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3泰坦之王配置:中国字体都有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4/29 22:42:17
字体比如楷书

字体的演变和分类:
中国的文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字体结构经过数千年不断创造、改进而成,有较强的规律性。它的演进过程大致是:图文—象形—甲骨—钟鼎—石鼓—古文—秦系—隶书—楷书—魏碑—草书—行书—宋体—仿宋体—黑体—圆黑体—叠圆—综艺……
解释:图画文字、象形文:距今六千年至殷周时代,同图画差不多,非常容易识别的文字。
甲骨文:距今三千多年,是最早可识文字,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当时记载占卜吉凶的卜辞文字。字体风格朴素,自由,结构带任意性。
钟鼎文:唐代发现周秦刻在十个石鼓上的铭文,古代称铜为金又叫金文,以礼器的鼎和乐器的钟为最多。脱胎于图画符号的文字。
石鼓文:唐代发现周秦刻在十个石鼓上的文字,现存故宫,是中国历史上现存最早的刻石文字。石鼓文已不再象甲骨、金文那样,写得字大小平均有雄浑厚朴的大度之气。
古文:汉代发现藏于孔子宅中墙壁内的经传和春秋左氏传中的文字叫做古文。
秦篆:大篆是周宣王时对古文字整理之后的一种文字,因经史籍之手。故又称“籍文”秦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天下,大臣上奏所用的文字。
大篆:是钟鼎文、石鼓、古文、秦篆的统称。字体粗犷有力,厚重古朴,行款已趋向线条化,规范化。
小篆: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命李斯等人实行“书同文字”以秦篆为基础而出现一种简化的规范文字。字体均圆整齐,上紧下松,布白匀称,带有图案的装饰美。
隶书:相传秦始皇时,有个叫程邈的小官因罪入狱,隶书是由篆简化演变而出来的,为了简捷速写,变篆书圆转的笔划为万折的笔划,汉代盛兴,后世学隶书以汉碑为典范,用笔方中有圆的变化,端庄古雅,左右舒展,有均衡美。
魏碑:指北魏时期的石刻,属于楷书,魏碑是把汉字由隶书向楷书的演变过程中,表现了艺术上大胆的革新精神和杰出的创造才能。特点:品类繁多、风格各异我体不备。
楷书:又名正书、真书。因是字体的楷模所以叫楷书,标准,正规又叫正楷。西汉开始萌芽,经过东汉,唐朝兴盛。一千多年来唐楷一直做为汉字的标准字体。特点:形体方正,笔划平直,规矩严谨,丰满秀丽。
草书:有大篆、小篆、古隶、今隶的草书。草书专门发展成一个具有特色的字体,是从汉代开始的,由汉至唐是一度极盛的时期,形成了章草,今草、狂草和行草。它既具有自身的规律,又能抒发自我的情怀。今草是草书的主体。它们笔势连绵回绕,痢约为本,点画相连,态势飞动一气呵成。特点:节奏强烈,行云流水,舒坦。
行书:产生于汉末,介于真书和草书之间的种字体,兼有楷书字形易识,又兼草书书写快捷之长,所以至今与楷书一样成为常用字体。相传是刘法升所创,王羲之被尊为“书圣”。其特点:行笔劲速,节奏轻快,点画流动,用笔活泼。
宋体:北宋的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刻字在楷书体上产生了一种横轻直重,阅读醒目的印刷体,后称宋体。到了明宋代演变为笔划横细坚粗,字形方正的明体。当时民间流行一种横划很细,而坚划特别粗壮,字形扁扁的洪武体,如职官的衔牌、灯笼、告示等都采用这种字体。特点:横细坚粗,“撇如刀,点如瓜子,捺如扫”笔划严谨,带有装饰性的点线,字形方正典雅,严肃大方,是美术字体之首。
仿宋体:出现了笔画粗细一致,讲究顿笔,挺拔秀丽,适合手写体的仿宋体,当时称为新宋,宋体又称为老宋。是现代宋体的一种。特点:字身秀长、宋楷结合、横斜竖直、粗细一样、间隔均匀,起笔顿顿,落笔顿顿。
黑体:清末萌芽57年简化字体后定形。笔划横平竖直,粗细一致,笔划较粗,方头方尾形成方黑一体而得名,又称方体。特点:由宋体结构,笔划单纯,相互大方,醒目粗壮。
圆黑体:由黑体演变而来,方角变圆角,方头变圆头,点、撇、捺、挑、勾略带弧,并稍加长。笔画的方粗和粗圆,虽然字形一样,所取得的效果确各异。粗方是厚重平板之感;粗圆呈厚重而灵活的格调。因此,印刷术上出现圆黑体,具有较强的冲击力,给人圆润活动之效果,又有时代感。
字体的演变过程说明这样一规律:
1、易写替代了难写的过程
2、简化替代了繁体的过程
3、新字替化了旧字的过程
4、实用字能不断扩展的过程

