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英寸碳化硅晶片:关于赤壁之战的战略问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5/01 21:21:29
曹操既得荆洲,为什么不引军渡江,把大军屯与江之南,然后沿江而下直取江南,或者一面调教荆洲水军与自己的水军以水路进军拖住孙权的水军,一路渡江之后再沿江而下不是更好,不这么做一定有原因,你们觉得会是什么原因呢

其实最重要的原因在曹操本身,征战多年,胜利无数,荆州又那么容易就拿下了,他真的没怎么把逃亡的刘备和固守的孙权放在眼里,以为大军一到,便可一举拿下。从他在赤壁之战前的诗可以看出,曹操这会儿已经在想着生死之事的哲学问题了,他的精力已没有放在这场战争上,所以才会出现一些看似很低级的失误。统帅如此,战争离失败也就不远了。

在赤壁之战中,曹操有许多“错误”的行为,这些行为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他在赤壁的失败。

一、急于进兵

建安十三年(208年)九月,曹操兵至新野,刘琮派人持汉节向曹操投降。曹操接受了刘琮的投降。他深恐刘备据有江陵的战略物资,对以后的局势增加不确定因素,于是乘荆州大军完全敞开道路的有利条件,“乃释辎重,轻军到襄阳。”但已经晚了一步,刘备已经南撤。曹操于是命横野将军徐晃屯樊城,分兵占领中庐(在今湖北襄樊)、临沮(今湖北远安西北)、宜城(今湖北宜城北),自己与曹纯、文聘率“精骑五千急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于当阳县长坂将刘备追上。刘备抵挡不住五千骑兵的集团冲锋,被打得大败,全部人口、辎重都被曹操俘获。沿汉水出击的满宠、徐晃在汉水边只找到关羽留下的船只。他们击退了少量留守部队,把这些船只全都烧掉。刘备渡过沔水(即汉水)后,又遇上了在荆州内部权力斗争中失败江夏太守的刘琦及其所部万余人。两军相合,东撤到夏口(今湖北武汉)。

曹操没有继续沿汉水南下追击,而是直趋江陵,从那里发动了对江东的进攻。

司马光受《后汉书》的影响,在《资治通鉴》中假定曹操在十月出兵赤壁,按《武帝记》,这并不准确。《武帝记》的记载十分明确:“十二月,孙权为备攻合肥。公自江陵征备。”

曹操进至江陵后,做了三件事:安民、奖功、与刘璋谈判。这三件事,哪件也不轻松。这么些事,只用一个月的时间是绝办不完的。尤其是刘璋远隔千里,使臣往来一次耗时不少,曹操竟然能迫其“受徵役,遣兵给军”,绝非易事,一个月内断不能完成。

《三国志》卷31《刘璋传》记载了这次谈判的经过:“璋闻曹公征荆州,已定汉中,遣河内阴溥致敬於曹公。加璋振威将军,……璋复遣别驾从事蜀郡张肃送叟兵三百人并杂御物於曹公,曹公拜肃为广汉太守。璋复遣别驾张松诣曹公,曹公时已定荆州,走先主,不复存录松,松以此怨。会曹公军不利於赤壁,兼以疫死。松还,疵毁曹公,劝璋自绝。”这里的“张肃”,可能就是《三国志·吕蒙传》里提到的“袭肃”,他在“江陵保卫战”中投降了孙权。刘璋得知“曹公征荆州,已定汉中”肯定在九月以后,他先派出阴溥找曹操谈,曹操决定表荐刘璋兄弟为将军;阴溥返回;刘璋派张肃领300名士兵送一大堆礼物到军中。在得知张肃受封后,又派出张松。这以后才发生赤壁之战。张松到荆州时,赤壁之战已经基本结束。赤壁之战必定是速决战。此外,吴军方面的将领黄盖也判断说:“寇众我寡,难与持久。”双方在赤壁对峙两个月以上是不可能的。因此,曹操从江陵进兵当是在十二月,而不可能是十月;整个战事持续了不到一个月,甚至有可能只有几天。

一般认为,军中发生瘟疫是曹操失败的原因之一。如果从起兵到战事结束,整个过程只持续了一个月左右,那么在起兵时,曹操军中应该已经流行瘟疫了(尽管我们现在不知道它是哪种传染病,但任何一种传染病都不可能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在一个月内大规模流行到使一支一二十万人的军队失去战斗力的程度)。在有士兵染病的情况下(尽管流行的程度可能还未达到影响军队战斗力的程度)还坚持出兵,曹操是不是“有病”?

两三个月都等了,曹操再等等又有何妨?我不相信孙权会直接进逼到江陵城下与曹操决战。即便真的发生了这样的事,在江陵作战显然有利于曹操。曹操连这一点也想不到?

