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岗:请问1.8G的CYCPU的参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5/11 13:58:36
谢谢,最好解释以下总线的概念.
一楼也就是小学--------
面向家用领域的Athlon 64处理器多为New Castle核心,采用Sobket 754插槽,通常配备512KB的二级缓存(3700+拥有1024KB L2缓存;其它Athlon 64处理器有512KB L2缓存),并且核心内建的内存控制器不支持双通道功能。另外Athlon 64系列处理器采用了全新的PR值标称标准,具体换算公式如下:

实际频率 =( PR标称值÷ 3)× 2 -266

PR标称值 =(实际频率×3) ÷2 + 400

如果按照这样的公式计算,那么Athlon 64 3000+的实际频率约等于1.8GHz。
-----------------
一般的amd2500和intel的2.4差不多!

CY1.8GHZ!
主频:1800Mhz
外频:100Mhz
FSB:400Mhz
一级缓存:64KB,二级缓存:128KB
我所说的这个是478针的的塞扬处理器!
CPU的总线简称(FSB)这个是对主扳和内存桥搭的一个桥梁做个最简单的举例:CY1.8GHZ的处理器的FSB=400要使这台机器达到最好的效果就用DDR266的内存!
400-DDR266-400(顺序为:CPU-内存-主扳)
533-DDR333-533
800-DDR400-800

赛扬1.8是一种采用P4 Willamette核心,前端总线为400MHz,L2缓存为128KB的Socket 478接口的处理器。与Intel最初推出的Willamtette核心P4相比,赛扬1.8与之最大的区别就是二级缓存是Willamtette核心P4的一半,其他所有的性能参数都是一样的,比如同为400MHz前端总线,都采用0.18微米工艺制程,都支持SSE2指令集等等。

说到总线,可能包括很多老鸟在内对其脉络都不是很清楚。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CPU需要与各种外围硬件设备进行数据交换,如果每种设备都分别引入一组线路直接与CPU相连,将会导致系统线路杂乱无章。为简化硬件电路和系统结构,计算机中引入了一组可供多种设备共同使用的数据传输线路(总线),CPU通过总线与各种外围硬件设备相连,并通过总线进行数据交换。也就是说,总线是计算机中各部件之间传送数据的公共通路。

一、总线性能参数
总线的主要性能参数有总线带宽、总线位宽和总线工作时钟频率。

1.总线带宽
总线带宽也称总线传输速率,用来描述总线传输数据的快慢。用总线上单位时间(每秒)可传送数据量的多少表示,常用单位为MB/s。如符合AGP 2×规范的AGP总线带宽为528MB/s。

2.总线位宽
总线位宽指是总线一次能传送二进制数的数据量,单位为bit(位)。我们常说的32 bit(位)、64 bit(位)即是指总线宽度。总线位宽越大,则每次通过总线传送的数据越多,总线带宽也越大。

3.总线工作时钟频率
总线工作时钟频率简称为总线时钟,用以描述总线工作速度快慢,用总线上单位时间(每秒)可传送数据的次数表示,总线时钟常用单位为MHz。总线时钟频率越高,单位时间通过总线传送数据的次数越多,总线带宽也就越大。

由于计算机中不同设备的速度不同,需要的数据量多少也不同,因而通向不同设备的总线时钟也不尽相同,需要将系统时钟(由一个安装在主板上的晶振产生,相当精确稳定的脉冲信号发生器)经分频供给不同的设备和总线使用。

例如:对安装有133 MHz外频PⅢ CPU主板构成的系统来说,系统时钟为133 MHz,CPU外部总线和内部总线工作于133 MHz;AGP通道工作于66MHz(133×1/2 MHz,二分频);而PCI总线则工作于33MHz(133×1/4 MHz,四分频),AGP、PCI的工作时钟是由分频电路产生的。(从分频中我们可以看出,为什么有时候我们超频到75MHz和83MHz叫做非标准外频呢?因为这样的外频分频后不能平均,造成计算机不能稳定的工作。)

4.带宽、位宽、总线时钟的关系
总线带宽=总线位宽×总线时钟

例如:PCI总线的位宽为32位,总线时钟频率为33MHz;则PCI总线带宽=32 bit×33MHz/8=132 MB/s(除8是将bit换算为Byte,1 Byte=8 bit)。

二、总线功能
按总线的功能(传递信息的内容)分类,计算机中有三种类型的总线,即传送数据信息的数据总线、传送地址信息的地址总线和传送各种控制信息的控制总线。

1.数据总线
数据总线是CPU与存储器、CPU与I/O接口设备之间传送数据信息(各种指令数据信息)的总线,这些信号通过数据总线往返于CPU与存储器、CPU与I/O接口设备之间,因此,数据总线上的信息是双向传输的。

