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宝贝第一部全集:分析考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5/03 01:10:45
哪位有谈分析当前考研的形势一些论文,内容是为什么要考研,考研的重要性,必要性,严峻性之类的,谢谢了

考研复习规划和时间管理技巧

大家知道,考研是一项系统而浩大的工程,需要总体性地把握。在这一年或者半年的时间内,如何组织自己的复习计划?如何有效地管理自己的复习时间?如何通过科学的复习规划和时间管理大幅度地提升学习效率?这些无疑是广大考生最为关注的问题。本节,我们将给出大家期盼已久的答案。

一、为什么要制定复习规划

1?考研自身的特点需要规划

考研不比平时的期末考试,其耗时往往长达一年之久。作为我国目前水平最高的入学考试,它要经过基础知识储备、题型强化和融会贯通、模拟强化与冲刺好几轮的复习。而且考研表面上看只考四门课程,实际上所考察的内容要多得多,里面又涉及到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关系、科目与科目的关系等繁琐的问题。历时长,内容广,使得考研本身成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划,往往不是在复习过程中顾此失彼,就是大量浪费复习时间,降低复习效果。好的复习规划可以消除考生心理上的不确定性,人对确定的东西、掌握得住的东西才会有安全感,才不会慌乱。要知道,事情多不是问题,乱才是问题。

2?考生的复习特点需要规划

由于教育体制的原因,中国的学生大都缺少主动性,做事情习惯于被引导而缺乏自主规划。考研复习不同于高考复习,没有固定的教室,没有统一的教师,也没有大小规模的考试,复习进程、科目之间的时间分配、复习效果的检查等,都需要考生自己把握。很明显,绝大部分考生在复习之前对于考研还没有什么经验,这样一来,要使我们的复习对最后的考试最有效,顺利达成我们的目标,我们就不能只是跟着感觉走,而必须对自己的复习有所规划。

3?考研的重要性和风险性需要规划

通过考研可以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考研还是许多人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对于任何选择考研的人来说,考研都是一次重大的人生决策。有人说:人生很长,但关键处只有几步。考研正是这关键的几步之一,一分之差也许就是两种命运。考研的重要性和风险性毋庸置疑,它最大的代价不是金钱而是青春,它最大的收益不是文凭而是素质。因此,考研说到底是在和命运做一次残酷的斗争,知己知彼、稳扎稳打才能取胜,正确的规划恰恰可以做到这一点,最大化我们的资源,让我们有条不紊、信心百倍地走进战场,成就自己的选择。

从上面的分析,大家知道了复习规划对于考研复习准备的必要性了,那么什么样的复习规划才是一个好的复习规划呢?或者换句话说,一个好的复习规划应该具备哪些特点呢?这对于我们制定和检验自己的规划都具有指导意义,下面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

二、好的复习规划所具备的特点

1.与实际情况联系紧密

好多考生制定计划的时候漫无边际,计划和实际之间距离太大,不管自己基础怎么样,也不管时间允许不允许,单纯地从自己的理想出发,结果制定的计划,豪华漂亮却执行不了。我们的复习规划是整个复习过程的战斗地图,它的作用就是要我们对自己的备战过程有一个明确清晰的认识,把总体的目标分解开来,落实到平时的生活中去。因此,一个好的复习规划,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明确自己的基础,了解一下自己的执行效率和精神状态,解剖自己的时间流向,制定突发事件的配用方案等等,把总目标有机地分解开来进行分配,而不是简单地切割开,机械地散布到平时。

2.明确清晰,便于记录和检视

好的规划应该明确清晰,方便我们执行和对自己进行监控。这里首先指出一点,好多同学做规划,只是在头脑中想一遍,写在纸上的很少,甚至几乎没有。这一点很不好,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们辛辛苦苦做出来的规划,也许睡一觉起来就忘了,要明确自己最近要做什么,还要从头考虑,这样不但浪费时间,还为计划的执行打了一个很大的折扣。这样的计划虽然非常“灵活”,但是对整体的复习过程缺乏宏观上的把握,最后的复习过程必然出现断层或者拖延。因此,大家制定的计划一定要落实到纸上,不要求太长,但一定要明确清晰。这样,我们每天都可以按照计划稳步前进,这对于计划的执行和最终目标的达成具有重要意义。

