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chinanet-的密码:神舟一号——————神舟六号(还有许多分的追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4/27 19:18:24
它们的详细资料!

神舟回眸 -----神舟一号
发射时间: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7秒

发射火箭: 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这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9次飞行,也是最近3年连续17次获得成功。

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火箭起飞约10分钟,飞船与火箭分离,进入预定轨道。

返回时间:1999年11月21日3时41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

飞行时间/圈数:21小时11分/14圈

搭载物品: 一是旗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奥运会会旗等;二是各种邮票及纪念封;三是各10克左右的青椒、西瓜、玉米、大麦等农作物种子,此外还有甘草、板蓝根等中药材。

技术应用: 首次采用了在技术厂房对飞船、火箭联合体垂直总装与测试,整体垂直运输至发射场,进行远距离测试发射控制的新模式。我国在原有的航天测控网基础上新建的符合国际标准体制的陆海基航天测控网,也在这次发射试验中首次投入使用。飞船在轨运行期间,地面测控系统和分布于公海的4艘“远望号”测量船对其进行了跟踪与测控,成功进行了一系列科学试验。
评论反应: 此间评论高度评价中国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称其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迈出重要步伐,对突破载人航 天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是中国航天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神舟回眸 -----神舟二号
发射时间:2001年1月10日1时0分3秒

发射火箭: 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此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六十五次飞行,也是继一九九六年十月以来中国航天发射连续第二十三次获得成功。

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飞船起飞十三分钟后,进入预定轨道

返回时间:2001年1月16日晚上7时22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

飞行时间/圈数:6天零18小时/108圈

试验项目: 我国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三个舱段组成。与“神舟”一号试验飞船相比,“神舟”二号飞船的系统结构有了新的扩展,技术性能有了新的提高,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据介绍,我国首次在飞船上进行了微重力环境下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空间天文和物理等领域的实验,其中包括:进行半导体光电子材料、氧化物晶体、金属合金等多种材料的晶体生长;进行了蛋白质和其他生物大分子的空间晶体生长;开展了植物、动物、水生生物、微生物及离体细胞和细胞组织的空间环境效应实验等。
评论反应: 此次航天飞船发射,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二次飞行试验,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新的进展,向实现载人航天飞行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神舟回眸 -----神舟三号
发射时间:2002年3月25日22时15分

发射火箭: 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这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66次飞行,自1996年10月以来,我国运载火箭发射已经连续24次获得成功。

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火箭点火升空10分钟后,飞船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返回时间:2002年4月1日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

飞行时间/圈数:6天零18小时/108圈

搭载物品: 处于休眠状态的乌鸡蛋;进行空间试验的有效载荷公用设备十项,四十四件之多,包括:卷云探测仪、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地球辐射收支仪、太阳紫外线光谱监视仪器、太阳常数监测器、大气密度探测器、大气成分探测器、飞船轨道舱窗口组件、细胞生物反应器、多任务位空间晶体生长炉、空间蛋白质结晶装置、固体径迹探测器、微重力测量仪、有效载荷公用设备。据介绍,微重力测量仪、返回舱有效载荷公用设备是第三次参加飞船试验;空间蛋白质结晶装置、多任务位空间晶体生长炉和轨道舱有效载荷公用设备是第二次参加飞船试验;其余设备均是首次在太空作试验。
试验项目: “神舟”三号是一艘正样无人飞船,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状态完全一致。这次发射试验,运载火箭、飞船和测控发射系统进一步完善,提高了载人航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飞船上装有人体代谢模拟装置、拟人生理信号设备以及形体假人,能够定量模拟航天员在太空中的重要生理活动参数。这次发射,逃逸救生系统也进行了工作。这个系统是在应急情况下确保航天员安全的主要措施。飞船拟人载荷提供的生理信号和代谢指标正常,验证了与载人航天直接相关的座舱内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

神舟回眸 -----神舟四号
发射时间:2002年12月30日0时40分

发射火箭: 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此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69次飞行,也是自1996年10月以来,我国航天发射连续第 27次获得成功。

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火箭点火升空十几分钟后,飞船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返回时间:2003年1月5日19时16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

飞行时间/圈数:6天零18小时/108圈

搭载物品: 除了大气成分探测器等19件设备已经参加过此前的飞行试验外,其他的空间细胞电融合仪等33件科研设备都将是首次“上天”。一场筹备了10年之久的两对“细胞太空婚礼”也将在飞船上举行,一对动物细胞“新人”是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另一对是植物细胞“新人” ———黄花烟草原生质体和革新一号烟草原生质体。专家介绍说,在微重力条件下,细胞在融合液中的重力沉降现象将消失,更有利于细胞间进行配对与融合这些“亲热举动”,此项研究将为空间制药探索新方法。

神舟回眸 -----神舟五号
发射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整

发射火箭: 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此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71次飞行,也是继1996年10月以来,我国航天发射连续第29次获得成功。

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9时10分,船箭分离,“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返回时间:2003年10月16日6时28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中部阿木古朗草原地区

