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英语启蒙动画片:“金融风暴”是怎么形成的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5/01 20:20:48

1997年夏天,泰国的货币泰铢急剧贬值,引起了一场席卷整个东南亚的金融风暴,使这些国家的经济遭到巨大打击。这场金融风暴还连累了香港、台湾等地区,引发了韩国的金融危机,使得吃足泡沫经济苦头的日本雪上加霜。

泰国的经济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走上了快车道。在首都曼谷,摩天大楼鳞次栉比,高速公路上汽车川流不息,由于轿车增长太快,塞车在曼谷成了家常便饭。然而,在表面的繁荣下,从1996年起,泰国经济出现了一些不祥的预兆。

由于增长速度减慢,导致出口大幅度下降,这对通过进出口贸易带动国民经济的泰国来说,实在不是一件好事;而国内的许多银行钻金融体制和监管上的漏洞,片面追求利润,在无抵押的情况下向房地产业大量地贷款,结果造成房地产畸形发展,楼市供过于求,银行的呆账、坏账激增,资金周转失灵。以美国金融大炒家索罗斯为首的国际金融投机商瞅准这一时机,在1997年2月大肆抛售泰铢,引起了泰铢对美元汇率的大幅波动。

泰国民众对此十分惊慌,蜂拥前往银行兑换美元,银行业遭到挤兑浪潮的剧烈冲击,金融秩序一片混乱。5月中旬,国际金融投机商再次兴风作浪,联手冲击泰铢,泰国的股票市场、外汇市场又一次遭到重创,股票指数由年初的一千二百点跌到四百六十一点,泰铢对美元的汇率跌到了十年来的最低谷。

为了保护泰铢,稳定国内金融市场,7月2日,泰国中央银行宣布,放弃实行了十四年的泰铢与美元挂钩的汇率体制,转而由市场浮动决定汇率。这一政策一公布,泰铢汇率立即大幅度下降,当天就贬值了百分之二十。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市场压力使泰国政府难以承受,不得不在7月28日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申请资金援助。泰国的金融风暴就这样发生了。

金融风暴发源于泰国,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蔓延到东南亚各国。7月11日以后,菲律宾比索、印尼盾、马来西亚林吉特也先后实行浮动汇率制。到年底,菲律宾比索、印尼盾、马来西亚林吉特都跌了百分之四十以上,连一向坚挺的新加坡元也撑不住了,跌幅超过百分之十。与此同时,泰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的股市分别下跌了百分之七十五点九、百分之七十三点七、百分之六十九点一、百分之六十一点七和百分之四十三点一。 国际金融投机家在东南亚得手之后,从8月份起登陆香港金融市场,翻云覆雨,香港恒生指数一度跌到六千多点。但出乎他们意料的是,香港特区政府动用了近一千亿港元的外汇储备,在8月下旬果断地入市干预,结果炒家们招架不住,抽身而逃。但是,10月22日,国际金融炒家再次猛烈狙击港元,在伦敦外汇市场抛售价值约三十亿美元的港元。香港金融管理局再度入市干预,终于使香港的联系汇率体制得以维持。但香港股市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10月23日那天,恒生指数大跌一千二百点,到27日,短短四天累计下跌三千一百点。 韩国经济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起飞,到1996年,人均国民收入已突破一万美元,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韩国也存在着大财团垄断市场及高额负债、银行不良贷款越来越多、金融监管不力等致命弱点,因此,在金融风暴的猛烈冲击下,韩国经济变得弱不禁风,韩宝、三美、真露、起亚等大公司纷纷陷入经营危机或宣告破产。10月以后,股票综合指数跌破六百点大关。11月19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下跌到一千零三十五比一;第二天,又跌到一千一百三十九韩元兑换一美元。韩国政府只好在11月21日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申请二百亿美元的援助。由于受金融危机的严重打击,1998年,韩国的人均国民收入倒退为六千三百美元,比1996年锐减近四千美元。

创造了战后经济奇迹的日本,进入九十年代后,泡沫经济的负面效应越来越明显。当亚洲金融风暴刮到日本列岛,这种负面效应和经济结构的深层矛盾终于激化,1997年11月以后,中小金融机构一个接一个地倒闭,金融业的核心也很快遭殃。11月3日,负债累累的三洋证券公司宣布破产。日本大藏省立即指示几家大银行筹措补偿资金,并特别允许三洋证券公司在4日以后继续进行偿还资金和有价证券的业务。