2.地址总线
地址总线上传送的是CPU向存储器、I/O接口设备发出的地址信息,寻址能力是CPU特有的功能,地址总线上传送的地址信息仅由CPU发出,因此,地址总线上的信息是单向传输的。

3.控制总线
控制总线传送的是各种控制信号,有CPU至存储器、I/O接口设备的控制信号,有I/O接口送向CPU的应答信号、请求信号,因此,控制总线是上的信息是双向传输的。控制信号包括时序信号、状态信号和命令信号(如读写信号、忙信号、中断信号)等。

例如向内存中写入数据是通过内存总线(包括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进行的,数据信息需通过数据总线传递至内存中,具体将这些数据信息写入内存的哪些单元则必须向地址总线传送地址信息确定,而哪个时刻开始向内存中写入数据则由控制总线获得的控制信号决定。

^14030301a^1是64字1位静态存储器C850逻辑框图,向该存储器某一单元写入(或读出)数据时,一是需向由A0、A1、A2、A3、A4、A5构成的地址总线传送地址信息以确定对哪一存储器单元写入(或读出);二是需要向CE端传送片选控制信号使该存储器芯片处于工作状态;三是需要在R/W端传送读写控制信号确定进行写入(或读出)操作;这样才能从数据输入端Din(或数据输出端Dout)写入(或读出)数据。上述操作向地址线、控制线和数据线均传送了信息。

有些特殊的总线虽然也需要传递数据信息、地址信息和控制信号,但由于结构简单,没有单独提供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如通用串行总线USB,包括电源线、接地线在内总共只提供了四条连线,只能以串行输送方式分时传送数据信息、地址信息和控制信息。

三、外频、主频与前端总线
CPU内部没有振荡器,而是依靠外部的晶振电路而获得时钟信号的,从而有规律地执行指令,这个外部晶振提供给CPU的时钟频率则称之为外频。不论CPU内部的数据传输还是外部的数据传输的总线都是基于这个基本的工作频率。

CPU虽然自己没有时钟信号发生器,但CPU内部设有时钟倍频电路,该电路是用来提升CPU实际运行频率的。时钟倍频电路将从CPU外部送来的系统时钟信号(即CPU外频,如133MHz)按照一定的比例因子(即倍频)提高,获得CPU的实际运行的频率(即主频,也就是CPU内部的总线频率,注1)。因此,CPU主频=CPU外频×倍频。如PⅢ733的外频为133MHz,倍频为5.5,CPU实际工作(运行)频率为733MHz(133MHz×5.5)。

注1:CPU内部总线 (Internal Bus),是指CPU芯片内部算术逻辑部件ALU、控制器、译码器、存储器管理部件、指令预取部件和总线部件之间传输数据使用的总线。

而另一个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则是前端总线,前端总线是指主板芯片组(北桥芯片)与CPU之间传输数据的通道,因而也称为CPU外部总线,^14030301b^2为CPU内部总线流程。在Athlon发布之前,前端总线的工作频率和外频是没有区别的,都是同样的频率。比如PⅢ733的外频为133MHz,它的前端总线也工作在133MHz下。在这样的情况下,PⅢ的前端总线提供的数据传输带宽仅为1064 MB/s(64bit×133MHz/8),无法满足高主频CPU的数据传输要求(CPU内部总线的数据传输理论带宽为32bit×733MHz/8=2932MB/s),于是CPU厂商改进了前端总线技术,以提高前端总线的数据传输带宽。

AMD采用Alpha EV6技术的Athlon发布之后,它的前端总线的数据传输带宽为在同样工作频率下不采用EV6技术的处理器的两倍,Athlon的前端总线等效的工作频率不再等于CPU的外频,而是它的两倍。EV6的主要技术特点是采用双脉冲沿数据传输技术(注2),在100MHz的时钟频率下,使前端总线的数据传输带宽提高至原来的两倍,达到1.6GB/s(64bit×2×100MHz/8=1.6GB/s),因此等效的前端总线的工作频率分别为200MHz(1.6GB/s÷64bit=1.6GB/s÷8B=200MHz)、266MHz(2.1 GB/s÷64bit=266MHz)。而英特尔的P4处理器工作在100MHz的外频下,由于采用了4条64位宽的前端总线(即我们常说的四通道前端总线,每一个通道的前端总线的工作频率还是100MHz,但四个通道加起来等效于400MHz了),使前端总线的数据传输带宽提高至原来的四倍,达到的3.2 GB/s(64bit×4×100MHz/8=3.2GB/s),所以其等效的前端总线的工作频率为400MHz(3.2GB/s÷64bit=400MHz)。

