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时装走秀:谁能介绍巴西现在的总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5/05 21:51:39
把它答出来~~``(如果多就复制。。。。)

巴西总统卢拉蓝领经历:擦皮鞋、卖花生、车床工

  ———18岁时,卢拉因工伤失掉了一个手指卢拉原名叫路易斯·依纳西奥·达·席尔瓦,卢拉是人们后来送给他的绰号,在葡萄牙语中是“鱿鱼”的意思。卢拉1945年出生于巴西落后的东北部伯南布哥州的加拉尼温斯,在家中的八个孩子中排行第七。卢拉刚出生不久,他的父亲阿里斯蒂德随着外出打工谋生的人潮来到圣保罗的桑托斯港,成为当地一名码头工人。1956年,卢拉随着母亲和另外7个兄弟姐妹也来到了圣保罗。穷人在都市的生活异常艰辛,卢拉小小年纪就开始沿街擦鞋,帮助邮差送信。上学后,他经常在课余时间兜售花生和橙子,补贴家中生活。由于家境困难,卢拉在14岁时不得不中途辍学,进入一家仓库工作。随后他又成为一家钢铁厂的车床工。18岁时,卢拉因工伤失掉了一个手指,但是只获得了相当可怜的赔偿,这使他认识到保护工人权益的重要性。

  这段艰难的生活使卢拉后来经常受到巴西上流社会的嘲讽和挖苦,但也使他在从政生涯中拉近了和穷人的距离。在巴西政坛,卢拉一直被视为穷人的代言人,他比其他巴西政治家更能体会处于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的悲惨生活。出身贫寒的卢拉直到现在也不知道自己的确切生日。他的父亲说是在10月6日,而他的母亲则回忆说是10月27日。有趣的是,这两个日子正好是今年巴西大选第一轮和第二轮投票的日子,这对于第四次参选总统的卢拉来说,应该是个难得的好兆头。

  1989年,卢拉首次作为劳工党候选人参加大选,就获得了3100万张选票。1994年和1998年,卢拉又两次参选,但都在第一轮选举中败给现任总统卡多佐。

  从街头走来的总统卢拉走马上任后立即采取了让穷人们安慰的措施,比如说他在国会发表就职演说时强调,新政府的首要任务是消除饥饿。他说:“如果在我任期结束时,全体巴西人都能够吃上早餐、午饭和晚饭,我就完成了自己一生的使命了。”面对参加就职仪式的约20万支持者,卢拉满含热泪地说,一个像美国那么大的富饶国家,没有理由养不活约5000万生活在贫困中的巴西人。但卢拉承认,在一个面临严重经济困难、通货膨胀率为两位数、当地货币对美元贬值35%的国家里,实现人人温饱不是件容易事。

  政治生涯:
  卢拉1945年10月27日生于巴西伯南布哥州。1980年,卢拉与一些工会领袖、学者和知识分子建立劳工党,后当选党主席。他1983年参与组建“劳工统一中心”,1986年当选全国立宪议会联邦众议员。
  卢拉曾于1989、1994、1998年三次竞选总统。他2002年第四次参加总统选举并获胜,当选巴西第四十任总统,2003年1月1日就职,任期4年。
  卢拉对华友好,重视发展中巴关系,曾于2001年5月以劳工党名誉主席身份率团访华。
  卢拉和夫人玛丽萨·莱蒂西娅·达席尔瓦育有5个子女。

10月26日,巴西四年一届的总统大选进行第二轮投票,代表巴西左派的劳工党候选人卢拉·达席尔瓦以绝对多数当选巴西下一届总统,明年1月1日正式就任。这是巴西自80年代以来废除军政府统治以来第一位当选的左翼总统,也是巴西历史上第一位工人出身的总统。
贫穷的孩子苦出身

1945年10月,卢拉出生在巴西偏远的东北部伯南伯哥州卡埃特斯的一个农民家庭。他是家中8个孩子的老七,贫穷的生活和众多的孩子使卢拉的父母根本记不得小卢拉的确切生日,父亲认为是10月6日,而母亲则认为是10月27日,而卢拉则更喜欢母亲记忆的日期。但不管是哪个生日,对卢拉来说都绝对是个好兆头,因为这一届总统大选的第一轮和第二轮投票日期恰恰分别是10月6日和10月27日。

当卢拉还在襁褓之中,父亲就只身前往圣保罗桑托斯港做工,留下母亲和8个孩子。这是卢拉一家最艰难的时光。1952年,母亲又带着全家加入百万流动大军,跋涉13天,抵达正快速发展的圣保罗州。1956年全家在圣保罗市团聚。在卢拉的回忆中,那段时光是童年中最幸福的时刻,尽管生活没有太大的改善,但是全家在一起,而且几个哥哥也开始工作。所以无忧无虑的小卢拉在课余时间喜欢跟其他小伙伴一块玩当时贫民区的流行游戏:足球、捉迷藏、弹球……。

但是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的。12岁,小卢拉开始在街上擦皮鞋、做报童挣钱贴补家用,14岁正式在一家金属工厂上班,每天工作12小时,随后又业余学习了机械加工,正式成为一名车床工,繁重的工作和频繁的夜班,使卢拉在一次工伤中失掉了左手的小拇指。但得到的赔偿微不足道,这使卢拉下决心参加工会组织,捍卫自己和所有工人的权益。

