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电信159套餐介绍:徐孺子小时候的故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5/03 19:15:44
急需徐孺子小时候的故事
是关于他和他父亲去做客的故事
知道的告诉我
谢谢

民间故事:大树砍不得 我国古代有个叫徐孺子的小孩,他聪明好学,懂得事理。一天,父亲带他到一个朋友家作客。敲了几下门,不见主人来迎接。徐孺子从门缝里一看,只见主人正在院里,挥着斧子砍树呢。小孺子大声呼喊,主人才听到,忙开门迎接客人。徐孺子见大树枝繁叶茂真可惜,便问:“大伯,这么好的树,为什么要砍呀?”主人说:“院子方方正正像个口字,树就是木,口中加木就是困,不吉利!”为了保住这棵大树,徐孺子暗暗想主意。忽然,他说:“大伯,你要砍了这棵树,更加不吉利!”爸爸生气地说:“小孩子,口里不要胡说!”徐孺子靠着主人耳朵说了一番。主人听了,连声说:“对,大树不能砍!” 原来,小孩子对着主人小声说:“要是砍了树,院里只乘下人,不就成了“囚”吗?所以主人赶忙改变了主意。

《世说新语》里只有一个关于徐孺子小时候的故事

徐孺子九岁时,有一次在月光下玩耍,有人对他说:“如果月亮里面什么也没有,会更加明亮吧?”徐孺子说:“不是这样。好比人的睛睛里有瞳人,如果没有这个,一定看不见。”

你是不是把这个错记了。

孔文举十岁时,随他父亲到洛阳。当时李元礼有很大的名望,任司隶校尉;登让拜访的都必须是才子、名流和内外亲属,才让通报。孔文举来到他家,对掌门官说:“我是李府君的亲戚。”经通报后,入门就坐。元礼问道:“您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呢?”孔文举回答道:“古时候我的祖先仲尼曾经拜您的祖先伯阳为师,这佯看来,我和您就是老世交了。”李元礼和宾客们无下赞赏他的聪明过人。太中大夫陈韪来得晚一些,别人就把孔文举的应对告诉他,陈韪说:“小时候聪明伶俐,长大了未必出众。(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应声说:“您小时候,想必是很聪明的了。(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陈韪听了,感到很难为情。

孔文举就是孔融。

、“徐孺下陈蕃之榻”。徐孺(97-169),名稚,字孺子。江西丰城人。东汉时名士,满腹经纶而淡泊名利,时称“南州高士”。徐孺子小时候就很聪明。十五岁时来到今丰城、南昌、进贤三县交界的槠山,拜当时著名学者唐檀为师。唐檀去世以后,徐孺子便在槠山过起长期的隐居生活,一面种地,一面设帐授徒。他曾一度外出远游,向大儒樊英、黄琼请教,得益非浅,使他成为当时颇有名望的学者之一,受到地方官员多次举荐,但他都谢绝了。徐稚非常清高自持。据《资治通鉴》载,徐稚早年拜黄琼为师,可当黄琼做了大官之后,徐稚就主动与黄琼断绝了来往,专心在家务农而不再交游士林。至黄琼死后,稚往吊之,哭得很伤心,但他不通报姓名,以至在场的人六七千人都不认识他。东汉名臣陈蕃到豫章做太守(147),立志做一番大事,一到当地就急着找名流徐孺子请教天下大事,随从劝谏应该先到衙门去,结果被他臭骂。当时徐稚已年过50岁,当陈蕃派人将他从槠山请来时,专门为他准备了一张可活动的床,徐稚来时放下,走后挂起。因此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说“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把徐稚作为江西“人杰地灵”的代表。今南昌市有名胜孺子亭,原是徐孺子垂钓之处,为豫章十景之一。1979年建成孺子亭公园
这个典故主要是说徐孺子的,因为他是江西人,而陈蕃是河南人,是通过陈蕃的礼贤下士来陪衬徐孺。顺便说到,将徐孺子称为徐孺是古汉语中的节缩,节缩的目的是为了使结构匀称、节奏整齐。节缩在古汉语中多用于姓名。本篇下文还有“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杨意”是“杨得意”的节缩,“钟期”是“钟子期”的节缩

晋时徐孺子九岁时,在月下游戏,有人对他说:“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孺子回答道:“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