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婪洞窟60boss:寻求如何自配电脑(须有17寸液晶显示器,就平时上上网,玩些小游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5/09 14:38:12
价格在4000~4500,集成显卡与独立显卡分别好在哪里?

CPU:sempron 2800+(AM2)
主板:昂达NF4TS
内存:512*2DDR2 533 (现代)
显卡:小影霸R1300T
硬盘:西部160G SATA
光驱:眀基1655
机箱:金河田SOHO7606B/W
健鼠:新贵 KM--027 倾城之峦Ⅱ键鼠套装
音箱:金河田JHT--215
显示器:AOC 172V+

4500元能拿下了..
外观时尚..实用..

你好:
最近我刚刚配置了电脑,建议你参考一下:
显示器:三星 17英寸液晶 ;1450
CPU:P4 3.0 (盒) ;680
主板:945PL ;699
内存:512M DDR2 ;330
硬盘:160G 8M(串口) ;505
显示器: X700 (256M)440 ; 590
光驱:16x DVD ;180
机箱:IT先锋 ;270
赠送:电源、鼠标 ;128

集成显卡与独立显卡的区别:
独立显卡的显示芯片和显存焊接在独立的扩展卡上,在电路和芯片的设计和制造上受到的制约较少;集成显卡直接焊接在主板上,芯片的设计受制于主板的规格和一些。独立显卡是指显卡成独立的板卡存在,需要插在主板的AGP接口上,独立显卡具备单独的显存,不占用系统内存,而且技术上领先于集成显卡,能够提供更好的显示效果和运行性能;集成显卡是将显示芯片集成在主板芯片组中,在价格方面更具优势,但不具备显存,需要占用系统内存(占用的容量大小可以调节),性能相对较大。
像我用CAD的话就用的是独立显卡。假如你只是上上网,玩些小游戏可是选用集成显卡。

戴尔 Dimension 1100

高效能,超值台式机方案。

仅2999元

具体请到www.dell.com.cn

玩小游戏4000_4500可以配很高档的了.
独立显卡和集成显卡简单来说就是独立的可以玩很高档的3D游戏,集成的可能玩2D都会卡。主要是画面的问题。建议买独立显卡。

4000--4500如果集成显卡的可以奔D805,独立显卡的话建议AMD。然后512---1G内存,硬盘80----160G。其它自己高兴。这个价钱可以买到的!~~~

