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桶的污渍怎么清除:内分泌乔本氏甲减是怎么回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5/06 15:44:45
请大家给介绍一下,发病原因 机理 诊断 实验室检查 临床症状等等 多谢了

桥本氏病又称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或称淋巴性甲状腺肿。1912年,日本九州大学桥本策先生首先在德国医学杂志上报告了4例本病,故名。其病因是由遗传素质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常在同一家族的几代人中发生,为多因素遗传,环境因素为感染和膳食中的碘化物。其发病机理为以自身甲状腺组织为抗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大多数桥本氏病患者缺乏临床症状。典型的临床表现为中年妇女(90%以上发生于女性)甲状腺呈弥漫性、无痛或轻度疼痛、轻度或中度肿大,也可呈结节性肿大。甲状腺质地韧如橡皮是本病特征之一。随着甲状腺组织逐步被破坏,甲状腺可逐步缩小。多数患者表现为甲状腺机能减退,全身乏力,有非指凹性浮肿,腹胀,尿少,动作迟缓,不爱讲话,对答反应慢,心率多在60分/次以下,声音嘶哑,皮肤粗厚,脱屑。大部分患者常有咽部不适,少数可出现心脏扩大,心包积液,或有冠心病表现。   在实验室检查中,大多数患者血中甲状腺蛋白抗体(TGA)及抗微粒体抗体(TMA、抗TOP—抗体)滴定度明显升高,血沉增速,球蛋白升高,白蛋白下降。   典型桥本氏病诊断并不困难。但多数为不典型患者,以致临床上往往容易误诊:   一、误诊为甲状腺腺瘤如仅凭触诊甲状腺偏硬,或单凭B超发现结节而诊断为甲状腺腺瘤,未做进一步检查便施以手术治疗。这使原本存在潜在性甲减的甲状腺组织雪上加霜,患者只得终生依靠甲状腺素替代治疗。   二、误诊为甲亢部分桥本氏病患者发病初期因自身免疫使甲状腺激素释放增多而出现甲亢表现,若仅凭甲状腺肿大和临床甲亢表现而长期、大剂量地使用抗甲状腺药物,会迅速出现严重的甲减。   三、误诊为“咽感异常”部分患者无明显的甲状腺肿大,亦无其它的甲状腺功能方面症状,仅诉咽部不适。   四、误诊为心脏病少数桥本氏病患者甲状腺症状不典型,而由于甲减出现心包积液而致心慌、心悸、气短,心电图T波变化而易被误诊为心脏病。   http://www.xqhospital.com.cn/dictionary/dictionary0301.asp?id=257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主要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甲状腺组织不能分泌足够量的甲状腺激素满足机体正常功能的需要而出现的一系列全身症状。   引起甲减的原因很多,儿童最常见的是由于缺碘而导致的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又称呆小病),成人最常见的是桥本氏甲状腺炎、甲状腺放射性131I治疗或手术后亚急性甲状腺炎和药物导致的甲减等。近些年,由于我们国家全面推行的碘盐普及政策,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明显减少,但成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病人却有所增多,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甲状腺癌行甲状腺放射性131I治疗或手术的病人。甲减的主要症状有:浑身软弱无力,易疲乏,爱睡觉,原来爱出汗者会感到出汗明显减少,皮肤粗糙发干,怕冷,头发干燥、稀少,工作提不起精神,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智力减退,食欲欠佳,时常感到肚子胀,便秘,体重增加,心率减慢,性欲减退,男性可出现阳痿,女性多有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有的可出现不孕症,病人总感到自己脸胀、手胀、腿胀,但用手按却没有凹陷,严重者可出现心包积液,黏液性水肿性昏迷。也有相当一部分甲减病人没有任何症状。确定诊断主要靠实验室检查,最有用的检测项   目是查血清TSH、T3、T4、FT3、FT4。甲减时,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素TSH明显高于正常,血中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T4、FT4低于正常,T3、FT3在轻症病人可正常,重症病人则明显降低。一些没有任何症状的甲减病人,血中可能只有TSH的升高。有少数病人病变的部位不在甲状腺,而在垂体或下丘脑,这时血中的TSH和甲状腺激素就同时减少。桥本氏甲状腺炎的病人TGAb、TPOAb多呈阳性改变。   大多数甲减是永久性疾病,须终身服药,只有少部分甲减如亚急性甲状腺炎、药物导致的甲减可在治疗后痊愈。甲减的治疗主要是甲状腺素的替代治疗,目前国内常用的是干甲状腺片和左甲状腺素片,效果满意,价钱便宜,服用简单,一天只需服药一次。服药要先从小剂量开始,根据全身的症状及实验室检查逐渐加量,直至全身症状消失,T3、T4、FT3、FT4与TSH恢复正常。此后维持此剂量终身服药,不要轻易停药,否则,原来消失的症状可在1~3个月内再次出现。若治疗过程中出现心慌、心律不齐、失眠、烦躁、多汗等症状,应减少药量或去医院查。如果偶尔一次忘了服药,不必补服,下一次服药时也不需要加量,仍按以前的剂量服用就行。另外,即使服药后一切症状消失,也应定期到医院复查体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根据检查结果适当调整药物剂量,一般1~2年复查一次就可。   http://www.boai.com/Template/ShowInfo.aspx?ClassCode=10012248&InfoID=2005080400000048   http://medask.yynet.cn/QuesSolved.php?iQuesID=59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