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万最省油的微型小汽车:新闻工作者的重大使命是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5/03 00:35:31

1993年中宣部、新闻出版署发出《关于加强新闻队伍职业道德建设,禁止“有偿新闻”的通知》,1994年,中宣部发出《关于坚持不懈地抓好新闻队伍职业道德建设的通知》

  一、充分认识加强新闻队伍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二、严格自律,严格管理,坚决禁止有偿新闻。抓住关键,领导带头;加强教育,严格自律;严格管理,对症下药;
  三、发挥示范作用,广泛开展创建文明单位、文明行业活动。学习教育;内部检查;接受监督;形成机制
  四、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新闻队伍。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
  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二、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三、遵守宪法、法律和纪律
  四、维护新闻真实性
  五、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
  六、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

  关于禁止有偿新闻的若干规定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宣传部、广播电视厅(局)、新闻出版局、记协、中央各主要新闻单位: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队伍的教育和管理。严格禁止有偿新闻、买卖书号、无理索取高额报酬。"为贯彻落实《决议》精神,加强新闻队伍职业道德建设,禁止有偿新闻,维护新闻工作的信誉和新闻队伍的良好形象,树立敬业奉献、清正廉洁的行业新风,根据中宣部、新闻出版署颁布的有关规定,结合新的形势,重申并制定如下规定:

  一、新闻单位采集、编辑、发表新闻,不得以任何形式收取费用。新闻工作者不得以任何名义向采访报道对象索要钱物,不得接受采访报道对象以任何名义提供的钱物、有价证券、信用卡等。

  二、新闻工作者不得以任何名义向采访报道对象借用、试用车辆、住房、家用电器、通讯工具等物品。

  三、新闻工作者参加新闻发布会和企业开业、产品上市以及其他庆典活动,不得索取和接受各种形式的礼金。

  四、新闻单位在职记者、编辑不得在其他企事业单位兼职以获取报酬;未经本单位领导批准,不得受聘担任其他新闻单位的兼职记者、特约记者或特约撰稿人。

  五、新闻工作者个人不得擅自组团进行采访报道活动。

  六、新闻工作者在采访活动中不得提出工作以外个人生活方面的特殊要求,严禁讲排场、比阔气、挥霍公款。

  七、新闻工作者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要求他人为自己办私事,严禁采取"公开曝光"、"编发内参"等方式要挟他人以达到个人目的。

  八、新闻报道与广告必须严格区别,新闻报道不得收取任何费用,不得以新闻报道形式为企业或产品做广告。凡收取费用的专版、专刊、专页、专栏、节目等,均属广告,必须有广告标识,与其他非广告信息相区别。

  九、新闻报道与赞助必须严格区分,不得利用采访和发表新闻报道拉赞助。新闻单位必须把各种形式的赞助费,或因举办"征文"、"竞赛"、"专题节目"等得到的"协办经费",纳入本单位财务统一管理,合理使用,定期审计。在得到赞助或协办的栏目、节目中,只可刊播赞助或协办单位的名称,不得以文字、语言、图象等形式宣传赞助或协办单位的形象和产品。

  十、新闻报道与经营活动必须严格分开。新闻单位应由专职人员从事广告等经营业务,不得向编采部门下达经营创收任务。记者、编辑不得从事广告和其他经营活动。

  各新闻单位要根据上述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实施细则,认真贯彻执行。

  要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度,发挥纪检、监察部门作用,确保规定落到实处。要接受社会监督,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和各新闻单位要分别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确定专人负责,认真受理。对违反上述规定的个人,由新闻单位和主管部门没收其违规收入,并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通报批评、党纪政纪处分,直至开除,触犯法律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对严重违反规定的单位,由广播电影电视部和新闻出版署给予行政处罚。要选择典型案例公开报道,推动禁止有偿新闻的工作深入持久地进行,务求取得实效。

