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花站长工具:汝、官、哥、钧、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5/03 04:57:45
简单介绍一下!!!急!!

汝、官、哥、定、钧”闻名于世,其中“汝、官、哥、钧”为官窑,“定”为民窑。“汝、官、哥、定、钧”瓷器存世量稀少,精美绝伦,弥足珍贵。
  传世官窑有人疑伪
  宋代官窑瓷器世上极其罕见,原因在于宋代官窑瓷器的私密性、非商品化生产等特点。宋代官窑瓷器不做随葬品,所以在宋代墓葬发掘中没有发现。因此对于传世的宋代官窑瓷器的真伪就引起了一些人的怀疑。有位山东学者认为传世的宋代官窑瓷器都是赝品。此说一出,引起瓷界广泛争论。目前绝大多数学者认为传世宋代官窑瓷器是真品,也是珍品。
  宋官窑不带“官”字款
  市场上有一些带“官”字款的瓷器明显是赝品。宋代官窑瓷器没有“官”字款,原因是宋代官窑瓷器都是单色釉,另外,官窑瓷器只供皇家使用,所以没有“官”款是一般规律。五大窑中定窑有“官”字款,因为它是民窑,专为皇家烧造瓷器,是应该有个标志的。钧瓷多为花盆宋徽宗喜欢养花,建了一个大花园,花盆多用钧窑。钧窑瓷器的特点是釉厚,形成了特有的纹路,叫做“蚯蚓纹”。这种纹路,后仿的瓷器很难做到。钧窑瓷器上面的编号,从1到10号,1号最大,10号最小。而后仿的“钧瓷”,其编号正与之相反。

  图片欣赏:
  http://beautifulthing.bokee.com/4456050.html

汝窑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以地处汝州而得名,所烧陶瓷精美绝伦,在中国陶瓷史上享有盛誉。北宋后期,汝窑专为宫廷烧造御用瓷器,即“汝官瓷”,简称汝瓷。汝瓷烧制于宋哲宗元佑元年至宋徽宗崇宁五年(1086~1106年)的二十年间。后因宋金战乱而失传。

钧窑
在今河南禹州八卦洞与钧台一带,因古钧台而名。始烧于唐,盛于北宋,金元时继续烧造,以烧制乳浊釉瓷为主,兼烧黑瓷及白地黑花瓷,以其“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而闻名,北宋徽宗定为御用珍品,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

哥窑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南宋时有兄弟二人,各主一窑,史所烧者曰“哥窑”,
弟者曰“弟窑”。瓷造型端庄古朴,器身釉色滋润腴厚,传世者弥足珍贵,现主要藏于北京、上海、台湾等地博物馆。

定窑
在今河北曲阳县,宋属定州,故名。始烧于唐而终于元,以烧白瓷为主,兼烧黑瓷、酱色釉瓷和绿釉瓷等品种,宋代取得很高的成就,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

南宋官窑
北宋灭亡,中原地区诸名窑被毁。宋高宗避逃东南,定都临安,建立了南宋朝庭。在杭州凤凰山设立修内司官窑,并在乌龟山八卦田郊坛下附近另建新官窑。内窑和新官窑集中南北的精工巧匠,烧造官庭和达官贵人需要的青瓷。这是北宋汴京官窑的继续,历史上称为南宋官窑。