消息一传出,4日清晨,投资者纷纷赶来,在三洋证券公司的各个分店前排起了长蛇阵,公司职员不得不靠发号码来维持秩序。虽然公司一再保证全额退还投资金额,但拥挤在店门前的投资者还是非常紧张。

紧接着,日本第十大商业银行北海道拓殖银行、第四大证券公司山一证券公司等,如多米诺骨牌一个个地倒台破产。到年底,日经指数比上一年下跌了百分之二十五。到1998年,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全国共有两万多家企业倒闭,负债总额超过十三万亿日元。

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是继1994年年底墨西哥金融危机以来,爆发的又一次世界性金融风波。它的来势之凶猛,蔓延之迅速,教训之深刻,让全世界难忘。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又袭击俄罗斯,使俄罗斯再一次滑到经济崩溃的悬崖边;不久,拉丁美洲及欧洲也感受到了它的震荡,连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美国也遭到冲击。

直到1999年年底,遭受金融风暴冲击的亚洲国家才走出低谷,经济开始复苏。

在亚洲金融风暴中,中国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坚持人民币不贬值,为地区和世界经济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树立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良好形象,博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

详细说明.汗··看到这个“详细”我本不想回答。但,无聊,还是说说吧··

简单点:之所以叫“金融风暴”,是因为它是由金融危机所引发,当金融危机恶化到社会不成承受,并使社会的发展,停滞,倒退。

可以说:“金融风暴”是“金融危机”的危害升级版。

金融危机:简单地说,就是“钱,资本这东西出了问题。”

那么,什么金融危机是什么发生的呢?原因太多了:
(1)国际金融市场上游资的冲击。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大约有7万亿美元的流动国际资本。国际炒家一旦发现在哪个国家或地区有利可图,马上会通过炒作冲击该国或地区的货币,以在短期内获取暴利。

例子: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香港的冲击就是属于这样的类型。

(2)一些国家的外汇政策不当。它们为了吸引外资,一方面保持固定汇率,一方面又扩大金融自由化,给国际炒家提供了可乘之机。

例子:如泰国就在本国金融体系没有理顺之前,于1992年取消了对资本市场的管制,使短期资金的流动畅通无阻,为外国炒家炒作泰铢提供了条件。

(3)这些国家的外债结构不合理。在中期、短期债务较多的情况下,一旦外资流出超过外资流入,而本国的外汇储备又不足以弥补其不足,这个国家的货币贬值便是不可避免的了。

例子:越南今年的金融危机就是属于这样的类型。

(4)国家内部的资本流通不顺畅。现在的市场太需要银行的资金支持,所以,只要银行的资本流通有问题,那危机,无可避免。

例子:这次的金融危机就是属于这一种·

补充:
1:一般金融危机的产生,都是几种情况叠加累积而成。
2:市场的发展,有市场规律,但同样具有盲目性。所以,监控是必要的,监控不利,那将会产生严重后果。
3:任何市场的不确定因素都可能引发金融危机。比如:资本流通问题,货币汇率问题,市场规范问题,以及一些非市场因素,如:假币泛滥,战争,动乱等等。
4:全球的自由经济很多法则,只是大国文化的体现,并没有照顾到很多欠发达地区。这样情况下,金融危机不可避免。
希望采纳

(一)许玮岷、陈定中(1997)认为引发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原因有二:
1.金融情势之恶化
从近年来东南亚各国经常帐占GDP比率过高,且进口扩增,使经常帐收支明显恶化,又过度依赖外国资金挹注,使其经济体质更加脆弱,因而予投机客有机可趁,大肆摧残。
2.经济结构失衡
由於西方国家经济成长区缓,东南亚国家经贸活力旺盛,加上陆续开放金融市场,且维持高利率,导致外资大量流入,而此大笔外资并未能引导运用於生产性之工业部门,反而任其流入房地产及股市等非生产性部门,而衍发泡沫经济,使各国经济体质恶化,终至引发金融危机。