3.具备相当的弹性和可操作性

除了上面提到的两点,好的复习规划还必须具备“外圆内方”的特点。所谓的“外圆内方”指的是把规划的弹性和可操作性结合起来,一方面要按照规划保质保量地完成,另一方面要制定对于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和备用措施。有人主张不制定计划,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是他们常常挂在嘴边上的一句话。这就是对于这个特点的认识不足造成的,他们制定规划的时候或者把每天的时间甚至吃饭前后都塞得满满的,或者就是对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制定不足,执行的时候,遇到一点点和预期不同的情况,他们的计划就难以继续执行下去,让自己的心情连连受挫,以致最终放弃规划。因此,我们在这里要强调一点,考生制定规划的时候一定要给自己留有余地,多准备一些应对突发事件的备用方案,在规划的执行过程中根据适当的原则不断调整,以保证自己的心态和规划有效地执行。

三、如何制定复习规划

1?规划的制定原则

1)划分阶段

考研复习这么长的时间,必须划分成不同阶段,反复进行几轮复习,并针对不同阶段的特点安排复习任务,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各科齐头并进。

2)有所侧重

考研录取既有总分最低线又有单科最低线,这就要求不能有“瘸腿”科目,因此存在弱势科目的考生必须向弱项倾斜。各科都不错的考生也要有所侧重,实现边际效用最大化,也就是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能带来最大好处的地方。

3)结合个人实际

每个人必须在制订计划前问自己这样几个问题:总复习量有多大?哪些科目是薄弱环节?根据往年竞争情况,各科大概多少分才有把握考取?我目前的水平和目标的差距是多少?等等。

4)整体复习规划与阶段复习计划、单科复习计划相配套

整体复习规划精确到月份就可以了,不要过于细致。进一步的安排由阶段复习计划和单科复习计划来完成,它们应该详细列出每周的复习任务和进度。最后制订相应的日计划。制订日复习计划不能将时间分割得太零碎,起码应该以两个小时为单元来分配复习时间。

5)灵活变通

计划一旦制订出来,就必须坚决执行,然而适当的灵活变通也是必要的。例如根据已完成的复习情况来调整计划,强化薄弱环节;或者根据大纲的修改而及时修订计划等。

2 解剖自己的时间流向

明确了制定原则,制定规划之初,首先要做的就是审查一下你的时间流向。

要做到这一点,你可以先按照作息时间和课程表(对于在职的考生应该是活动安排)把某个星期的活动详细地列出来。留出空间来加入被同学和朋友打扰等难以预料的活动。用这种简单的形式,在你度过这个星期的过程中,记录实际花费在每一项活动中的时间,在一周结束时把它们加起来,将这个数字与应该发生的状况相对照,即理想状态下你的时间应该流向何处。你可能会发现一直都有人在打扰你,如果是这样,你的干扰日志会帮助你劝服那些干扰者在对你们双方都合适的时间一起打扰你。另外,这也说明你在“喂猴子”。“喂猴子”是出自于“哈佛商业评论”的一篇关于管理时间的文章中的一个短语,表示不必要地为别人做事。

存在许多时间小偷,“喂猴子”就是那些经常传递任务的人扔给你的活动。他们可能是你的老师、你的同学或同事、朋友、下属等等。你甚至可能乐于“喂猴子”,因为这让你感到英明或有乐趣。不幸的是“猴子们”侵蚀了你的自由时间,并且每次你喂了他们,他们就会变得更依赖你。所以对付“猴子们”,你应该遵循以下规定:保持较少的“猴子”数量,避免面对面或者随意地来喂他们,而应该通过备忘录在规定的时间内来喂他们。

3 明确各科每轮复习要求,确定大体时间安排

对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之后,要对每轮的复习要求做一个大致的规划,进而确定时间安排。在大体的时间安排上考生可以使用效果反映比较好的“三三复习方略”。所谓的“三三复习方略”就是把总的复习进度划分为三个阶段;每一科目又各自有三轮复习。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殊情况,在三轮复习开始之前增加一个预备轮,对自己基础较差的部分加以弥补。下面介绍科目复习进度的具体安排,以及每一进度的特点和任务。 第一轮复习

英语、数学学习都具有基础性和长期性的特点,而专业课内容庞杂,因此它们的第一轮复习都安排在起步期。政治复习不必开始,因为它每年大纲变动较大,目前新大纲未出台。首轮复习目的是全面夯实基础,因此主要使用本科阶段的基础教材,外加一些适合首轮复习的辅导资料,也可以选择长期班或预备班来给自己充电。

