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淤青是怎么回事:鲁迅为什么伟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5/05 12:09:28

鲁 迅

(1881—1936)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和翻译家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家庭。

青年时代受进化论思想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学医,后从事文艺等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9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人吃人的制度进行猛烈,地揭露和抨击,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的工作,站在反帝反封的新文化运动的最前列,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

1918—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呐喊》、《坟》、《彷徨》、《野草》、《朝花夕拾》等专集,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的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

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反动当局所通辑,南下到厦门大学任教。1927年1月到当时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四一二”事变以后,愤而辞去中山大学的一切职务。1927年10月到达上海。1930年起,鲁迅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进步组织,不顾国民党政府的种种迫害,积极参加革命文艺运动运动。1936年初“左联”解散后,积极参加文学界和文化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从1927—1936,创作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这些作品收录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等专集中。鲁迅的一生,对中国的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和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进步的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莽原》、《奔流》、《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搜集、研究、整理了大量古典文学,批判地继承了祖国古代文化遗产,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唐宋传奇集》等。

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

1.鲁迅的观点也许有偏颇之处,但他确实有着当时一般人没有的那样深沉的爱国情怀。鲁迅的视野有他局限的一面,但他敢于用他犀利的文字鞭笞当时社会的黑暗,他敢于在那个动荡的时代与愚昧的封建思想斗争。他同情人民,却不因同情而掩盖当时人们的愚昧无知。他有追寻真理的勇气而且付诸于行动,这已经是伟大的了。

2.他的伟大不在于文学,在于他始终清醒地思考人类的未来,不但自己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而且为整个民族人格重建进行不懈努力。他的杂文今天仍然可以发表,仍然让人读了脸红心跳。
他永远站在弱者与被压迫者一边,怒视一切丑恶与愚昧,无所畏惧也不求依靠。
这都令人敬仰。

3.鲁迅一生,他都是反对设定前提和规范价值取向的。当别的中国作家热于躲进闲适的文化传统中逍遥自我调解时,他以对存在闭抑性的觉察,成为溃败文化传统的突围者,成为“存在”意义的担当者。这是鲁迅的伟大之处。

