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对气候变化不关心:请问唐武宗李瀍为何要更名为李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5/05 07:25:48
顺便问一下有关李炎当时登基的问题
据说他是宦官改遗诏而登基的
有没有人知道具体是怎么回事,这宦官又是谁呢?
非常感谢

李瀍如何当上皇帝?
  皇位之争,决于歌舞伎女
  文宗兢兢业业勤于理政,但就在册立皇太子的问题上一波三折,颇不顺利。在曾被立为太子的鲁王李永无疾暴死后,文宗打算立他的异母弟安王李溶为接班人,但在宰相李珏的劝说下,立了敬宗第六子、陈王李成美为太子。文宗病重之际,下令枢密使刘弘逸、薛季稜和宰相杨嗣复、李珏奉太子监国。但是掌握神策军大权的左右中尉仇士良、鱼弘志认为太子即位自己没有尺寸之功,将来一定会受到排挤,所以他们联合趁机发难,称李成美身体患病,不当担此大任。他们以神策军为后盾,很快便将李珏等人的抗争镇压下去了。于是,仇士良伪造了文宗的诏令,册立颖王李瀍为皇太弟,派神策军赴十六王宅迎请颖王即位。
  据《唐阙史》记载,当时安王李溶和颖王李瀍都极受文宗喜欢,由于当时情形混乱,当神策军来到十六王宅时,却连要迎接哪位亲王都没弄清楚,随后匆忙赶来的宦官连忙大喊:“迎接大的!迎接大的”,意思是安王年长于颖王,应该迎接安王李溶。安王和颖王都听到了外边的喧哗,但是他们在没有最终确定之前都不敢贸然行动。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颖王妃王夫人起了决定性作用,她本是邯郸歌舞妓女,地位卑贱、无所顾忌,遇大事机敏而有胆略,她从容地走到议论纷纷的神策军将士和宦官面前,大声说:“你们所说的‘大的’就是颖王殿下,颖王身材魁伟,当今皇帝都称他为‘大王’,颖王与你们仇中尉还是生死之交,这等大事,你们可要谨慎,一旦出错是要满门抄斩的!”接着把隐藏在屏风后边窥视的颖王李瀍推出来。众人听了夫人的话确信无疑,就拥颖王上马,护送至少阳院。后来宦官发现迎错了人时已反悔不急,只好将错就错,册立颖王为皇太弟。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否认这种看法,认为皇位继承不可能出现这么荒谬的事情。但是无风不起浪,这件记载反映了在宦官操纵下皇位继承的混乱性。几天后,文宗病逝,李瀍即位,改名李炎,即唐武宗。

武宗李炎,原名李瀍,是唐朝第十五位皇帝,穆宗李恒第五子,文宗之弟,长庆元年(821)三月受封为颖王,与诸王同住宫外的十六宅。武宗工于心计,善于谋略,史称“沈毅有断,喜愠不形于色”,为人褊狭少容,睚眦必报,为巩固自己的皇位不惜大开杀戒。武宗朝内廷宦官当权,中央党争激烈,地方藩镇割据,三组矛盾交错纵横摆在这位年轻皇帝面前,但武宗的英明举措,多少遏制了唐朝统治走向腐朽和衰亡的进程。

武宗由于服用所谓的仙丹妙药,身体受到极大损伤。药物作用之下,他开始变得容颜消瘦、性情乖张。赵归真告诉他这是在换骨,是正常情况,所以身边的人规劝他少服丹药,他也不听。对于长生的狂热追求使武宗难以自拔了。会昌六年(846)的新年朝会,由于武宗病重也没有举行。这时候,道士们依然编造鬼话欺骗他。他们告诉武宗,生病是因为皇帝的名字“瀍”从“水”,与唐朝崇尚土德不合。土胜水,“瀍”名被土德所克制,所以不利,应该改名为“炎”,炎从“火”,与土德相合,可以消除灾祸。然而,改名并没有给他带来鸿运,且病情日渐加重,旬日之间口不能言,宰相李德裕等请求觐见,也没有得到允许。

因为字体太复杂,没法报户口,所以改了

晕,老师讲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