二、引次江北

当曹操占领江陵时,他的后勤辎重则还在新野到襄阳的路上。襄阳是当时荆州经济、文化、军事的中心,以襄阳为基地,让部队沿汉水直下夏口,既方便又省时。但曹操却没有这么办,而是把部队先集中到江陵,“自江陵征备”。也许曹操是这样考虑的:首先,江陵位于长江边,把主力集结于尽可能靠南的江陵,有利于对荆州南部各郡形成威慑,可以配合刘巴的招降工作。其次,从江陵出发可以形成夹江而进的势态,使长江天堑的防御功能不复存在。如果从襄阳向夏口进军,虽然对于夺取夏口有利,但却使自己的军队偏处长江北岸,如果孙、刘让出夏口而退到江南,据长江与之对抗,战事一时难以解决。但奇怪的是,曹操花了大量精力把部队从襄阳集结到江陵,目的之一就在于取得夹江而进的有利势态,他理应为保持这种势态而竭尽全力。但事实却是,“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为了一个不大的前哨战失利而主动放弃了他曾竭力争取的优势态势。这是为什么?

有人解释说,这是因为荆州新附,曹操立足未稳,故不敢在江南决战(张大可:《三国志研究》,北京:华文出版社,2003)。熟悉军事的人都知道,“夹江而进”与“在江南决战”根本不是一回事,前者是战役层面,后者是战略层面。对于夹江而进的大军来说,长江不是天堑,而是一条便利的运输线。即便为了回避在江南决战,也没有必要放弃夹江而进的战役态势。

那是为了集中兵力,形成拳头?按周瑜保守的估计,“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总计也有二十三四万。如果两岸兵力平均分配,以一侧的兵力,已经对周瑜三万人形成了绝对优势;更何况,水上作战军队分处两岸,就如同陆
上作战部队分为左右两翼,只会起到相互呼应的作用,断不至于有分散兵力之弊。

或者曹操胆寒了,他要撤回北岸,借天堑阻止周瑜进攻?首先,在这次前哨战失利中,曹操的损失微不足道,双方力量对比根本没有发生变化,曹操不至于因为这次失利而胆寒。其次,如果打算防御,当然是在江陵周围进行更为有利,在敌人的势力范围内遂行战略防御是说不过去的,而从史书中找不到曹操有考虑过撤回江陵的任何迹象;如果他真的想撤回江陵,两岸交替掩护也比偏处一岸对撤退更有利。第三,即便曹操突然发现情况不对,想就地进行防御作战,有一支部队在南岸,至少也可以起到压缩敌军的进攻空间,牵制敌军行动的作用,对完成防御更有利;没有理由认为北岸的兵力连遂行防御作战也不够。

三、曹操几乎没有抵抗周瑜的进攻

“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操悉浮以沿江”。以千艘战舰组成的庞大舰队排列开去是一段很不小的距离。太康元年,西晋伐吴时,王浚不过“戎卒八万”,即已“方舟百里”。曹操的参战兵力显然不弱于王浚,他的行军序列理应更长。但周瑜用了多少战船呢?“蒙冲斗舰数十艘”甚至只有“轻利舰十舫”。要迅速烧毁展开于一百多里的大型舰队,这几十只船够用吗?

有一条史实值得关注。《郭嘉传》:“后太祖征荆州还,於巴丘遇疾疫,烧船,叹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一句闲笔,指出在巴丘(今湖南岳阳)还烧了一次船。回想起来,曹操在巴丘的另一个行动是派出张喜增援合肥;然后,匆匆赶往赤壁;现在又在巴丘烧船。看来,曹操的部队并未完全集中于赤壁,而是从赤壁至巴丘梯次展开的。周瑜那几十艘战舰只不过烧掉了赤壁驻军。奇怪的是,曹操回到巴丘后,并不是组织力量作战,反而把在巴丘的船也一把火烧掉。他想干什么?

蒙冲斗舰是一种大型军舰。孙权攻打黄祖时,“祖横两蒙冲挟守沔口,……上有千人”。能容纳500人作战的战舰,要完全烧毁一艘,也得会时候。江边取水甚易,一处着火,舀桶水一浇也就完了,最多报废一条船,怎么会任其漫延到“悉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的地步?只有一种可能,曹操和他的部下这时似乎已经完全放弃了抵抗。

四、奇怪的受降

许多史学家认为,曹操轻信黄盖的诈降是导致赤壁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但细玩曹操接受黄盖投降的过程却十分奇怪。

黄盖是孙坚起兵时的旧将,时官居丹阳都尉(丹阳郡军事主官),是东吴集团的重要将领。这样一员大将的投降理应作为一件重大的军国机密来处理;曹操“见行人,密问之”,还是很谨慎的。但到了黄盖伪降至曹军水寨时,“曹公军吏皆延颈观望,指言盖降”,“操军人皆出营立观”。显然,这一消息已经为军营上下所周知,而且官兵们像看热闹似地围观起来(这本身也很奇怪。士兵怎么能离开自己的执勤位置,到处乱跑呢?难道一向严于治军的曹操连军纪也松弛了?)。

