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第七师战友名录:蛤蚧的资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4/28 05:25:51
详细一点,谢谢

蛤蚧,又名壁虎,别名蚧蛇,爬行动物,陆栖的爬行动物。形如大壁虎,全长34厘米。体尾等长。头呈三角形,长大于宽,吻端凸圆。鼻孔近吻端,耳孔椭圆形,其直径为眼径之半;上唇鳞12~14,第一片达鼻孔;吻鳞宽,不达鼻孔;吻鳞后缘有三片较大的鳞。头及背面鳞细小,成多角形,尾鳞不甚规则,近于长方形,排成环状;大而突起的鳞片成行的镶嵌在小鳞片中,行距间约有三排小鳞,分布在躯干部的有10~12纵行左右;在尾部的有6行;尾侧有三对隆起的鳞;胸腹部鳞较大,均匀排列成复瓦状。指、趾间具蹼;指趾膨大,底部具有单行劈褶皮瓣,第一指趾不特别短小但无爪,余者末端均具小爪。雄性有20余枚股孔,左右相连;尾基部较粗,肛后囊孔明显。体背为紫灰色,有砖红色及蓝灰色斑点;液浸标本成为深浅相间的横斑,背部约有7~8条;头部、四肢及尾部亦有散在;尾部有深浅相间的环纹7条,色深者宽;腹面近于白色,散有粉红色斑点。

  蛤蚧习居于山岩或树洞内(曾在西双版纳以烟薰树洞而获得)或居住在天花板墙壁上。昼伏夜出。动作敏捷。捕食昆虫,也捕食壁虎、小鸟、小兽及蛇类等。喜在夜间鸣叫,蛤蚧之名来自其鸣声,3~5月鸣声频繁。尾易断,有再生能力。有咬物至死不放之特性,故被咬住,不易挣脱。

  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蛤蚧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是珍贵的中药材,市场俏销,可制成蛤蚧酒、蛤蚧糖浆、蛤蚧精等。具有益精壮阳,润肺补肾,定喘止咳等方面的疗效。现将蛤蚧的人工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1、 饲养 饲养场宜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用石头和砖砌成空心假山,分假山壁和假山
  心两个主要部分。假山壁分为砖壁和石壁两层,砖壁高3米,宽2.3米,长3米。两边离地1米处各开数个方形小洞,顶上开一个天窗,一头开门,一头开窗。石壁用石块砌成,紧贴于砖壁之外。对正砖壁方形小洞,留出三角形小洞。窗、门、小洞,均设铁丝纱。假山心全用石头砌成,位于砖壁之内,长1.7米,宽1米,一头与砖壁顶连接。离地1米以上,在四周开许多小洞,为蛤蚧栖息处。饲料以昆虫为主。安装一盏20瓦的黑光灯,一夜诱捕的昆虫基本上能供400多条大蛤蚧吃食。饲料不足时可补充土鳖虫、蟑螂或蚕蛾,放盐的米粥或煮熟的南瓜、冬瓜、红薯等也可,气温在职5度以上蛤蚧才开始活动,17度过8度以上开始摄食,22度假0度最活跃。冬季室温应不低于是3度,夏季室温如超过32度,应泼水降温,蛤蚧栖息环境比较湿润,相对湿度应保持在前0-90%。
  2、 繁殖 将待产卵的雌体养在笼内,并用纸格分开,纸格内贴一层工薄纸,蛤蚧产卵
  于薄纸上,便于扯下薄纸取卵。笼外用布遮光,使蛤蚧能安静产卵。雌蛤蚧每次1对卵,约隔50天又生1对,1年可生4次。卵不需雌雄孵化。在湿度适宜的条件下,控制温度在30度33度,经70-80天即可孵出小蛤蚧。在于0-30条蛤蚧群中,最好只有一条雄性。雄性往往互相争雌争食,咬断尾巴,降低药用价值。雄蛤蚧还会追咬小哈蚧,故每批长大后要分清雌雄数目,把大部分雄的卖掉,才能保证繁殖顺利。
  3、 采集 一般在5-9月间捕捉。方法:(1)光照:晚间乘蛤蚧外出觅食时,用较强的灯光照射,乘蛤蚧见强光不动,便可捕获。(2)引触:用小竹竿一端扎上头发,伸向石疑或树洞中引触,蛤蚧遇发咬住不放,即迅速拉出,捕入笼中。(3)针剌:在竹竿上扎铁针,乘蛤蚧夜出时剌之。
  4、 干制 用刀背轻击蛤蚧头背枕部,将其处死,挖出眼珠,剖腹去内脏,用干布抹干,再以竹片将其四肢、头、腹撑开,并用白纸将尾固于竹片上,然后用微火焙干。将大小相同的两只合成一对,扎好即成
  效用]