如果只是上上网,玩玩小游戏,不做专业的图象处理或别的要求用集成的显卡就好。省下的money可以把别的尽量配好点,买个大点的内存。这样也能把显卡共享挑高点,就是玩现在市面上的大游戏也不卡,总之,我觉得现在集成的显卡已经作的很不错。能够应付一般的要求。
另外我个人建议,要是自己配,首先把主板选好了,多去中关村http://detail.zol.com.cn/price_search.php?subcatid=5瞅瞅吧,
-------------------------------------------------------------随着处理器的不断升级,处理器的阵脚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Intel方面有Socket478转变为了SocketT;AMD方面则有Socket462转变为Socket754和Socket939。支持各种处理器的芯片组也不断更新代,这让消费者在购买主板时觉得一头雾水。小编针对主板的选择,带给大家2004年主板选购详细报道:在选购主板上大家应该先要了解自己选用的处理器是Intel还是AMD的产品。在确定了要选用什么品牌的处理器后就要选择适合自己处理器的主板芯片组了。对主板芯片组的选购应该注意,芯片组规格新不新?硬件规格支持能力,功能是否全,这是稳定性的基础。在一般情况下,在购买主板前,朋友们会事先了解市场上到底有些什么新产品,资料搜集的越全面,你就对该产品有更深的了解,这样也能更好地选择自己需要的产品。在购买主板时,看一看主板的用料好不好?这也是选购主板的关键。主板是组成一台电脑的基石,主要作用是负责相关电脑配件的连接与传输。主板的稳定性在人们看来尤为的重要了,主板的稳定性很大程度上
是有主板上的电容决定的。在主板上面众多的电容里靠近处理器插座的那些电解电容的基本作用一般是滤波用的,还有一些用来稳定处理器供电电压的稳压电容。随着处理器的频率越来越高,功耗越来越大,对主板电容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从主板上小小的电容上面,就可以看出一块主板的真正品质。在电容中较为知名的Nichicon,Rubycon,KZG,Sanyo等一些日系产品的品牌。还有一些OST,Jackcon,Nippon,Teapo,Taicon为代表的二线品牌。近来不断传出主板电容爆浆的新闻,其中不泛大厂产品。电容的好坏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注意。还有主板的供电方式是不是三项供电,对于现在总体功率呈现快速上涨的主板来说尤其重要。
主板的走线和布局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由于主板走线和布局设计的形式很多,技术性非常强,因此这也是优质主板与劣质主板的一大分别。在主板走线方面,通常在一块主板上,从北桥芯片到CPU、内存、AGP插槽的距离应该相等,这是主板设计的基本要求,即所谓的“时钟线等长”概念。在主板上我们都可以看到蛇形的走线,这样的设计是考虑到保证走线线路的等长以及尽可能减少电磁辐射(EMI)对主板其余部件和人体的影响的初衷而设计的。这样的设计虽然很好,但是也会因为过多过密的主板走线会造成主板布局的疏密不均,会对主板的质量有一定的影响。好的走线应使主板上各部分线路密度差别不大尽可能均匀分布,并且走线转弯角度不应小于135度(因为转弯角度过小的走线在高频电路中相当于电感元件,会对其它设备产生干扰。),否则很容易造成主板的不稳定。在主板的布局方面,芯片组厂商在向主板厂商供货时会提供芯片组的设计指南(CHIPSETDESIGNGUIDE)。且一般还会有基于标准的样板,即所谓的“工程板,公板”。主板大厂商一般都按照标准板的设计,做出符合官方芯片组所提供技术标准的主板,这样的产品质量有保障,但是价格相对较高。反之,某些中小厂商往为了均衡成本与功能的关系,对主板结构布局大肆修改,这些产品的质量可谓良莠不齐。消费者在主板的选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是否是公板设计。因为一些实力不济的厂商在自行对主板构造进行了更改后,主板出现了不稳定、性能较差的问题。(也不排除有实力的大厂的优质产品)2.注意软驱和IDE设备接口位置。一些厂商在主板设计时把软驱和IDE设备接口设计得很靠近AGP和PCI插槽,当用户遇到卡型较长的AGP,PCI设备时会出现安装困难的问题。这样因为布局不好而影响安装的情况还存在内存插槽等地方。3.CPU插座的位置。CPU插座的位置的影响也同软驱类似。如果设计不合理,在机箱内会出现安装CPU散热器比较困难的情况。同理,CPU插座周围的电解电容也不应该靠得太近,否则一是安装散热器不方便(像有一些CPU大型散热器根本就没法安装),二则有可能损坏电解电容。
主板与自身的BIOS配合的好不好,有没有中文设定说明书也是在选购主板时注意的问题。BIOS的易用性,是超频的基础。有一些消费者的英文不是很好,当看到全英文的BIOS设置时,觉得很茫然,所以有中文说明书可以解决很多问题。这也是能够体现产品人性化设计的方面。
一款主板有没有较具特色的设计在现在主板选购了也被不少朋友作为一个标准。在为了满足特殊需求的基础上,很多的厂商都有自己的特色。例如MSI(微星),磐正主板上面的D—LED侦错灯,技嘉的DualBIOS等等,从某些方面来说,这大大方便了使用者,也让消费者在有了更多的选择。

