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带苔原气候:白姜什么时候是收获季节不知道能不能库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4/27 02:59:32
本人 想从事白姜生意却不知怎么去做是重庆的大白姜

做生意就是买卖关系,也不需要什么好高深的技术,联系买主,这个主要靠你去跑去问,做的久了自然会有稳定的各户!

白姜又名白皮生姜,是铜陵农家品种,种植历史有千年之久。其品质优良,驰名中外,是铜陵的八宝之一,也是安徽省著名特产。
1、特征特性
生长势强,株高用一90 cm,每丛有地上茎 15-20根,地上茎绿色,呈极针形,姜块长而肥大,姜指饱满,鲜姜表皮光滑,呈乳白至淡黄色,嫩芽粉红,肉质淡黄,细嫩,纤维少,辛香味浓,辣味适中,品质优,除
鲜食外,还适于鹏渍、糖渍和脱水加工成各种姜制品。
2、栽培技术
2.1选地整地
选择地势高燥、向阳、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且不重茬的田块。冬至前后翻地,用铁锹深
翻,称“挖姜田”。垄宽30-3.5 m,深0.5-0.6 m,第二年播种前,姜田再深翻一遍。作3m左右的高畦后,按55-60 cm行距横挖梳子形的小行垄地,播种沟深对一30 cm,沟壁整成南陡北斜(约成 50”的斜坡),并
用力将北沟壁踩严踏实,同时开腰沟、纵沟和围沟,并施足基肥,如土杂肥、人畜粪、厩肥、饼肥等,每亩施 2 000-2 500 kg。
2.2适期播种
适宜播种期为4月上中旬,播前,种姜从姜阁内取出后,放在室内阴晾3-5天,进行炼芽。用手抹掉姜种种块上的细弱小芽和带有黑斑点的芽。选择姜身粗壮,顶部钝圆的花生芽的姜块作种姜,每块姜种上只留一芽;二是切块,视姜芽着生密度和部位而定,一般亩播种量 250-300 kg,用刀切块,每块种姜重 50-60 g。
2.3播种
播种密度视土壤肥力而定,一般行距 55-60 cm,株距月一22 cm。将种块摆放在播种沟的北坡壁上,并
在播前用小铲子将摆放种块处铲平,顶芽向下,朝一个方向,距沟底4-5 cm处种下(因为此处为土壤于湿的临界处,既能保证姜芽生长所需水分,又可避免雨后土壤底层过湿和沟底积水造成烂种的弊病)。播种后,立即在每块种姜上盖一把土粪灰。并每亩施50 kg磷肥和 50 kg饼肥。最后再盖上牛栏粪或其他厩肥,以防姜垄被大雨淋垮冲倒。
2.4田间管理
①肥水管理生姜喜湿,忌积水,怕干旱。生长期间要保持姜田湿润。同时做好清沟沥水,沟沟畅通,做到水能排出,干旱易浇灌。追肥分3-4次进行,第一次追肥在出苗后15-20天(即5月中旬),追施一次“提苗肥”,每亩浇施腐熟有机液肥 500 kg;第二次在6月中旬,重施一次“断奶肥”,每亩施40-50 kg饼肥,磷酸二铰 25-30 kg,有机液肥 600-800 kg和土火粪800 kg;第三次在7月上中旬,结合培土,重施一次“壮姜肥”,每 亩施 80-100 kg饼肥,土火粪2 500 kg;人畜粪 3 000 kg;第四次追肥在
8月上中旬结合挖姜沟变土时再重施一次“壮姜肥”,此时追肥,应以腐熟有机液肥为主。
②搭棚遮阳生姜性喜阴凉,不耐高温强光,特别是刚出土的新芽最怕太阳暴晒,表现植株矮小,叶色黄衰,姜块瘦小,产量降低,辣味加重,纤维增多,品质变劣。生姜搭棚在播种结束时进行,在播后25-30天,即第一芦有30%-40%出土时就要结束。搭棚的材料,每亩用姜扑200-300根,竹竿 140-150kg,干芭茅 350-400 kg,或遮阳网 700 m‘。其具体方法是:每隔3个小姜垄地插一行姜扦,每一行隔1.0-1.2m插一根。然后用竹竿在姜扦距畦面1.5-1.6m处横挡扎好,形成平齐的网架,在竹竿上档摆芭茅或遮阳网。最后再用竹竿压住芭茅并扎牢即可。芭茅摆放以“三分阳七分阴”的稀疏光照为宜。到9月上中旬,应及时落下或撤去遮阳拥,否则会引起姜茎叶徒长,产量降低。
③中耕培土培土能促进仔姜肥大,疏松土壤,提高肥效,促进发根,并保持仔美皮薄幼嫩,节间伸长,提高产量和品质。生姜培土一般进行5-6次,第一次培土在2.0-2.5芦期,稍覆盖点立即可,将肥料和杂草等一并雍盖起来。半月后,可进行第二次,这次稍培点土就行。再过20天左右,可结合追肥进行第三次中耕培土,这次要平姜垄了,可重挖。第四、第五次培土应看天而定。一般要求选在雨后的第三天或第四天进行,此时地潮湿润,可重挖重培,将原来踩成的姜垄变成姜沟。土要培到茎芦的 12-15 cm处,且越高越好。