众所周知,阵前受降是一件极其复杂的事,必须做出周密的安排。但曹操对于黄盖的来降,既不派出接应部队以应付可能的追兵,又不派出联络官员以指示降军的集结地点和行军路线,听任黄盖直冲向自己的军营——即使是真降,这么做也是不允许的。无疑,曹操,连同他的参谋们一起发疯了。

五、猜测

如果一名高水平的球员在一场比赛中犯下一次错误,可以认为是失误;如果他一而再,再而三地犯下低级的错误,当然也可以解释为“极不在状态”,但最好解释为“别有用心”。

曹操在赤壁犯下如此多的错误,有些甚至是低级错误,当然也可以用“胜利冲昏了头脑”来解释。不过,我想提出另一种解释。它不能推翻现有的解释,许多空白处只能用猜测来填补,最多只能算作一种“假说”。但我认为它是可以自圆其说的。而且在这一假设中,曹操的行为方式更类似我们熟悉的曹操。

《武帝记》中记载:“十二月,孙权为备攻合肥。公自江陵征备。至巴丘,遣张憙救合肥。权闻憙至,乃走。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其中,曹操出兵的原因是“孙权……攻合肥”,值得重视。

扬州在豫州南面,扬州北部曾是袁术地盘。袁术失败后,曹操的政治影响也从未到过那里。和司隶、雍、凉等州一样,那是一个“草头王”(主要是袁术的残部,也包括当地豪族)当家的地方。早在曹操与袁绍相持于官渡之际,孙策任命的庐江太守李述杀了扬州刺史严象。当时任“司徒掾”的刘馥被认为“可任以东南之事”,当上了扬州刺史。刘馥上任后,改以合肥作为自己的州治(原州治在寿春),并“高为城垒,多积木石,编作草苫数千万枚,益贮鱼油数千斛,为战守备。”合肥是曹操当时东南方面唯一的战略屏障,合肥一旦失守,曹操的大本营豫州就直接暴露在打击之下,而他的主要军事力量则还远在荆州。所以,当曹操得知孙权有进攻合肥的模样时,他的焦急心情是可以想见的。

我们现在知道,所谓孙权准备进攻合肥的消息并不准确。孙权集结十万(这一数字由《魏书·刘馥传》提供。《吴书》中并无相关的数字。可能是扬州方面的侦察情报,或与实际情况有出入)大军的直接目的是作为二线力量抵御曹操而不是进攻合肥。后来孙权进攻合肥是看到周瑜在赤壁已经取胜,曹操沿江东进的威胁解除后才采取的军事行动,带有很强的投机性质。但曹操当时所掌握的情报,他所处的地位和所肩负的责任却不容许他在合肥的问题上冒险;单单是合肥附近集结着一支强大的敌军就足以使他为他空虚的后方担忧了。我想,他的第一反应是:必须马上做些什么!

曹操采取了两个措施:一、立即从江陵东进,威胁以冲入江东,借此牵制孙权的行动;二、派将军张憙(一作“张喜”)率骑兵一千驰援合肥。

后世对曹操派出张憙增援合肥一事重视不够,也没有把它与赤壁之战的全局联系起来。这一是因为张憙本人是一个无名小卒,他的动向没有人关心;二是因为从一支二三十万人的大军中抽出一千人似乎是一件无关全局痛痒的事。要知道,曹操抽出这一千人不是别的,而是一千名未生病,有战斗力的骑兵。在冷兵器时代,骑兵是带有战略打击性质的重要陆上突击力量。曹操五千骑兵能在长驱三百里后,迅速击败刘备的主力,其战斗力可见一斑。在遭受疾病困扰的情况下,让张憙带走总共五千名骑兵中有作战能力的一千名,不能不说是下了很大的决心。

《赵俨传》:“太祖征荆州,以俨领章陵太守,徙都督护军,护于禁、张辽、张郃、朱灵、李典、路招、冯楷七军。”从领兵将领看,这支部队的无疑是曹军的精锐,它的动向无疑代表了曹军的主要作战方向。有趣的是,它们并没有出现在赤壁前线,而是由一名文职人员率领,神秘地失踪了(有人推测这是参加赤壁会战的另一支部队,只是没有赶上。但没有证据,只是猜测)。更为有趣的是,在《三国志》有传的五人:于禁、张辽、张郃、朱灵、李典的传记中,没有他们参加赤壁之战,有些甚至没有到过荆州的任何记载。他们在这前后记事如下:《于禁传》:“东海平,拜禁虎威将军。后与臧霸等攻梅成,……”《张辽传》:“时荆州未定,复遣辽屯长社。……陈兰、梅成以氐六县叛,太祖遣于禁、臧霸等讨成,辽督张郃、牛盖等讨兰。”《张郃传》:“别征东莱,讨管承。又与张辽讨陈兰、梅成等,破之。”《朱灵传》注引《魏书》:“太祖既平冀州,遣灵将新兵五千人、骑千匹守许南。……灵至阳翟,中郎将程昂等果反,即斩昂,以状闻。”从传记中得知,他们中的大多数(除朱灵外)随后都出现在合肥以南,而且似乎不是和曹操一起回来的,——曹纯是跟着曹操撤退的,故在他的传记中记有“从还谯”。

