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公司好不好:慧星为什么会有那么长的慧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4/29 03:16:47

彗星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海尔·博普彗星在一棵树的上方划过彗星,或称扫帚星,是一种天体,由太阳系外围行星形成后所剩余的物质(如冰冻的气体、冰块、尘埃)组成。彗星质量很小,只有地球质量的几千亿分之一,通常沿著扁平的轨道围绕太阳运行。绕行一周所需的时间由几年至几百万年不等。部分科学家认为研究彗星可能可以揭露生命源起的秘密。

“彗星”以其拖著的长尾巴而得名,“彗”的本意就是“扫帚”,《说文解字》:“彗,埽竹也。”。西方语言中的“彗星”一词(如法语:comète;德语:Komet;英语:comet),来自希腊语κομήτης,意为“长发”。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被观测到周期性围绕太阳的彗星是“哈雷彗星”。中国古人把彗星叫做“星孛”,《春秋》记载,鲁文公14年(前613年)“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这是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纪录。中国《晋书·天文志》载有:“彗星所谓扫星,本类星,末类彗,小者数寸,长或经天。彗星本无光,傅日而为光,故夕见则东指,晨见则西指。在日南北皆随日光而指,顿挫其芒,或长或短。”准确的描述了彗星的形态。

目录 [隐藏]
1 成分与结构
1.1 组成性质
1.2 结构
2 轨道特性
3 命名规则
4 对人类文化的影响
5 参考文献
6 外部链接

[编辑]
成分与结构
[编辑]
组成性质
彗星的性质目前还不能确切知道,科学家通过彗星的光谱猜测到它的一些性质:光谱分析表明彗星存在有OH、NH和NH2基团的气体,这很容易解释为最普通的元素C、N和O的稳定氢化合物,即CH4,NH3和H2O分解的结果,这些化合物冻结的冰可能是彗核的主要成分。

[编辑]
结构

彗尾因受到以高速的高能粒子为主的太阳风吹袭,其运动方向总是背离太阳。而彗尾又分为两部分。彗星由彗核、彗发和彗尾组成。彗核和彗发构成彗头。

彗核顾名思义为彗星的核心,大小通常在数十公里以内。
彗发为彗星接近太阳时因受太阳光的照射,让被凝结成固体的气体成分被蒸发出来,进而在彗核外围形成反射太阳光的气团,其大小可达十万公里。一些彗星的彗发外面还有一层“彗云”,主要由氢原子组成,又叫做氢云。
彗尾为彗发受太阳辐射或太阳风的吹袭,迫使部份彗发物质向背离太阳的方向流动,成为长条型的彗尾,而彗尾又可细分为尘埃彗尾与离子彗尾两部份;尘埃彗尾多是白色而粗的,尾巴沿著彗星轨道而分布,离子彗尾多为蓝色而幼细的,尾巴直指太阳的反方向。大家可以看1997年4月的海尔‧博普彗星的照片便容易明白。
彗尾有单条,也有好几条。彗尾长度可高达数百万公里,甚至上亿公里,因此人们可以透过肉眼或望远镜观察到彗星与太阳间的互动。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因为距离太阳远或者彗核不大等等的缘故,并非所有彗星都具有上面所述的这些结构。许多彗星只能通过望远镜观测到,称之为“暗彗星”。当海尔‧博普彗星还没接近太阳(1995年8月发现~1996年末)或远离太阳时(1998年初至今)就是这种看上去象椭圆的星云般的形象。

[编辑]
轨道特性
彗星轨道多数是抛物线 ,少数是极为狭长的椭圆或双曲线,具有椭圆轨道的彗星,周期性地在太阳附近出现。彗星依照轨道周期的长短区分为短周期彗星与长周期彗星两种,只要周期少于200年者为短周期彗星,反之则为长周期彗星。短周期彗星的轨道大多与黄道面同一平面,而长周期彗星的轨道可以和黄道面成任何夹角,比如百武彗星的夹角约为124度。而抛物线或双曲线轨道的彗星则被称为非周期彗星。它们只接近太阳一次。