随着电脑的运算速度越来越快,发热量也越来越大,在这方面,以CPU更为突出,因为CPU集成度高达几百万晶体管,所以发热量之大让你难以想像,普通的CPU表面温度都可以达到40~60°,而CPU内部则更是高达80°甚至于上百摄氏度,这样对风扇的品质要求就越来越高。如果你的电脑经常发生死机、蓝屏错误、IE错误、打开程序错误、丢失数据、自动重启等等问题,不是Windows不好就可能是因为CPU过热造成的。在开始分析如何购买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整个CPU散热的过程及原理。CPU是产生热的源头,热由CPU内部源源不断地流出来,由于散热片接触的是CPU表面所以热就会被带离CPU,而传到散热片上,等到了散热片之后,再由风扇转动所造成的气流将热带走,如此循环不绝,这就是整个散热的过程。热传递有三种形式:传导辐射和对流。由上面的分析看,电脑内部的辐射是不大可能对热量的转移有多大影响,所以主要是传导和对流。在CPU和外界进行热交换的第一步就是通过散热片将热量传导出来,所以在整个CPU散热系统中散热片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散热效果的好坏。其实CPU风扇必须加上散热片才能够发挥功力,这点一定注意,因为我们大家平时把风冷散热器简称为风扇,好像风扇的好坏才是风冷散热器的关键,其实散热片更不可忽视。目前市面上散热风扇所使用的散热片材料几乎都是铝合金,只有极少数是使用其他材料。事实上,铝并不是导热系数最好的金属,效果最好的是银,其次是铜,再其次才是铝。但是银的价格昂贵,不太可能拿来做散热片;铜虽笨重,但散热效果和价格上有优势,现在也逐步用来做散热片了;而铝的重量非常轻,兼顾导热性和质量轻两方面。
AMD各种型号的CPU与intel的标称是不一样的。AMD采用的是PR值标称,即为实际性能标称。现提供一个公式用于计算不同核心的CPU的实际频率:实际频率(Thoroughbred)=(PR值+500)*2/3;实际频率(Barton)=(PR<BR>值+200)*2/3。IntelCPU没有PR值的说法,直接用频率表示。
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是位于CPU与内存之间的临时存储器,它的容量比内存小但交换速度快。在Cache中的数据是内存中的一小部分,但这一小部分是短时间内CPU即将访问的,当CPU调用大量数据时,就可避开内存直接从Cache中调用,从而加快读取速度。由此可见,在CPU中加入Cache是一种高效的解决方案,这样整个内存储器(Cache+内存)就变成了既有Cache的高速度,又有内存的大容量的存储系统了。Cache对CPU的性能影响很大,主要是因为CPU的数据交换顺序和CPU与Cache间的带宽引起的
高速缓存的工作原理
1.读取顺序CPU要读取一个数据时,首先从Cache中查找,如果找到就立即读取并送给CPU处理;如果没有找到,就用相对慢的速度从内存中读取并送给CPU处理,同时把这个数据所在的数据块调入Cache中,可以使得以后对整块数据的读取都从Cache中进行,不必再调用内存
。正是这样的读取机制使CPU读取Cache的命中率非常高(大多数CPU可达90%左右),也就是说CPU下一次要读取的数据90%都在Cache中,只有大约10%需要从内存读取。这大大节省了CPU直接读取内存的时间,也使CPU读取数据时基本无需等待。总的来说,CPU读取数据的顺序是先Cache后内存。
2.缓存分类前面是把Cache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的,现在要分类分析了。Intel从Pentium开始将Cache分开,通常分为一级高速缓存L1和二级高速缓存L2。在以往的观念中,L1Cache是集成在CPU中的,被称为片内Cache。在L1中还分数据Cache(I-Cache)和指令Cache(D-Cache)。它们分别用来存放数据和执行这些数据的指令,而且两个Cache可以同时被CPU访问,减少了争用Cache所造成的冲突,提高了处理器效能。在P4处理器中使用了一种先进的一级指令Cache——动态跟踪缓存。它直接和执行单元及动态跟踪引擎相连,通过动态跟踪引擎可以很快地找到所执行的指令,并且将指令的顺序存储在追踪缓存里,这样就减少了主执行循环的解码周期,提高了处理器的运算效率