艰苦的童年和青少年,曾经在卢拉的历次总统选举中成为对手的笑柄,但是却成为中下层民众认同的榜样,卢拉因此一直被认为是巴西穷人尤其是工人的代言人。

从工会领袖到总统候选人

1966年,卢拉由大哥介绍正式加入冶金工人工会,从此开始了30多年的争取工人权利的斗争。由于他肯为工人说话,处处捍卫工人权益,因此得到众多工人的拥护,1972年,年仅27的卢拉当选当地冶金工人工会第一书记。1975年和1978年卢拉两次当选工会主席。圣保罗工业区的工人们在他的领导下发动了反对军政府的大规模罢工行动,并逐渐认识到自己所具有的政治力量,而卢拉则由此以一名激进的社会主义者和老练的工会组织者的身份出现在全国政治舞台,成为反抗军事独裁统治的象征。

1980年,卢拉不顾当时军政府的强大压力,一手组建了劳工党。在得到广大劳工阶层广泛支持的同时,逐渐成为国内政坛的新兴力量。劳工党的兴起,引起军政权的恐慌,1980年4月,在卢拉准备发动更大一次罢工前,逮捕了卢拉,并快速地以煽动罢工和阴谋颠覆政权的罪名,判处卢拉3年半的监禁。但是在此起彼伏的罢工浪潮中,最高法院被迫宣布卢拉无罪释放。但是这次入狱大大提升了卢拉的政治形象和地位,左派先锋和工会领袖的光环从此固定在卢拉的头上。

但是志存高远的卢拉远不满足这些,他要在政坛走得更远。1986年,军政府被迫召开全国制宪大会,卢拉积极参选,最终以65万张的全国最高选票当选众议员。在制宪会议上,卢拉坚持捍卫工人权益,主张缩短工时、提高工资,并坚定地要求恢复民主政体。在卢拉等左、中翼政治领袖的压力下,军政府被迫宣布交权,并于1989年举行总统大选。在广大劳工阶层的大力支持下,44岁的卢拉毅然决定参选,并以3100万张选票顺利进入第二轮,与大资产阶级所钟爱的科洛尔对阵,但在最终的投票中惜败。

尽管输了总统选举,但卢拉领导劳工党却在议会选举中取得历史性的胜利,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参议员,35名众议员和81名州议员,这标志着仅仅成立不到10年的劳工党已经摆脱了“街头政党”的帽子,正式参与国家管理,取得与老牌政党平起平坐的地位,这一切都与卢拉的功劳密不可分。

卢拉参加了此后举行的两次总统大选。1994年败于风头正健的恩里克·卡多佐(时任财政部长,以推出“雷亚尔计划”名声大振。)1998年巴西经济正处在黄金4年的顶峰,卢拉再一次败于如日中天的卡多佐。

卢拉在此期间结过两次婚,第一位夫人是玛利亚,她是卢拉在钢铁厂工作时的同事,后来不幸逝于难产。1974卢拉与现在的妻子马利萨结婚,育有三子。

不断思变 美梦终成真

1999年巴西爆发金融危机,此后又接连遭受阿根廷多次危机的拖累,经济一蹶不振,失业率一再攀升,百姓生活每况愈下。现任总统卡多佐的经济政策遭到各界民众的质疑。而卧薪尝胆的卢拉借此机会,以“社会公正、就业和福利”为大旗,第四次挑战总统宝座。

卢拉总结了前三次大选的经验教训,发现支持卢拉的铁杆选民大部分都是中下层民众,而占巴西重要地位的中产阶层的选票则很少投给卢拉。而媒体舆论却总是将其描绘成无产阶级的代言人和资产阶级的掘墓人,导致很多中产阶层对卢拉为人很欣赏,但对其未来施政纲领却心存疑虑。

为团结更大多数的民众,卢拉自去年以来逐渐改变口号和竞选纲领,放弃过去的激进立场,以巴西需要变革为诉求,承诺当选后将采取措施温和的经济政策,重点解决贫富分化和提高社会福利,包括消除贫穷、改善卫生、教育条件等。这一纲领给处于经济危机的巴西中下层民众展示了摆脱水深火热的希望。为更彻底地改变“激进分子”的形象,卢拉不惜改头换面,一改以往随意的T恤衫加牛仔裤的装束,穿起了笔挺的深色西服,扎起红色领带,宛然一个成功的中产阶级,唯一不变的是一头花白头发和标志性的大胡子。正如卢拉在一次集会中所说:“这个世界在不停变化,我也不断地改变自己,巴西同样需要变一个总统”。

尽管有人曾怀疑卢拉的执政能力,国际金融投资机构出于恐慌在大选前也不断打压巴西股、汇市,但卢拉对此,做出坚定的回应,“我们(劳工党)有能力管理好这个国家,……我们努力使巴西成为一个不只是有暴力、流浪儿童、足球和狂欢节的国家,我们不是穷光蛋,我们拥有无穷的力量。”

平民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