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龙飞天超清下载:请介绍下柴可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谢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4/29 13:21:21

1869年,二十九岁的柴可夫斯基,住在他妹妹位于乌克兰基辅附近卡明卡的庄园里。有一天,他正在创作歌剧《女妖》的管弦乐总谱,忽然他听到窗外粉刷匠唱着一支动人的俄罗斯民歌--《凡尼亚坐在沙发上》。悠长缓慢、情感真挚的歌曲深深地吸引了他。那淳朴美丽又婉转凄恻的民歌萦回在他的梦中。第二天,柴可夫斯基再也抵挡不住这种诱惑,他找到唱歌的匠人,把民歌的曲调和歌词记录下来,并配上和声,收进了他在这一年中编成的《俄罗斯民歌五十首》。两年以后,在他写作《D大调弦乐四重奏》的时候,这首民歌作为第二乐章的主题再一次展现在我们面前。它就是《如歌的行板》。

1877年初,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来到莫斯科,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为他举办的专场音乐会上,听到了这首《D大调弦乐四重奏》。他被“如歌的行板”所深深感动,怆然泪下。

这首常用于弦乐合奏或小提琴独奏的《如歌的行板》,原是柴科夫斯基于1871年写作的《D大调弦乐四重奏》的第二乐章,而《D大调弦乐四重奏》也正因有这个杰出的乐章,才特别受到世人的钟爱。

《如歌的行板》 的主题,是1869年夏,柴科夫斯基在乌克兰卡蒙卡村他妹妹家的庄园旅居时,从一个当地的泥水匠处听来的,这是一首小亚细亚的民谣。

全曲由两个主题交替反复而成。第一主题就是前述的那首优雅的民谣曲调,虽由二拍与三拍混合作成,但毫无雕琢的痕迹(片段1)。在幽静的切分音过门后,引出第二主题,这一曲调的感情较为激昂,钢琴伴奏以固执的同一音型连续着,却并不给人以单调的感觉(片段2)。此后又回到高八度的第一主题,后来又反复第二主题,但存在变化。 乐曲的结尾是第一主题的片断,有如痛苦的啜泣。 本曲曾使俄国大文豪——伟大的列夫·托尔斯泰老泪纵横,柴科夫斯基一直对此深感自豪。有人甚至认为本曲就是柴科夫斯基的“代名词”。
中央 电视台音乐频道 ,,《经典》里面的插曲就是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