鉴于此,英语在此阶段以词汇、语法为重点,同时开始阅读理解训练。虽然词汇、语法已不再作为考试项目,但它们仍是整个英语复习的基础,因此一开始就要重点强化过关;数学在此阶段的重点在于先系统学习教材,全面整理基本概念、定理、公式及其基本应用,一边开始大量做题,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对于专业课,本校本专业报考的,要利用常规教学,学好专业课程,跨专业或跨校报考的,此时要开始专业课程的复习,如可能,应旁听一些重要的专业课。

第二轮复习

所有科目的第二轮复习都安排在强化期。关键要完成两个任务:一是从全面基础复习转入重点复习,对各科重点、难点进行提炼和把握;二是将已经掌握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解题能力。

政治的首轮复习和第二轮复习是结合在一起的。主要是重点提炼每门课程的基本理论和重要结论,研究考试大纲知识点,特别是新增考点和新修考点;对跨章节、跨学科的相关知识点进行初步综合。英语要重点解决考研英语的关键——复杂长难句,熟练掌握各种较长较难的句式。这一阶段要加大阅读量,提高快读和精读能力,同时也通过阅读来巩固语法、词汇和句式。进行相当分量的题型专项练习,以做题来巩固。本阶段数学复习时间会相应减少,做题数量也不可能很多,因此要在首轮大量练习的基础上,回头总结、归纳,反复揣摩典型习题,提炼解题规律。对于专业课,由于公共课分量加大,专业课复习时间会大为减少。本阶段任务是对各专业课程进行总体逻辑框架上的整理,建立起整个专业知识体系,同时开始按专题归纳整理知识内容。

第三轮复习

本阶段重点,一是归纳总结,升华提炼,查缺补漏;二是强化应试能力训练。

公共科目和数学在第三轮复习的前期安排了一个模考带。设置模考带的主要目的是经过两轮复习后用正规考试来检测一下复习效果,以便发现问题,及时调整第三轮复习计划,同时也有助于增加实战经验。模考有两种方式,一是自我模考,二是参加模考班。

对于政治,由于近年来材料题和论述题越来越呈现出时事政治和政治基本理论相结合的特点,因此本阶段需要重点进行时事政治与基本理论关联分析的训练。英语的重点任务有两个,一是进行大量模考练习,二是强化训练写作,力求培养语感和手感。考研英语作文命题不会冷僻,不会很专业,通常与学习生活紧密联系,或反映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因此有意识地多阅读一些相关文章,熟悉有关观点、句式、词汇,再动笔练练。数学在本阶段主要是逐步恢复做题练习量,进行大量模拟训练,进一步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使解题状态上升,以便在考试时达到最佳点。专业课在最后阶段需要快速地反复复习,强化知识点的记忆,同时针对专题复习。

这样,你的复习规划就有了大致的雏形,至于细节的问题,可以参照本书后面的单科复习方法部分加以填充和细化,在此不再赘述。

4?需要注意的问题

1)注意复习时间的分配

复习时间的分配又包括两方面:一是总体复习时间在所有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之间如何进行分配,以取得最佳均衡的问题;二是每一复习时间段(比如一天)中各科如何分配时间,以求得最佳微观复习效率的问题。总体复习时间的分配要遵循“突出重点、弱项倾斜”的原则,切忌“平均主义”,将时间分割得七零八碎。

具体到每一天复习时间的分配,首先要注意的是不能将时间分割得太零碎,否则就只看见忙忙碌碌,桌子上堆满了各科书籍,却根本没有效果。建议起码以小时为单位来分配复习时间。但要避免的另一个极端是连续长时间(比如一整天)复习同一门科目,这样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学习行为研究已经表明,学习同一门科目一般在1~2个小时左右进入效率的高峰期,随之会有下降趋势。4个小时以外,效果就不理想了。所以我们要科学用脑,看、听、读、做(题)交替进行,学习一段时间后,要适当休息一下。

2)注意按照记忆规律和生物节律来组织复习

下面给出了不同种类的复习方式,考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集中复习:适合对难度大和连贯性强的知识的复习。分散复习:适宜在复习内容难,缺乏兴趣,容易疲劳时使用。间隔复习: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所以要注意间隔复习,间隔时间是先短后长。生物节律复习:精力充沛时用来复习有难度的部分,轻微疲劳时,用来复习容易的部分。过度复习:复习量达到150%时,记忆效果最好。尝试背诵复习:边阅读边背诵,阅读与背诵交替进行,效果好于单纯阅读。

