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通学生卡在什么店:皮下的血管瘤怎么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5/04 12:51:30
长在手用身体上,像芝麻大的,很多,鲜红色.用手按压色变淡,松开手即回复鲜红色.

血管瘤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者:湖湘中医肿瘤医院 发布时间:2006-1-15 阅读:1263次

一:什么是血管瘤

血管瘤是一类发生于人体血管及其附属结构组织的一类良性肿瘤,主要表现为病损区血管的数量,结构及功能的显著异常。

临床研究证明,大部分属于先天性疾病,因而出生时即被发现,极少数在成年期出现。
血管瘤的发病原因: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人体胚胎发育过程中,特别是在早期血管性组织分化阶段,由于其控制基因段出现

小范围错构,而导致其特定部位组织分化异常,并发展成血管瘤。也有学者认为,在胚胎早期(8~12月)胚胎组织遭受机械性损

伤,局部组织出血造成部分造血干细胞分布到其它胚胎特性细胞中,其中一部分分化成为血管样组织,并最终形成血管瘤。

二:血管瘤的病因:

继发性 主要是先天性血管免疫功能低下,后天所在的生活环境及习惯,情绪碰撞等因素形成引起。一般在婴儿期表皮比较多见,成年期发现内脏及其它碰撞部位多见。
原发性 血管瘤即先天胎生而成,是人体胚胎期血管网状异常增生而形成,发病原因可与遗传因素及孕妇期间受环境、污染、药物及不良情绪因素导致胚胎三个月内血管异常增生扩张,出生时即见或1-2个星期内形成,且生长较快。

中医辩证机理:
中医辩证认为血管瘤病因,病机是因心火妄动,气滞血瘀,肝火燔灼,肾伏虚火兼以气阴两虚。血热瘀滞夹毒攻,以致血行失常,气血纵横,脉络交错,凝聚成形而显露于肌肤,面部或内脏。

三:血管瘤的临床表现:

(一)按血管瘤特征(颜色、部分、形状)将其分为:
1. 毛细血管瘤:通常发生于皮肤、皮下、口腔内粘膜及嘴唇,呈粉红色、深红或暗红色,微隆起,边界较清晰,边缘呈不规则地图样,无包膜,瘤体扁平,大小不等,按压一般可褪色。褪色后皮肤周围正常皮肤相似。放松后迅速复原。病损部位皮温高于周围皮肤,有热灼感。冬季及气温低时,出现局部淤血紫绀样改变而使其颜色呈绛紫色或紫黑色。表面破损后出血明显。在面部的毛细血管瘤常常于青春期后伴发有明显的病症样改变出现“黑头粉刺”,严重者在皮肤表面形成独立的球样赘生改变,而导致局部畸形。临床上所称鲜红斑痣、毛细血管扩张症、老年性性皮肤血管瘤均属于此型。

2. 海棉状血管瘤:常见于皮肤,粘膜及其深层组织中,也可见于内脏、如肝、脾血管瘤。肉眼可见,瘤体柔软,外观表紫色或表面肤色正常。由于其瘤体血管粗大,互相流通呈网眼状,致其切面呈海绵状,内含大量血液。挤压可明显缩小,放松后呈灌流状复原。临床上称为灌注征。如作穿刺可较易获得鲜红或脂红色全血。根据其临床特点,可分为单纯性、弥漫性或混合性海绵状血管瘤。

3. 蔓状血管瘤:由曲张、蜿蜒、盘曲如肠攀状的异常血管组成,常见于头部、口唇部、舌体、四肢部位,皮下粘膜下、表面基本平整、质软,有明显可压缩性,灌注征阳性。其边缘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呈树根样扩张延伸,组织解剖特点是:扩张的静脉血管团网中,杂有明显扩张增粗的供血动脉或形成动静脉瘘,其末端伸入正常组织中,有明显的扩展性。

4. 草莓样血管瘤:位于皮肤表面由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红色颗粒样血管瘤相互融合成团块状,高出于皮肤,挤压放不能褪色,外观似草莓,故称草莓样血管瘤。从临床观察出现此类血管瘤,蔓延速度较快,需即时治疗。
(二)血管瘤按其组织结构特点分为:

1. 毛细血管瘤:已于前述。

2. 静脉瘤:瘤体由静脉团组成,管腔粗大,互相勾通,瘤体柔软,内含大量静脉血液而呈青紫色。

3. 动脉瘤:由动脉血管体组成。管腔相对较小,管壁较厚,能摸有明显的增粗动脉和动脉搏动。瘤体可随之扩张。外观呈红色或暗红色,皮肤显著升高,灌注征阳性,灌注速度快。内含动脉血液。若外伤破裂,出血量极大且较难止住。

4. 混合型血管瘤:此类型为上述三种类型混合存在所致。

四:血管瘤的治疗

治疗方法:①手术切除;②冷冻治疗;③放射与同位素治疗;④硬化剂治疗;⑤激光治疗;⑥介入治疗;⑦血管瘤铜针疗法;⑧血管瘤超声高能电生化效应场治疗。

1.手术治疗:采用外科手术方法将病损组织切除,以达到治疗目的。对于独立且较小病灶效果良好。一般情况下,病损区血管丰富,血量大,手术时出血量极大,常常引起严重的失血性休克,术中需要大量输入全血,手术难度大,危险程度高。同时,由于出血后血往往不能全部切除即被迫终止手术,故术后复发率很高。手术切除部分瘤体后遗瘤局部畸形、缺失及功能障碍。手术费用昂贵,患者难以承受的负担,面部皮肤毛细血管瘤可结合整容皮肤移植术修复病损区。故手术治疗应严格掌握适应症,权衡手术价值,然后方可确定是否选择手术治疗。