飞行时间/圈数:21小时/14圈

搭载物品: 除了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外,“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内还搭载有一面具有特殊意义的中国国旗、一面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旗、一面联合国国旗、人民币主币票样、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纪念邮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纪念封和来自祖国宝岛台湾的农作物种子等。
试验项目: 神舟5号将尽量减少机舱内的实验项目及仪器,以腾出更多空间来供航天员活动并执行科学观察任务,可以说这一次的任务主要是考察航天员在太空环境中的适应性。
新技术应用: 首次增加了故障自动检测系统和逃逸系统。其中设定了几百种故障模式,一旦发生危险立即自动报警。即使在飞船升空一段时间之后,也能通过逃逸火箭而脱离险境。

神舟回眸 -----神舟六号
发射时间: 2005年10月12日9时0分0秒

发射火箭: 神箭--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

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584秒

返回时间: 10月17日凌晨4时32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四子王草原秋韵

飞行时间/圈数: 115小时32分钟/飞行77圈

搭载物品: 共有8类64种搭载物品,其中包括香港金利来、查氏集团等知名企业标识,搭载的生物菌种、植物组培苗和作物、植物、花卉种子则用于太空育种实验。在开舱仪式现场,6位特殊的“乘客”有机会精彩亮相,它们分别是极地考察时使用过的中国国旗、国际奥委会会旗五环旗、上海世博会会旗、《申报》百年纪念特刊、书画作品《六骏图》和10幅少先队员太空画作品。神舟六号返回舱搭载的物品还有“我给‘神舟’六号航天员写封信征文活动”特等奖作文、共和国元帅特种邮票和神舟六号个性化邮票等邮品以及书画名家的作品等。

技术应用: 飞船的种类非常多,但最常用的是卫星式载人飞船。这种飞船像卫星一样在离地面几百公里的近地轨道上飞行,飞行高度大约为300公里。飞船有单舱式、双舱式和三舱式,目前国际上成熟航天国家的飞船均是三舱式,这次神舟六号就是三舱式飞船,说明中国航天技术已经初步达到国际水平。神舟六号飞船有以下特点:首先是起点很高,飞船具有承载3名航天员的能力;其次是一船多用,航天员返回后,轨道仓可以在无人值守的状态下,作为卫星继续利用半年,甚至可以在今后进行交会对接实验;第三是返回舱的直径大,俄罗斯的直径是2.2米,我国的是2.5米。最后是飞船返回,非常安全,这方面已经进行过全面的测试。总体来看,神舟六号飞船的技术进步是巨大的。技术进步主要反映在:首先是新材料领域,据悉近年来中国在新材料领域所取得的进步上,有2000多种是来自航天领域;其次是电信领域,这方面有硬件设备的进步,也有软件领域的进步,比如编码技术就确保了话音质量和图像的清晰度;第三是图像技术,这些技术可以用于军事领域,也可以用于民用领域;第四是特种食品,航天员的食品研制非常复杂;第五是特种纺织材料,航天服是一个系统,更是高科技的结晶;第六是电子控制系统的进步,飞船是涉及各种复杂子系统的复杂系统,所有系统均需要有电子控制系统进行控制;第七是生物医学体系的进步,载人航天与无人航天有本质上的差异,系统复杂性和可靠性大为不同,神舟六号的成功,表明中国的相关生物医学已经有了巨大的进步。

一号 发射时间: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7秒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首次无人飞船试验

二号 发射时间:2001年1月10日1时0分3秒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我国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

三号 发射时间:2002年3月25日22时15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运载火箭、飞船和测控发射系统进一步
完善,提高了载人航天的安全性

四号 发射时间:2002年12月30日0时40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四次飞行试验。

五号 发射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0分0秒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

六号 发射时间:2005年10月12日9时0分0秒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从神舟六号开始,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计划启动,开始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

神舟一号至五号组图:
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05-10/08/content_3594616.htm

神舟一号飞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载人航天计划中发射的第一艘无人实验飞船,飞船于1999年11月20日凌晨6点在酒泉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承担发射任务的是在长征2号捆绑式火箭的基上改进研制的长征2号F载人航天火箭。在发射点火十分钟后,船箭分离,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飞船入轨后,地面的各测控中心和分布在太平洋、印度洋上的测量船对飞船进行了跟踪测控,同地,还对飞船内的生命保障系统、姿态控制系统等进行了测试。

北京时间11月21日凌晨3时,地面指挥中心向飞船发出返回指令,神舟一号飞船于北京时间2002年11月21日15点41分顺利降落在内蒙古中部地区的着陆场。飞船在太空中共飞行了21个小时。

北京时间2001年1月10日1时零分,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二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10分钟后成功进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次飞行试验,它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新进展,向实现载人飞行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我国曾于1999年11月20日首次成功发射“神舟一号”试验飞船。按照研制计划,将发射多艘无人飞船,然后实施载人飞行。这次发射的“神舟二号”飞船是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三个舱段组成。与“神舟一号”试验飞船相比,“神舟二号”飞船的系统结构有了新的扩展,技术性能有了新的提高,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飞船将在太空飞行若干天后返回地面。飞行期间,将进行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空间天文和物理、微重力科学等领域的实验。