  提高新闻工作者队伍素质刍议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这是在世纪之初,我党面临国内外复杂环境下加强作风建设的行动指南。作为党的新闻工作者,不但要宣传党风建设中的先进典型,反映党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而且要把自身的作风抓好。目前,一些采编人员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抵抗不住金钱、名利的诱惑和冲击,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错位,出现了写关系稿、人情稿的情况;利用采访和编辑的便利条件向被采访对象和报道单位要钱要物;有的部室甚至利用协办专栏私设小金库,乱发奖金;还有的记者不愿深入一线作艰苦细致的采访,即使下基层也是摆摆谱,听听汇报,拿份简报;还有的记者热衷于泡会议、进宾馆。写稿时整篇文章要么充斥着大话、空话、套话、废话;要么以偏概全、生搬硬套、人为拔高,版面上充斥着高级副词、形容词和时髦用语;甚至少数业内人员为了使自己的作品不同凡响、一鸣惊人,产生“轰动效应”而制造假新闻……所有这些,都是新闻从业人员作风不实、文风不正的表现。
  新闻从业人员的作风和文风问题,直接影响着新闻宣传质量、新闻队伍建设和新闻事业的发展,影响着新闻单位的形象甚至于党和政府的形象。新闻界如何落实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全党都要转变作风,做到“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呢?归纳起来,最主要的是要把功夫下在两点上,一是采访作风,二是写稿文风。抓作风,改文风是新形势下提高新闻宣传水平和办报人员整体素质,促进新闻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抓作风,解决的是深入采访问题;改文风,解决的是新闻写作问题。二者紧密相连,作风决定文风,文风体现作风。以下笔者就认真改进作风和文风,多出精品和佳作谈谈拙见。
  一、坚持发扬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作风
  江泽民同志在1996年9月26日视察人民日报社时强调,在新的历史时期,仍要坚持发扬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作风;一是敬业的作风;二是实事求是的作风;三是艰苦奋斗的作风;四是清正廉洁的作风;五是严谨细致的作风;六是勇于创新的作风。今天重温这些谆谆教诲,深感语重心长,切中实际。
  发扬“六种作风”,是时代对新闻工作者的呼唤。党报作为党和人民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历史经验反复证明,舆论导向正确与否,对于我们党的成长、壮大,对于人民政权的建立、巩固,对于人民的团结和国家的繁荣富强,具有重要作用。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党的新闻事业与党休戚与共,是党的生命的一部分。可以说,舆论工作就是思想政治工作,是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所系的工作。”我们的新闻队伍,是一支总体上很好的队伍,是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的队伍。但是,也应该看到,在我们的队伍中,有的人缺乏敬业的作风,身在新闻岗位,却不热爱新闻工作,心猿意马,无所事事;有的人缺乏实事求是的作风,遇事不认真调查研究,认识上满足于一知半解,行动上跟“风”随“流”,偏听偏信;有的人缺乏艰苦奋斗的作风,追求安逸,贪图享受,采访“沉”不到基层,报道看不见群众;有的人缺乏清正廉洁的作风,耐不住清贫和寂寞,热衷于傍权势、傍大款,把圣洁的笔和版面当作捞取个人好处的工具;有的人缺乏严谨细致的作风,干工作粗心大意、马马虎虎,以致造成漏洞和谬误;有的人缺乏创新的作风,照抄照搬,没有创造、墨守成规,不思进取。这种状况,虽然只存在于少数人身上,却已经给新闻工作者的形象造成不良影响,如不下一番真功夫和苦功夫加以改变,将会贻患无穷。“六种作风”是无产阶级新闻工作者的传家宝,江总书记要求把它发扬光大,一是给少数人“对症施治”,二是给多数人“健体强身”。
  发挥“六种作风”,是提高新闻工作者素质的保证。新闻舆论工作在党和国家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必须努力提高新闻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如何提高新闻工作者的素质?江泽民同志提出了打好“五个根底”、发扬“六种作风”的具体要求。新闻工作者要做到政治坚定,头脑清醒,知识渊博,思维敏捷,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打好“五个根底”是前提、是基础,发扬“六种作风”是关键、是根本,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五个根底”打得扎实,“六种作风”真正过硬,新闻工作者才能切实担当起历史赋予的重大使命。
