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到海口火车:春秋战国时期,提出“尊王攮夷”口号的是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5/07 14:33:11
谢谢 !

是齐桓公提出的
“尊王攘夷”,尊:尊崇。攘,排斥、抵御。这则典故的原意是尊奉周王为中原之主,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后来成为面对外族入侵时,结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同义词。
齐桓公执政以来,在管仲的辅佐下,经过了内政经济军事多方面改革,有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军事实力,适时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帜,以诸侯长的身份,挟天子以伐不服。
“尊王”,即尊崇周王的权力,维护周王朝的宗法制度。公元前655年,周惠王有另立太子的意向。 齐桓公会集诸侯国君于首止,与周天子盟,以确定太子的正统地位。次年,齐桓公因郑文公首止逃会,率联军讨伐郑国。数年后,齐桓公率多国国君与周襄王派来的大夫会盟,并确立了周襄王的王位。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召集鲁、宋、曹等国国君及周王宰孔会于葵丘。周公宰代表周王正式封齐桓公为诸侯长。同年秋,齐桓公以霸主身份主持了葵丘之盟。此后遇到侵犯周王室权威的事,齐桓公都会过问和制止。
“攘夷”,即对游牧于长城外的戎、狄和南方楚国对中原诸侯的侵扰进行抵御。公元前 664,山戎伐燕,齐军救燕。公元前661年年狄人攻邢,齐桓公采纳管仲“请救邢”的建议,打退了毁邢都城的狄兵,并在夷仪为邢国建立了新都。次年,狄人大举攻卫,卫懿公被杀。齐桓公率诸侯国替卫国在楚丘另建新都。经过多年努力,齐桓公对楚国一再北侵进行了有力的回击,到公元前655,联军伐楚,迫使楚国同意进贡周王室,楚国也表示愿加入齐桓公为首的联盟,听从齐国指挥,这就是召陵之盟。伐楚之役,抑制了楚国北侵,保护了中原诸国。

齐国的管仲向齐桓公提出的称霸方针 就是尊王攮夷

大坂冬季战役,丰臣、德川两方和谈,条件是填平大坂城外的护城河。丰臣方愚蠢地同意了,输掉了自己的最后砝码。德川家康用那种哄孩子的方式使大坂城成了一座没有防备的裸城。
由于在填护城河的过程中,德川方不仅填平了护城河,还把内城河、了望楼、围墙等一并拆除了,只留下了本丸。丰臣方也注意到情况十分危险,于是,第二年(庆长二十年,公元1615年)春,真田幸村等人重新修筑城墙、了望楼等工事,还招来新的浪人。德川家康就以大坂城内的浪人有不轨行动为借口,轻易地撕毁了和约。四月四日,德川家康从江户出发,向大坂臣进军。七日,又向西国的大名下达了讨伐丰臣家的出阵准备命令。

四月十三日,丰臣家在大坂城内召开军事评定,丰臣秀赖和淀姬亲自主持。显然,大坂城的防御能力已经无法与去年相比,所以真田幸村、后藤基次浪人武将等人提出的都是野战方案,而且都希望丰臣秀赖能够亲自出征,以鼓舞士气。

后藤基次主张出兵大坂城外四十里的小松山。他认为敌人的主力来自大和,从大和进入河内平原需要翻过大山,而大军能通过的隘口只有一个。小松山恰好能够居高临下俯视这个隘口。德川方的兵力远远超过丰臣方,如果放进河内平原来作战对丰臣方不利,所以要趁德川军通过隘口时与敌决一死战。而真田幸村认为,德川军是否从大和而来,还不能确定。如果德川军从北面绕道而来,那么大坂就如同一座空城。所以,他主张在城南八里外的四天王寺一带与敌人决战。真田幸村擅长利用城池作战,四天王寺的围墙、栅栏可以很好的利用,发挥的最大本事。再者,这里离城较近,无论敌人来自何方都可以调遣自如。而且,他考虑到了淀姬可能会不让丰臣秀赖到几十里外亲征,所以选了这个地方。