彗星的轨道还可能会受到行星引力的影响,改变原来轨道的形状,尤其是通过行星轨道,非常接近行星的时候。如果由于行星的影响,而使彗星速度加快,则有可能使彗星脱离太阳系;当速度减慢时,长周期彗星可能会变成短周期彗星;非周期彗星甚至被捕获,成为周期彗星。

也正是由于彗星轨道的奇异特性,致使天文学家一直在争论他是否是太阳系的一员。

[编辑]
命名规则
在1995年前,彗星是依照每年的发现先后顺序以英文小楷排列。如1994年发现第一颗彗星就是1994a,余此类推,经过一段时间观测,确定该彗星的轨道并修正后,就以该彗星过近日点的先后次序,以罗马数字Ⅰ、Ⅱ等排在年之后(这编号通常是该年结束后才编好的)。如舒梅克‧利维九号彗星的编号为1993e和1994Ⅹ。

除了编号外,彗星通常都是以发现者姓氏来命名。一颗彗星最多只能冠以三个观测者的名字,舒梅克·利维九号彗星的英文名称为Shoemaker-Levy 9。

由1995年元旦起,国际天文学联合会采用以半个月为单位,按英文字母顺序排列的新彗星编号法。以英文全部字母去掉I和Z不用匠剩下的24个字母的顺序,如1月份上半月为A、1月份下半月为B、余此类推至12月下旬为Y。

其后再以1、2、3..等数字序号编排同一个半月内所发现的彗星。此外为方便识别彗星的状况,于编号前加上标记:

A/ 可能为小行星
P/ 确认回归1次以上的短周期彗星,P前面再加上周期彗星总表编号(如哈雷彗星为1P/1982 U1或简称1P亦可)
C/ 长周期彗星(200年周期以上,如海尔·博普彗星为C/1995 O1)
X/ 尚未算出轨道根数的彗星
D/ 不再回归或可能已消失了的彗星(如舒梅克‧利维九号彗星为D/ 1993 F2)
附 S/ 新发现的行星之卫星

如果彗星破碎,分裂成个以上的彗核,则在编号后加上-A、-B..以区分每个彗核。回归彗星方面,如彗星再次被观测到回归时,则在P/(或可能是D/)前加上一个由IAU小行星中心给定的序号,以避免该彗星回归时重新标记。例如哈雷彗星有以下标记:1P/1682 Q1=1P/1910 A2=1P/1982 U1=1P/Halley=哈雷彗星。

[编辑]
对人类文化的影响
彗星奇特的形态,加上偶尔才能看到,古代许多地区的人们都把它视作上天的一种征兆。在中国古代,人们把它看作灾祸降临的不祥之兆,称之为“灾星”;至1976年出现的威斯特彗星和1997年的海尔‧博普彗星也有认为是令当时中国重要领导人毛泽东和邓小平逝世的“灾星”。欧洲曾经把它当作上帝给予的预示。

[编辑]
参考文献
《彗星—性则及观测方法》,香港太空馆编制,香港市政局出版,1997年3月再版;ISBN 962-7054-08-8/UC 10641
[编辑]
外部链接
您可以在维基共享资源中查找与此条目相关的多媒体资源:
彗星
彗星专栏

小行星
水内小行星 (祝融星) | 小行星带 | 近地小行星 (近地天体) | 特洛伊小行星
半人马小行星 | 外海王星天体 | 达摩克小行星 | 彗星 | 柯伊伯带 | 奥尔特云
(找寻其他天体或区域, 参见: 小行星卫星, 太阳系)
(完整列表, 参见: 小行星列表)
太阳系

太阳 |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太阳系天体列表
卫星 / 小行星:小行星带·柯伊伯带·奥尔特云·彗星·恒星距离列表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D%97%E6%98%9F"
页面分类: 彗星 | 太阳系 | 外海王星天体

彗星的尾巴叫慧尾,主要是冰冻的气体分子、颗粒状的尘埃物质混合在一起组成的。

因为它是“扫把星”。不拖条扫把能行吗?哈哈!开个玩笑。

太阳风吹的.

因为那是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