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鼎集团是国企吗:知荣明耻学做人 论文2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5/02 07:44:00
这是学校的研究课题,我不会,请大家帮帮我.谢谢
我想要现成的论文.

“八荣八耻” 做人为先
日前,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中发表了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强调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倡导“八个为荣、八个为耻”,即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总书记提出的这一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相结合的荣辱观,实际上是回答了在生活多样性越来越突出的当今时代,一个人,一个社会,究竟应该确立怎样的价值标准和道德原则问题。
现代社会生活的多样性,给了每个人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但不论怎样选择,都不能离开做人的底线,在大是大非面前必须要有正确的态度,不能以丑为美,以恶为善,以耻为荣,混淆黑白。“八荣八耻”应当成为这个社会的共识,也应当成为每个人做人的准则。
细想下来,其实“八荣八耻”不是在讲大道理,就是在讲最基本的做人道理。有句话说,人是要有点精神的。而身处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的我们更需要精神的指引,这种精神实实在在的是体现在如何做人。“八荣”就是一种比金钱更重要的做人需要的道德精神,是真善美的体现。
做人,首先要有荣辱感,要分清社会生活中的“荣”与“耻”。中华民族曾经是一个有着强烈荣辱意识的民族。“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宁可毁人,不可毁誉”、“宁可穷而有志,不可富而失节”等格言警句,都说明古代的哲人志士将荣辱放到了与人格一样重要的地位。但是,在当今这个大转型、大碰撞的年代,坦率地讲,一些人已经辨不清什么是“荣”,什么是“耻”了。应该坚持什么应该反对什么,应该倡导什么应该抵制什么,应该崇尚什么应该批判什么,都变得模棱两可,人们几乎失去了应有的判断力。人一旦不辨荣辱,做人便难以做好人、办事难以办好事、做官就不会当好官。“八荣八耻”,如同一把尺子,量出了是非、善恶与美丑,及时明确地告诉我们何为荣,何为耻;知荣则必为之,知辱则切不可为。在我们认识模糊、思想动摇、行动犹豫的时候,用这把尺子量一量,就能辨明是非,不走歪路,不跌跟头。
做人,要“立德”为先,做一个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其次才是“立功”、“立言”。司马光曾把人分为四种:“德才兼备为圣人,德才兼亡为愚人,德胜才为君子,才胜德为小人。”这也突显出了要想做好事,须先学会做人的道理。
对于我们来说,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将本职工作做好,成为一个对部门、对单位、对社会来说都是有益的人,便是我们做好人、做好事最好的体现。如果大家每个人都能够如此,何愁我们的事业不能蒸蒸日上、我们的社会不能温馨和谐。
对于新时代的青少年人而言,从小就要“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品行端正、情操高尚的人,成为一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积极力量。梁启超曰:少年强则国强。作为抱负满怀的“少年”,今日的“强”又体现在何处?我认为,积极向上,奋发有为,心系国家,胸怀天下,这便是。也就是说,青少年要正确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益的人。
回头想想,其实总书记所讲的“八荣八耻”都是我们身边能够做到的事情,它体现在辛勤的工作中,脚踏实地、善于学习、互相帮助、团结向上;它体现在生活的细枝末节中,一份关心、一声问候、一把搀扶、一片诚挚……这些都是责任,都是美德。做好人,做好事,其实不难。
http://www.scgz.cn/deyu/zhengjiaochu/200604/294.html

“八荣八耻”是做人处世起码的准则

诚信立业是我们亚太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不论过去还是现在,我们亚太秉承这一的崇高理念,创造奉献,志于天下。践行“八荣八耻”荣辱观,立足点就是诚信。
然而,在我们的发展之中,仍有一些不和谐的音符:有的人言语粗鲁,举止轻浮;有的人斤斤计较,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闹矛盾,争高下;有的见利忘义,损人利己;有的人满足现状,不思进取……诸如此类现象的出现,正是源于员工荣辱观的缺位。这个缺位,将导致员工们精神萎靡,人格衰落,进而损害企业形象。因此,在员工中开展“八荣八耻”教育非常及时,也很有必要。
“八荣八耻”是做人处世起码的准则,无须刻意求取。只要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之中端正态度,从点滴做起,便不难使自己的荣辱观日臻完善:
一是要恪尽职守,爱厂如家。企业是一个大家庭,兴衰成败,每位员工都有责任。我们定要认认真真做好本职工作,不消极,不贪求,不谋私,把自己的身心融入到企业发展之中。
二是要诚实守信,宽容仁爱。诚信,能使人心地坦然,办事踏实,它是事业成功的基础。反之,言而无信,弄虚作假,会使人的心境处于一种烦躁不安的状态之中,对身心健康和工作事业有百害而无一利。同时,要学会宽容,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建立起仁爱之心。有矛盾,有意见,不要紧,要学会化解处置。须知,宽容别人,恰恰表明自己的强大。
三是要好学自律,不懈进取。市场形势瞬息万变,企业发展日新月异,我们必须努力学习,不断提高,否则就必然落伍,终被淘汰。学习能使人睿智、充实、富有、自信,使人的道德修养水平得到提升,使人的自我价值得到实现。同时,自律也是提高我们自身修养的主要方面。首先要做到衣着容貌整洁,仪态大方,举止得体,情趣高雅,品德优秀,志向远大,有真才实学,塑造表里如一的形象。其次,应时常自省,自控,仔细检点自身的毛病和缺点,并加以改过修正,而不能只是怨天尤人。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该做的事必须做,不该干的一定不干,自觉遵守企业制度,自觉规范自己言行。
修己以图自强。愿每一名亚太员工把“八荣八耻”作为做人处世的准则,坦坦荡荡,堂堂正正。

