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微生物与环境监测:义学和义塾的区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5/01 23:33:39
义学和义塾的区别与开始设置时间

义学和义塾是同一个概念。

义学也称“义塾”。中国旧时靠官款、地方公款或地租设立的蒙学。对象多为贫寒子弟,免费上学。

知识点延伸:

义学,俗称义塾,清朝义学之设,系根据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定义学小学之制”,及康熙五十一年(1713年),“令各省府州县多立义学,聚集孤寒,延师教读”之规定而办理。

义学产生于北宋时期,始于名相范仲淹,是一种专为民间孤寒子弟所设立的学校。这类学校,有的是一些官员、地主出资在家乡所开办,也有以祠堂地租或私人捐款而设。长沙地区自宋代开始,已有了义学的记载。宋真宗天禧(1017-1021)年间,湘阴人邓咸“创义学于县南,以训族子弟及四方游学。”

义学之创立,由所在地官民义捐创立,或由官司创建,或单殊属个人私设;学生年龄为六岁至十一岁,学习读书写字,为地方的基础教育。

  义学
  | [<<] [>>]
  --------------------------------------------------------------------------------

  义学,亦称义塾,是一种免费的学塾,经费来自地方或私人筹募捐助,收教贫寒子弟,给以初级阶段的教育,以识字为主。汉代即有设置。

  杭州义塾见诸记载较早的有宋开禧元年(1205年)进士章槱在其家乡昌化县所创办的义塾。

  清代杭州府治所在地的义学,见于文字记载的有:

  宗文义塾 (见本篇《中等普通教育章》)

  普济堂义塾 在武林门内中正桥东。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监生高宗元捐募经费,创建斋舍。咸丰末年毁于兵火。同治三年(1864年),普济堂有所恢复,于是分设上、下两塾,上塾设于佑圣观巷同善堂,有仁、义、礼三斋;下塾设于普济堂,有仁、义、礼、智四斋。八年,上塾增智、信二斋,下塾增信斋。十一年,又增外信斋。后上塾又增辅斋,下塾增恕斋,共13斋。光绪十九年(1893年),浙江布政使刘树棠捐俸生息,每年增送塾师季倚,年终择优奖励,并选特别贫寒的塾生,给以度岁钱。

  元善义塾 在兴忠巷,系由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绅士魏彭年、汪远孙筹建,咸丰时期毁于兵燹。

  蒙泉义塾 在吴山。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由绅士王修、金兆墉建。咸丰十一年(1861年)毁于兵燹。

  正蒙义塾 清同治三年(1864年),闽浙总督左宗棠捐俸银四千两,在佑圣观巷建同善堂,内设正蒙义塾,收教孤寒子弟。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改为正蒙两等小学堂。

  辅仁义塾 在九曲巷。清同治七年(1868年),杭州土绅吴煦捐款设立,共三斋。光绪年间(1875—1908年),因经费不足而停办。杭州士绅王文韶悯念孤寒子弟失所,集资将三斋分附于宗文、普济、同善(即普济堂义塾上塾)三塾,使学生得以继续就读。

义学就是义塾,说那么多干啥.反正是由政府或者私人捐助,给贫民子弟进行初级教育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