真田幸村和后藤基次在决战地点上不能达成一致,淀姬授意家老大野治长来决定。这大野治长是淀姬的乳母大藏卿女官的儿子,也是属于淀姬嫡系的人。对于真田和后藤两人的方案,大野治长根本说不出个好坏,只好来个折中,将主力部队分兵两路,小松山五万人,四天王寺五万人。本来数量就不及德川家康,再分兵无疑是让敌人各个击破。至于让丰臣秀赖亲自出征的事,当然也被淀姬阻止了。这让那些浪人们感到无比愤怒。

庆长二十年(1615年)四月二十三日,丰臣方主动出击,向大和进军。日本历史上阵亡人数最多的战役——大坂夏季战役爆发了。

二十六日,丰臣军进攻大和郡山城。初期的战争,由于德川方的人数较多,并未取得任何效果。五月五日,德川家康和德川秀忠父子率领从京都出阵。真正的血战,才刚刚开始。

当夜,真田幸村等人得知德川军果然从大和而来,就商定重新制定作战方案。商定结果基本上和后藤基次的方案相同。即全军于道明寺集合,后藤基次率领两千八百人先行,其余人次之,于黎明时分占据小松山,击溃德川前锋部队,再伺机全军直捣家康和秀忠的本阵。同时,木村长门守重成(丰臣秀赖的乳母的儿子)率领四千七百人、长宗我部盛亲率领五千人分别向若江方向、八尾方向出发。准备趁德川军主力出战道明寺时,从侧面进行突袭。

五月六日凌晨零时左右,后藤基次带领二千八百人马,举着火把出发了。凌晨四时左右,大雾弥漫,后藤基次率部队到达了藤井寺。雾,越来越浓了,真田幸村、毛利胜永等人的军队还没有到来。后藤基次下令全军在此等候,后藤军一下子灭了火把,四周一片漆黑。天已经快亮了,仍然不见真田幸村、毛利胜永等人的军队。后藤基次意识到此地乃是平原,有利于德川军的大规模作战,无奈只得下令全军向预定地点道明寺出发。藤井寺离道明寺有四里多路,后藤基次很快就到达了道明寺,仍没有看见真田幸村、毛利胜永等人的军队,派出的探子也没找到后续部队。

天已经亮了,雾还没有散去。小松山周围布阵的是德川方的水野胜成,由于雾大,他们没有发现后藤基次已经靠近。如果雾散去的话,后藤基次率领的二千八百人将暴露在十倍于己的德川军面前,形势危急。后藤基次对士兵们说到,“将士们,大丈夫光荣战死疆场,当在今日!”之后,命令全军攻占小松山。和后藤预料的一样,夺取小松山非常成功,几万德川军还不知道有多少敌人。趁着大雾,后藤基次还一度占着上风。

雾很快散去了,德川军发现自己的对手原来很少,士气大震。德川军这是投入的兵力约有两万三千人,分别是水野胜成四千人、本多忠政五千人、松平忠明四千人、伊达政宗一万人,纷纷向小松山发起冲击。后藤基次虽然多次击退敌军,但始终没有后续部队投入战斗,士兵们疲惫不堪。后藤基次抱定了必死的决心,亲自率领士兵向德川军发起突击。铁炮打中了他的胸膛。临死前,后藤基次命令属下金马平右卫门把自己的头割下来,秘密埋下,以免落入敌手。一代名将后藤又兵卫基次就这样战死沙场,享年五十六岁。后藤军全军覆没。战死的名将还有薄田兼相。

当后藤基次率领士兵与德川军开战的时候,铁炮声吸引了道明寺以北两里的八尾、若江附近德川军的注意力。木村重成趁机率领四千七百人,从侧面突袭若江方向的井伊直孝;长宗我部盛亲也在若江方向遭遇数倍于己的藤堂高虎军,展开激战。由于浓雾的原因,战斗演变成混战,丰臣军终因寡不敌众,全军覆没。稀世美男子木村长门守重成战死,享年二十三岁;长宗我部盛亲脱险。