4.主要是他对中国国民性进行批判的深刻与清醒,直到现在,我们的这些民族弱点仍然没有改变。
另外,鲁迅的绝望是一种深刻的悲剧情结,这是对人类最深刻的认识

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他的成就主要体现在文学方面。他的思想,他的革命性也是由他的文学作品来体现的。 一些人从“思想”和“革命”的角度对鲁迅做了一些分析。他们把鲁迅和同时代的其他思想者和革命者做了一下对比,结果发现鲁迅在思想方面不成系统也没什么新货。在革命方面,鲁迅的成绩也很可怜,他完全无法和孙中山、毛泽东、蒋介石等纵横捭阖的革命家相比,甚至无法和冲锋陷阵的普通革命者相比(还好,官方并没有宣布鲁迅是政治家和经济学家,否则会有更多的人指责鲁迅没告诉大家如何打倒旧世界,如何建设新中国,如何搞好国企改革,如何申办第89届奥运会……)。 这些结论都是事实。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称鲁迅为思想家和革命家呢?看来,只要鲁迅的思想家和革命家的头衔继续存在,对鲁迅的思想和革命方面的成就的质疑、否定和讽刺就不会终止。 有两种方法可以消除那些质疑、否定和讽刺。第一种方法是取消鲁迅的思想家和革命家的头衔,只把他称做伟大的文学家。如果鲁迅本来就不是思想家和革命家,那么,把鲁迅当作蹩脚的思想家和革命家来否定和讽刺对他来说就是不公平的。第二种方法是将鲁迅的思想性和革命性纳入到文学这个框架中来考虑。这就有必要讨论一下思想家和革命家的定义。 我本人倾向于采用第一种方法,因为它够简单。但是最简单的方法往往是最不现实的,所以要想知道鲁迅是否名副其实还得讨论一下那些头衔的定义。文学家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很清楚,思想家和革命家的概念则没有这样清楚。按照某些概念,我们可以说鲁迅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按照另一些概念,鲁迅就只能在众多的思想家和革命家的队伍中叨陪末座甚至根本不够格了。但很多人往往并不给出明确的概念,他们总是用某些具体的人来代替概念。例如,毛泽东是革命家,鲁迅与毛泽东一点儿都不一样,所以鲁迅不是革命家。这种结论是不严谨的,要想使自己的结论严谨,就必须得从定义下手。 一个创作了一定数量的优秀的文学作品或具备深厚广博的文学知识的人,就可以被称做文学家。要是某文学家的作品足够优秀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则可以被称为伟大的文学家。至于思想家的概念就很模糊——很明显,并非所有有思想的人都可以被称为思想家,思想家的思想总得跟非思想家的思想有所区别。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说:“每一个人,只要他没有死,他都在人生中。但是对于人生有反思的思想的人并不多,其反思的思想有系统的人就更少。哲学家必须进行哲学化;这就是说,他必须对于人生反思地思想,然后有系统地表达他的思想。”我想借这段话匡正一下思想家的定义,就是,对于人生有反思的思想的人可以被称做思想者,如果该反思的思想足够深刻则可以被称为思想家。如果他将这思想系统地表达了出来,则可以被称为哲学家,至少可以被称做哲人。按照这个定义,可知,中国的哲学家很少,思想家很多。鲁迅是典型的中国式的,文学型的思想家。鲁迅不仅反思了自己的人生,反思了自己和其他中国人的思想,反思了中国的历史(这些反思的产生,有他的生活经历的原因,也有西风东渐的原因,也许还有气质类型的原因),提出了中国历史的吃人本质说,这思想出现在他的小说和杂文中,是文学化的表述,体现了他以个人为本的思想。他对社会给个人的精神方面的压迫和摧残极其敏感,他的作品也传达了这样的感受。没看鲁迅作品的人,会觉得老例都是正常的,当有些老例落在自己头上时也许会觉得有些别扭或自认倒霉,但也可能用精神胜利法麻醉自己。看了鲁迅的作品,就会感到自己身上既有被损害者的影子也有损害者的影子,从而认识到这社会的不合理性。鲁迅的思想就这样通过文学传达给了读者。 革命家就是从事革命活动的重要人士。革命家的概念主要依靠革命的概念来规定。“革命”的定义太多了,在此试举几例,1、革命:被压迫阶级用暴力夺取政权,摧毁旧的腐朽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进步的社会制度。革命破坏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的发展(1980年版《现代汉语词典》);2、革命,是指以群众暴力等急剧方式推翻现有制度和现有权威的激烈行动(不包括反侵略的所谓“民族革命”)(李泽厚);3、人们在改造自然或改造社会中进行的重大变革(《辞海》)。4、有一本名为《科学的革命》的书中这样写到:有据可查的资料表明,“revolution”这个词最初是作为一个精密科学的专门术语流行于世的,长期以来,它在这个领域中曾经有过(而且现在仍然有着)一种与“突然的戏剧性变化”截然不同的含义。Revolution这个词的意思是重复(如一年四季那样的循环运动),或者涨落(例如潮汐的运动)。因而在科学中,revolution意指所有永恒的变化,无休无止的重复,以及可作为完全重新开始的起点的终点。这就是我们会想到的“行星在它们的轨道上运转”这类短语的含义。无论如何,“科学的革命”或“科学中的革命”这类措词,却不具有这种连续性或持久性的含义;相反,它所指的是,连续性的打破,已经可以承前启后的新秩序的确立,旧的、为人熟知的事物与新的不同寻常的事物之间的分水岭等。 按照定义1、2,鲁迅可以算革命者(他早年在日本参加过反清革命组织,晚年是左联一分子),有些人大概认为他是推翻统治阶级的重要力量,所以认为他是革命家;按照定义3、4,鲁迅可以算伟大的革命家——他革命的对象是文学。鲁迅是新文学的开创者之一,是新文学的第一座高峰。但是按照定义3、4,爱因斯坦也可以算革命家,只是不知有谁这样称呼过他。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文学的鲁迅包含了思想的鲁迅和革命的鲁迅。撇开文学,鲁迅的思想就只剩下了进化论、阶级论等简单的名词(以至于有些后辈以为用这些词就可以概括上百万字的鲁迅全集),正如撇开文学,曹雪芹的思想就只剩下宿命论一样;可一旦你品味了鲁迅的文学作品,当你从作品中读出“不合理”时,你就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认识到“理”的模样了,而这种认识的印象比从学院派的哲学著作上得到的印象要强烈、深刻得多。撇开文学,鲁迅的“革命”生涯也过于空洞,还不如周扬、夏衍实在呢;但是研究文学史的人都知道,中国文学史被鲁迅分成了两截,像他这样的文学革命的标杆,在历史上实在不多见。所以,最实事求是的说法是“鲁迅是具有深刻的思想和鲜明的革命性的伟大的文学家”。

