第三产茶大省,但是云南的茶文化在中国处于低水平状态,远远落后于沿海地区。张顺高教授说:“虽然云南是产茶大省,并且在喝茶方面有着悠久历史,但是云南几乎没有什么中国知名的茶叶品牌,当然中国在国际上也没有什么知名的茶叶品牌。”
现在,包括云南省在内的中国生产、加工茶叶的地点极其分散,而且制茶技术很少更新改良。大部分中国茶叶出口是散装,而不是像国际通行的那样,用精心包装的集装箱出口。
谁更重视云南茶产业?
20世纪80年代初,香港港九茶叶商会会长郭宏廉就在广州交易会上告诉邹家驹:香港民众在长期的普洱茶饮用中发现,用越南、泰国乃至大陆广西、广东原料生产的普洱茶,应市可以,但不宜长期存放;而用云南大叶种原料生产的普洱茶,耐放耐泡,如加工得当,在长期自然陈化中去掉较为强烈的苦涩味,滑口陈香,必定成为普洱茶之极品。
邹家驹说:“那些年在交易会上,广东、四川和贵州的普洱茶摊位上门可罗雀,我的身边却时时挤满了港澳茶商。云南普洱茶得以传播发展,在众多的竞争者中独树一帜,与云南普洱茶产区内丰富的古生和栽培型大茶树有着密切的关系。”
对比下来,目前作为生产普洱茶的云南人好像都不如外地人懂普洱茶,“这是可笑又可气的事情”。云南农业大学教授周红杰说:“历史上所指的普洱茶,实际上是以云南大叶种茶制成的晒青毛茶为原料、经加工整理而成各种云南茶叶的统称。现代的普洱茶是将晒青毛茶后发酵处理精制而成。有人不懂茶叶历史,将两者混淆起来,搞出什么普洱红茶、普洱绿茶、普洱……等等,令人发笑。”
前些年,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云南许多地方片面强调高产,强调低产茶园改造,致使大片古生茶园消失。国家茶叶质量检测中心主任骆少君认为:“万亩成片集中的良种茶园不是好事。生态环境没有了,病虫害发生频繁,不得不大量使用农药,而使茶叶农残超标,严重影响了销售和出口。”
20世纪70年代中,销往西藏的云南紧压茶出了问题。藏民反映饮后出现头昏、腹痛、腹泻等症状。国家民委专门派人下来调查发现:那时茶叶产量有限,云南省茶叶公司文件规定可以收购一部分荒野茶(开始叫丛茶)拼入边销茶。不知是拼配比例出了问题,是销区不对路,还是采摘不认真,误采误收了类似野生茶叶的其他植物。总之,云南紧压茶从此大批退出了西藏市场。
云南大学茶学系教授蔡新说:“我们的祖先在长期接触野生茶树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知道哪些树种可食用,哪些树种不可食用。盲目笼统地说食用野生茶叶好是会出问题的。勐海巴达大茶树也属大理种,但不能食用。在茶叶拼配中使用过多的伊洛瓦底种(也叫滇缅种),同样是有害无益的。
目前,对比外界对云南茶叶的积极关注,云南省内的一些状况却令人不解。对外自称“世界茶乡、普洱茶都”的思茅直到2003年8月才成立了专门的政府管理机构,10月才开始工作。而在思茅市所有的领导中,对茶叶工作历来只有“分管的领导,没有专管的领导”。

在广东地区二级地市普洱茶新茶零售应在100--300元市斤之间。当然店门.地段和包装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