3)注意充分利用零碎时间

之所以前面要求考生解剖自己的时间流向,就是要考生最大限度地利用手中的时间,越是事情多,零碎的时间就越多。我们不要小看这部分时间,日积月累会对我们的复习产生巨大的作用。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一部分时间,如走路时、睡着前记忆或回忆单词、公式等需背诵的知识。 四、如何进行时间管理

谈到时间管理的问题,有一个三只钟的故事总是给我们启迪。

一只新组装好的小钟放在了两只旧钟当中。两只旧钟“滴答”、“滴答”一分一秒地走着。其中一只旧钟对小钟说:“来吧,你也该工作了。可是我有点担心,你走完三千二百万次以后,恐怕便吃不消了。”“天哪!三千二百万次。”小钟吃惊不已,“要我做这么大的事?办不到,办不到。”另一只旧钟说:“别听它胡说八道。不用害怕,你只要每秒滴答摆一下就行了。”“天下哪有这样简单的事情。”小钟将信将疑,“如果这样,我就试试吧。”小钟很轻松地每秒钟“滴答”摆一下,不知不觉中,一年过去了,它摆了三千二百万次。

每个人都希望梦想成真,成功却似乎远在天边遥不可及,倦怠和不自信让我们怀疑自己的能力,放弃努力。其实,我们不必想以后的事,一年、甚至一月之后的事,只要想着今天想着现在如何把事情做好,未来的成功就会变成我们生活过程中的一种副产品。“一切的节约都是时间的节约”,马克思这一经典之语,值得我们用一生去体会。就考研而言,有的人只复习90多天就一举过龙门进入理想中的院校;有的人一考却是三四年五六载,可能还是功名无望。自然,考研成功的方法不一而足,但谁也不能否认的一点就是对时间的管理。时间的管理,是一门大学问。好好研究一下这门学问,不但有利于考上研究生,而且对于日后事业的发展,也影响深远。

时间管理学者杰克·弗纳对时间管理的定义是:有效地应用时间这种资源,以便我们有效地达成个人的重要目标。需要注意的是时间管理本身永远也不应该成为一个目标,它只是一个短期内使用的工具。一旦形成习惯,它就会永远帮助你。一个人之所以成功,时间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关键因素。如果我们想要成功,就必须把我们的时间管理工作做得更好。要把时间管理好,最重要的就是做好以结果为导向的目标管理。它的要点如下:

1.做好心理建设

要把时间管理好,要先做自我心理建设。首先要有把事情做好、把时间管理好的强烈欲望。其次是要明确做好时间管理的目标是什么,进而不断实践。时间管理是一种技巧,观念与行为有一段差距,必须经常地去演练,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最后是要下定决心持续学习,直到能运用自如。

2.改变对时间的态度

时间=金钱=生活,甚至时间>金钱,即时间比金钱还重要。只有把时间管理好,才能够达成自我理想,建立自我形象,进一步提升自我价值。每个人应把自己当成一个时间管理的门外汉,而努力不断地学习。若能每天节省2小时,一周就至少能节省10小时,一年节省500小时,则你的生产力就能提高25%以上。每一个人皆拥有一天24小时,而成功的人单位时间的生产力则明显地较一般人高。

3.获得成就感

引起动机的关键就是成就感。要成就一件事情,一定要以目标为导向,才能把事情做好。把握“现在”,专注于“今天”,每一分每一秒都要好好把握。时间管理得好,能让人更满足、更快乐、赚取更多的财富,自我价值亦更高。关于成就感的获得,考生朋友可以参看上一节心态篇。

4.规划与组织

保持整洁能够提升我们的自我价值、自我形象以及自我尊严。例如将桌面保持整洁、做完事立即归档、做事只经手一次等。对于没有效果或者效果不大的资料,坚决丢掉!

5.设定优先顺序

每个人每天都有非常多的事情要做,但根据80/20原理:在日常工作中,有20%的事情可以决定80%的成果。将事情依紧急、不紧急以及重要、不重要分为四大类,一般人每天习惯于应付很多紧急且重要的事,但接下来会去做一些看来紧急其实不太重要的事,整天不知在忙什么。其实最重要的是要去做重要但是看起来不紧急的事,若你不优先去做,那你的目标将不易达成。设定优先次序,可将事情区分为五类:A=必须做的事情;B=应该做的事情;C=量力而为的事情;D=可以委托别人去做的事情;E =应该删除的事情。最好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做A类及B类的事。忘掉过去种种,而努力于未来。专注于目前的机会,努力去把握,真正的成功本身就是一种态度。