鲁迅的伟大在于他深刻的思想

毛泽东毕生推崇鲁迅,起初自然是出于政治需要,到了晚年,我看就有些诚心诚意了。他在四十年代对鲁迅的评价,后来成为对鲁迅的盖棺定论:“鲁迅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这时候,在他看来,鲁迅首先是个文学家,其次才是思想家、革命家。到了毛泽东最后岁月的一次谈话中,他却说:中国几千年来只出现过两个圣人,古代圣人自然是孔夫子,现代圣人不是我,是鲁迅。既然称之为圣人,那么敬佩的自然是其思想,难怪临死前的毛泽东,双眼已几乎失明,却还在用放大镜阅读那套人民出版社专门为他印刷的大字版《鲁迅全集》;这位在林彪进贡的“四个伟大”称号中只承认“伟大的导师”这顶帽子的一代枭雄,!这时候是不是觉得自己的“雄文四卷”与《鲁迅全集》相比是显得多么渺小,而且会人亡书废,不可能传之久远呢?
====================================================================

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 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他的成就主要体现在文学方面。他的思想,他的革命性也是由他的文学作品来体现的。 一些人从“思想”和“革命”的角度对鲁迅做了一些分析。他们把鲁迅和同时代的其他思想者和革命者做了一下对比,结果发现鲁迅在思想方面不成系统也没什么新货。在革命方面,鲁迅的成绩也很可怜,他完全无法和孙中山、毛泽东、蒋介石等纵横捭阖的革命家相比,甚至无法和冲锋陷阵的普通革命者相比(还好,官方并没有宣布鲁迅是政治家和经济学家,否则会有更多的人指责鲁迅没告诉大家如何打倒旧世界,如何建设新中国,如何搞好国企改革,如何申办第89届奥运会……)。 这些结论都是事实。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称鲁迅为思想家和革命家呢?看来,只要鲁迅的思想家和革命家的头衔继续存在,对鲁迅的思想和革命方面的成就的质疑、否定和讽刺就不会终止。 有两种方法可以消除那些质疑、否定和讽刺。第一种方法是取消鲁迅的思想家和革命家的头衔,只把他称做伟大的文学家。如果鲁迅本来就不是思想家和革命家,那么,把鲁迅当作蹩脚的思想家和革命家来否定和讽刺对他来说就是不公平的。第二种方法是将鲁迅的思想性和革命性纳入到文学这个框架中来考虑。这就有必要讨论一下思想家和革命家的定义。 我本人倾向于采用第一种方法,因为它够简单。但是最简单的方法往往是最不现实的,所以要想知道鲁迅是否名副其实还得讨论一下那些头衔的定义。文学家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很清楚,思想家和革命家的概念则没有这样清楚。按照某些概念,我们可以说鲁迅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按照另一些概念,鲁迅就只能在众多的思想家和革命家的队伍中叨陪末座甚至根本不够格了。但很多人往往并不给出明确的概念,他们总是用某些具体的人来代替概念。例如,毛泽东是革命家,鲁迅与毛泽东一点儿都不一样,所以鲁迅不是革命家。这种结论是不严谨的,要想使自己的结论严谨,就必须得从定义下手。 一个创作了一定数量的优秀的文学作品或具备深厚广博的文学知识的人,就可以被称做文学家。要是某文学家的作品足够优秀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则可以被称为伟大的文学家。至于思想家的概念就很模糊——很明显,并非所有有思想的人都可以被称为思想家,思想家的思想总得跟非思想家的思想有所区别。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说:“每一个人,只要他没有死,他都在人生中。但是对于人生有反思的思想的人并不多,其反思的思想有系统的人就更少。哲学家必须进行哲学化;这就是说,他必须对于人生反思地思想,然后有系统地表达他的思想。”我想借这段话匡正一下思想家的定义,就是,对于人生有反思的思想的人可以被称做思想者,如果该反思的思想足够深刻则可以被称为思想家。如果他将这思想系统地表达了出来,则可以被称为哲学家,至少可以被称做哲人。按照这个定义,可知,中国的哲学家很少,思想家很多。鲁迅是典型的中国式的,文学型的思想家。