  性味: 咸、温。

  功用: 补肺肾,益精血,止咳定喘。

  主治:虚劳咳嗽、气喘、咯血、消渴等症。

  用量: 1.6g~3.2g。

  禁忌: 内有瘀热者不宜

本品为较常用中药,始载于"开宝本草"。原动物只有一种。

[原动物]

蛤蚧 别名:大壁虎、仙蟾、蛤蟹。

Gekko gecko L.--脊椎动物门Vertebrata,爬行纲Reptilia,有鳞目Squamata,守宫科Geckonidae

陆栖的爬行动物。形如大壁虎,全长34厘米。体尾等长。头呈三角形,长大于宽,吻端凸圆。鼻孔近吻端,耳孔椭圆形,其直径为眼径之半;上唇鳞12~14,第一片达鼻孔;吻鳞宽,不达鼻孔;吻鳞后缘有三片较大的鳞。头及背面鳞细小,成多角形,尾鳞不甚规则,近于长方形,排成环状;大而突起的鳞片成行的镶嵌在小鳞片中,行距间约有三排小鳞,分布在躯干部的有10~12纵行左右;在尾部的有6行;尾侧有三对隆起的鳞;胸腹部鳞较大,均匀排列成复瓦状。指、趾间具蹼;指趾膨大,底部具有单行劈褶皮瓣,第一指趾不特别短小但无爪,余者末端均具小爪。雄性有20余枚股孔,左右相连;尾基部较粗,肛后囊孔明显。体背为紫灰色,有砖红色及蓝灰色斑点;液浸标本成为深浅相间的横斑,背部约有7~8条;头部、四肢及尾部亦有散在;尾部有深浅相间的环纹7条,色深者宽;腹面近于白色,散有粉红色斑点。

蛤蚧习居于山岩或树洞内(曾在西双版纳以烟薰树洞而获得)或居住在天花板墙壁上。昼伏夜出。动作敏捷。捕食昆虫,也捕食壁虎、小鸟、小兽及蛇类等。喜在夜间鸣叫,蛤蚧之名来自其鸣声,3~5月鸣声频繁。尾易断,有再生能力。有咬物至死不放之特性,故被咬住,不易挣脱。

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采制]

一般在5~9月间捕捉,主要捕捉方法如下:⑴光照:在晚间7~10点钟,乘蛤蚧出外觅食时,用灯火照射,蛤蚧见光立即不动,即可捕捉。⑵引触:用小竹杆扎紧,伸向石缝或大树间洞中引触,乘其来咬,迅速拉出(因蛤蚧咬物不放),放笼中,⑶针刺:在竹杆头上扎一铁针,趁蛤蚧夜出刺之。

一般的加工方法是将捕来的蛤蚧,用刀破开腹部,取出内脏,将血液抹干,不可水洗,再用细竹片撑之,使蛤蚧身体及四肢顺直,然后用温火烤干,将大小相同的两只合成一对,扎好即成。

[炮制]

1. 蛤蚧肉:去掉头足,折成段,用黄酒浸(每对用黄酒8钱)后,用火微焙即成。

2. 蛤蚧尾:将焙好的蛤蚧剪取尾部供用。

[药材及产销]

本品为蛤蚧除去内脏的干燥品。

[名称] 蛤蚧Gecko 别名:蛤蚧干(广西)。

[产地及销售习惯] 蛤蚧为广西的特产药材之一,历来畅销国内外。主产于广西南宁、龙津、宁明、天等、百色、田阳、平果、德保等地,销全国;此外云南富宁、文山等地亦产。今广西商业厅药材种植试验场已试养蛤蚧成功