  二、重视和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
  应该承认,在社会的各个行业中,新闻工作是个比较特殊的行业;作为专门从事这项工作的人,职业道德问题是个需要特别引起重视的问题。邓小平同志指出:“思想战线上的战士,都应该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因此,党报工作者,不仅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而且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不能把自己混同于一个普通老百姓,不能把自己降低到一个普通群众的水平。要严肃地、坚决地保持共产党的共产主义纯洁性,党报工作者无论其是不是共产党员,都应当努力学习党的知识,严格要求自己。《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共产党员要“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规定,新闻工作者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必须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言行举止的准则,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而不能把自己凌架于群众之上,成为对群众颐指气使的“无冕之王”。
  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核心问题是加强自律。众所周知,新闻工作者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担负着党和人民的重托和希望。新闻工作者的思想道德和言谈举止,对于人民群众乃至整个社会风气,都具有特殊的影响力。试想,那些思想素质不高,道德品质低下的新闻工作者怎能够成为“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记者呢?又怎能成为人民群众的良师益友呢?同时再试想,由那些道德水准极低的新闻从业人员充斥的新闻单位,又怎能担负起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教育人民群众的历史重任呢?
  新闻工作者的行为当以自律为主,是基于其职业特点所致。新闻记者作为信息的采集传播者,采访工作极具灵活性、机动性,绝大多数情况下,文字记者常单兵作战,电视记者也仅需两三个人合作即可。另外,采访范围也很广阔,既可跨区域,又可跨行业,近则从市内到市外,远则从国内到国外,工、农、商、学、兵均可涉足,可谓无处没有记者的身影。正因为如此,仅靠外在的他律来约束、限制违规违纪等不道德行为,是难以奏效的。惟有加强自律,靠内在的道德规范自己约束自己,自己管好自己,才能取得好效果。
  怎样加强新闻道德自律建设呢?首先,新闻工作者要搞好自身的修养,注重培养健全而高尚的人格。一个具有高尚情操和品质的新闻工作者,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有了正确的道德选择,才不会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视线模糊以至迷失正确的方向,才不会被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搅得头昏脑涨,做出丧失新闻职业道德、违法乱纪,给党的新闻事业造成不同程度损失的事情。其次,新闻工作者要有较高的政治修养。社会主义新闻工作,最重要的是讲政治、讲党性,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决不能含糊。要恪守职业道德,坚决反对和抵制有偿新闻;要养成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追求真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调查了解和反映人民群众的需求;克服因浮躁而导致的脱离群众、脑离实际所产生的不良心态和不正之风。只有这样,新闻工作者才能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地搞好新闻传播工作,才能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三、新闻工作者要勤学善采,深入调查研究,写出新闻精品
  在今天的信息社会里,知识更新的速度非常快,新闻采编工作又是常学常新,如果不加紧边干边学,那么,一个人的知识水平有可能就会快速递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新闻工作者要自觉地认识到学习、学习、再学习的重要性,按照江总书记的要求,打好理论路线根底、政策法律根底、群众观点根底、知识根底和新闻业务根底。