发射“神舟二号”飞船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是我国为载人航天工程而研制的新型捆绑式大推力运载火箭。为适应载人航天的需求,“长征二号F”火箭除对箭体结构、动力装置系统、控制系统、遥测系统等进一步提高可靠性外,还增加了故障检测系统等,以提高载人航天的安全性。这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65次飞行,也是1996年10月以来我国航天发射连续第23次获得成功。

飞船发射场是我国“九五”期间自主建造的新型航天发射设施,它既可以发射飞船也可以发射卫星。发射场采用具有国际水平的垂直总装、垂直测试、垂直运输模式和远距离测试、发射控制方式。自发射“神舟一号”试验飞船以后,又进行了新的技术改造和完善,并通过了国家验收。

据介绍,“神舟二号”飞船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所属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为主研制;“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由集团所属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中国科学院、信息产业部等部门的有关研究单位,研制了用于空间科学实验与应用研究的船载仪器和设备。飞船在轨运行期间,在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的统一调度和指挥下,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有关测控站和“远望号”远洋航天测量船队,将对“神舟二号”飞船进行持续跟踪、测量与控制。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说,“神舟二号”无人飞船的发射成功,对我国全面掌握和突破载人航天技术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还要进行若干次无人飞行试验,在此基础上,实施载人航天飞行,把中国的航天员送上太空。目前,航天员正在按计划进行培训。

2002年4月1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三号”飞船在太空绕地球飞行108圈后,在我国内蒙古中部地区成功着陆,为我国载人飞行奠定了坚定的基础。此次“神舟三号”飞船是完全模拟载人状态进行飞行试验的,也是我国首次向外界发布飞船搭载“模拟假人”的消息,因此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模拟假人”在飞船上的作用何在?科研人员是如何研制出来的呢?近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有关方面的专家首次向笔者披露了“神舟三号”飞船“模拟假人”研制之谜。

这位专家说,用“模拟假人”做试验来检验模拟飞船载人状态,这在中国是第一次,在世界上也是第一次。这项工作我们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做的,至今已有十多年。

在今年发射的“神舟三号”飞船上,科研人员为其装载了几乎可以乱真的拟人载荷设备——“模拟假人”。它包括人体代谢模拟装置,拟人生理信号设备和与航天员形态、结构、质量、质心基本一致的“形体假人”。人体代谢模拟装置用来模拟耗氧速率、耗氧量和产热率,模拟真人消耗舱内氧气,向舱内辐射热量,及时通过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把舱内的氧分压和温度控制在医学要求的范围内。拟人生理信号设备将所录入的心电、呼吸生理信号,从太空回传到地面,以考核飞船医监设备的可靠性。

这位专家介绍说,“模拟假人”是“神舟三号”无人飞船试验的一个重要部分。因为地球的生存环境为人类提供了最基本的生存要素:食物、水分和氧气。在这些要素中,氧最为重要。人不吃食物可以存活大约7天,不喝水可以存活3天左右,要是没有氧几分钟就会失去知觉。但是宇宙飞行环境并不适合人的生存、生活和工作。载人航天器在200-500公里的高空飞行,大气环境为真实状态,温度可达1000℃以上。人类要做宇宙航行必须使载人航天器座舱保证足够的氧气、合适的压力、适宜的温湿度,以及对可能出现的危险性进行必要的防护。

为确保航天员健康地生活、高效地工作与生命安全,载人航天器上设置了一套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用于控制压力,去除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控制温湿度,以及供应食品与饮水和收集废物。

那么,这样一个系统在无人航天器上怎样才能知道它工作不工作、合格不合格呢?这就需要一个考核系统,这个系统就是我们研制的人体模拟代谢装置,也是拟人载荷装置。如果得不到考核,我们的航天员就不能上天。

生命载荷的目的之一首先是航天器内环境到底适宜不适宜生命生活。国外在20世纪50年代,曾以动物作为载人航天器的拟人载荷装置来考核载人航天器的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1957年,前苏联将载有小狗的卫星送上太空,结果小狗在轨道舱飞行一周后,因缺氧而死。从1960年5月到1961年3月,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前苏联又连续发射了7艘载有狗、大鼠和小鼠的试验载人航天器,用于探索载人航天器的生保系统以及发射轨道飞行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在第3、6、7艘试验载人航天器飞行获得成功后,1961年4月,前苏联航天员加加林驾驶“东方1号”飞船进行了人类的首次太空飞行。美国在载人航天之前也先以猴、猩猩等高等动物作为试验对象。

虽然生命载荷有其明显的优点,但也存在许多工程技术问题。例如要对动物进行选拔和训练,需要解决有思维能力的动物在航天失重条件下废物的收集和处理以及供水、供食等问题。另外,一只猴子的耗氧量只是一个人的1/7,如果两个航天员上天需要14只猴子来试验。安全性也是问题,因此开展无生命载荷的研究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重视。