宋朝五大名窑,汝窑居其首,汝窑,窑址在河南宝丰清凉寺,烧造青瓷出名,它在北宋晚期的哲宗,徽宗年间烧造宫廷御用瓷器,特点是开细密纹片,釉厚的地方甚至出现立体开片的现象,以天青色,粉青色为最上,其次有灰青,虾青,葱绿等颜色,如青玉一般温润凝重,这是因为汝窑用玛瑙入釉的缘故。汝窑瓷器的胎骨是比较疏松的香灰胎,呈灰白色到灰褐灰黄色,这种胎土在釉薄的地方显露羊肝红色,汝窑御用瓷器的烧造方法多用支烧,即器底用细小的横截面为芝麻状的支钉支起来烧造,这种烧造方法的最大优点是可以让瓷器挂釉面积达到最大,从而保障了瓷器的美观,汝窑瓷器的支钉痕,多为奇数个,少数如水仙盆是6个,但也是每端三个,汝窑瓷器还有一些是垫饼垫烧的,传统看法认为汝窑瓷器追求高古玄妙之美,基本不用装饰手法,但是随着汝官窑遗址的考古发掘的进展,现在发现汝窑的装饰手法有很多种,包括镂空,刻花,划花,堆塑等等,汝窑瓷器传世稀少,极为罕见,价格高昂,故列为五大名窑之首,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汝窑青瓷在北宋末年的短短20年间能够达到如此高的成就,是与它长期烧造民间用青瓷,并充分吸收其他窑口青瓷成就分不开的,汝窑的民用瓷器属耀州窑系。
官窑瓷器,有北宋官窑和南宋官窑之分,现在一般说的宋官窑瓷器,主要指的是南宋官窑,南宋官窑瓷器分为两种,一种是修内司官窑,一种是郊坛下官窑,两窑都在杭州,以早期修内司官窑烧造的瓷器为南宋官窑瓷器中最上品,这两窑瓷器,从造型,釉色上都与汝窑相仿,但是不同的是,南宋官窑瓷器虽也开片,但是开片比汝窑普遍为大,成蟹爪冰裂状,南宋官窑瓷器的胎色,主要是黑褐色,也有少数的灰白色,胎土也比较疏松,有些南宋官窑瓷器的口部釉薄,隐约露出胎骨,故称为紫口,南宋官窑瓷器早期用圆形支钉烧造,晚期开始垫烧,且早期胎厚釉薄,晚期胎薄釉厚。
哥窑的窑址历史上一直不清楚,现在在杭州修内司官窑遗址元代底层发现了类似哥窑的瓷片,所以推测哥窑应该是元代仿造宋官窑的作品,哥窑也是灰黑胎,也有支烧垫烧两种烧造方法,但是哥窑和官窑的主要区别在于开片的大小,哥窑开片基本上比官窑细碎,称为百圾碎,且大开片线呈黑色,小开片线呈黄色,故名金丝铁线
钧窑,在河南禹州神垕镇,钧窑瓷器也属青瓷类,但是钧窑的乳浊釉较之传统青瓷的乳浊釉有独特之处,因为传统青瓷用铁元素显色,而钧窑用铜元素显色,故钧窑在强还原烧造气氛中可以烧造出姹紫嫣红的钧红釉,这是铜元素被还原到0价时的显色,钧窑瓷器极少有日用瓷器,尤其是官钧窑,基本上都是花盆之类的陈设瓷器,钧窑多数是垫烧,少数是支烧,胎土呈灰黄色,比汝窑的要致密一些
官钧窑的露胎处基本上还有一层芝麻酱色的护胎浆,钧窑的釉子比较粘稠厚重,所以形成了独特的蚯蚓走泥纹,官钧窑瓷器一般有编号,从1到10,简体汉字,刻在器底。钧窑亦是官窑,民窑兼烧,以宋官钧为上,元钧等而下之,钧窑烧瓷,继承的是河南鲁山窑唐代花釉瓷的成就。可以看作是鲁山窑花釉瓷器在宋元的发展和延续
定窑瓷器,在宋代五大名窑里面是唯一的白瓷,同时也是五大名窑瓷器里面烧成温度最高,瓷质最接近现代白瓷的,定窑窑址在河北曲阳县灵山镇一带,定窑细白瓷,始烧于唐,成熟于晚唐五代,晚唐五代和北宋早期的定窑瓷器很少有装饰,器物造型多借鉴金银器,有一些底部有款识,如“官”“新官”“定州公用”等。装饰手法和同时期南方越窑互有借鉴,早期定窑多是垫烧,还原焰烧成,故积釉处呈现水绿和水青色,胎骨非常洁白坚致,北宋早期偏晚,定窑出现了挂烧手法,即口沿下无釉,定窑瓷器在这一时期走向全盛,喜欢白色的契丹人在烧造辽瓷时,广泛借鉴了定窑在这一时期的成就,北宋中期的时候,定要形成了有独特风格的刻花装饰手法,定窑刻花技法,类似西周玉器的斜坡刀,呈平行单复线,粗线有一面坡,定窑晚期用氧化焰烧成釉色黄白,如象牙色,但是胎质不如北宋早期,这一时期定窑开始借鉴定州缂丝艺术成就,大规模出现了印花器物,其中有一批鱼龙纹印花深腹器有“尚食局”款识,应该是北宋宫廷所用,这时期的定窑开始用覆烧法来提高烧造效率,口沿无釉,称为芒口,而贵族所用定窑器物,为了使用方便和美观,多在芒口处镶金银铜扣,定窑除了烧造白瓷以外,还烧造酱釉白胎瓷,主要是北宋早中期的,称为紫定,这类的还有黑釉白胎瓷,称为黑定,还有绿定,但是至今没有发现绿定的典型器。

就是宋朝瓷窑的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