曹操呢?他从华容撤到江陵后的动向也很有意思:他既没有返回自己主管的冀州(如《诸葛亮传》所推测:“曹公败於赤壁,引军归邺。”),也没有返回首都许,而是把部队带到自己的家乡,比许更远的谯。

以一支骑兵驰援合肥,以一支精锐进击合肥周围,又把主力带到谯,三支部队一个目的:应付合肥的危局。

曹操在派张喜前往合肥救援时,曾令他到汝南后,把汝南的步兵带上,不料汝南当时也在流行疾病,派不出多少兵来。扬州别驾蒋济得知内情后,建议说,不妨让城外的地方官员假称得到张喜的文书,“云步骑四万已到雩娄(今安徽固始东南),遣主簿迎喜。”借向城内报信的名义,有意把这个消息泄露给孙权。张喜的骑兵到达后,也积极动作,“数至围下,驰骋挑战”。孙权得到这个假情报后,几乎没有核实,就匆匆撤军了。要记住,孙权是在赤壁之战取得大捷后,才出兵合肥的。如果曹军果真在赤壁遭到惨败,他肯定要评估一下这一情报的可信度。他没有。这表明他对曹军的动向了解得很清楚:他们正在赶往合肥。而蒋济谎称的“步骑四万”也大致符合赵俨所督七军(每军约5000人)的总兵力。

在以上史实的基础上,我推测:曹操在赤壁之战前后的主要战略方向是防御合肥,而不是进攻夏口。“自江陵征备”是针对“孙权为备攻合肥”的反措施:在江陵虚晃一枪,以掩护战略大转移。这可以从曹军的动向及吴军的反应中找到证明。

这虚晃的一枪由谁来完成呢?投降的荆州军。荆州军“带甲十余万”,虽“尚怀狐疑”,但虚张声势总还是可以的。

很明显,由于荆州的政治形势,曹操不可能明确地向荆州军下达牵制作战的任务;他甚至不可能开诚布公地向荆州方面交待所面临的危局,以及他准备采取的措施。只要他稍稍露出一点想撤退的意思,立即就会在荆州引发一场政治大地震,从而将撤退扩大为一场灾难。阴险的曹操遂以进攻刘备为名,集结起军队,以荆州军突前,进至赤壁,自己却把大本营设在巴丘。在远离荆州军百里之外的巴丘,曹操(秘密)发布了增援合肥的命令(派遣张喜、组织赵俨集团)。随后赶往赤壁,借周瑜之手,毁灭了荆州军。

在这一假设下,曹操所犯的一切“错误”就都有了合理的解释。

赤壁之战后,“带甲十余万”,“蒙冲斗舰,乃以千数”的强大荆州军队荡然无存,荆州元气大伤。直到六七年后的建安二十年,镇守荆州的关羽所辖部队也只不过“号有三万人”(当然,此前刘备、赵云、张飞入川时带走了一些部队。如刘备带走了“步卒数万”。许多人认为,入川的刘备军当有四五万)。而曹操则顺利地巩固了扬州;在江陵与周瑜相持了一年,并最终保有襄阳;修建了铜雀台;还在建安十六年(211年)(距江陵保卫战结束仅一年)开始策划对汉中张鲁的军事,并于当年七月,成功地发起了对马超、韩遂的战争。其基本力量可以认为未受严重损失。

不知“诸葛吹吹”所谓曹操“并没有直接取江东的意思”是从哪里看到的。《三国志.武帝纪》载∶“(建安)十三年春正月,公还邺,作玄武池以肄舟师”,不征东吴,练水师干什么?“秋七月,公南征刘表”,征刘表是用不着水军的。
我以为,曹操尽管有取江东之心,但他却没想到得荆州会来得如此容易。我想,他原来的计划就是先占领荆州后,在荆州作休整,利用长江进一步演练水师,待时机成熟后再收服江东。
荆州的不战而降,打乱了曹操的计划,需要对原来的计划进行调整,这本身就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另外,对荆州原军政人员的使用、荆州投降军队的改组、改建、改造以及重新调配部署,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这比用武力打下荆州更费事)。另外,他对荆州的降将、降军不可能十分信任(这是可以理解的),不可能立即用他们来为自己作战。
我们以现代战争为例可能更能说明问题:解放战争后期,国军已成兵败如山倒之势。即便如此,中国人民解放军在1949年一月完成了淮海战役后,直到1949年的四月份才开始渡江战役,中间休整了三个月左右。而当时的东吴士气并没有受任何影响,不论是原计划也好还是调整后的计划也好,从自身的作战能力出发,曹操都不可能有既收服荆州又一鼓作气拿下江东的打算。就算他有这样的打算,也没有成功的可能。

曹军多为北方的!不善水战!重刘表那得的水军是投降之军并没有士气!
而说 一面调教荆洲水军与自己的水军以水路进军拖住孙权的水军!你认为孙权周瑜会给机会他么?