我们现在研究的是物理化学类型的拟人载荷装置,是通过物理化学的方法模拟人的耗氧、产热等代谢参数,为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提供代谢负荷,以考核此系统。它的优点在于代价不高且极具科学性。

说起在拟人载荷装置研究中遇到的困难,这位专家很感慨:最重要的是技术困难。拟人载荷装置在载人航天器上进行耗氧反应时,受到许多因素的限制,比如空间环境的重量、体积、功耗等,就需要高耗氧性能的材料。天上产品比地上产品的性能要求高很多。耗氧性能达到了,强度也是关键指标。高耗氧材料做出后第一次实验,就碎了,因为强度不够。第一台模拟装置就因为重量、体积太大压根儿上不了飞船。 所有测量设备的研制需要解决的是安全可靠性问题,比如吸收氧气后,装置温度高达800℃,但是要求装置表面及出口的温度达到60℃以下,怎么隔热、降温都是技术难题。比如,为一只气泵上小小的皮碗的寿命,我们要做近万次实验。做这项工作的人员并不多,年龄构成也新老不等。如今,年轻人已经挑了大梁,他们的专业涉及化学、机械、机电、电子、生物与电子工程等等。正是因为有这些科技工作者的这些努力,在“神舟三号”飞船飞行试验任务中,我们所有的产品经受住了各方面的考验,考核数据非常圆满。

2002年12月30日零时40分,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又燃喜焰,神舟4号无人飞船在发射升空并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它是迄今对载人技术考核最全面的一艘飞船,与真正的载人飞行的技术状态是完全一致的。

神舟4号飞船返回舱内增加了两个座椅,坐着两个“航天员”。虽然不是真人,但是宇宙航天的工作、生活、医护所需物品,包括睡袋、压力服、太空食品,以及着陆后遇到意外

情况所需的匕首、枪支、弹药等救生物品全部配齐。

在前面三个型号的基础上,神舟4号获得了进一步的完善。首先,充分考虑到载人的安全性。神舟4号进一步完善了救生功能,当飞船与火箭末级分离后,为避免运载火箭因燃料未燃完,可能撞击飞船造成灾难,将由飞船发动机自动点火,拉开与运载火箭末级的距离,加速逃逸。

增加了自主应急返回功能,当飞船入轨后,万一碰上陨石、流星、太空垃圾撞伤飞船,或航天员生病,临时决定返回,这时,航天员可直接按下按钮,不需要地面支持,在6小时内返回到应急着陆区。

增加返回酒泉副着陆场功能,当主着陆场因地面风大、气候不适等原因使飞船无法返回时,航天员可选择返回副着陆场。此外,还采取了增加备伞舱防撞气囊,改用长寿命电池,增加舱内灭火器等保险措施。

其次,考虑了航天员在飞船内的舒适性,以及便于操作性,如操作设备可用手持遥控器来遥控,研制配备了飞船内可调节亮度的照明灯,增加了着陆通风功能,增加了舱门快速检漏。飞船的所有舷窗玻璃都换成了一种新材料,保证返回再入大气层后,舷窗透光性能良好,使航天员着陆后能可靠地判断着陆地形,决定是否脱掉主伞。另外,对舱内进行了适当装修,为航天员创造美观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

除了人的因素,飞船的姿态、航向控制问题在神舟4号中也都基本得到解决,飞船可以更好的变换轨道,做各种太空机动。另外,神舟4号飞船的实验项目十分繁多,八项科学研究在飞船上展开,共计52件有效载荷设备随神舟四号飞船升入太空,其中33件科研设备是首次上天。

举世瞩目的“神舟五号”飞船即将发射,按照预定计划,神舟五号飞船在发射升天后,预计围绕地球飞行14圈,然后返回地面,完成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

据了解,神舟五号将选在白天发射,由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送入太空。与前几艘神舟飞船的运行轨迹相似,神舟五号在进入太空后,将先以远地点350公里左右、近地点200公里左右的椭圆型轨道运行,在运行几圈之后,调整为距地350公里左右的圆形轨道。

据了解,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从1992年正式启动,整个工程分别为航天员、飞船应用、载人飞船、运载火箭、发射场、着陆场、航天测控与通信等七大系统。在神舟五号发射之前,从1999年底到今年初,我国一共进行了4次无人飞行实验,充分验证了各大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其中神舟四号在前三次基础上,增加了对“在轨自主应急返回”、“人工控制”等功能的试验,同时安排了陆上应急救生点和海上应急救生区,以及副着陆场演练和航天员发射场紧急撤离等训练,取得大量与载人飞行有关试验数据,为神舟五号的发射做了充分准备和论证。

昨日消息,“神舟六号”飞船已经运抵酒泉,神秘面纱终于被揭开。据了解称,“神舟六号”飞船总装已经完成,“神六”与“神五”在外形上没有差别。在此次绕地飞行中,“神舟六号”的轨道舱与返回舱分离后,还将继续在轨飞行,进行一系列科学实验。同时还能作为未来空间交会对接的一个目标飞行器。“神舟六号”飞船顶部还有一个过渡段,用于与其他航天器对接或空间探测。