报刊的编辑每天都要跟文字、图片、花边、底纹等打交道。首先是文字,我国的文字经过不断地改革、演变,变得更加成熟、更加完美。计算机排版普及以来,汉字的种类更加多样化。据统计,目前在计算机上使用的汉字已超过100种,其中在北大方正的书版系统、维思系统及飞腾系统上使用的字体就达几十种之多。如此丰富多彩的汉字,加上计算机中还存有为数不少的花边、底纹,以及一些饰纹、小插图等可以排出十分美观贴切的报刊。但是,对于这些字体和花边、底纹等,必须正确地使用才能产生良好的艺术和阅读效果。

报刊编排中一般字体的运用

1.汉字的种类
首先要充分认识各种汉字字体,一般来说,目前可将各类汉字的字体分为三大类型。第一类是从宋代活字印刷发展起来的宋体、黑体(包括粗、细等线体)等;第二类是由书法演变而来的字体,如楷体、仿宋体、行楷、隶体、魏体、舒体、颜体、瘦金体以及钢笔书写的字体等;第三类是属于美术字体,如综艺、美黑、琥珀、水柱等。其他字体多是属于以上三类字体的变异,例如:由宋体演变的大标宋、小标宋、报宋、长宋、中宋、姚体等;由黑体演变而成的大黑、平黑、粗黑、等线体(包括粗、中、细等线体,后又演变出粗、准、细圆体)等;由楷体、仿宋体等演变而来的中楷和细仿宋等;由黑体和宋体演变而来的美黑;由隶体演变而来的隶变体等。

2.汉字的特点
要使用好各种字体,首先必须了解各种字体的结构、笔画、字形等特点,目前书刊报纸的正文使用较为普遍的是宋体(包括中宋、书宋、报宋、标宋等)。
宋体字的字体方正稳重,秀丽清晰,阅读醒目,是千百年来在书刊等应用中被人们优选出来的一种字体,所以书刊、报纸的正文大都采用此种字体(书刊一般字体大一些且行距也相对大一点,多使用竖画略粗一点的书宋字体,不过现在有些杂志或书籍也使用细等线体,而报纸由于行距较密且字体较小,因此多采用报宋字体)。
黑体字在字架上吸收了宋体字结构严谨的优点,在笔画的形状上把横画加粗且把宋体字的耸肩角削平为等线状,形成横竖笔画粗细一致,变宋体字的尖头细尾和头尾粗细不一的笔画为方形笔画,因而独具一格,给人一种粗实有力、严肃庄严、朴素大方的感觉。
楷 体、行楷、隶体、魏体、舒体等字体属书法字体。凡书法字体均可用中国特有的毛笔直接书写。楷体字的字体典雅,笔画圆润,字体娟秀。行楷字字体清秀,笔画灵活,有一定的随意性且上下笔画相连。
隶体字的字体古朴、字形扁平,笔画一波三折,蚕头雁尾,有舞蹈的柔软和连续不断之美。
魏体字的字体苍劲有力,笔画粗实。
舒体是被毛主席誉为“红军书法家”的舒同创造的一种字体,其字体比较活泼,笔画变化大,且具有较大的灵活性、随意性。
颜体是以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书法字为基础创造的,其字体与颜真卿的书法字比较相似,具有筋骨粗壮、庄严之美。
钢笔体是模仿硬笔书法的一种字体,类似于钢笔字,笔画较活泼,有如藕丝相连、中不间断之美。
属美术字体的综艺体,保持了黑体笔画粗实有力的特征,在字的结构和笔画上进行了大胆的变化,使其具有了艺术美。
美黑体结合了宋体的秀丽和黑体的粗实美。
琥珀字的字体饱满圆润,粗壮豪放,叠加自然。