资料:
“赤壁大战”可谓是《三国演义》中花费笔墨最多,描写得最为详细的战争,因此,它的虚构成分也是最多的。从第三十五回“玄德南漳逢隐沦,单福新野遇英主”开始,到第五十回“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为止,整整十六个章节,把曹操南取荆州,并图扬州,但在孙刘联军的抵抗下,最终铩羽而归的整个过程,描述得巨细靡遗,使读者无不血脉贲张,拍案叫绝。那么,首先让咱们先来回顾一下小说中这一大战的整个过程吧。
首先,屯扎在樊城的曹军将领吕旷、吕翔点军五千,进攻刘备防守的新野城,结果被单福设计,双双杀死。樊城大将曹仁大怒,不顾李典的劝阻,统军两万五千,二攻新野。单福不但斗阵赢了曹仁,复袭取樊城。曹仁逃归许昌。
曹操计赚单福也就是徐庶,徐庶走马荐诸葛。刘备三顾茅庐,终于请得孔明出山相助。中间插叙江东故事:攻黄祖凌操战死,杀妫、戴徐氏报仇,锦帆贼甘宁投吴,战江夏黄祖殒命。然后刘琦问计,出守江夏。
曹操派夏侯敦等领兵十万来攻新野,诸葛亮初出茅庐第一功,火烧博望坡。曹操遂点起五十万兵马,南取荆州,临出兵杀了谏阻的孔融。刘表惊死,蔡张弄权,拥立刘琮继位,并派宋忠往曹营投降。诸葛亮火烧新野,战败了曹军先锋曹仁、曹洪。
徐庶受命劝降刘备失败。刘备在襄阳被阻,走投江陵。曹操进入樊城,蔡张来献上“马军五万,步军十五万,水军八万,共二十八万”荆州军。然后就是著名的长阪坡赵云救阿斗,当阳桥张飞喝曹军。刘琦从江夏赶来接应,刘备军暂时稳定下来。
鲁肃引孔明过江,舌战群儒;孙权决意抗曹,从柴桑召回周瑜。诸葛亮智激周瑜,周瑜使诸葛瑾劝诸葛亮归吴遭到拒绝。周瑜欲使孔明劫曹军粮草,借刀杀人,被识破,再想杀死刘备,幸有关羽保驾,也落了空。大战迫在眉睫,盟友先自内斗,写得精彩无比。
甘兴霸奋威三江口,蔡瑁、张允造水寨。蒋干过江说周瑜,反中计使曹操杀了蔡、张。诸葛亮草船借箭,曹操派二蔡用间,黄盖献苦肉计,阚泽送诈降书。蒋干二过江东,庞统献连环计。曹操横槊赋诗唱《短歌行》,酒醉误杀刘馥。两军二度接触,焦触、张南战死。
诸葛亮请借东风,周瑜南屏山筑七星坛。一场大战,到此才揭开序幕,但是作者不紧写战争,又岔开去——丁奉、徐盛往七星坛捉孔明,孔明得赵云接应离去,周瑜杀二蔡祭旗起兵,孔明在华容道层层设伏。越是紧要情节,越是不慌不忙地缓缓展开,真大手笔!
大战终于开始了,“三江口周瑜纵火”和“关云长义释曹操”,不过花了一章多点的篇幅。果然真正的大战,在战前就已经确定了胜负,两军对垒,不过一套热闹武戏,已经不需要费太多笔墨了。
这就是小说中的“赤壁大战”,中国古往今来的历史小说,描写的战争,以《三国演义》中的这一段,为其魁首。历史上的赤壁之战,也是相当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又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呢?且听我们慢慢道来。
《魏书•武帝记》中,对赤壁之战的描写非常简略,只说:“(208年)十二月,孙权为备攻合肥。公自江陵征备,至巴丘,遣张憙救合肥。权闻憙至,乃走。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这不奇怪,所谓“为尊者讳”,对于曹操一生中罕有的败仗,大而小之,详而略之,轻轻巧巧一笔带过,也是旧史家惯用的手法。但关键问题是,这段记载有点故意混淆视听,似乎曹操根本没有打败,只是因为军中瘟疫流行,所以主动撤兵的,又似乎在赤壁与曹操对战的是刘备军,而没有孙权多少事儿。
《蜀书•先主传》中,则站在刘备的立场,描写稍微详细一点,说:“先主遣诸葛亮自结于孙权,权遣周瑜、程普等水军数万,与先主并力,与曹公战于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与吴军水陆并进,追到南郡,时又疾疫,北军多死,曹公引归。”这也和《吴书•吴主传》的记载基本相同。《吴书》说:“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进,遇于赤壁,大破曹公军。公烧其余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备、瑜等复追至南郡,曹公遂北还。”相较之下,这还是比较可信的。