据悉,“神舟六号”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逃逸救生塔和一个过渡段组成。

逃逸塔保航天员脱险

逃逸救生塔:位于飞船的最前部,高8米。它本身实际上就是由一系列火箭发动机组成的小型运载火箭。在运载飞船的火箭起飞前900秒到起飞后160秒期间,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这个救生塔将紧急启动,拽着“神舟六号”飞船的返回舱和轨道舱与火箭分离,迅速逃离险地,并利用降落伞降落到安全地带。如火箭发射没有问题,那么在点火160秒后,飞行到110公里处会将逃逸塔抛掉,以减轻“负担”。

推进舱提供氧气和水

其中载人的返回舱、轨道舱可谓“一室一厅”,作为“一室”的返回舱是航天员在发射、返回和驾驶飞船时待的地方,作为“一厅”的轨道舱则是航天员工作和休息的场所。

推进舱:又叫仪器舱。通常安装推进系统、电源、轨道制动,并为航天员提供氧气和水。推进舱的两侧还装有面积达20多平方米的主太阳能电池帆翼。

轨道舱航天员的卧室

轨道舱:也叫工作舱。其外形为两端带有锥角的圆柱形,它是航天员的“太空卧室”兼“工作间”。它还兼有航天员生活舱和留轨实验舱两种功能,也称留轨舱。轨道舱里面装有多种试验设备和实验仪器,可进行对地观测,其两侧装有可收放的大型太阳能电池帆翼、太阳敏感器和各种天线以及各种对接结构,用来把太阳能转换为飞船的能源。

返回舱航天员“驾驶室”

返回舱:又称座舱,它是航天员的“驾驶室”。是航天员往返太空时乘坐的舱段,为密闭结构,前端有舱门。“神舟六号”完成绕地飞行任务后,两名航天员也将乘坐返回舱回归地球。宗欣

神舟一号飞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载人航天计划中发射的第一艘无人实验飞船,飞船于1999年11月20日凌晨6点在酒泉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承担发射任务的是在长征2号捆绑式火箭的基上改进研制的长征2号F载人航天火箭。在发射点火十分钟后,船箭分离,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飞船入轨后,地面的各测控中心和分布在太平洋、印度洋上的测量船对飞船进行了跟踪测控,同地,还对飞船内的生命保障系统、姿态控制系统等进行了测试。

北京时间11月21日凌晨3时,地面指挥中心向飞船发出返回指令,神舟一号飞船于北京时间2002年11月21日15点41分顺利降落在内蒙古中部地区的着陆场。飞船在太空中共飞行了21个小时。

北京时间2001年1月10日1时零分,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二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10分钟后成功进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次飞行试验,它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新进展,向实现载人飞行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我国曾于1999年11月20日首次成功发射“神舟一号”试验飞船。按照研制计划,将发射多艘无人飞船,然后实施载人飞行。这次发射的“神舟二号”飞船是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三个舱段组成。与“神舟一号”试验飞船相比,“神舟二号”飞船的系统结构有了新的扩展,技术性能有了新的提高,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飞船将在太空飞行若干天后返回地面。飞行期间,将进行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空间天文和物理、微重力科学等领域的实验。

发射“神舟二号”飞船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是我国为载人航天工程而研制的新型捆绑式大推力运载火箭。为适应载人航天的需求,“长征二号F”火箭除对箭体结构、动力装置系统、控制系统、遥测系统等进一步提高可靠性外,还增加了故障检测系统等,以提高载人航天的安全性。这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65次飞行,也是1996年10月以来我国航天发射连续第23次获得成功。

飞船发射场是我国“九五”期间自主建造的新型航天发射设施,它既可以发射飞船也可以发射卫星。发射场采用具有国际水平的垂直总装、垂直测试、垂直运输模式和远距离测试、发射控制方式。自发射“神舟一号”试验飞船以后,又进行了新的技术改造和完善,并通过了国家验收。

据介绍,“神舟二号”飞船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所属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为主研制;“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由集团所属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中国科学院、信息产业部等部门的有关研究单位,研制了用于空间科学实验与应用研究的船载仪器和设备。飞船在轨运行期间,在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的统一调度和指挥下,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有关测控站和“远望号”远洋航天测量船队,将对“神舟二号”飞船进行持续跟踪、测量与控制。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说,“神舟二号”无人飞船的发射成功,对我国全面掌握和突破载人航天技术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还要进行若干次无人飞行试验,在此基础上,实施载人航天飞行,把中国的航天员送上太空。目前,航天员正在按计划进行培训。

2002年4月1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三号”飞船在太空绕地球飞行108圈后,在我国内蒙古中部地区成功着陆,为我国载人飞行奠定了坚定的基础。此次“神舟三号”飞船是完全模拟载人状态进行飞行试验的,也是我国首次向外界发布飞船搭载“模拟假人”的消息,因此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模拟假人”在飞船上的作用何在?科研人员是如何研制出来的呢?近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有关方面的专家首次向笔者披露了“神舟三号”飞船“模拟假人”研制之谜。

