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城掠地虎豹骑经验:作文天才马上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5/06 19:42:52
写一篇有《伤仲永》想到什么(伤仲永是初一人教版第五课课文

虽然先天聪明,但后天的教育是最重要的,没有后天叫教育,依然不能成材

《伤仲永》读后感

生而知者之是不存在的,“天才”也是不存在的。人们的才能虽有差别,但主要来自于勤奋学习。《伤仲永》一文给我的启示是:一个人即使有很高的天赋,但如果不努力学习,也很难取得真正的成就。

仲永的故事是这样的:并非书香子弟的方仲永5岁时便能“指物作诗,立就”,并“自为其名”,且“文理皆有可观者”,因而扬名邑中。到了十二三岁,才气渐减,“令作诗,不能称前之所闻。”到了成年,竟“泯然众人矣”。

一个天资聪颖的神童,因为被唯利是图的父亲每天带着四处走访,而不让他学习,使得“神童”竟沦为一个默默无闻的“庸人”!这能不叫人扼腕叹惜吗?神童泯然众人,责任在于他父亲,原因是“不使学”。像方仲永这样的天才,由于后天没有好好学习,尚且要成为普通的人,那么,那些本来就普普通通的人,如果不学习,岂不是连一个普通的庸人还不如吗?

所以说,才能来自于勤奋学习!“神童”由于后天不好好学习而沦为“庸人”的,在历史上屡见不鲜;而本来不是“神童”、“天才”,但由于坚持不懈地奋发努力,而成为举世闻名的科学家、发明家的却大有人在。

牛顿不是神童,但他终身勤奋学习,终于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爱因斯坦不是神童,大学考了两次才被录取,毕业后到一家专利局当了7年职员,他在艰苦的条件下顽强学习和工作,终于奠定了相对论的基础。

不仅在科学上如此,在文学艺术上也是如此。不论是谁只要付出和他们同样艰辛的努力,都能取得这样或那样的成就。作家狄更斯、巴尔扎克等人的成功,同样深刻地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才能来自勤奋学习!
-------------------------------------------------
我读《伤仲永》

小时候才华横溢的方仲永,不到二十岁就“泯然众人”了!

读罢此文,我不禁为之而“伤”。

我“伤”愚昧无知、贪图蝇头小利的方父。由于他的“不使学”,间接地扼杀了一个英才。

我“伤”随波逐流、整日“环谒邑人”的仲永。由于他“不受之人”,直接断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文中所写的方仲永五岁时的表现,俨然是一个神童,但他后来才能丧失,令人惋惜,令人警醒。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会落后”。道理再明白不过了———一个人先天的条件再好,后天不琢不学不勤不练,也会成为一事无成的凡夫俗子,方仲永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如果方仲永立场坚定地变“不使学”为“我要学”,那就是另一番景象了,人们不是“伤仲永”,而是“赞仲永”“学仲永”……

我想,假如我是方仲永,我一定会充分发挥自己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不断充实自己,厚积薄发,使自己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假如我是方仲永,我会深知“业精于勤,荒于嬉”的道理,把“99%的勤奋+1%的天才=成功”当作座右铭,时刻提醒自己。即便小有成就,也不沾沾自喜,自我满足,而是更加努力地学习,使自己能“更上一层楼”。

读完《伤仲永》这篇课文之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如果我是一块璞玉,定要尽情地“琢”,使之成“器”;是一块锈铁,也要不懈地“磨”,使之成“针”。

“伤仲永”

2001年,沈阳工业大学自动化专业录取了一名“神童”———高考成绩超分数线60分,年龄却只有14岁的王思涵。但目前,这名本应于今年从大学毕业的“神童”却因为多门成绩零分,已经被学校“责令退学”。 ----(7月11日《新京报》)

想当年,以低龄高分荣极一时;看如今,却因为多门功课零分而出局,真是一出活脱脱的“伤仲永”现代版。此情此景,令人感慨万千。

感慨之一,教育规律何时能够真正受到尊重?明代大思想家王阳明认为:“凡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量其资禀,能二百字者止可授以一百字,常使精神力量有余,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这些说法,非常契合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原理。然而观诸今人,往往却是“量其资禀,能二百字者定授以三百字,常恐其精神力量有余”。很多教师和家长,惟恐学生有闲暇,恨不得一天培养出个“神童”,总是要求孩子们学习、再学习,导致很多学生小小年纪便成为“过劳一族”,正所谓“有厌苦之患,而无自得之美”。在如此教育方式下,资质较差的学生固然会被拖垮,资质较好的学生同样会被拖垮。王思涵似乎就是如此:他小学只读了三年,然后用4年时间完成了初、高中6年课程。中学期间,他每天连吃饭时也是看书的,只能休息四五个小时……

感慨之二,各级学校教育能否少些功利性?当前有很多学校,之所以热衷于“神童制造”,其首要的考虑并不是学生本身健康成长,而是为了自己所谓的“名声”。容易想见,在当年“神童”初成时,无论是其所毕业的中学,还是录取他的大学,会是何等骄傲自得意气风发!但谁又想到过“神童”光环下的那些孩子将会遭遇的困难?

纵观王思涵事件,曾经的“神童”遭遇如此的人生波折,过错不仅在其本人,学校更有其责任———包括他就读过的各个学校,其中尤以大学责任最大。王思涵14岁升入大学时,还是个孩子,仍然需要有人监护。据悉,王思涵考上大学的时候,他的父亲因积劳成疾去世了。王思涵说,自父亲过世后,他就学不进去了。我不知道,这四年来,学校可曾有人对其予以心理辅导?或许没有吧,否则,他怎会沦落至多门成绩零分的地步?

由此想到,王思涵固然现在功课落下了很多,然而对至今才只是18岁的他,“开除”果真是最好的办法吗?若按学校的“规矩”,或许开除是应该的,但又为什么不能再给他两年机会?这样做是不是有些冷酷呢?对此,笔者一时也难以判断,颇感疑惑。

感慨之三,国人的“神童情结”何时能除?世上当然会有一些超常儿童,我也赞成对超常儿童进行一些特殊教育。但是,超常儿童毕竟可遇不可求,并且其“超常”也只是相比的,显非可以没有限度的接受知识。而如果孩子本非千里马,却非要以千里马驭之,岂非摧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