鲁迅不仅反思了自己的人生,反思了自己和其他中国人的思想,反思了中国的历史(这些反思的产生,有他的生活经历的原因,也有西风东渐的原因,也许还有气质类型的原因),提出了中国历史的吃人本质说,这思想出现在他的小说和杂文中,是文学化的表述,体现了他以个人为本的思想。他对社会给个人的精神方面的压迫和摧残极其敏感,他的作品也传达了这样的感受。没看鲁迅作品的人,会觉得老例都是正常的,当有些老例落在自己头上时也许会觉得有些别扭或自认倒霉,但也可能用精神胜利法麻醉自己。看了鲁迅的作品,就会感到自己身上既有被损害者的影子也有损害者的影子,从而认识到这社会的不合理性。鲁迅的思想就这样通过文学传达给了读者。 革命家就是从事革命活动的重要人士。革命家的概念主要依靠革命的概念来规定。“革命”的定义太多了,在此试举几例,1、革命:被压迫阶级用暴力夺取政权,摧毁旧的腐朽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进步的社会制度。革命破坏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的发展(1980年版《现代汉语词典》);2、革命,是指以群众暴力等急剧方式推翻现有制度和现有权威的激烈行动(不包括反侵略的所谓“民族革命”)(李泽厚);3、人们在改造自然或改造社会中进行的重大变革(《辞海》)。4、有一本名为《科学的革命》的书中这样写到:有据可查的资料表明,“revolution”这个词最初是作为一个精密科学的专门术语流行于世的,长期以来,它在这个领域中曾经有过(而且现在仍然有着)一种与“突然的戏剧性变化”截然不同的含义。Revolution这个词的意思是重复(如一年四季那样的循环运动),或者涨落(例如潮汐的运动)。因而在科学中,revolution意指所有永恒的变化,无休无止的重复,以及可作为完全重新开始的起点的终点。这就是我们会想到的“行星在它们的轨道上运转”这类短语的含义。无论如何,“科学的革命”或“科学中的革命”这类措词,却不具有这种连续性或持久性的含义;相反,它所指的是,连续性的打破,已经可以承前启后的新秩序的确立,旧的、为人熟知的事物与新的不同寻常的事物之间的分水岭等。 按照定义1、2,鲁迅可以算革命者(他早年在日本参加过反清革命组织,晚年是左联一分子),有些人大概认为他是推翻统治阶级的重要力量,所以认为他是革命家;按照定义3、4,鲁迅可以算伟大的革命家——他革命的对象是文学。鲁迅是新文学的开创者之一,是新文学的第一座高峰。但是按照定义3、4,爱因斯坦也可以算革命家,只是不知有谁这样称呼过他。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文学的鲁迅包含了思想的鲁迅和革命的鲁迅。撇开文学,鲁迅的思想就只剩下了进化论、阶级论等简单的名词(以至于有些后辈以为用这些词就可以概括上百万字的鲁迅全集),正如撇开文学,曹雪芹的思想就只剩下宿命论一样;可一旦你品味了鲁迅的文学作品,当你从作品中读出“不合理”时,你就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认识到“理”的模样了,而这种认识的印象比从学院派的哲学著作上得到的印象要强烈、深刻得多。撇开文学,鲁迅的“革命”生涯也过于空洞,还不如周扬、夏衍实在呢;但是研究文学史的人都知道,中国文学史被鲁迅分成了两截,像他这样的文学革命的标杆,在历史上实在不多见。所以,最实事求是的说法是“鲁迅是具有深刻的思想和鲜明的革命性的伟大的文学家”。

鲁迅,1882年9月25日出生于绍兴都昌坊口一个封建士大夫家庭,7岁启蒙,12岁就读于三味书屋,勤学好问,博闻强记,课余喜读野史笔记及民间文学书籍,对绘画艺术产生浓厚兴趣,自此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他不囿于四书五经,多方寻求课外读物,努力掌握历史文化知识。绍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特别是众多越中先贤的道德文章,给鲁迅的思想以很大的熏陶和影响。鲁迅少年时代,祖父因科场案下狱,父亲病故,家道从此中落。鲁迅由一个封建士大夫大家庭的长房长孙,变成了一个破落户子弟。家庭所遭受的一系列重大变故,使少年鲁迅饱受人间冷暖,世态炎凉,看到了“世人的真面目”,认识到封建社会的腐朽和没落。鲁迅母亲鲁瑞,农民的女儿,品格高尚,对鲁迅影响很大。