3.汉字的使用
在了解了字体的种类和特点之后,怎样正确使用,才能使人们阅读方便、视觉舒适,而又不失各种字体的造型特点以及民族的欣赏习惯等,并注意字体单字的结构美和文章的整体美就显得更重要了。我们知道,绝大部分的汉字字体属方型(有些偏长,如姚体、仿宋体;有些偏扁,如隶体、隶变体等),这是汉字的造型特点,在使用过程中应尽可能保持这一特点,这样才能够发挥字体的作用,使一定的形式为一定的内容服务,以获得最佳的使用和宣传效果。

宋体字在使用过程中,不论大小,只要用方形,就不会失去其特点。如果运用排版软件将其随意拉长、压扁,其特点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拉长、压扁的幅度越大,其特点损失就越大,因此在编排时要加以注意。一般来说,运用计算机将方形字处理后的比例一般以高宽比例在2∶3或3∶2为宜。一旦超过这一比例,字体就会显得别扭,不好看,也不符合黄金分割(0.618)的定律。其他类型的字体,通过排版软件处理也应将高宽比例控制在2∶3或3∶2。

对于书法体的楷书、行楷、隶体、魏体、舒体、颜体等字体最好是原形使用,不要做变形处理。因为这几种字体属书法范畴,其字体结构极为严谨,只要稍做处理,高宽有一点变化,就会失去原有风貌。如若遇到非处理不可的情况,也要将高宽比例严格控制在3∶4或4∶3的范围之内,如果超出这一比例,效果很难让人接受。另外,隶体和隶变体字本身就是一种扁形字,因此在使用中绝对不能拉长,否则就好比将一个漂亮的形象置于哈哈镜之前,其效果可想而知。
利用设计软件对字体进行特殊加工时,如设计成立体、浮雕、倒角、镂空、叠影、空心、加粗、变细、倾斜等效果,更应该根据各种字体的结构、笔画特点进行加工处理。一般来说,笔画细的字体不宜加立体效果,而笔画粗壮的字体则可以加立体效果。例如:将宋体字设计成立体效果或倒角效果就不好看,因为宋体字的横笔画太细;而将黑体、魏体、隶体等设计成立体字,效果就较好,但立体的阴影厚度不应超过笔画宽度的1倍。如将字体做勾边处理,勾边的宽度不应超过笔画本身的宽度,应以字笔画宽度的1/3~1/2为宜。对于利用设计软件对文字进行特殊设计加工,最好由具有美术基础的专业人员来操作,以免适得其反。
对于文章正文的字体,一般不可进行特殊处理。对于外文、数字和少数民族文字字体来说,可将其同汉字的各种字体进行类比、分析。如笔画较粗壮且呈方头形状的字体,可按汉字的黑体使用;如笔画变化大且有粗细之分的字体,可按汉字的宋体使用;如笔画变化大且随意性较强的字体,可按汉字的行楷、舒体等使用。如果外文、少数民族文字的字体使用得当,同样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对于名人题字,和照片、图片的使用方法一样,只要经扫描或照相即可使用,绝不能做变形处理,只能对字距、高低稍做处理,必须保持题字的风貌和照片等不失真。
至于汉字在具体文章中的使用,一般书刊多采用五号或小五号的书宋体,近来刊物也有用细圆或细等线等字体,但多数人认为其阅读的效果不如宋体。报纸多采用小五号报宋,一些小块的文章有用楷体、仿宋等字体,以改版面千篇一律的死板,使之显得活泼,另外也好与相邻的文章区分。
报刊中的标题,由于其字体较大,则可以采用多种字体来排版,并可添加花边、底纹等,使版面显得灵活多样,但字体的使用也要有一些方法。例如:遇到庄重、严肃的文章,如规章制度、批判等类型的文章,其标题一般多采用庄重严肃的黑体字;文学艺术、评论等文章,可采用一些活泼的字体,如行楷、楷体等;而一些讽刺类型的文章,则可选择魏体、舒体等。这些字体的选择,一般来说都是由编辑确定的,具体操作人员通常只是照章办事,个别要修改的时候,也要经编辑同意。遇到一些不太懂行的客户,则可以根据以上的原则进行选择,以供他们参考。