6.成功的关键

(1)有毅力、有耐心地持续工作,直到完成;

(2)做完工作,给自己适度的报酬与奖励;

(3)花1分钟时间规划,可节省4分钟的执行时间;

(4)有组织地复习资料系统。

总之,对于时间的有效管理,一方面让我们摆脱了大量模式化的枯燥工作,另一方面能为我们节省出较多的自由支配时间,有助于我们进行更多清晰的、有创造性的思考,从而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

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社会对高科技人才的需求以及本科生、研究生的待遇差别,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考研”这条道路,越来越早地着手准备考研。现在一些主流的考研网站上经常会冒出咨询2006年考研的帖子,一部分同学已经陆续着手报名参加2006年考研辅导班;考研辅导机构也开始在校园内举办各种各样的讲座,争夺2006年的生源和市场。
如果说上大学是所有高中生的梦想,那考上研究生就成了大部分本科生的不得不作出的“选择”。
“一步早,步步早”。复习准备的阶段的提前,将使你的考研之路走得更加从容,增强了考研的信心,考研成功的把握越大。“要想在秋天有好的收获,春天一定不能忘记耕耘”。这时候的我们要开始为以后的漫漫考研路做准备,做什么准备呢?我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 学校、专业的选择

如果考生对自己的专业很感兴趣,也想以后在这个领域得到发展;或者觉得自己的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为了保险起见决定考本学校本专业的研究生。那么首先应在大三的专业课上认真听讲,除了课本知识外,可以到图书馆看看相关专业书籍,有所选择的听听学校请来的专家讲座。另外,要多跟专业课老师、师兄师姐交流。我认为这样很容易就能了解到导师的个人能力、在该学科领域的影响、具体研究方向、科研经费的多寡、给研究生提供的研究条件优劣、发展前景的好坏、被录取的难易,从而确定未来导师。这里特别强调的一点是跟刚考上研的师兄师姐交流。我认为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获取考研方面信息的好办法。他们经过考研中的酸甜苦辣,对考研的过程是比较了解的。有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也很乐意向师弟师妹传授考研方面的经验教训,考生可以好好利用这个资源。

现在跨校跨专业考研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跨校跨专业考研遇到的问题比考本校本专业研究生遇到的问题要多。“双跨”考研相对来说比较难,考生要有一个心理准备,隔行如隔山,“双跨”考研就象另起炉灶,需要从头学习,自然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劳动。而且“双跨”考研失败的概率也更高。另外,专业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补上去的,“双跨”考研考上的研究生在以后的研究工作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当然,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跨专业考研也不例外。跨专业考研的优势还是很多的。对那些对本科专业不感兴趣,或觉得本科学习的专业没有发展前途的考生来说。跨专业考研是“改变命运”的好办法。现在的研究也是合作式研究,导师需要不同本科学习背景的学生共同完成课题。所以也愿意招一些相近专业或相关学科的非本专业学生。另外,跨专业的考生以后找工作的范围会更广一些。考生在决定跨专业考研前一定要慎重,跨度也不要太大,并且,一旦选择了,就要坚持到底。在选择某一专业前,应先广泛阅读这方面的资料,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就会知道选择这个专业是否是自己真正兴趣所在,还是人云亦云,一时冲动所致。可以从互联网或一些校园数据库中找到跨考专业的最新资料,了解一下此专业的可能发展趋势,估计一下是否有发展前途,是否值得报考。如果学生对某一专业并不真正了解,可能会凭借主观想象或自己对此专业一知半解的认识而对该专业产生错觉,真正了解后才发现根本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回事,就可以及早地更换专业方向。考生在决定了考某一学校某一专业时,就应了解所报院校对跨专业考研有无具体要求,是否要求考生必须学习并通过该学科的某些主干课程,可以通过校园网,研究生招生办等获知。许多学校是没有这类要求的,但要求上研时可补学这些课程,不算学分。确定好学校和专业后,可以通过图书馆查找往年该校的招生简章,知道往年该校该专业考哪些科目,使用哪些辅导参考书并想办法获取这些资料。有一种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便宜最有价值的辅导资料的方法是:通过各种关系认识一到两位在该校读书或工作的朋友,让他们帮忙获得。考研结束后尤其在考研成绩公布后、毕业前的这段时间。一些参加过考研的学生会将大量的考研辅导书,历年试卷,考研笔记赠送给将来准备考研的师弟师妹或二手便宜卖掉,学校会为毕业生安排几次校园跳蚤市场,具体时间,地点会有通知,可以通过校园网查到。(考生选择某一学校时,就应常去该校的校园网看看,尤其要登陆该校考研bbs,关注跟考研相关的信息。)可以委托朋友帮忙代买。这段时间过后,再想弄到这些考研资料,就颇费周折。

