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银行办理网银需要:回族的民族习俗都有哪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4/27 17:41:24

回族主要从事农业,部分经商,与汉族经济文化联系密切,酷爱养花,庭院中繁花似锦,屋内栽养盆花,讲究清洁卫生。饮食方面,肉食只限于牛、羊、驼、鸡、鸭、鹅、鱼。禁食猪、驴、骡、狗等肉。饮食有自己的特点,家庭饮食一般以拉条子、拌面、揪片子、蒸馍、烤饼和香豆子花卷为主,还有肉汤、羊肉泡馍、蒸肉、清汤牛肉面、凉粉等独具风格的食品,回族喜欢饮茶,主要喝砖茶、红茶、青茶和沱茶。招待客人时,一般还在茶里加上白砂糖和红枣。服饰方面,散居在城镇的回族穿着基本上和汉族相同。在回族聚居区,一般中年以上的男子多戴小帽,穿白色衬衫,外套青色和棕色坎肩。青年妇女爱穿纯朴素青的黑色大襟衫袄。已婚妇女一般都要盘头,戴白色、青色布帽或头巾。未婚少女一般都梳辫子,不戴头巾。中青年妇女有佩带耳环、戒指等金银首饰的习惯。

回族的独特生活习俗与礼仪习俗,是在回族形成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的,具有较深的历史根源和社会根源。从宏观方面说,它是回族人民为适应个历史时期的不同境遇和社会生活需要,约定俗成、世代伟承、共同自觉遵守的思想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因而他带来浓厚的宗教性与民族性,从微观方面看,分散聚居于全国各地的回族,由于种源、教派、客观环境和文化类型的不同,又具有复合性、地域性的特点。回族民俗和其他民族的一样,作为历史和社会的产物,必然会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他随着历史发展而发展,保存其优秀的、先进的、淘汰其过时的、落后的,以适应不同国情和时代潮流的需要。各民族的经济发展基础与发展水平有高低与发达落后之分,民族本身和民族文化绝无优劣高低之分。对于回族中具有独特色彩、深刻民族性与广泛群众性的风俗习惯,我们应视作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一个组成部来研究对待。

  1、回族的生活习俗与禁忌习俗

  回族长期与汉族杂居,为保持自己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禁忌习俗(禁猪、禁食自死动物、禁烟酒、禁偶像崇拜等),一般采取小集中的方式在一定范围内聚居在一起,既便是在城市里也愿意一条街、一幢楼或一家一独院,一个单元居住。农村回族盖房不看风水,只注意选择地势好、日照足、清洁和用水方便之地。住房建筑格局一般与汉族无多大区别,但门窗喜欢采用阿拉伯建筑风格的拱形,门帘屏风、廊檐等饰以富贵吉祥的花卉或果木图案,大门两侧一般有用阿文或汉文书写的楹联,下面墙壁喜欢绘上壮美的自然景观或磁砖拼成阿拉伯风格的白绿相间的几何形图案,室内西墙上一般都悬挂阿文书写中堂及伊斯兰教圣地天房的挂图或著名清真寺的图画。因为伊斯兰教禁止偶像崇拜,大多数回民住宅内外,都不用有形人像、神像、动物、鸟类、昆虫等作装饰图案,穆斯林一般都严格遵守一戒律。

  回族民居注意清洁卫生和环境优美,一般每家都备有铜制、搪瓷制、铝制、锡制的汤瓶(有盖、有把、有嘴、呈鼓状的圆形水壶)以备平日大人、小孩洗手洗脸用,全国各地的清真寺和回族经营的饭馆、食品或服务行业,一般也备有汤瓶,久而久之,相沿成习,聚居城市的回族家庭,即便是住上了现代化的住房,中年以上的人还是习惯在卫生间放个汤瓶洗手洗脸。回族家庭一般都有洗大净(伊斯兰教习、阿拉伯语称为乌苏里、用清洁的水洗耳恭听涤全身)用的陶、铁、铝、铜、木质吊罐(腹大口小、两侧有耳环可穿绳悬挂,罐底有漏孔,用木塞堵或开),吊罐挂在专用的浴房中,地下修下水道(俗称水窑子),上盖木板或石板、水泥板。清真寺里也设有中、大型的沐浴堂,以备穆斯林礼拜前作“小净”回民通常用波斯语称为“阿卜代斯”,是伊斯兰教礼拜前的规定程序之一。

  回族日常生活中的卫生习俗,主要源于伊斯兰教习,如禁食未经宰杀的自死禽畜、血、猪(伊斯兰教认是会传染疫病的不洁之物)等,吃牛、吃羊、鸡、兔时,必须请洗过大小净并懂得宰牲戒规的教职人员活体宰牲,还要提前几天喂清洁干净的食物和水,使其成为洁体后再宰杀。回族群众还讲究衣帽整洁,勤剪指甲毛发,饭前洗手、饭后漱口,注意环境、家庭卫生,水井水窑都要加盖以防赃物入内,就是河里挑水也要等水流百步无脏物时再挑,再加上伊斯兰教禁用烟酒、禁止求签、赌博和请巫婆神汉装神弄鬼等陋习和不良习惯,这些良好的生活习惯反应了回族人民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风貌,也为健康长寿带来了莫大益处。