[化学成份]

含肌肽(carnosine)、胆碱、肉碱(carnitine)、鸟嘌呤(guanine)、蛋白质、脂肪等。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形似壁虎而大,头尾四足及体腔均用竹片撑直呈扁片状,头部及短干长10~15厘米,尾长约10~14厘米。头长圆,略呈三角形,眼大而凹陷成窟窿,眼间距下凹呈沟状,角质齿密生于颚的边缘,无大牙。背部呈黑色,并有灰黑色或灰绿色的斑点,脊椎骨及两侧肋骨均呈嵴状突起,全身密布圆形、多角形而微有光泽的细鳞。四足均具五趾,除第一趾外,均具爪;趾底面具吸盘。质坚韧。气腥,味咸。

以体大、肥壮、尾全不破碎者为佳。

[效用]

[性味] 咸、温。

[功用] 补肺肾,益精血,止咳定喘。

[主治] 虚劳咳嗽、气喘、咯血、消渴等症。

[用量] 1.6g~3.2g。

[禁忌] 内有瘀热者不宜。

[附注]

1957年市场上发现一种伪蛤蚧,与真蛤蚧的药材外形相似,但头部较小,齿生于颚内,并有大牙,眼细小而近闭合;背部有红黄色斑点,背部鳞片极为细小,腹部鳞片似真蛤蚧;四足无吸盘。

真伪蛤蚧检索表:

1.牙生于颚边,无大牙;背与腹部鳞片近等大;足有吸盘…………………………………蛤蚧

1.牙生于颚内,有大牙;背部鳞片远比腹部鳞片细小;足无吸盘………………………伪蛤蚧

蛤蚧是壁虎科中大型动物,整体形状与壁虎相似,头三角行,嘴突圆,眼大突出,口大有很多细小牙齿;全身密生细小鳞片,背部具有明显的疣粒,尾部有6~7条白色环纹。常用于治疗肺虚咳嗽、虚喘气促、咳血阳痿遣精等症。
蛤蚧,学名叫大壁虎,属于爬行类壁虎科动物。蛤蚧具有补肾、温肺、壮阳、益精血、止喘咳之功能。广泛用于治疗虚劳喘咳、气喘、咯血、消渴、肺结核、神经衰弱、老人脚冷膝软、阳萎早泄、小便频繁、心脏性气喘等症。用生蛤蚧泡酒便成著名的蛤蚧酒,誉满国内外。目前蛤蚧制成品有“蛤蚧精”、“蛤蚧定喘丸”、“蛤蚧大补丸”、“蛤蚧补肾丸”等。蛤蚧无论是生的、干的、泡成酒的还是加工制成品均十分畅销。

一、形态特征

蛤蚧形如壁虎。身长约34厘米,胸背厚4—5毫米。其体色因栖息环境不同,有黑褐色,黑绿色,灰褐色等。体内散布有白色、灰白色小点和锈点、淡红色、棕黄色等图形斑点,在头背和体背还有黑褐、深灰、蓝褐等横的宽条纹。腹部色较浅。尾具有6—7个灰白色环、四肢短小,只能爬不能跳。脚很特殊,有5个脚趾,能吸附峭壁。蛤蚧的皮肤很粗糙,有点象癞蛤膜,皮肤缺腺体,很干燥,可防止体内水分蒸发。吻端凸圆,鼻孔近吻端。耳孔椭圆形,眼大突出,口大,上下颇有很多细小牙齿。全身密生细鳞,头和背部的鳞细小,呈多角形。胸腹部的鳞较大,均匀地排列成瓦状。尾鳞不规则,排成环状。

二、生活习性

蛤蚧多生活在峰峦突几,岩石暴露,植物稀少,仅覆被些次生灌木丛的石山上部,人迹不易到达的岩壁裂缝中。蛤蚧穴居的石壁缝隙不大,刚好在内行动自如,缝隙的曲直不走。蛤蚧经常保持栖息环境清洁,壁缝内的粪便或杂草,都一定要搬出洞外。蛤蚧也栖居枯老中空的大树中段的树洞内。也会栖居在居民住房的屋顶、墙壁以及城墙缝之内。

