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m使用ale教程:一道历史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4/29 23:06:5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百物输入之众,有如川流不息,仅丝一项,每日入城者计有千车”;“所居者有各地来往之外国人,或来入贡方物,或来售货宫中,所以城内外皆有华屋巨室。”
(1)该材料引自什么书?该书是谁口述的?
(2)材料中的“城”指的是哪个城市?
(3)你能否说说当时该城的繁华景象?

(1)《马可波罗行记》马可波罗
(2)大都
(3)自己翻译一下材料就行了,比如大街上人来人往,川流不息,入城者每日有几千,房屋秀美华丽等

引自《马可波罗行记》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的口述为底本
元大都城。

《马可波罗行记》中记载:(大都)"百物输入之众,有如川流不息,仅丝一项,每日入城者千车。……外国巨价异物及百物输入此城者,世界诸城无能与比。"
元朝也实行与宋朝相同的办法,由官府卖“引”给商人,再由商人转销,亦属商品范畴。元初棉布尚不普及之时,主产区的棉布亦由商贩运到还不生产的地域出卖。传统的丝织品、瓷器等,不但国内畅销,更是出口贸易的重要商品,在前代已有基础上更为繁荣。这些均可表明元代商业贸易的发展现状。
元朝商业贸易发达,还表现在城市的恢复和发展方面。北方的大都和南方的杭州是当时全国最大的城市。
大都是元朝都城,全国的政治中心,同时又是商业贸易中心。这里虽然曾是金朝的都城,但无大都并非金朝旧中都城,而是元世祖另建规模更加宏伟的新城。大都人口众多,前已述及,至少由元初的五十万左右,到元朝后期则已增至百万之巨。大都的商业贸易非常发达,据《马可波罗行记》记载,“汗八里(即大都)城内外人户繁多。有若干城门,即有若干附郭。此十二大郭之中,人户较之城内更众。郭中所居者,有各地来往之外国人……”。其注文引刺木学版本之文:“城外每门有附郭甚大,其街道与两邻近城内之附郭相接。延长有三四哩。每一附郭或街道,有华厦甚众,各地往来之商人居焉。每国之人各有专邸。”国内外各种珍贵物品均集于大都贸易,“外国巨价异物及百货之输入此城者,世界诸城无能与比”;“百物输入之众,有如川流不息,仅丝一项,每日入城者计有千车。用此丝制作不少金锦绸绢及其他数种物品”。每日入载蚕丝车达千辆之多,虽然此数字过大,不可能终年日日如此,至多是产丝旺季现象,却反映大都丝织业的原料来源。此外,在大都周围还“约有城市二百,位置远近不等,每城皆有商人来此买卖货物。盖此城为商品繁盛之城也”①。〔均见《马可波罗行记》第94章《汗八里城之贸易发达户口繁盛》。〕
第二个重要城市就是南方工商业中心杭州城,乃是“世界最富丽名贵之城”。杭州城“有十二种职业,各业有一万二千户,每户至少有十人,中有若干户每至二十人四十人不等。其人非尽主人,然亦有仆役不少,以供主人指使之用”。城中从事工商者甚多,这里的“贸易之巨,无人能言其数”,商业贸易的规模极大。亦有许多外国商人留居杭州②。〔《马可波罗行记》第151章《补子国都行在城》。〕刺木学本《马可波罗行记》述杭州“城中有大市十所,沿街小市无数。……大市方广每面各有半哩,大道通过其间,道宽四十步,自城此端达于彼端,经过桥梁甚众。此道每四哩必有大市一所,每市周围二哩,如上所述。市后与此大道并行,有一宽渠,邻市渠岸有石建大厦,乃印度等国商人挈其行李商货顿止之所。利其近市也”。杭州的市场有隔日集市的制度,“每星期有三日为市集之日,有四五万人挈消费之百货来此贸易”。集市日的入市商人和买物人竟多达“四五万人”,足见市场规模之大。在此十市的周围“建有高屋,屋之下层则为商店,售卖种种货物。其中亦有香料,首饰、珠宝,有若干商店仅售香味米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