因此我们现在常常谈到的前端总线(FSB:Front System Bus)的频率实际上指的是前端总线的等效工作频率,即FSB=前端总线的等效工作频率=前端总线的带宽÷前端总线的位宽,这样前端总线的频率就和原本的外部的工作频率(即CPU的外频)区分开来了,公式中前端总线的位宽就是CPU的外部数据总线的位宽,现在的主流CPU的数据总线位宽都是64位。

注2:双脉冲沿数据传输技术是提高总线带宽的一种技术,传统总线进行数据传输时,仅在总线时钟脉冲信号下降沿(或上升沿)进行,而双沿数据传输技术可以在脉冲信号上下沿进行数据传输,在不增加总线位宽和总线时钟频率的情况下,将总线带宽提高了一倍。目前PC中不少总线均采用了双沿数据传输技术。如DDR内存和EV6总线就是应用了这种原理。

其实,CPU外频和前端总线描述的都是CPU和外部的数据传输,只是描述的角度不一样。CPU外频纯粹是从CPU的外部的时钟发生器来讲,而前端总线则是从数据传输速度的角度来讲的。CPU是靠倍频电路来达到更高的实际工作频率,同CPU的倍频电路一样,前端总线是依靠先进的技术(EV6和四通道前端总线设计)来达到两倍或四倍的实际工作频率,^14030301c^3为沿数据传输示意图。

打个比方吧,1个工作年被分为了365天(把1年看成1秒钟的话,则工作年的频率为365Hz,周期为1/365年,即1天为一个周期),这是大自然的安排,对任何人都是公平的,不可改变的,属于外部力量,相当于CPU的外频。而每一天(即一个周期内)每个人完成的事情(相当于CPU执行的指令)都不一样。普通的人每天完成一件事情,而工作能力较强的人可以把一天分成两个半天,每半天完成一件事情,那么他一天内可以完成两件事情(相当于Duron、Athlon处理器),而聪明的人,他会增加3个帮手,那么一天就可以完成四件事情(相当于P4处理器)。我们看到的情况是这样的,时间没有变化,同样都是一天时间,即外频是固定的,而在同一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不一样(相当于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数据量不一样),因此实际的工作效率(相当于前端总线的等效工作频率一样)也就不一样了。

在PC机的发展史上,不同时期的CPU、外设需要的数据量不同,因而不同时期主板的总线架构也不同。自386DX起,CPU的数据总线位宽增加至32位甚至64位,主板总线架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四、主板总线架构
多种设备使用同一条总线进行数据交换,相互间的信号会产生干扰。因此,实际设计主板总线时,会在CPU、系统存储器、I/O扩展插槽和外围接口芯片间加入缓冲器(其作用是对传送的信号进行隔离、整形、延时),这些缓冲器将单一的总线分为了不同层次的总线^14030301d^4。

1.CPU总线将CPU(通过地址缓冲器和数据缓冲器)与外围芯片连接起来,以实现对存储器、I/O通道和外围接口的数据存取。

2.系统存储器总线用于连接存储控制器和存储器(通过缓冲器),实现对存储器的数据存取。

3.I/O通道总线(也称为扩展总线)连接I/O扩展插槽上的各种扩展板卡,CPU和系统存储器通过I/O通道总线与各种扩展板卡进行数据交换。为使各个厂商生产的板卡具有兼容性,I/O通道总线必须具有统一的标准,不同I/O通道总线的数据总线、地址总线位宽不同、工作频率不同。

4.外围接口总线是连接主板上外围接口控制器和键盘控制器的总线,外围接口总线连接的芯片主要有中断控制器、DMA控制器、定时器/计数器、并行接口、键盘接口等等。

五、ISA总线
ISA工业标准总线是IBM公司1984年为推出PC/AT机而建立的16位系统总线标准,所以也叫AT总线^14030301d^4。ISA总线插槽一共有98只引脚,数据传输率为8MB/s,但现在的主板已经逐步取消了对ISA总线的支持,比如810、815EP的主板一般就不带ISA插槽(^14030301e^5为主板ISA接口放大图)。

六、PCI总线
PCI总线是一种不依附于某个具体处理器的局部总线。从结构上看,PCI是在CPU和外设之间插入的一级总线,CPU总线和PCI总线由桥接电路相连,PCI总线上可挂接图形控制器、IDE设备、SCSI设备、网络控制器等高速设备(^14030301f^6为PCI总线主板整体架构)。

PCI总线工作时钟频率为33MHz,位宽为32位(可扩展为64位),带宽达到133MB/s,可同时支持多组外围设备,并能在高时钟频率下保持高性能。PCI总线支持总线主控技术,允许智能设备在需要时取得总线控制权(^14030301g^7为主板PCI接口放大图)。