还是让咱们从头说起吧。首先,杀吕氏兄弟、烧新野,这都是小说家的虚构,烧博望却可能实有其事。刘备在建安八年(203年),也即曹操致力于解决袁氏兄弟的时候,奉刘表的命令,向北进攻许昌西南的叶县,曹操派夏侯敦、于禁迎战,刘备诈败,夏侯敦不听偏将李典的劝阻,追击中伏,幸被李典解救。另一种说法是夏侯敦奉命来击刘备,被刘备诈败破之于博望(没说是不是遭了火攻)——如果真有火烧博望坡,设计的也不是诸葛亮,而是刘备。从此直到曹操亲统大军南取荆州前,两势力基本上再没有什么接触。
刘表去世以后,刘备在荆州的势力迅速膨胀,当曹军南下之时,刘备已经占据了樊城。将此处作为自己的大本营,他是弃樊城南逃的,而非新野。“先主(刘备)屯樊,不知曹公卒至,至宛乃闻之,遂将其众去。过襄阳,诸葛亮说先主攻(刘)琮,荆州可有。先主曰:‘吾不忍也。’乃驻马呼琮,琮惧不能起。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就这样,刘备带着大量老百姓逃跑,“比到当阳,众十余万,辎重数千两,日行十余里”,而曹操“以江陵有军实,恐先主据之,乃释辎重,轻军到襄阳。闻先主已过,曹公将精骑五千急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及于当阳之长阪。”
刘备从樊城逃跑前,徐庶并没有投降曹操,所谓程昱伪书赚徐庶,徐母自尽等等情节,都是虚构的。在诸葛亮出隆中以后,徐庶和他两个,还一起辅佐了刘备一段时间,直到从樊城逃走以后,才因为一桩偶然事故而主动分手。刘备逃亡,“(诸葛)亮与徐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遂诣曹公。”
关于长阪坡之战,《蜀书•先主传》中说:“先主弃妻子,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骑走,曹公大获其人众辎重。”关于赵云单骑救主的事情,史书记载:“及先主为曹公所追于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确实很英勇啦,可是小说中夸张得太过了。演义说:“赵云怀抱后主,直透重围,砍倒大旗两面,夺槊三条;前后枪刺剑砍,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前几句还靠谱,可是“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且不说曹操追击刘备,只有精锐骑兵五千人,合着平均每百人配一员名将……就说演义被赵云在这战中干掉的:淳于导、夏侯恩、晏明、钟缙、钟绅,以前根本面都没有露过,算哪门子名将?
张飞悍拒长阪桥,喝退曹兵,听着象是虚构,其实倒真有此事。史书的描写得非常简略,但勃勃英气,逼面而来,且看——“先主闻曹公卒至,弃妻子走,使飞将二十骑拒后。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免。”
关于赤壁之战的曹操方兵力,演义上说“马步水军共八十三万,诈称一百万”,当然是虚构啦。史书对此语焉不详,后人统计考证,其实曹军兵力,当在二十三万左右,除去曹操本队,还包括自汉水出征的北路军,即由护军都督赵俨、奋威将军程昱统率的于禁、张辽、张郃、朱灵、乐进、路招、冯楷、文聘七路,以及夏侯渊的运粮部队。所以在赤壁和孙刘联军对峙的,不会超过二十万人。
拉回来再说东吴,鲁肃在江东听说刘表死了,要求前往吊丧——多少年的仇敌,吊的哪门子丧啊,其实他别有用心。他对孙权建议说去查看一下情况,如果刘备和刘表的两个儿子可以联合一心,就暂时放下冤仇,联刘抗曹,否则,准备趁乱取利。没想到他才走到半路,就听说刘琮投降了,于是到处打听,终于见到了刘备。刘备其实也想联合孙权,却假惺惺地说要去投靠吴巨(演义中误作“吴臣”)。吴巨是割据今天广东省部分地区的军阀,刘备说要千里迢迢去投靠他,摆明了准备退出中原逐鹿的舞台。鲁肃急忙劝说,刘备正中下怀,于是派诸葛亮过江去游说孙权。
“舌战群儒”的情节,是演义虚构的,但是虚构得非常精彩,诸葛亮的智慧形象和东吴诸臣的矛盾心理,跃然纸上。《江表传》记载,曹操给孙权送去一封书信,上写:“近者奉辞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孙权吓了个半死,幸亏鲁肃趁孙权上厕所的时候劝说他:“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你在想什么啊,我们投降了照样做官拿俸禄,你投降了想曹操把你往哪儿搁?