这位专家说,用“模拟假人”做试验来检验模拟飞船载人状态,这在中国是第一次,在世界上也是第一次。这项工作我们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做的,至今已有十多年。

在今年发射的“神舟三号”飞船上,科研人员为其装载了几乎可以乱真的拟人载荷设备——“模拟假人”。它包括人体代谢模拟装置,拟人生理信号设备和与航天员形态、结构、质量、质心基本一致的“形体假人”。人体代谢模拟装置用来模拟耗氧速率、耗氧量和产热率,模拟真人消耗舱内氧气,向舱内辐射热量,及时通过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把舱内的氧分压和温度控制在医学要求的范围内。拟人生理信号设备将所录入的心电、呼吸生理信号,从太空回传到地面,以考核飞船医监设备的可靠性。

这位专家介绍说,“模拟假人”是“神舟三号”无人飞船试验的一个重要部分。因为地球的生存环境为人类提供了最基本的生存要素:食物、水分和氧气。在这些要素中,氧最为重要。人不吃食物可以存活大约7天,不喝水可以存活3天左右,要是没有氧几分钟就会失去知觉。但是宇宙飞行环境并不适合人的生存、生活和工作。载人航天器在200-500公里的高空飞行,大气环境为真实状态,温度可达1000℃以上。人类要做宇宙航行必须使载人航天器座舱保证足够的氧气、合适的压力、适宜的温湿度,以及对可能出现的危险性进行必要的防护。

为确保航天员健康地生活、高效地工作与生命安全,载人航天器上设置了一套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用于控制压力,去除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控制温湿度,以及供应食品与饮水和收集废物。

那么,这样一个系统在无人航天器上怎样才能知道它工作不工作、合格不合格呢?这就需要一个考核系统,这个系统就是我们研制的人体模拟代谢装置,也是拟人载荷装置。如果得不到考核,我们的航天员就不能上天。

生命载荷的目的之一首先是航天器内环境到底适宜不适宜生命生活。国外在20世纪50年代,曾以动物作为载人航天器的拟人载荷装置来考核载人航天器的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1957年,前苏联将载有小狗的卫星送上太空,结果小狗在轨道舱飞行一周后,因缺氧而死。从1960年5月到1961年3月,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前苏联又连续发射了7艘载有狗、大鼠和小鼠的试验载人航天器,用于探索载人航天器的生保系统以及发射轨道飞行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在第3、6、7艘试验载人航天器飞行获得成功后,1961年4月,前苏联航天员加加林驾驶“东方1号”飞船进行了人类的首次太空飞行。美国在载人航天之前也先以猴、猩猩等高等动物作为试验对象。

虽然生命载荷有其明显的优点,但也存在许多工程技术问题。例如要对动物进行选拔和训练,需要解决有思维能力的动物在航天失重条件下废物的收集和处理以及供水、供食等问题。另外,一只猴子的耗氧量只是一个人的1/7,如果两个航天员上天需要14只猴子来试验。安全性也是问题,因此开展无生命载荷的研究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重视。

我们现在研究的是物理化学类型的拟人载荷装置,是通过物理化学的方法模拟人的耗氧、产热等代谢参数,为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提供代谢负荷,以考核此系统。它的优点在于代价不高且极具科学性。

说起在拟人载荷装置研究中遇到的困难,这位专家很感慨:最重要的是技术困难。拟人载荷装置在载人航天器上进行耗氧反应时,受到许多因素的限制,比如空间环境的重量、体积、功耗等,就需要高耗氧性能的材料。天上产品比地上产品的性能要求高很多。耗氧性能达到了,强度也是关键指标。高耗氧材料做出后第一次实验,就碎了,因为强度不够。第一台模拟装置就因为重量、体积太大压根儿上不了飞船。 所有测量设备的研制需要解决的是安全可靠性问题,比如吸收氧气后,装置温度高达800℃,但是要求装置表面及出口的温度达到60℃以下,怎么隔热、降温都是技术难题。比如,为一只气泵上小小的皮碗的寿命,我们要做近万次实验。做这项工作的人员并不多,年龄构成也新老不等。如今,年轻人已经挑了大梁,他们的专业涉及化学、机械、机电、电子、生物与电子工程等等。正是因为有这些科技工作者的这些努力,在“神舟三号”飞船飞行试验任务中,我们所有的产品经受住了各方面的考验,考核数据非常圆满。

2002年12月30日零时40分,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又燃喜焰,神舟4号无人飞船在发射升空并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它是迄今对载人技术考核最全面的一艘飞船,与真正的载人飞行的技术状态是完全一致的。