随着技术的发展,传统32位33MHz的PCI总线已经无法满足为系统中所有设备传输数据的需求,即使是经过改进的、用于服务器和高端电脑系统的64位66MHz的PCI-X总线(带宽为533MB/s)也无法满足当前的需求,因此,主板芯片组厂均对主板的整体架构进行了改造,主要有以下改造方案:

1.增加系统存储器总线和前端总线带宽。

2.将原PCI总线移交南桥芯片管理,仅用于连接PCI扩展插槽上的设备。

3.增加南、北桥之间的桥接总线(原PCI总线)带宽。

4.将需要大量数据的显示接口以AGP总线的形式从原PCI总线中独立出来,挂接在北桥芯片上,单独为显示卡提供数据。

七、AGP总线
AGP(Accelerated Graphics Port,加速图形端口)是为了提高视频带宽而设计的一种总线规范,最早出现在440LX芯片组中。在采用AGP的系统中,显示卡通过AGP总线、芯片组与主内存相连,直接读取主内存中的显示数据,提高了显示芯片与主内存间的数据传输速度,减轻了PCI总线的负载,有利于其他PCI设备充分发挥性能(^14030301g^7为主板AGP接口放大图)。

AGP总线的发展经历了AGP1×、2×、4×、8×等阶段。AGP总线工作时钟频率为66MHz,位宽为32位。1×模式带宽为266MB/s(66MHz×32bit/8);2×模式采用双脉冲沿数据传输技术,每时钟周期可传输2次数据,带宽增加至533MB/s(2×66MHz×32bit/8);4×和8×模式采用了在每时钟周期传输4次和8次数据的方式(等效是提高了AGP总线工作频率),带宽分别增加至1 GB/s(4×66MHz×32bit/8)和2.1GB/s(8×66MHz×32bit/8)。

AGP 8×是Intel公司新发布的图形端口规格,得到了ATi、NVIDIA、Matrox等全球主要图形卡芯片供应商和显示卡制造商的支持。AGP 8×需要内存提供大量的数据,将主要应用在Pentium 4系统上,原因是Pentium 4主板支持Rambus或DDR高速内存,内存总线能提供3.2GB/s的带宽,能够把AGP 8×的性能发挥到极限。

八、南、北桥桥接总线
传统586级主板南、北桥之间的PCI总线为PCI插槽中的PCI卡(显示卡、声卡等)以及南桥芯片下连接的外设提供数据,虽然在以后的发展中,需要大量数据的显示接口以AGP总线的形式从原PCI总线中独立了出来,但仅仅133MB/s数据传输带宽的传统PCI总线还是无法满足速度日益增高、数据量不断增多的大量外设应用需求。因此,近年来各主板芯片组厂商都将原PCI总线移交南桥芯片管理,并以不同方案改造了南、北桥之间的桥接总线。

Intel采用的方案称之为“Hub Link”,首先使用于i810芯片组中(其后续i8xx芯片组也大多采用这种架构)。在相当于原北桥芯片和原南桥芯片之间使用一条8 bit位宽、133 MHz时钟频率并采用双脉冲沿数据传输技术的总线,使得数据带宽达到266 MB/s(2×133MHz×8bit/8)。并将原PCI总线挂接至ICH(Input/Output Controler Hub,输入/输出控制中心),从而提高了南、北桥间的数据传输带宽(^14030301h^8为i845芯片组架构)。

VIA采用的方案称之为“V-Link”,首次出现在VIA Apollo Pro266芯片组中,V-Link技术将原PCI总线时钟频率从原来的33MHz提升到了66MHz,使在南北桥之间的带宽提升至266MB/s(66MHz×32bit/8)。同时将原PCI总线交南桥芯片管理(^14030301i^9为Apollo Pro266A芯片组架构)。

SiS采用的方案称之为“Multi-Threaded I/O Link”(简称MuTIOL),首次出现在它的SiS 635芯片组中。MuTIOL技术为外设准备了8条位宽为32bit、时钟频率为33.3MHz的通道,总带宽超过1GB/s。

AMD提出的方案称之为“Hyper Transport总线”,得到NVIDIA、Ali等多家著名厂商的支持,首次出现在NVIDIA的nForce芯片组中,目前其带宽已达到12.8 GB/s,是传统PCI总线的96倍。Hyper Transport总线工作时钟频率为400MHz,由于采双脉冲沿数据传输技术,最高带宽可达800MB/s。Hyper Transport总线的优点不光在于快,还在于它具有“弹性数据带宽”等特性,可以用一条32bit总线同时传送几组非32bit(4 Byte)数据,加快了整个系统的运行效能。在新一代支持AMD CPU的芯片组中,都开始加入对Hyper Transport总线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