2.冷冻治疗:此种方法用于血管瘤治疗源于60年代(小范围表浅病损可酌情采用),操作者利用液氮的挥发造成的强低温(-96℃),通常状态下低于-20℃,将病损区皮肤、血管瘤及血管瘤周围组织冷凝,使其细胞内形成冰晶,并导致细胞破裂、解体、死亡,再经过机体修复过程使血管瘤消失。但此法会留下局部疤痕,在眼、口角、鼻尖、耳部治疗后常留下严重缺损性畸形及功能障碍。由于冷冻操作难控制强度和深度,同时组织对低温的抵御能力不同,出现治疗不彻底。复发较高,而直接影响疗效评价。另外留下的局部疤痕缺损性畸形功能障碍也不是受术者所期待的结果,但如果不出现此类状况,往往治疗无效。

3.放射与同位素治疗:其治疗原理就是利用放射元素所产生的r射线对病损区组织细胞核进行轰击到使其中的DNA链、RNA链断裂,终止核蛋白的合成造成细胞死亡和解体,再通过组织修复过程达到治疗目的。临床上常用的有:浅层X光照射,钴60局部照射,锶40胶片外贴,磷32胶体局部注射等。治疗后所治部位留下放射性损伤后萎缩性疤痕,表皮有脱屑现象。对于这种由放射线照射所致的萎缩组织和萎缩性疤痕,专家建议施行手术切除,否则将不能排除其癌变可能。专家们认为治疗在血管瘤治疗过程中要尽量避免使用放射疗法。

4.硬化剂注射治疗:此法源于50年代,枯痔注射疗法衍化而来。其原理是:将硬化注入到血管瘤瘤体组织中(不能注入血管中),引起无菌性炎症,肿胀消失后出现局部纤维化反应,使血管瘤、血管腔缩小或闭塞。常用的药物有:①鱼肝油酸钠;②枯痔灵注射;③明矾注射液;④枯矾黄莲注射液;⑤碳酸氢钠注射液;⑥平阳霉素、搏来霉素类;⑦沸水注射疗法;⑧尿素注射液。

5.激光治疗:利用专业激光治疗设备对血管瘤组织进行凝固,并达到治疗血管瘤目的。但激光治疗深度一般控制在表层皮肤0.2~0.4mm以内,超过0.4mm即产生明显疤痕,故对浅表性毛细血管瘤有一定效果,对深层血管瘤易引发出血及疤痕畸形。

另有光敏激光疗法(又称光动力激光疗法),是先将光敏剂注入患者血管中,然后用黑光灯或长波段激光照射血管瘤区域。光敏剂激活后产生光化学反应并导致血管瘤部血管内膜及间质出现光性过程,使血管管腔闭塞,以达到治疗目的。但此疗法在治疗过程中必须严格,否则将出现严重的光敏性内炎,纤维组织病后光敏性视网膜炎。、

6.介入治疗:是指在“X”导引下将动静脉导管导入血管瘤部位,然后将栓塞剂注入瘤体,让其产生无菌性炎症,以期达到使瘤体血管闭塞作用。常用于内脏血管瘤如肝血管瘤。对于躯干及肢体深部血管瘤,往往因为注入剂量、剂型限制,以及血管瘤特征限制而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使用时应严格控制适应征和避免栓塞剂流入其它器官组织。

7.血管瘤铜针疗法:此法源于20世纪60年代。操作者将铜制针体插入血管瘤体中,并留置一至两个月。金属铜元素在体内与组织液接触形成离子铜,并在局部引起炎症、肿胀和部分瘤体组织坏死,血管腔闭塞,瘤体缩小好转,拔出厅针后创面逐渐愈合好转。在此疗中,由于产生铜原子的吸收,并产生相应毒性作用,故目前也很少采用。

8.血管瘤超声高能电生化效应场治疗:

本疗法是由湖南省112医院血管瘤专科专家课题组主治大夫杨明章经20余年倾心研究,在总结比较现有传统疗法基础上,结合90年代末高科技电子技术,高科技生物医学技术,电子技术,超声乳化技术,电磁物理技术,生物化学技术,成功开发出治疗血管瘤顽症的高科技新疗法。其主要原理是:采用电生化效应场治疗仪在血管瘤瘤体产生超声高能电磁振荡,并产生电生化场效应,并电生化因子,作用于血管瘤瘤体细胞膜使其乳化、凝固,瘤体细胞死亡,血管管腔闭塞。治疗后3~5天内出现明显肿胀,肿退后血管瘤即被逐渐形成的结构稳定的纤维组织所取代,血管瘤缩小后消失。该疗法治疗后无痛,不影响正常生活,无毒副作用和致畸变作用,疗程短,疗效达95%以上,费用低,治愈后不留疤痕和局部组织畸形,是各种血管瘤特别是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