在自然条件下,每年3—9月初是蛤蚧活动时期。清明节后,开始蛰眠,5月至7月为蛤蚧活动盛期。每天早晨6时至7时左右,中午12时左右,晚上7时到12时左右为鸣叫时间。鸣声为“咯一蚧”。一般三龄蛤蚧,连续鸣叫约13次,停歇一定时间后再叫。 l一2龄,呜叫8一10次。不满l龄,呜叫2—3次。由此,可根据蛤蚧的呜叫次数,估计蛤蚧的年龄。

蛤蚧的体色,能随外界环境的光度、温度的变化而有所改变。一般在阳光下,变成灰褐色,在阴暗的条件下,变成黑褐色。

蛤蚧怕冷又怕热,既伯风又怕雨。喜栖居于干燥凉爽丽较深的石缝内。一般在天气晴朗和凉爽的清晨,多在石山中部活动,傍晚多爬到上部活动;在多云无风而较闷热的傍晚,则迁移到石山下部的崖壁缝内活动。在炎热酷暑天或久爬出洞外,伏于岩石上晒太阳。蛤蚧在天冷时居深洞,天暖时居浅洞;刮风的天气,常迁移到背风的山坡去住。天气寒冷时就进行冬眠,若气温回升至20℃以上时,又能恢复活动。

蛤蚧遇到敌害时,先张嘴回击,但敌我力量悬殊,则弃尾逸逃,丢下尾巴。刚断之尾能弹动,借以迷惑对方,蛤蚧便乘机逃脱,免受危害。

蛤蚧多是一雌一雄成对在在石壁缝内活动,当雌雄分散后,雌性会不断地鸣叫,彼此寻觅。很少见到3—4只合群一起活动的。

蛤蚧有冬眠习性。每年立秋后,停止鸣叫,潜伏在300厘米深的崖缝中,不食不动地进行冬眠。

蛤蚧属脊椎动物、爬行纲、壁虎科,又名大壁虎。蛤蚧是驰名中外的药用动物。中医认为它有补肺益肾、纳气定喘功效,能治愈虚劳咳嗽、气喘、神经衰弱、脸黄浮肿等症。由于其野生资源日趋减少,长期以来产不中销,供应紧张。人工养殖蛤蚧成本低,收益大,是一项新兴的家庭副业。 一、形态特征 蛤蚧形如壁虎。身长约34厘米,胸背厚4~5毫米。其体色因栖息环境不同,有黑褐色,黑绿色,灰褐色等。尾具有6~7个灰白色环、四肢短小,只能爬不能跳。脚很特殊,有5个脚趾,能吸附峭壁。蛤蚧的皮肤很粗糙, 有点像癞蛤蟆,皮肤缺腺体,很干燥。全身密生细鳞,头和背部的鳞细小,呈多角形。胸腹部的鳞较大,均匀地排列成瓦状。它头似蛤蟆,土黄色,背有鳞,有蚕豆大小的黑白斑点,四足五爪,指(趾)间丰蹼,足底有一排皮瓣,善爬岩壁。 二、生活习性 蛤蚧喜温湿阴暗,怕寒冷、畏光。常栖息在石缝、树洞及老房的瓦隙墙缝内,多夜间出来捕食昆虫,常鸣叫,叫声“蛤”者为雄,“蚧”者为雌,蛤蚧是因其叫声而得名。蛤蚧的体色,能随外界环境的光度、温度的变化而有所改变。一般在阳光下,变成灰褐色,在阴暗的条件下,变成黑褐色。蛤蚧在天冷时居深洞,天暖时居浅洞;刮风的天气,常迁移到背风的山坡去住。天气寒冷时就进行冬眠,若气温回升至20℃以上时,又能恢复活动。蛤蚧多是一雌一雄成对在在石壁缝内活动,当雌雄分散后,雌性会不断地鸣叫,彼此寻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