  自明代官方禁止“胡服”以来,回族在部分改着汉装的同时,也保留了一些带有伊斯兰教和民族特色的着装习惯,明显的特点是:男顶号帽女盖头。各地回族男子都爱戴白色的无沿帽,欲称号帽、孝帽、回回帽、巴巴帽或礼拜帽(回族礼拜叩头时要前额鼻尖着地,带无沿白帽方便礼拜,也有洁净、清真之意)。号帽以白色为多,也有灰、绿、棕、黑等色,多在秋冬季戴深色帽,云南回回还有戴红色尖顶无沿帽的。因地区或教派不同,有戴小圆形开沿帽的,也有戴四角或六角形尖顶无沿帽的,如哲合忍耶教派的穆斯林一般戴白黑色圆边六角尖顶无沿帽,帽顶还用同色布缀成疙瘩,六瓣表示坚守六大信仰(信真主、信天仙、信经典、信圣人、信后世、信前定),帽圆表示万教归一,帽顶表示真主独一。西北地区的回族还喜用金钱镶边或成几何形纹饰,平时还有戴白色针织套花软帽的;海南三亚地区的回民,还在帽前正中用阿文绣上“真主至大”或“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的经文。回族伊斯兰教职人员阿訇、一般戴绿色号帽,穿白、灰、黑色的准拜(阿拉伯语,译为拜衣或长大衣,近似现代西式大衣,但用对襟制服领),教长、阿訇在主持礼拜或会礼时,要用白、黄、绿色绸料或布料缠头,教法上称为缠“太思达尔”(波斯语音译)。

  回族男子一般不留长发,却有留胡须的习惯,中年男子喜留一字胡,人称之为“汉人一大片,回回一条线”。老年人一般都剃光头,留“山羊胡”。西北等地的回族男子一般都爱穿白色对襟褂子,外套黑色夹棉对襟坎肩,即所谓的“白汗褡,青甲甲”,以前还穿大档裤和麦赛袜子(原为麦赛海,阿拉伯语,译为皮袜子)和字鞋(俗称当地回族妇女习惯在自制的鞋跟和鞋势上绣上花饰或图案,故称)。

  回族女子爱戴用纱、麻、绸等制成的盖头,把耳朵、头发、脖子都遮盖起来,从头顶披至肩上。一般是未婚姑娘戴绿色,中年或已婚女子戴黑色的,老年妇女戴白色的。过去回族妇女的服饰讲究宽、大、肥、素净,既便是年轻女子着装也讲究鲜亮而不妖艳。如各种颜色的大襟衫、旗袍、半大褂子等,少女和年轻媳妇讲究色调鲜亮,红绿搭配或翠兰、浅绿、粉红、藕荷色丝绸、轻纱或丝绒;中老年的妇女多着素净的白、灰、蓝、黑等颜色的衣服。一般回族女子从小就要扎耳朵眼,七八岁开始戴金、银制作的耳环,成年以后还喜戴戒指、项链、珠串等饰物,有的还用桃红点额、用海纳(阿拉伯名,我国学名凤仙花,俗称指甲花)染花指甲。

  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回族服饰打扮也日益丰富多样,新颖时尚,有些回族妇女还烫发、剪发、染发或留披肩发,除中老年妇女外,年轻女子大多数已不戴盖头或用五彩尼龙纱巾代替。但从南到北,男顶白帽女盖头;崇尚黑、绿、白三色;佩金戴银等传统伊斯兰教俗和民族特色仍保持至今。

  回族的饮食习俗具有鲜明的伊斯兰教风格和民族特色,现代的清真食品与菜肴中,许多都是由唐至今世代传承下来的。如油饼(俗称油香),“本为胡食,中国效之”。哈鲁瓦(糕点,原为波斯语)是阿拉伯地区的甜食,饫馍(阿语称为“图尔木”烤饼之意)还有秃秃麻食(俗称麻食)、糊饽(炒烫面饼丝)、卷剪饼、粉蒸牛肉、塔斯密(烩羊肉丝)、抑蒸羊、米粉汤、油茶等,在元代大臣忽思慧编的《饮膳正要》、明代黄正《事物绀珠》等著作中都有过记述。明代马愈《马氏日钞记》中还说:“回族茶饭中,自用西哉香料,与中国(指汉族)不同,明末清初,回族在传统回回食谱基础上创新发展出的羊肉泡膜、腊羊肉、粉蒸肉、牛骨髓油茶、水盆牛羊肉、柿子面饼等特色食品,以及兰州的牛肉拉面,宁夏的手抓羊肉、烩羊肉、羊羔肉、羊杂碎和油香、馓子、花花等各色油炸食品,北京的涮羊肉、爆肚、豆汁等代代相传的回族日常食品。清代在北京盛行起来的全羊席,作为规格很高的宫廷宴席,几乎括了全国各地回族的名馔佳肴。据统计现全国清真菜谱和食品约有两千多种,都是各地回族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下不断交流发展出来的。受到了各族群众和国际友人的赞赏和欢迎。

  回族忌吃猪、骡、驴、马、狗和猛兽凶禽,喜吃佳美干净且性情温顺的牛、羊、鸡、鸭、鱼和各种甜食炒货,以及独特的饮茶习惯等。主要是遵崇伊斯兰教规定和长期农牧和经商生活中形成的养身、补益、保健习俗所致。如北方回族的“熬茶(将麦料炒焦后碾碎泡茶),云南回族的烤茶、湖南回族加有芝麻、豆子的擂茶,宁夏、甘肃回族喜欢饮加有芝麻、豆子、桂圆、葡萄干、枸杞、果干、核桃仁、冰糖的“八宝盖碗茶”和用陕青茶、白糖、柿饼、果干冲泡的“白四品”、用砖茶、红糖、红枣、枸杞冲泡的“红四品”,以及用绿茶、山楂、芝麻、姜片、果干冲泡的五味茶等,都是根据饮食习惯不同,从滋补养身,生精益气、消食健体及热情待客等方面着想,为以茶文化闻名世界的中华民族增加了新色彩。

信奉伊斯兰教,不吃大肉,做礼拜,戴小白帽子,开斋节。遵纪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