常见花边、底纹的运用
计算机排版中,有成千上万种花边和底纹可供选用,另外,也可用报刊刊头尾花,还可以运用形式多样的卡通画、简笔画等。适当地运用一些花边和底纹,能使版面显得新颖、美观、活泼、大方,起到一定的烘托作用。

1.花边、底纹在版面中的主要作用
花边、底纹在版面上不是独立出现的,而是和标题或文字等结合使用的。过去不做或很少做带花边和底纹标题的《人民日报》,现在也一改其严肃面孔,每版都用起花边、底纹来了。这种花边和底纹在版面上的普遍运用,为版面增添了不少意想不到的效果,其在版面上的作用大致可归纳如下几点:
(1)突出重点
重要稿件可以借助线条使其地位突出。如给整篇文章加外框或在文章的栏隙内加细线等,再配上特殊的标题字效果以及与众不同的内文字体、字号效果,就会因与其他文章在版面处理上的不同而引起读者的注意。给标题加上底纹,就在版面上形成一块块各具特色的“面”,格外引人注目,在版面上容易造成强势。因此,给重点稿件的标题加上底纹,就能起到突出重点的作用。
(2)区分作用
在文章与文章之间加花边,使文章更清楚地分开,避免错觉,以便阅读。此外,也可将相邻的文章中加一浅的底纹或套色的底纹有效地区分文章。
(3)结合作用
一组反映同一主题的稿件,往往需要用花边将其归纳到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感觉,以便与其他类型的稿子区分。此外,当一篇新闻稿配有评论、照片和照片说明时,要用线条将其结合在一起。言论文章一般用楷体字,但楷体字由于字身偏紧偏小,字与字之间的距离较大,给人以松散的感觉,因此,言论文章常用花边围框,把文章“捆”起来,以增强紧凑感。
(4)表达感情
由于花边的形状各不相同,其风格和感情色彩也不同,由各种花纹组成的花边显得比较生动、活泼,装饰性较强;文武线和粗细不同的直线则显得朴实、深沉、严肃。喜讯、好好事、奇闻异事等适宜用花边装饰;而批判性或揭露性的报道、反映困难情况的报道、能引起人们哀痛情绪的报道,就不宜加带花纹的花边,而应选择粗些的黑线框、文武线框。同样,在一般新闻照片或风景照片的周围加一个黑线框,可使画面产生更为精巧的感觉,但如果画面是一个人的肖像,就绝不能随意加上一个黑线框。由于底纹有不同的图案和不同的层次,所以它具有不同的感情色彩。在运用底纹的时候,必须十分重视这一点。比如文章的内容是喜庆的事,给标题加底纹时可选图案活泼一些的,浅一些的(彩色除外),而不宜加一块深色的底纹,挂一块“黑板”在那里。而内容庄重、严肃的文章,选用的底纹则不可太花俏。
(5)美化作用
适当运用线条可使整个版面增加变化,显得生动、活泼,花边具有一定的造型美,也能产生装饰性的审美效果,因此可改变一些版面死板的状态。除纯黑色的底纹外,绝大多数底纹都是有图案的,特别是各种不掩字的浅色或彩色底纹,除了本身具有图案外,其外形也可以“剪裁”成各种各样的形状,铺在版面的任意一个地方,平衡美化版面。因此,底纹具有天然的美化功能,在版面上适当地运用底纹,可使版面更加活跃。
(6)形成版面风格
遵循一定的规律运用线条,还可以形成某种版面风格。比如《新闻出版报》有时每篇文章都排成矩形且用线框围起来,形成一个又一个区域,使版面成了许多版块拼成的整体,一目了然,版面简洁、明快。
在排版方面,随着排版人员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在报刊排版中创造出不少优秀的排版范例和技巧。有时一篇文章在没有花边、饰纹时显得很单调,但只要加一些花边或饰纹,这会使文章活泼生动,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花边、底纹与文字的综合应用