快到中午的时候,真田幸村、毛利胜永率领一万两千人终于赶到。于是,真田幸村与伊达政宗,毛利胜永对本多忠政、松平忠明,双方展开了激战,伊达政宗引以为豪的骑铁部队也被真田幸村击败。但是德川方的松平忠辉率领一万零八百人又赶来助战。就在双方激战正酣的时候,大坂城传来了若江、八尾方面的木村重成、长宗我部盛亲全军覆没的消息,下令撤退。真田幸村担任殿军的任务,德川军因对其忌惮而没有追击。真田幸村大笑道:“关东皆鼠辈,百万军中唯我真田乃真丈夫”。

当晚,真田幸村意识到第二天就要展开决战,需要丰臣秀赖亲自出马,鼓舞全军士气,做最后的一搏。他通过大野治长请求丰臣秀赖出阵,丰臣秀赖同意了。丰臣秀赖的这一决定,是全军都兴奋起来,将士们拿出了太阁的金葫芦大军旗,排好整齐的队伍等待丰臣秀赖从本丸中出来。不禁回想起太阁盛世的时候……

但是,他们都白等了,丰臣秀赖并没有从本丸中出来。据说是被淀姬得知,阻止了。

五月七日,天亮以后,双方在四天王寺附近布阵,准备最后的决战。正午时分,决战开始了。真田幸村率领的赤甲赤帜的赤色军团最为突出,已开展就向德川军展开疯狂突击。数倍于真田军的德川军前阵迅速被击溃,德川军左右两阵也来夹击真田军,仍然阻止不了赤色军团的攻势,真田幸村率领赤色军团直捣德川军本阵,他要为自己的死赢得美名!

突然,真田幸村单枪匹马地向德川家康的本阵杀来,德川本阵的铁炮一阵乱射,终于将真田幸村击毙,德川家康松了一口气。这时,又有一个真田幸村单枪匹马地向德川家康的本阵杀来,德川军立刻陷入了混乱。这便是真田幸村的得意战法——影武者搅乱战法。此时,真正的真田幸村率军杀来,逼得德川军本阵后退十二公里!可惜的是,德川家康抛弃了他的金扇马印,真田幸村失去了目标,反而耗尽了自己的体力。下午,真田幸村从四天王寺西门往东退却的时候,在安居天神寺院内被越前松平家的西尾仁左卫门砍掉了首级。真田幸村享年四十九岁,这位失败的英雄在此战中赢得了“日本第一武士”的美名。

真田幸村死后,大坂城迅速被攻破,德川军如潮水般的涌进城来。真田幸村的儿子真田大助战死,毛利胜永也战死;长宗我部盛亲成功逃脱,但后来又被捕了回来,于五月十五日在京都六条河原被斩首,享年四十一岁。

大阪城实际上已经陷落,但是还没发现这座城的城主丰臣秀赖和他的母亲淀姬。德川军展开全面搜索。当晚,片桐且元得知淀姬母子和他们身边的仆人们,躲在烧剩下的一座储存干粮的库房里。德川军包围了这座库房,准备等天亮以后再说。淀姬派大野治长出来交涉,请求饶命,被德川家康拒绝。

五月八日清晨,德川军发现淀姬等人还没有切腹,等得不耐烦了似的举枪向库房开火。当然没有打穿库房的墙壁,不过使屋内的人绝望了。午前,库房外面冒出一股白烟,不久成了一股火焰……丰臣秀赖和淀姬自焚了。秀赖此时只有二十三岁,淀姬四十九岁。繁华一时的丰臣家灭亡了。大坂夏季战役结束。

五月二十一日,丰臣秀赖的遗子国松丸被捕,于二十三日在京都六条河原被斩首,年仅七岁。丰臣氏的彻底消失了。

七月十三日,改元元和元年。从此以后,到明治维新的近三百年间,日本国内再也没有发生过战争,所以,大坂夏季战役也称为“元和偃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