  打好理论路线根底是第一位的。新闻工作的特殊使命和作用决定了从事新闻工作的同志,比其他一些部门更需要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敏锐的政治观察力和自觉的政治纪律性,而要做到政治强、业务精,首先必须打好自身的理论路线根底。新闻工作者如果不去认真学习、牢牢掌握科学的理论,不去深刻认识党的基本路线的内涵,那么,在宣传工作中,即使出于善良的动机,也有可能迷失方向,丧失立场,人云亦云,从而给党的事业和党的新闻工作造成损失。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不少从事新闻工作的同志,包括一些新闻单位的领导同志,终日忙于业务、应付日常工作,而忽视了必要的理论学习。久而久之,从科学理论的高度判断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降低了,撰写、组织稿件,或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停留于就事论事,眼界十分狭窄;或缺乏宏观和全局意识,片面夸大局部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或良莠不分、是非不辨,褒丑贬美、抑善扬恶,造成不良后果。上述事例从反面说明了,学习科学的理论,牢牢把握党的基本路线,打好理论路线根底,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其意义何等重大。
  新闻工作者除了要向书本学习之外,还要老老实实地向被采访者学习,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在实际采访中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一个记者凡所说所写的,不论是公开的新闻报道,还是内部的参考资料,都要立得稳,站得牢;既要经得起从正面看,还要经得起从侧面和反面看;不仅要经得起今天的核对,还要经得起日后的推敲;既要符合客观事实,又要合乎事物发展的规律。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对客观事物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在多跑、多听、多看、多思考上下功夫。
  要写出精品,勤学是基础,善采是重要环节。采访是一门学问,更是一种功夫。善于采访要努力培养自己的新闻敏感性。搞采访,要有“新闻腿”、“新闻耳”、“新闻眼”,特别是要能用“新闻眼”审视多彩的世界。一个以新闻为职业的人,就要努力去练就善于捕捉新闻事实的耳朵和眼睛,新闻的触角要始终张开着,伸向四面八方,即使是在八小时以外,也要时时不忘用“新闻耳”和“新闻眼”去发现捕捉新闻。“新闻眼”是记者事业心、责任感和综合素质的体现,也应当是记者的一种“天性”或“职业专长”。在实际采访中,谁的眼光敏锐,谁就能获得更多的新闻素材,写出高人一筹的稿子。现在,有的新闻资源是属于共享性的,几个甚至十几个记者,拿到的是同一的材料,听到的是统一的介绍,稿子要写出新意,就看眼力强不强,就看是否能不怕苦,多跑、多看、多听、多思考,精彩动人的新闻细节,记者不深入现场,没有一定的眼力,就无法写出来。善不善于发现,是新闻敏感性强不强的一个标志。法国著名的雕塑家罗丹曾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把他的话引用到新闻采访中,道理一样:新闻到处都有,关键在于记者是不是善于发现和捕捉。记者要到哪里去发现新闻?要从群众生活中发现新闻,要从街谈巷议中发现新闻,要从新闻中发现新闻,要从会议中发现新闻。
  出精品,还要改进文风。党报改进文风的根本保证是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党报改进文风的核心要求是必须树立牢固的群众观点,党报改进文风的不竭之源是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创新问题直接影响党报的宣传效果。太阳每天都是新的——这便是新闻职业的最大特点。我们的党报如果几十年如一日面孔依旧,标题四平八稳,没有新意,报道体裁几十年一贯制没有创新,就会落后于时代,就会被读者所淘汰。因此,党报的创新问题,不仅仅是个业务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梁衡曾就党委机关报在新闻宣传上如何克服写稿用稿上的机关化倾向,讲过三点意见:一是抓事实,三点一线(三点指上面的精神、群众的关注和新闻事实本身);二是抓典型,加强导向。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最不可缺少的就是用有说服力的典型引导人;三是抓问题,稿子要有思想深度。抓问题不是指揭露什么问题,是解决、反映和提出问题,其实就是抓思想。新闻贵在创新,要写“人无我有”的独家新闻;要用新体裁、新结构、新语言、新标题和新导语写新闻。同时,可作出《设立标题忌语》、《设立导语忌语》等规定,对以“假、大、空”为标志的不良文风层层设卡把关,建立从写稿、选稿、编稿、策划专栏、设计编排等环节都鼓励创新、鼓励出精品的机制。

及时的,全面的,真实的报道最新的社会热点,焦点话题,使听众了解事实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