1898年春,鲁迅离开故乡,满怀人生新的希望,考入了南京江南水师学堂,翌年,因不满学堂的“乌烟瘴气”,改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他广泛接触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阅《时务报》,看《天演论》,深受维新思潮和进化论学说的影响,初步形成“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人”的社会发展观。

1902年,鲁迅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被官派赴日留学。他先入东京弘文学院学习日语,后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习医。因深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浪潮的影响,积极投身于反清革命的洪流之中,课余“赴会馆,跑书店,往集会,听讲演”,立下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1906年,鲁迅在事实面前,有感于国内同胞的愚弱,认识到改变国民性的重要,便毅然弃医从文,迈出了人生道路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选择了文学艺术,以笔作为自己救国救民的战斗武器。他参与筹办文艺杂志《新生》,撰写了《人之历史》、《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等早期重要论文。鲁迅认为,中国的严重问题在于人,不在于物;在于精神,不在于物质;在于个性,不在于“众人”;要“立国”,必先“立人”,而“立人”的关键,在于个性的觉醒与精神的振奋。

辛亥革命前夜,鲁迅回到祖国,先在杭州的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执教,担任化学、生理学教员,后又回到故乡绍兴,担任绍兴府中学堂监学兼博物教员、山会初级师范学堂监督(校长)。他一方面教书育人,培养青年, 一方面积极投身于辛亥革命。 他领导故乡文学团体“越社”, 支持创办《越铎日报》。 1912年初, 鲁迅应教育总长蔡元培之邀,赴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任职,不久,随教育部迁至北京,任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同时先后受聘于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等一些高等院校,担任校外兼职讲师。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鲁迅深受鼓舞,与李大钊、陈独秀等当时许多先进知识分子一起,写文章,办杂志,揭开了中国五四运动的序幕。他站在反帝反封建的前列,积极提倡新文化、新思想、新道德,猛烈抨击几千年来的旧文化、旧思想、旧道德。1918年,他发表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小说通过象征的艺术手法,无情地揭露了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强烈地控诉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宗法制度的罪恶。此后,鲁迅“一发而不可收”,以彻底的不妥协的姿态,创作了《孔乙己》、《药》、《阿Q正传》等许多小说和大量杂文、随笔、评论,从而成为五四五四运动的先驱和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1926年夏,鲁迅离开北洋军阀盘踞的北京,南下厦门,担任厦门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同时兼任国学院教授。1927年初,鲁迅又转赴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担任了中山大学中文系主任,同时兼任教务主任,一边从事教育和文学创作,一边投入新的战斗。同年4月,反革命政变发生,鲁迅经受了腥风血雨的考验,因营救学生无果,愤而辞职。在血的教训面前,鲁迅早年形成的社会发展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严厉解剖自己的思想,纠正了过去只信进化论的“偏颇”,从此,他的思想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起点。

20年代中期,参与创办《莽原》周刊、《语丝》周刊和文学社团末名社。1927年初到广州中山大学任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1927年8月到厦门大学任教授。

1927年10月,鲁迅到了上海,从此定居下来,集中精力从事革命文艺运动。1928年与郁达夫创办《奔流》杂志。193O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他是发起人之一,也是主要领导人,曾先后主编《萌芽》、《前哨》、《十宇街头》、《译文》等重要文学期刊。他参加和领导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许多革命社团。他主编《前哨》、《奔流》、《萌芽月刊》等许多刊物,团结和领导广大革命的、进步的文艺工作者,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政府及其御用文人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他坚持韧性战斗,撰写了数百篇杂文。这些杂文,如匕首,似投枪,在反文化“围剿”中,作出了特殊的贡献。他与共产党人交往密切,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他以“窃火者”自喻,致力于中外文化交流,倡导新兴木刻运动。他关心青年,培养青年,为青年作家的成长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大陆新村寓所与世长辞,终年55岁。

鲁迅写过一首《自嘲》诗,其中有两句为“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鲁迅一生写下了800多万字的著译,他的《呐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拾》等许多作品一版再版,被翻译成英、俄、德、法、日、世界语等多种文字,饮誉全球。《鲁迅全集》是他留给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