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炮手演员:如何克服决策中的群体思维现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4/26 11:44:29

如何避免"群体思维"想象的出现,从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行为学理论上讲,尽管可以采用"魔鬼代言人"、"头脑风暴法"或者"名义群体技术"等技术来提高群体决策的效能。但是,在组织行为内部的具体操作上,又往往难以实现。因为,在基层组织中,参与决策的人员,都是党委成员或者是行政领导班子成员,讨论问题和做出决策,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很少有人会主动充当"唱反调"的"魔鬼代言人"角色,或者采用"迟延判评"、"量变酝酿质变"的过程,推迟决策的时间。

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更好的发扬民主,使得参与领导决策的成员以平等的身份发表意见,又注意尊重主要成员的意见,充分发挥党的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同时避免"群体思维"。建立一套切合单位实际的民主决策的机制是相当重要的环节之一。

加强学习。参与决策的成员不仅要努力学习政治理论,还要学习业务知识,尤其是管理科学和领导科学。

通过学习,及时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掌握党的方针、政策,决策事务才能够有的放矢,不偏离方向。要正确理解民主集中制的含义及其相关关系,从理论层面、制度层面、程序层面、观念层面、作风层面深入理解民主集中制的科学内涵,明确五个层面之间的相关关系。才能够自觉的接受民主,自觉的发扬民主,正确的运用民主集中制。同时,通过学习,掌握管理科学和领导科学的最新成果,并用于指导工作实际,提高议事、决策能力,增强决策成果的实效。因此,首要的是建立和完善学习制度,要建立针对组织内不同群体特点的学习制度,学习制度要包括:政治学习、业务学习、调查研究、学习交流制度。同时,还要区别不同的学习对象,有所侧重,建立学习登记卡,监督学习质量和效果。

加强调查研究,实事求是,认真分析组织内部的客观实际。

把握不同阶段组织内部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早发现问题,决策于前。使得决策的结果有一定的预见性,避免出了问题才修修补补,影响决策结果的权威性、普遍性。也要避免决策结果空洞虚浮,不切实际,执行起来无所适从,影响决策结果的指导性意义。因此,要在学习制度的基础上,建立符合组织实际的调查研究、工作、学习交流制度。不仅要调查研究自己从事管理部门的实际,还有调查研究部门外部和组织外部相关部门的情况。工作、学习交流制度也是一样,成员之间要交流,成员外部也要交流。如此,才能了解和拥有更多的决策信息,参与决策的成员在决策过程中,才不会"无话可说""长时间沉默",通过对信息的科学筛选和判断,提高决策结果的质量。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建立党员"咨询"制度。

党章规定:"实行行政领导人负责制的事业单位中党的基层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实行党委领导下的行政领导人负责制的事业单位中的党的基层组织,对重大问题进行讨论和做出决定,同时保证行政领导人充分行使自己的职权。"因此,基层党组织参与决策是政治保证。由于基层党员分布在组织内的各个岗位工作,时时刻刻接触的都是工作和生产实际,他们所反映出的问题是最实在的,只有他们认知和理解的决策,他们在贯彻决策结果的行动中也会是最积极、最坚决、最主动的,也是把党支部建成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的要求相得益彰。因此,要建立党员"咨询"制度,参与决策成员的党委成员,要在决策前,将拟定决策的内容按照所属支部,或分派到不同支部,召开党支部座谈会或个别交谈,广泛收集党员对决策的意见,分类整理,带到决策会议上来,交流讨论。决策结果也要及时反馈,充分沟通。如此,也会避免参与决策成员的"一言不发"或"随声附和",提高决策结果的广泛适用性和决策结果的执行力度。

建立民意调查制度。

组织内部的个人,由于个人特质不同,受教育程度和生活经验都有差别。有些人习惯于语言的沟通和交流,有些人习惯于书面表达,有些人习惯于肢体动作等等。因此,通过民意调查,可以弥补一些不足。当然,民意调查的设计和使用,是一个关键环节,调查表设计好坏,会直接影响到调查结果的统计的参考价值。同时,也注意区别不同决策内容的调查可行性,比如涉及到人员变化和组织调整有一定保密性、敏感性的内容,就不适用。但是,对于组织结构设计、岗位职务说明以及人员福利待遇和薪酬设计等内容的民意调查是相当重要的。

建立和完善决策程序制度。

所谓决策程序制度,即按照时间先后、内容涉及重大与否、内容涉及组织内人群多寡、决策内容适用范围等安排的步骤和次序。对于上级党委已做规定的,必须首先保证,完善制度,严格执行。对于属于组织内部必须利用制度和规定调整和规范的行为,就要结合实际,参照上级有关规定,制定决策程序制度,明确步骤和方法,按照程序进行决策和推行。要区分决策事务的范围、决策事务的必经步骤、决策事务的方法和决策参与的人员和部门等。比如,对于内部分配方案,由于涉及到每个在岗职工,必须经过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决定的决策,在制定决策程序制度时,就要体现全面,广泛,完善的程序,组织内部的决策机构要先做出提交大会讨论的议案,按照决策程序制度,过程应该是:"调查交流(内外相关行业的做法、国家规章制度)、专家咨询(由于涉及到薪资分配的技术问题)、民意调查(涉及到所有岗位)、党员"咨询"、方案拟定、会议讨论、表决决策、形成提案。进入职代会议事程序"。由于从制度上制约了每个成员,也能够避免决策过程的"群体思维"现象。当然,在一些涉及技术管理和技术方案的决策程序制度中,可以引进"头脑风暴法"和"魔鬼代言人"的决策技术。

建立决策信息反馈制度,加强决策结果的检查监督,避免重复犯错。

决策信息的反馈制度,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可以通过座谈、工作总结会、绩效考核、满意度评判等的技术手段来对决策结果进行检验。并对收集的反馈信息进行分析,看看是哪个环节导致的结果,是决策本身的缺失还是执行过程失误的原因,通过分析和思考,都会对今后的决策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对决策本身或决策制度的缺陷加以弥补,逐步提高和完善决策民主机制。

总体而言,领导决策是一个科学体系,需要科学的理论支持和方法保证,对于一个组织内部的领导决策方法,群体决策是决策科学体系方法之一。同党组织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相辅相承,它是对民主集中制原则贯彻和实施的科学支持,群体决策是"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实现的方式之一,群体决策的结果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的群体智慧。"群体思维"现象的存在是群体决策的缺陷,但也不是客观规律的必然,从组织行为学和人力资源管理学的角度分析,是可以采用技术手段克服的。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作为各级决策组织的成员,要通过学习,注意防范,组织内部要建立必要的决策机制加以克服,以科学和创新的精神提高领导决策的质量和效能,从而更好的服务于组织发展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