于是孙权往召周瑜,周瑜也主张与曹操一战:“瑜请得精兵三万人(另有记载,说他要求五万),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至于诸葛亮智激周瑜,当然也是虚构啦,“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这两句,有人认为是诸葛亮故意曲解,“二乔”当作“二桥”,不过是指两座飞桥而已。可这样解释就更含糊了,因为事实上,“乔国老”其实是“桥国老”,“二桥”指桥还是指人,谁知道呢?
哈哈,其实查查时间就一切明戏了,赤壁之战是在建安十三年,而曹操筑铜雀台是在建安十五年,也即赤壁之战两年后。除非诸葛亮真能未卜先知……
周瑜和诸葛亮的斗智,也多出于文学需要的虚构,但奇怪的是,连小说中都明显指出,周瑜是怕诸葛亮“后必为我国之祸”,而非出自私心,不知道为什么传来传去,大家都认为周瑜小心眼儿。很精彩的“草船借箭”也是子虚乌有的,不过史书上倒有孙权草船借箭的记载。时为建安十八年,即赤壁之战的五年以后,曹操进攻濡须,孙权来迎,《魏略》上说:“权乘大船来观军,公使弓弩乱发,箭著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据说就是在此战后,曹操感叹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拉回来再说赤壁,关于三江口的接触战,史载:“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于是扎水寨,连战船,准备长期对峙。这里没有庞统什么事儿,连环计估计是曹操自己想出来的。好了,下面就是被人津津乐道的“群英会蒋干中计”了……
最近突然想起前些天看到一篇报导,说某处几名小学生,看到语文课本上的《赤壁大战》一文,心生疑窦:“火烧战船明明是周瑜和诸葛亮定下的,怎么变成黄盖出的主意?而且,整场战役,怎么诸葛亮都没有出场?”诸葛亮确实没有出场,那篇课文是根据《资治通鉴》上的记述改写的,是历史而非演义。小学生没有看过正史,产生这种疑问很可以理解,但可笑的是,他们去问老师,老师除了夸奖他们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和能力外,也是一头雾水——起码应该懂得回去翻翻书吧,这什么老师啊!
好,该阚泽献诈降书了,这段描写得尤其精彩,阚泽此人,虽然出场重头戏仅此一段,但其胆略智谋,跃然纸上。历史上的诈降书是谁献的,完全没有记载,也说不定根本没有这样一位信使,是两军阵前捆在箭上射入曹营的。阚泽字德润,是江东有名的大儒,精通礼仪,在东吴做到中书令,也是一等一的大官。他学问是很好的,是否象演义中所写那么有胆识,可就谁都不清楚了。
蒋干二过江东,请来了庞统献上连环计。这里就编得有点可笑,连周瑜都装模作样,又不去接他,又给他脸色看,完了还把他送去西山庵中软禁,可是曹操倒一听他说:“某前日空往东吴,未得成功,深怀惭愧。今愿舍身再往,务得实信,回报丞相。”就立刻“大喜,即时令蒋干上船。”曹操年纪大了,健忘吧,把这小花脸前两天做的“好事”都已经忘到爪哇国去了?还是京剧中编得靠谱,曹操本待不理,是蒋干一心立功,苦苦哀求,曹操才勉强应允。
第四十八回“宴长江曹操赋诗,锁战船北军用武”,大战的序幕,开始紧锣密鼓地展开了。这里凸现出罗贯中的杀人手法,翻看史书,此人无用,此人结果不详,既然情节需要,就干脆一刀干掉。演义上说曹操横槊赋诗,刺死了扬州刺史刘馥。其实刘馥是病死的,可惜他死的时候不对,正好是建安十三年,也就是赤壁之战那一年……罗贯中不拿他祭刀才奇怪哪。接着,两军再次接触战,袁绍降将焦触、张南又被作者随手砍掉。
第四十九回“七星坛诸葛祭风,三江口周瑜纵火”,大战终于正式爆发了。诸葛亮借东风,大家都明白那是小说家言,历史上不可能有那么一回事,也就不用多说了。战争的过程,除去曹操未必败得有那么惨,其它虚构的情节不多,还算蛮写实的。这里咱们添一个有趣的插曲——
这章结尾说黄盖被张辽射翻落水,生死不知,留个悬念。下章开头乃叙述:“韩当冒烟突火来攻水寨,忽听得士卒报道:‘后梢舵上一人,高叫将军表字。’韩当细听,但闻高叫:‘义公救我?’当曰:‘此黄公覆也!’急教救起。见黄盖负箭着伤,咬出箭杆,箭头陷在肉内。韩当急为脱去湿衣,用刀剜出箭头,扯旗束之,脱自己战袍与黄盖穿了,先令别船送回大寨医治。”这段故事来源于裴疏引的一段《吴书》:“赤壁之役,盖为流矢所中,时寒堕水,为吴军人所得,不知其盖也,置厕床中。盖自强以一声呼韩当,当闻之,曰:‘此公覆声也。’向之垂涕,解易其衣,遂以得生。”注意,这个“厕”是“侧”意,并不是说把黄盖放在尿池里……