汪学尧

荣辱观和做人
时下,“八荣八耻”成了高频词。

何为“八荣八耻”?即“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这是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两会”期间提出来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中国公民道德建设新标杆,随着时间的推移,将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

“八荣八耻”的提出,有其特殊的背景。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消息:2005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1703美元。中国成了发展中国家中成长性最好的国家。

然而,从各国经济发展规律来看,当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处在人均GDP1000美元至3000美元的关键阶段,相对应的是,这个国家也处在一个社会矛盾集中爆发的严重时期。在这个严重时期,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伦理道德和法律法规需要重新确立和创建。

是的,此时一些客观存在的丑陋现象,谁也无法置若罔闻:政府官员的腐败和堕落、专家学者的欺世盗名、商家的坑蒙拐骗以及教育和医疗卫生等公共领域的唯利是图……如果,这些丑陋现象是以“点状”出现的话,似乎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毛泽东说,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左中右。但问题是,这些丑陋现象,又多以“圈状”出现的。“点状”,毕竟是“点”—是一两个人的事;而“圈状”,就不一样了,是一批人、一群人的事,那就不能等闲视之了。圈子文化是一种非常厉害的力量。一个圈子里的价值观扭曲了—是非颠倒了,这个圈子里人的灵魂就“腐烂”了。比如,某村是以偷盗诈骗为生的,那么,谁偷得多骗得多,谁就是好汉,谁便该获得“荣誉勋章”。又比如,某行政机关是以收取贿赂、卖权寻租见长的,那么,谁收得多卖得多,谁就是英雄,谁便该获得“金质奖牌”。若此,这个“圈状物”便成了一个大染缸,人进入其中,很容易变色。不变色,便属异类,不会有立锥之地。因为,在这里:荣则为耻;耻则为荣。

所以,一旦这种“荣辱观”在“一批人、一群人”中—或者在某地某区中“蔚然成风”,那才是最可怕的事了!因为,到了那种田地,法律也会无能为力。自古以来,法不罚众。甚至,法都会因此而被“修正”。

不破不立。对假丑恶,只有先破之,真善美才能确立起来。破,有二法。一是法律,二是舆论。在法律不断完善的基础上,对违法乱纪者(或者是在由公德问题发展成为法律问题的时候),要进行坚决而有力的惩罚,要让违法乱纪者为此付出高昂的成本。否则,违法乱纪者便会有恃无恐,视法律如儿戏。当前,对违法乱纪者的“心慈手软”,常常令百姓沮丧和郁闷。前几天就有这样的消息传来:南方一个叫余振东的银行行长贪污公款8247万美元,挪用公款1.32亿美元、2.73 亿人民币和港币2000万元,仅被判了12年。尽管此案有其特殊性,但如此轻判,真不知是在糊弄谁忽悠谁!至于舆论,在法律以外,它就显得特别重要。对“八荣”,舆论要开足马力,大力讴歌大力宣扬;对“八耻”舆论要狠狠抨击狠狠鞭笞。无论是讴歌宣扬还是抨击鞭笞,一定要形成常态形成声势。这样,胡锦涛总书记倡导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才能真正成为我们道德价值取向的新标杆。

希腊智慧神殿门前有一句话:“认识你自己”。言外之意是,你如何做人。所以,在讲过法律和舆论二法后,我们还得“吾日三省吾身”。自从人类迈入文明社会以来,有许多基本的做人原则似乎是亘古不变的。比如“辛勤劳动”、“团结互助”,早在100多万年前的古人类,就有这种“规矩”了。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古人类知道一个人的力量远不如一群人的力量大,于是就有了以血缘关系为“链条”的部落。为了不被部落驱逐,我们的祖先都自觉地“遵纪守法”、“团结互助”,并为了生存而“辛勤劳动”。公元前1755年,古老的汉穆拉比法典被刻在了石碑上,共有282则条文。其中就有“倘若儿子打其父亲,则应切去其手”之类的“规矩”。可见,做人的价值观,古今中外都是相差无几的。马斯诺的“人的基本需求 ”中说,人有“被人尊重的需求”。所以,人活着,不该是只为自己。人同时还得多为他人着想。这样,才能获得“被人尊重 ”的快乐和尊严。

可以以 八荣八耻 为内容来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