以前的L2Cache没集成在CPU中,而在主板上或与CPU集成在同一块电路板上,因此也被称为片外Cache。但从PⅢ开始,由于工艺的提高L2Cache被集成在CPU内核中,以相同于主频的速度工作,结束了L2Cache与CPU大差距分频的历史,使L2Cache与L1Cache在性能上平等,得到更高的传输速度。L2Cache只存储数据,因此不分数据Cache和指令Cache。在CPU核心不变化的情况下,增加L2Cache的容量能使性能提升,同一核心的CPU高低端之分往往也是在L2Cache上做手脚,可见L2Cache的重要性。现在CPU的L1Cache与L2Cache惟一区别在于读取顺序。凡是懂得点电脑的朋友,都应该对'频率'两个字熟悉透了吧!作为机器的核心CPU的频率当然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能直接影响机器的性能。那么,您是否对CPU频率方面的问题了解得很透彻呢?请随我来,让我给您详细说说吧所谓主频,也就是CPU正常工作时的时钟频率,从理论上讲CPU的主频越高,它的速度也就越快,因为频率越高,单位时钟周期内完成的指令就越多,从而速度也就越快了。但是由于各种CPU内部结构的差异(如缓存、指令集),并不是时钟频率相同速度就相同,比如PIII和赛扬,雷鸟和DURON,赛扬和DURON,PIII与雷鸟,在相同主频下性能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差异。目前主流CPU的主频都在600MHz以上,而频率最高(注意,并非最快)的P4已经达到1.7GHz,AMD的雷鸟也已经达到了1.3GHz,而且还会不断提升。
在486出现以后,由于CPU工作频率不断提高,而PC机的一些其他设备(如插卡、
硬盘等)却受到工艺的限制,不能承受更高的频率,因此限制了CPU频率的进一步提高。因此,出现了倍频技术,该技术能够使CPU内部工作频率变为外部频率的倍数,从而通过提升倍频而达到提升主频的目的。因此在486以后我们接触到两个新的概念--外频与倍频。它们与主频之间的关系是外频X倍频=主频。一颗CPU的外频与今天我们常说的FSB(Frontsidebus,前端总线)频率是相同的(注意,是频率相同),目前市场上的CPU的外频主要有66MHz(赛扬系列)、100MHz(部分PIII和部分雷鸟以及所有P4和DURON)、133MHz(部分PIII和部分雷鸟)。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有些媒体宣传一些CPU的外频达到了200MHz(DURON)、266MHz(雷鸟)甚至400MHz(P4),实际上是把外频与前端总线混为一谈了,其实它们的外频仍然是100MHz和133MHz,但是由于采用了特殊的技术,使前端总线能够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完成2次甚至4次传输,因此相当于将前端总线频率提升了好几倍。不过从外频与倍频的定义来看,它们的外频并未因此而发生改变,希望大家注意这一点。今天外频并未比当初提升多少,但是倍频技术今天已经发展到一个很高的阶段。以往的倍频都只能达到2-3倍,而现在的P4、雷鸟都已经达到了10倍以上,真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更高。眼下的CPU倍频一般都已经在出厂前被锁定(除了部分工程样品),而外频则未上锁。部分CPU如AMD的DURON和雷鸟能够通过特殊手段对其倍频进行解锁,而INTEL产CPU则不行。由于外频不断提高,渐渐地提高到其他设备无法承受了,因此出现了分频技术(其实这是主板北桥芯片的功能)。分频技术就是通过主板的北桥芯片将CPU外频降低,然后再提供给各插卡、硬盘等设备。早期的66MHz外频时代是PCI设备2分频,AGP设备不分频;后来的100MHz外频时代则是PCI设备3分频,AGP设备2/3分频(有些100MHz的北桥芯片也支持PCI设备4分频);目前的北桥芯片一般都支持133MHz外频,即PCI设备4分频、AGP设备2分频。总之,在标准外频(66MHz、100MHz、133MHz)下北桥芯片必须使PCI设备工作在33MHz,AGP设备工作在66MHz,才能说该芯片能正式支持该种外频。
最后再来谈谈CPU的超频。CPU超频其实就是通过提高外频或者倍频的手段来提高CPU主频从而提升整个系统的性能。超频的历史已经很久远(其实也就几年),但是真正为大家所喜爱则是从赛扬系列的出产而开始的,其中赛扬300A超450、366超550直到今天还为人们所津津乐道。而它们就是通过将赛扬CPU的66MHz外频提升到100MHz从而提升了CPU的主频。而早期的DURON超频则与赛扬不同,它是通过破解倍频锁然后提升倍频的方式来提高频率。总的看来,超倍频比超外频更稳定,因为超倍频没有改变外频,也就不会影响到其他设备的正常运作;但是如果超外频,就可能遇到非标准外频如75MHz、83MHz、112MHz等,这些情况由于分频技术的限制,致使其他设备都不能工作在正常的频率下,从而可能造成系统的不稳定,甚至出现硬盘数据丢失、严重的可能损坏。因此,笔者在这里告诫大家:超频虽有好处,但是也十分危险,所以请大家慎重超频
我们知道,CPU和内存都具有相应的速率和带宽。在配置电脑过程中,根据CPU的速率和带宽,来搭配相应速率和带宽的内存,会直接影响整机的性能。如果搭配不当往往会浪费CPU或内存的性能。下面,我们对CPU和内存搭配规律的常识,进行较深入的认识。
一、获知速率和带宽的途径
在我们想要搭配出合理的CPU和内存,应该先了解清楚CPU和内存的
速率和带宽分别是多少。通常组装机的CPU频率我们都比较容易了解,因为包装盒或说明书里都已经有介绍了但内存在配置单中往往只注明了容量是多少,例如“256MBDDR”的字样。<BR>我们可以采用例如EVEREST等专用检测软件,直接测试出内存的速率是多少温馨提示:EVEREST,原名AIDA32,是一款测试软硬件系统信息的工具,它可以详细地显示出PC每一个方面的信息。下载地址:<Ahref="http://www.skycn.com/soft/8258.html">http://www.skycn.com/soft/8258.