神舟4号飞船返回舱内增加了两个座椅,坐着两个“航天员”。虽然不是真人,但是宇宙航天的工作、生活、医护所需物品,包括睡袋、压力服、太空食品,以及着陆后遇到意外

情况所需的匕首、枪支、弹药等救生物品全部配齐。

在前面三个型号的基础上,神舟4号获得了进一步的完善。首先,充分考虑到载人的安全性。神舟4号进一步完善了救生功能,当飞船与火箭末级分离后,为避免运载火箭因燃料未燃完,可能撞击飞船造成灾难,将由飞船发动机自动点火,拉开与运载火箭末级的距离,加速逃逸。

增加了自主应急返回功能,当飞船入轨后,万一碰上陨石、流星、太空垃圾撞伤飞船,或航天员生病,临时决定返回,这时,航天员可直接按下按钮,不需要地面支持,在6小时内返回到应急着陆区。

增加返回酒泉副着陆场功能,当主着陆场因地面风大、气候不适等原因使飞船无法返回时,航天员可选择返回副着陆场。此外,还采取了增加备伞舱防撞气囊,改用长寿命电池,增加舱内灭火器等保险措施。

其次,考虑了航天员在飞船内的舒适性,以及便于操作性,如操作设备可用手持遥控器来遥控,研制配备了飞船内可调节亮度的照明灯,增加了着陆通风功能,增加了舱门快速检漏。飞船的所有舷窗玻璃都换成了一种新材料,保证返回再入大气层后,舷窗透光性能良好,使航天员着陆后能可靠地判断着陆地形,决定是否脱掉主伞。另外,对舱内进行了适当装修,为航天员创造美观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

除了人的因素,飞船的姿态、航向控制问题在神舟4号中也都基本得到解决,飞船可以更好的变换轨道,做各种太空机动。另外,神舟4号飞船的实验项目十分繁多,八项科学研究在飞船上展开,共计52件有效载荷设备随神舟四号飞船升入太空,其中33件科研设备是首次上天。

举世瞩目的“神舟五号”飞船即将发射,按照预定计划,神舟五号飞船在发射升天后,预计围绕地球飞行14圈,然后返回地面,完成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

据了解,神舟五号将选在白天发射,由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送入太空。与前几艘神舟飞船的运行轨迹相似,神舟五号在进入太空后,将先以远地点350公里左右、近地点200公里左右的椭圆型轨道运行,在运行几圈之后,调整为距地350公里左右的圆形轨道。

据了解,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从1992年正式启动,整个工程分别为航天员、飞船应用、载人飞船、运载火箭、发射场、着陆场、航天测控与通信等七大系统。在神舟五号发射之前,从1999年底到今年初,我国一共进行了4次无人飞行实验,充分验证了各大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其中神舟四号在前三次基础上,增加了对“在轨自主应急返回”、“人工控制”等功能的试验,同时安排了陆上应急救生点和海上应急救生区,以及副着陆场演练和航天员发射场紧急撤离等训练,取得大量与载人飞行有关试验数据,为神舟五号的发射做了充分准备和论证。

昨日消息,“神舟六号”飞船已经运抵酒泉,神秘面纱终于被揭开。据了解称,“神舟六号”飞船总装已经完成,“神六”与“神五”在外形上没有差别。在此次绕地飞行中,“神舟六号”的轨道舱与返回舱分离后,还将继续在轨飞行,进行一系列科学实验。同时还能作为未来空间交会对接的一个目标飞行器。“神舟六号”飞船顶部还有一个过渡段,用于与其他航天器对接或空间探测。

据悉,“神舟六号”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逃逸救生塔和一个过渡段组成。

逃逸塔保航天员脱险

逃逸救生塔:位于飞船的最前部,高8米。它本身实际上就是由一系列火箭发动机组成的小型运载火箭。在运载飞船的火箭起飞前900秒到起飞后160秒期间,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这个救生塔将紧急启动,拽着“神舟六号”飞船的返回舱和轨道舱与火箭分离,迅速逃离险地,并利用降落伞降落到安全地带。如火箭发射没有问题,那么在点火160秒后,飞行到110公里处会将逃逸塔抛掉,以减轻“负担”。

推进舱提供氧气和水

其中载人的返回舱、轨道舱可谓“一室一厅”,作为“一室”的返回舱是航天员在发射、返回和驾驶飞船时待的地方,作为“一厅”的轨道舱则是航天员工作和休息的场所。

推进舱:又叫仪器舱。通常安装推进系统、电源、轨道制动,并为航天员提供氧气和水。推进舱的两侧还装有面积达20多平方米的主太阳能电池帆翼。

轨道舱航天员的卧室

轨道舱:也叫工作舱。其外形为两端带有锥角的圆柱形,它是航天员的“太空卧室”兼“工作间”。它还兼有航天员生活舱和留轨实验舱两种功能,也称留轨舱。轨道舱里面装有多种试验设备和实验仪器,可进行对地观测,其两侧装有可收放的大型太阳能电池帆翼、太阳敏感器和各种天线以及各种对接结构,用来把太阳能转换为飞船的能源。

返回舱航天员“驾驶室”