(二)温世仁(1998)认为东亚金融风暴形成之因有下列几个要素。
1.产销不平衡:
从1960年初期,东亚之日本及四小龙建立了各式各样之工厂,生产许多物品,供应给北美及西欧之已开发国家市场约30年,此乃是促使这些国家经济崛起东亚之主因。1990年后之东亚国家,大都步入了和平之状态,且日本及四小龙由於国内成本高涨,纷纷转移生产基地到邻近之东亚各国,因此,几乎东亚之20亿人口都准备投入生产之行列,而欧美之市场并没有大幅度之成长,因此造成了相当大之产销不平衡。
2.传统消费体系之过当投资:
许多东亚之开发中国家,将创造财富之生财体系交给外资经营,自己之企业却大量投入使用财富之消费体系,因此对传统消费体系之过当投资,便造成了外汇存底之流失及外债之提高。
3.过度依赖外资,未建立自主生财体系:
由於除日本及四小龙以外之东亚国家,未建立属於自己之生财体系—即创造财富之体系,外资来投资许多工厂,大量使用当地之廉价劳力和资源,当地国却未能有效之将这些工业转换成自主之生财体系,因此造成了繁荣之假象,甚至破坏社会之价值观。
4.大型公司未大幅度「企业再造」:
欧美先进国家早就看到时代之变化,大刀阔斧之进行企业再造,而很多东亚国家之企业,其规模都不亚於欧美之大企业,却未见有大幅度之企业再造,此亦为经济危机埋下伏笔。
5.泡沫经济之形成:
由於外人直接投资(FDI)之长期外资及短期流入之外资,再加上为套取利差所介入之外资等资金大量涌入东亚国家,使其房地产、股市等泡沫经济之主力开始上涨,因而又引入更多投机之外资,所以加深了「泡沫经济」之形成。
6.财务及金融体系之管理问题:
许多东亚国家之财务及金融体系之管理方式,并未随著时代大幅进步,甚至有些反而变得更保守,仅由少数重要官员及专家管理,资讯亦不太公开,因此其可能产生之弊病和隐藏之问题非所有人均可了解,故问题日积月累,当金融风暴来袭时,管理问题陆续暴露出来,使金融风暴愈演愈烈。
7.金融市场自由化及国际化:
东亚国家一方面顺应经济地球村之世界潮流,进行金融市场自由化与国际化,一方面国内配套之改革又碍於传统势力之阻挠,等於是开了一部年久失修之老爷车上高速公路,其危机可见。
8.财务科技之进步:
在电脑与通讯产品之普及使用后,财务科技之进步已超乎传统财务专家之想像,商场如战场,速度就是力量,此可知在资讯时代之全球金融网路中,使用电脑与通讯之人与公司才有竞争力。
9.文明转型中之一种「历史之必然」:
当东亚之产销不平衡、传统消费体系过当投资、过度依赖外资、未建立自主生财体系、大企业未大幅「企业再造」、泡沫经济型成、财务及金融体系管理失当等问题,在自由化与国际化之世界金融体系中,被配备著电脑与通讯设备之高科技财务人员看得一清二楚时,东亚之金融体系,很快之成为汇市投资者及投机克攻击之目标,而这时非偶然或突发事件,而是资讯革命下之一种「历史之必然」。

(三)江丙坤(黄荣灿,1998)认为金融风暴形成之因素有三:
1.汇率政策错误:
东南亚各国为吸引外资,在汇率政策上多采定住美元之做法,却没有顾虑美元走强或走软之情势,因而过度僵化造成贸易之失衡。
2.贸然开放资本市场:
东南亚各国由於贸然开放资本市场,因此造成了经济市场不稳定。
3.金融管理不健全:
东南亚各国金融监督管理不全,银行多对关系人放款,加上缺乏风险管理,使金融风暴一发不可收拾。

(四)金玉梅(1998)则将金融风暴形成之原因归纳为两种主要论点
1.亚洲式政商结合的资本主义之后果:
此论点者认为东亚国家为求成长而过度投资,并引进大量外资,以致债台高筑,同时各国政府、企业与金融界关系密切,在政府干预下对效率不彰之企业持续给予贷款,导致金融机构逾期放款比率及呆帐大增,以及金融市场开放过速又未能建立监控制度下,终至引发金融危机。
2.大众心理恐慌所造成
此论点者认为亚洲金融危机主要是由金融市场织不理性所造成,因为以预算赤字和外债等总体经济指标而言,东亚国家比其他许多地区之国家尚称良好,危机会一发不可收拾主要是恐慌心里大肆蔓延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