④间苗、抽心间苗在l-2芦期进行,每株只留一芦健壮苗,如种姜上隐芽萌发的弱苗出土,须间掉,以免消耗养分。抽心就是将充分生长的生姜茎芦的烦心抽掉,以抑制姜地上茎芦疯长,促进仔姜肥大。抽顶心一般在立秋后,在每天早晨露水未干时进行。顶心应抽2-3次,每隔5-7天进行一次。
2.5病虫害防治
①姜瘟病姜瘟病是生姜的一种毁灭性的病害,发病地块一般减产10%-30%,重者扣%以上,甚至绝收。其病原菌为青枯假单胞杆菌,根茎发病初期呈水浸状,失去光泽,黄褐色,根茎横切面髓部呈褐色,后逐渐软化腐烂,流出灰白色的恶臭汁液。茎叶初呈萎蔫青枯,无光泽,叶进反卷,清晨或傍晚时植株无露水。发生初期一般在6月中下旬,7月中旬至8月中旬为发病高峰期。发病最适宜温度为28-30℃,大雨过后或田间湿度过大,容易发病。防治方法:一是换茬轮作和水旱轮作,轮作项3-4年;二是选用无病种美;三是禁用带病菌肥料,禁用病区的水,保持田间不积水;四是发现病株及时挖除,而且要挖除相邻的植株及土壤带出姜田销毁,并在病穴及周围用漂白粉或生石灰彻底消毒;五是播种时,将分切的种姜用草木灰、石灰液或福尔马林等蘸于伤口处进行消毒;六是增施磷肥和钾肥,特别是钾肥,提高植株抗性;七是药剂防治,用生石灰或敌克松进行土壤消毒,用福尔马林进行浸种消毒。田间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杀得、速补等杀灭细菌的药
剂,对根茎部浇灌防治,每隔10-15天浇1次,连续施药3-4次。
②姜螟又称“钻心虫”,幼虫咬食嫩茎,造成植株空心,阻碍水分的运输,使麦苗凋萎枯黄,幼虫从5月下旬开始一直危害到生姜收获,7-8月发生量最大。防治方法:人工灭杀,发现幼苗被害时,找出虫口,用食指和大拇指由下自上逐渐紧捏茎秆至无空心处,将幼虫捏死于茎秆中。药剂防治,在幼虫低龄或卵初孵化期,用卡死克、特杀唤、杀螺杆菌粉剂等药液喷洒防治。
③斜纹夜蛾专食生姜叶片,用杀虫双或爱诺虫清、阿维菌素、Bt虫净等生物药剂喷洒防治。
④蛴螬也称“白地蚕”,是危害生姜的主要地下害虫,姜块被害后,钻成孔眼,植株枯死,并转移危害。6月下旬到8月中旬为幼虫盛发期。防治方法:每亩用辛硫磷0.5 kg拌细土15 kg,整地时撒在畦面,撒后翻耕一次,用毒上杀灭螬精幼虫。
3、收获贮藏
3.1收获
生姜收获分两种,一是收鲜姜,一般9月底10月初开始收鲜姜,10月中下旬为收获旺季。二是收种姜,一般在立冬进行。留种地应选择长势旺,无病虫害发生的地块。并采用片选或株选,进行严格选留种。
3.2姜阁
铜陵白美是用“姜阁”贮藏过冬和催芽的,阁下烧火加温,称之为“孵种”。姜阁建造在地势高燥,避风向阳处,阁高 8 m,长宽各45-5.0 m,呈正方形。墙内外均敷泥封实,以防冷风侵入,距地面1.5m处用木料架设楼概,在栅上相间铺毛竹片,然后在楼栅上用立体式的分箱隔开,即用竹栅分成8室,状如蒸笼底。中央留 80-85 cm见方的火道或人行道到阁项,阁顶的南墙开一个约 30 cm见方的小天窗,以便排除水气。阁的屋顶盖瓦,瓦的下方用草茎泥封闭。孵姜种时,先在平铺的竹棚上垫3-4层干荷叶,竹栅四周壁也用干荷叶隔开,依次放好姜种,一直放到阁须摆满为止,上面再用荷叶盖严,以后在楼下烧火加温,每日早晚各一次,开始40-42天用干芭茅烧火,每次烧柴 20-25 kg,大约烧40-60 min,目的是使生姜发汗脱水。出汗后,改用硬柴或棘柴烧火增温,每次烧柴 25-30 kg,冬季使阁内温度保持在 12-14t。到3月中下旬至4月初改烧文火,使温度达20-25℃,以促进发芽,一般至4月上旬,即可催出 1cm左右的姜芽。
铜陵姜阁既可用于催芽,亦可用于贮姜,独具特色,其优点是在孵种期间,经过加温脱水,姜皮干燥皱缩,减少了姜块中的游离水,提高了姜块内温度,促进酶的活动,使养分不断转化,并杀死种姜表皮附着的一部分病菌及纯化姜块中的病毒,减轻病害的发生,另外贮藏和催芽一次成功,且姜阁贮藏姜种量较大,一个姜阁一次可贮藏催芽种姜达8000-10 000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