返回舱:又称座舱,它是航天员的“驾驶室”。是航天员往返太空时乘坐的舱段,为密闭结构,前端有舱门。“神舟六号”完成绕地飞行任务后,两名航天员也将乘坐返回舱回归地球。宗欣

http://club.qzwb.com/default.aspx?url=http%3A//club.qzwb.com/192529/ShowPost.aspx

http://www.luoye.net/bbs/dispbbs.asp?boardID=17&ID=23765

神舟一号:

神舟一号是我国的第一艘飞船,也是我国的一艘试验飞船,因为飞船上很多技术都是我国独立研制的,没有进行过太空实验,这些技术,材料,设备能否禁得起太空的考验,需要进入太空进行验证,地面可以模拟太空的情况,但是毕竟不是真正的进入太空,设备需要在在高真空,强辐射以及完全失重的太空条件下进行检验,这就是神舟一号了。作为试验性飞船,神舟一号设备以及软件均比较简单,返回舱主要搭载了纪念品以及太空种子药材等,轨道舱除了供电设备外,并没有放入试验仪器

神舟二号:

神舟二号是我国的第一艘正样飞船,与神舟一号相比,这艘飞船进行了多项技术改进,飞船的设备以及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并且首次在飞船上进行了微重力环境下的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空间天文和物理等领域的实验,其中包括:进行半导体光电子材料、氧化物晶体、金属合金等多种材料的晶体生长;进行蛋白质和其他生物大分子的空间晶体生长;开展植物、动物、水生生物、微生物及离体细胞和细胞组织的空间环境效应实验等。不过,神舟二号的设备仍然没有完全达到载人的标准。

神舟三号

神舟三号在神舟二号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载人设备。首次加入了航天员逃逸救生设备,首次装入了人体代谢模拟装置,拟人生理信号设备和与航天员形态、结构、质量、质心基本一致的“形体假人”。人体代谢模拟装置用来模拟耗氧速率、耗氧量和产热率,模拟真人消耗舱内氧气,向舱内辐射热量,及时通过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把舱内的氧分压和温度控制在医学要求的范围内。拟人生理信号设备将所录入的心电、呼吸生理信号,从太空回传到地面,以考核飞船医监设备的可靠性。这在中国是第一次,在世界上也是第一次。神舟三号的成功发射,我国在技术上已经完全可以载人飞行。

神舟四号

与前三艘飞船相比:神舟四号有四大变化:

一是进一步提高了飞船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完善了救生功能。当飞船未进入预定轨道,运载火箭出现故障时,为避免运载火箭因燃料未烧完,可能撞击飞船造成灾难,将由飞船发动机自动点火,拉开与运载火箭末级的距离,加速逃逸。
增加了自主应急返回功能。当飞船入轨后,万一碰上陨石、流星、太空垃圾撞伤飞船,或航天员生病,临时决定返回,这时,航天员可直接按下按钮,不需要地面支持,在6小时内返回到应急着陆区。同时增加返回副着陆场功能,当主着陆场因地面风大、气候不适等原因使飞船无法返回时,航天员可选择返回副着陆场。此外,还采取了增加备份伞舱防撞气囊,改用长寿命电池,增加舱内灭火器等保险措施。
二是完善了人控功能。飞船上所有设施设备全部是自动控制程序,万一自动控制失灵,仪表显示故障,航天员可通过手控(如手动干预自动、半自动和纯手动)返回地面。这一系统是完全独立的,包括手控陀螺组合体及陀螺线路、推动手控驱动器等,可以与自动控制系统互为备份。
三是增强了整船偏航机动能力。飞船的太阳能电池帆板必须对着太阳才能正常发电,而飞船在运行过程中有时可能会偏离预定轨道,这就需要调整航向。并且,将来飞船上天后要进行交会对接,需要实现“零窗口”,万一推迟入轨时间后,飞船能够自己偏航机动调整姿态。
四是改善了舱内载人环境。飞船座舱内完善了工效学设计,充分考虑了航天员座椅使用、出舱进舱、操作是否方便舒适,如操作设备可手持遥控器。研制配备了飞船内可调节亮度的照明灯,增加了着陆通风功能,增加了舱门快速检漏。
神舟四号发射成功后,有人问:如果神舟四号载人飞行,是不是就成功了?后来得到证实,神舟四号完全可以载人飞行,但是由于载人飞行对可靠性安全性要求极高,因此,必须保证万无一失才行;所以,载人飞行的任务,就落到了神舟五号的身上;

神舟五号

有了四次发射成功的经验,神舟五号进行了载人飞行。在神舟四号的基础上,神舟五号对乘坐的安全性以及舒适性作了进一步的修改,完善。由于神舟四号是按照两个人设计的,所以神舟五号根据指示乘坐一个人的现实作了适当的修改。为了保证宇航员的安全,神州五号各系统均有备份,一旦主系统出现故障,可以及时地切换到备份系统工作,神舟五号的自动化程度也很高,但是一旦自动驾驶出现意外,宇航员可以很方便的自动驾驶。

欢迎到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北京)或者上海航天局工作
在那里你不但有机会了解它们的详细资料
甚至可以参与其的设计过程
不过现在说这些有点晚了
我们国家正在搞登月计划呢
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