二 课程准备

课程准备实行“三分制”,至少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用于本科课程学习。研究生教育是本科教育的延续,要是在本科学习中留下一些不该有的空白,对以后的继续深造影响很大。考研的科目和以后实用的科目是两回事。政治和一些基础科目如数学,化学等考完研后可能就长时间不用了。而一些专业课知识在考研初试中并不考,复试时也因考生专业背景不同,学生来源不同而网开一面,但上了研究生后却非常有用。上研后导师在课题具体研究方向,研究思路,论文设计等方面会给学生有一些指导,但具体过程还是由学生自己完成,这就需要用本科阶段的很多知识。本科基本理论知识越牢固,基本操作技能越扎实,研究生阶段的研究工作越得心应手。本科阶段通过耳濡目染对本专业的总体认识,基本现状、常识性知识、基本动手操作技能、可能的发展趋势,专业学习特点等会在大脑中长期留存。即使一些忘记了,以后通过自学再次补充还是比较容易的。反过来,本科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以后没有老师指导,学生完全自学这方面的知识就比较困难。在校的大学一、二年级主要学习基础课程,从大三起才真正开始接触和学习专业课程,真正接触专业课老师。所以06年在准备考研的学生在这段时间不能放松专业课的学习,尤其是志于考本专业的学生。同时为了给以后的考研复习腾出更多的时间,除了一两门安排在大四上的必修课外,大三应多选一些选修课,已达到学校规定的学分。

这段时间应抽出大约三分之一的学习时间复习英语:包括积累词汇,熟悉语法,掌握解题技巧等。没过四级的同学更是马虎不得。四级没通过带来的严重后果,考生心里也是非常清楚的。准备六级的同学在做六级真题及相关辅导资料的同时,不妨做做考研真题。我们平时在选模拟题时,希望它的难度比考试稍难,问题的设置合理一些,题材广泛一些,通过做这些题能提高阅读能力,巩固词汇、语法,熟悉并掌握一些解题思路,技巧等。对于现在准备考六级的同学来说,考研真题就是这样。研究生考试的英语真题较六级英语来说,词汇,阅读量大,长句多,问题设置难,答案更隐蔽。所以与其找一些乱七八糟,良莠不齐拼凑起来的劣质六级辅导资料,还不如做考研真题练手,这样也可以更早的接触、体会研究生英语考试。

另外三分之一的时间用于其它方面的准备。考研真正复习是从考研前的那个暑假开始的。正式投入考研复习后,考研的各个科目都要要并肩齐上,同步复习。之前应侧重于英语复习,其次是对专业课的了解。当确定要报某一专业时,就可以看该专业的辅导书了。理解其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政治的着手准备不宜太早,政治每年的考纲变化比较大,提早复习事倍功半。这段时间考生也可以看一些励志类的书,提前给自己鼓鼓劲。了解一下考研流程,知道考研的一些常识,提这个建议是因为我经常会碰到一些复习很久的考生提一些非常常识性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应该很早就知道的。或在报名等考研流程中犯一些很不应该的错误,即使一点小错误也可能造成不必要的麻烦,至少耽误时间,影响复习心情。另外有时间也可以去实验室(主要是一些理科学生)帮忙做做实验。这跟导师是最近距离的接触,“近水楼台先得月”,给导师一个好印象很重要。在最后的录取中,大家分数水平持平时,你就有优先的机会。如果导师为了表示公平,或不想破坏多年形成的招生原则你不能被录取时,他也可以推荐你到别的导师或其他学校学习。一般来说,导师的人际关系是比较广泛的,对其他老师的了解也比学生深入,调剂时老师推荐也是最稳妥的方法之一。这段时间,考生不仅要跟自己未来导师多交流,还有主动接触更多的本专业老师,至少让本专业老师看着你觉得面熟,对考生有一些好感。因为,复试是由本专业老师组织的,既客观的测试考生综合能力,同时也不能否认面试的时候多多少少有些感情成分在里边。

http://www.chinakaoyan.com/这个是中国考研网 上面全有

把自己搞成精品啊。对你的事业负责!不能混混谔谔的过 。有能力,不一定非要是研究生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