(1)底纹与标题内容相结合
由于底纹由各种不同图案构成,因此,在用底纹装饰标题时,如果能将标题内容与图案结合起来,就会使标题与底纹相得益彰,增强读者的感染力。
但如果结合得不好,则可能弄巧成拙。政治、经济等内容较严肃的消息,标题底纹最好素一些,而文化、艺术等内容轻松的文章或通讯的标题,底纹可选活泼一些。
(2)底纹与底纹的搭配
在用底纹装饰一条标题时,有时不只用一种底纹。因为标题常常既有主题又有引题或副题,为了使标题富于装饰变化,常常主题用一种底纹,引题或副题用另一种底纹。另外,在底纹中的任一位置都可以叠加或覆盖另一底纹,以求得排版的不同效果。由此,就必须考虑底纹与底纹的搭配,搭配的形式不外三种。一是素底纹与素底纹,一般是深浅相配,上面的文字分别做成阴字与阳字。二是花底纹与素底纹,由于素底纹花纹较为细密,因而与之搭配的花底纹图案不宜过大,否则反差太大,给人以格格不入之感。三是花底纹与花底纹,这种搭配不易掌握,一般不用。
(3)底纹与花边的配合
在美化标题时,花边和底纹配合,这种线和面的结合,往往产生强烈的装饰效果。有时,底纹四周加花边还是必需的。如运用图案较大的底纹时,周围往往参差不齐,用花边围一个框,就显得完美了。在底纹与花边结合时,由于花边与底纹之间有一定的空白,当底纹面积较小时显得不好看,这种情况可用两种方法来解决。一是将花边的线号缩小;二是底纹放在花边外排版,如排版时底纹选取的面积可略大于花边,而后令其重叠,就可解决空白的问题。
(4)底纹与字体、字号的配合
黑体、宋体等比较庄重的字体宜配素底纹;而楷体、行楷、隶体、魏碑等比较活泼的字体配上适当的花底纹会特别美观。字号如果较大,则不论什么底纹都可搭配,如字号较小,则不宜用线条太粗、图案太大的花底纹,否则,字被淹没在花底纹里影响阅读。此外,在排小字体时,应将字体全部勾白边,以免与底纹相混淆。当然,彩色印刷底纹时字体可以不要勾边。
(5)花纹与花样字的配合
在底纹上,可做各种花样字。深底纹宜做成阴字或黑字勾白边;浅底纹宜做成黑字或空心字勾黑边,任何底纹都宜做成黑字白边黑框。不论是空心黑边立体还是黑字白边立体,底纹都不宜太深。
此外,底纹(尤其是深色或全黑色的底纹)在报刊等版面的排版中还有着平衡版面轻重的作用,如报纸左上方的标题字号较粗较大,而右下方没有大标题或图片,则可选择一些小块的黑底纹做成阴字的小标题或小广告等,以使整个版面轻重平衡,使人们视觉效果舒适。
另外,在排版(主要是书刊)中,有时会经常用到一些诸如报刊刊头尾花以及卡通图或简笔图画之类的装饰图,用以增强版面的灵活性(如放在标题的旁边或上方等)和促进版面的完整性(如放在文章的结尾空白处),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对这些装饰图的选择也应注意与文章内容的协调,不可随意乱用,以免弄巧成拙。
对于文字的特殊处理,花边、底纹等的应用,一般来说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切不可千篇一律,如同一版面中都使用雷同的形式;第二,不可过多过滥,如每个标题都用特殊处理、都用花边和底纹,就会使整个版面显得杂乱无章;第三,除规定要固定的格式外,版面在适当的时间内要有所变化,不要使人们见的都是老面孔,“天不变,道亦不变”,这些都是排版中应引起注意的问题。

好高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