就是这一章——第五十回“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虚构可大发了,几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文字,都是演义作者的文学创作,而和历史挨不上边。曹操是怎样从败仗中逃得性命的,史书上只引用了《山阳公载记》中一段不大靠谱的记载——因为这本书认为曹军战船是被刘备烧掉的,而不是周瑜——书上说:“公(指曹操)船舰为备所烧,引军从华容道步归,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军既得出,公大喜,诸将问之,公曰:‘刘备,吾俦也。但得计少晚;向使早放火,吾徒无类矣。’(刘)备寻亦放火,而无所及。”
就算按这本书上说的,也没有诸葛亮设计多路埋伏,想要捉拿曹操的故事。确实是个故事,仔细想想看,就会发觉它很不合情理。既然可以三段埋伏,干嘛不把关、张、赵都埋伏在一起,或者干脆堵住前面的道路(不是说路途很险要吗?),那样曹操不就死定啦?明明知道关羽会放了曹操,又干嘛要派他设最后一路埋伏?演义中给出的答案非常可笑——“孔明曰:‘亮夜观乾象,操贼未合身亡。留这人情,教云长做了,亦是美事。’”刘备还高兴哪,说:“‘先生神算,世所罕及。’”我要是刘备,就一脚踹过去:“汝这妖人,莫非是曹贼的纤细?!”
有些朋友热爱诸葛亮,要给他圆谎。其实大可不必,这是小说虚构的情节,作者就那种玄之又玄的理由,你偏要使其合理化,有什么意义?这些朋友认为,曹操若亡,则北方必大乱,孙权就可趁胜追击,尽吞胜利果实,刘备就没有发展机会了,所以诸葛亮一定要把曹操放跑。
这是一厢情愿的想法,东吴水军厉害,但是缺乏战马,北上平原作战的能力极差,这也就是后来为什么孙权数次亲征合肥,再往后陆逊和诸葛瑾也屡次北伐,却最好的结果也不过安全退回的主要原因。并且东吴诸将也缺乏平原作战的经验,比起半辈子纵横河北、淮东的刘备来,肯定要差得远了。当时周瑜有三万或五万人,估计全吴可调动的兵马也就这个数,而刘备合了刘琦,也有两三万,实力差距不大。一起争夺中原,正未知鹿死谁手呢。
何况,曹操若是死了,荆州降曹的诸郡,铁定跟刘备,而不是孙权——那是世仇啊。北边呢?中原基本统一,而且曹操多以宗族为大将,什么曹仁、曹洪、夏侯敦、夏侯渊,其他外姓将领可能离心,他们是不会反叛的,一定联合起来,南下报仇。就算诸子争夺继承权(也就曹丕、曹植、曹彰三个有这种能力),但想想看,袁绍死了以后,他几个儿子乱斗,连曹操都要费几年功夫才能全部平定河北,何况诺大一个中原。孙权、刘备抢着北上,谁能最后获得胜利,变数很大,这个险有什么不敢冒的?
刘备一辈子和曹操斗,就怕曹操,别人他哪里放在眼里?若说刘备同意这种假说,为怕孙权坐大而放了曹操,更是没有可能。罗贯中为了描写关羽的义气,才虚构了这一段情节出来,何必去圆谎呢?根据这一段情节,倒是诞生了著名的益智游戏“华容道”,恐怕连作者也始料不及吧。
赤壁之战史书记载不详,并且疑点很多,但它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没有错的。周瑜的雅量高致,善于用兵,遂一时威震天下,曹操、刘备、孙权三个都有点害怕。史载,某次孙权送刘备回荆州,分手的时候欢宴痛饮,等到张昭、鲁肃等陪客都离开了,只胜这哥儿俩一对枭雄,谈起周瑜,刘备突然叹气说:“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竟然进谗言说周瑜功高震主,恐怕要造反。幸亏周瑜死得早,孙权自己还没来得及起疑心,否则公瑾的下场还不定怎样呢!
对于赤壁之战,曹操看起来是很窝火的,他一辈子胜仗无数,败仗也有一些,从来就不隐晦,光明磊落大丈夫气概,只有对这场仗,总羞得说不出口。后来他写信给孙权,谈到这一仗,说:“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轻轻地想把败仗一笔带过。从这个侧面,也可以看出周瑜这一仗打得有多漂亮了!

根据<三国志.武帝传>记载,曹操赤壁之战的主要攻击目标是刘备,并没有直接取江东的意思,是孙权感觉到唇亡齿寒,救了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