html</A>。
二、速率概述
就目前的CPU市场,Intel的赛扬3系列产品的FSB(前端总线)都为100MHz,赛扬4系列产品的FSB为400MHz,奔腾4系列则有400MHz、533MHz、800MHz三个档次。
AMD的新品毒龙系列CPU前端总线为266MHz,基于Thorton核心的AthlonXP系列产品的FSB也是266MHz,基于Barton核心的AthlonXP系列产品的FSB为333MHz,而Barton3200+和Athlon64系列的产品则有400MHz的前端总线。
在目前主流的DDR内存市场上,DDR266、333和400速率的内存条正是DIYer装机和品牌机市场上的主流
三、带宽概述
CPU带宽是指CPU与北桥之间的数据传输率,从CPU前端总线带宽的计算方
法“前端总线带宽=系统外频×N倍速×64位总线位宽/8”中,我们可以知道,P4系列133MHz外频即前端总线为533MHz(133MHz外频×4倍速)的CPU的传输带宽可达4.2GB/s(533MHz×8)速率。由此我们可以换算出其他不同前端总线CPU的带宽:266MHzFSB的传输带宽为2.1GB/s;333MHzFSB的传输带宽为2.7GB/s;400MHzFSB的传输带宽为3.2GB/s;533MHzFSB的传输带宽为4.2GB/s,800MHzFSB的传输带宽为6.4GB/s。
内存速率是指内存的工作频率,例如DDR266的工作频率即为266MHz,根据内存带宽的算法:带宽=总线位宽/8×一个时钟周期内交换的数据包个数×总线频率,DDR266的带宽=64/8×2×133=2128,它的传输带宽为2.1GB/s,因此DDR266又俗称为PC2100,这里的2100就是指其内存带宽约为2100MB。
同理,DDR333的工作频率为333MHz,传输带宽为2.7GB/s,俗称PC2700;DDR400的工作频率为400MHz,传输带宽为3.2GB/s,俗称PC3200。
四、速率和带宽对电脑的影响
我们知道,CPU整体性能的分挥(即是否能真正发挥、榨取出CPU的全部性能),有赖于一台电脑的其他部件的配合,特别是主要部件之一的内存。因此,CPU与内存的速率和带宽是否配合,将直接影响两者之间数据交换的总线速度。
从上面计算的数据中,我们可以发现如果购买的CPU的FSB是266MHz,或在266MHz以内的,那么使用DDR266是比较恰当的配置。
Intel出品的CPU对内存的速率要求较AMD公司的要高,即使是面向中低端的赛扬4系列CPU,都需要配置DDR400速率的内存才可以满足CPU的需要。也就是说如果购买的品牌机注明采用的是赛扬4系列CPU,或者想组装一台赛扬4的电脑,则要配置DDR400内存,否则就会因内存带宽瓶颈(即内存带宽满足不了CPU带宽的需要)而发挥不了CPU的全部性能。此外,533MHz和800MHz前端总线的CPU,需要双通道的DDR266和DDR400方能配置出合理配置的电脑。
不过,这里提示一点,事实上通常采用赛扬4系列的品牌机,搭配的内存只是DDR333。虽然这会浪费CPU0.5GB/s的带宽速率,但这只是理论上的数据,在基于533MHzFSB的CPU与同一牌子的DDR333和DDR400平台的测试数据中显示,虽然由于DDR333速率确实较DDR400相差一截而要逊色一些,但相差的距离没有理论上的15%,而只有7%左右(例如在内存的整体读写性能PCMark2002Pro中显示,DDR333为13270,而DDR400为13496),在某些测试项目中(例如内存的延迟测试、Superπ、Quake3)两者的性能甚至几乎一样。因此,如果手头资金比较紧缺,配置的内存略低一个档次也不用太担心CPU性能的浪费。就品牌机而言,从档次和用途上来看,用DDR333加赛扬4也是属于比较合理的搭配。
五、搭配出合理的电脑配置
综上所述,如果选择的是赛扬4系列CPU,则应该要配置DDR333/DDR400内存,DDR266只适合赛扬3和采用AMD的新品毒龙、基于Thorton核心的AthlonXP系列产品的CPU。而Barton3200+型号和Athlon64系列的产品则应该搭配DDR400内存。
同理,如果购买的是P4系列处理器,则应该采用DDR400甚至双通道的DDR333或DDR400内存来匹配,以免出现CPU带宽浪费过多,而影响电脑的整体性能的情况。
了解了以上知识,我们在组装电脑时,就能确切知道该如何搭配CPU和内存了。当然,如果购买的是品牌机,也可从以上学到的这些知识自己去分析品牌机配置的合理性,毕竟现在的品牌机无论是品牌还是型号都多种多样,不可能确定自己所购买的就是属于合理配置的机型,在我们了解了这些配置的规律后,就可以根据这种规律来选择不同型号、牌子的品牌机,从中挑选出性价比最高的机型。
参考资料:www.shuijing88.blog.com.cn 爱上天使(水晶88的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