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鱼林俊杰抄袭:关于拜物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5/11 18:25:46
请给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具体定义并说明一下,谢谢

拜物教是马克思经常用来反映一般商品经济乃至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一类特定现象的用语。它是指在商品经济关系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劳动产品在人们面前表现出的神秘属性。商品拜物教是指商品在人们面前表现出的支配生产者命运的神秘属性,譬如,人们认为价值是商品物的属性。同一种商品在市场上有时表现出价值很大,有时又只有很小的价值。商品在市场上价值大小直接影响着在生产者的命运,如果商品能够顺利地高价出售,生产者就可以换回更多别人的产品,如果相反,生产者就只能获得较少别人产品,甚至不能维持自己的生活和再生产。因而,商品、价值以及它们在市场上的运动使它们成了一种不可捉摸的神秘东西。商品作为劳动产品,本来是人们劳动的产物,但在商品经济关系下却反过来支配商品生产者的命运,使经济过程不是人支配物,而是物支配人。这样就产生了人们对商品的神秘感,形成人们头脑中商品拜物教观念。商品拜物教是商品经济中社会生产关系在人们头脑中歪曲的反映。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货币的产生,货币在雇佣劳动关系下又转化为资本,因而,伴随这些发展,在一般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又存在着货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在拜物教观念中,人们之间的生产关系表现为物所具有的某种属性,使人们对它们产生各种神秘感。
货币和资本以此推之~!

商品拜物教与货币拜物教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论述了商品经济中的拜物教现象,即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顾名思义,它们分别是对商品、货币和资本的崇拜。三者是一致的,逐步递进的。
马克思最先使用商品拜物教概念并对其作出科学分析。但这个概念其实是一个比喻性概念,马克思是在比喻的意义上把人们对于商品的态度称作拜物教的。马克思用宗教中的拜物教概念来比拟商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假象和人们对这种假象的迷惑和崇拜。他写道:“这只是人们自己的一定的社会关系,但它在人们面前采取了物与物的关系的虚幻形式。因此,要找一个比喻,我们就得逃到宗教世界的幻境中去。在那里,人脑的产物表现为赋有生命的、彼此发生关系并同人发生关系的独立存在的东西。在商品世界里,人手的产物也是这样。我把这叫做拜物教。”[12]意思是说,在商品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是以独立存在的物的形式存在的,因此它与宗教中的拜物教相似。“商品形式的奥秘不过在于: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从而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由于这种转换,劳动产品成了商品,成了可感觉而又超感觉的物或社会的物。”[13]
货币拜物教与商品拜物教性质相同,不过在形式上更集中、更突出和更耀眼。“货币拜物教的谜就是商品拜物教的谜,只不过变得明显了、耀眼了。”[14]正因为如此,“资本家知道,一切商品,不管它们多么难看,多么难闻,在信仰上和事实上都是货币,是行过内部割礼的犹太人,并且是把货币变成更多货币的奇妙手段。”[15]
货币拜物教是一种“盲目的信仰”,它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粗糙的形式即贵金属崇拜,它是国民经济学的盲目信仰,另一种是精致的形式即对钱的崇拜,它是以理论形式出现的现代经济学的货币主义观点。“人民和政府的粗糙的国民经济学的盲目信仰紧紧抓住感觉得到、摸得着、看得见的钱袋不放,并因此而相信贵金属的绝对价值,把对它的占有看作唯一现实的财富”。[16]“现代国民经济学同货币主义的对立仅仅在于,现代国民经济学是在货币本质的抽象性和普遍性中把握货币本质的,因此,它就摆脱了那种认为货币本质只存在于金属之中这种盲目信仰的感性形式。它用精致的盲目信仰代替粗糙的盲目信仰。但鉴于两者在本质上有着同一个根源,盲目信仰的文明形式不能够完全排除它的粗糙的感性形式,因为遭到攻击的并不是盲目信仰的本质,而只是这种本质的某个形式。”[17]
资本拜物教是货币拜物教的进一步发展,它表现在资本的各种形式上,尤其突出地表现在生息资本的形式上。“在生息资本上,资本关系取得了最表面、最富有拜物教性质的形式。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g-g′,是生产更多货币的货币,是没有在两极间中介作用的过程而自行增值的价值。”[18]“在这里,资本的拜物教形态和资本拜物教的观念已经完成。在g-g′上,我们看到了资本的没有概念的形式,看到了生产关系的最高度的颠倒和物化……资本的神秘化取得了最明显的形式。”[19]
马克思的上述分析对我们今天正确认识和处理拜金主义的问题有深刻启示。首先,金钱崇拜是以商品崇
经济学家们在论断中采用的方式是非常奇怪的。他们认为只有两种制度:一种是人为的,一种是天然的。封建制度是人为的,资产阶级制度是天然的。在这方面,经济学家很象那些把宗教也分为两类的神学家。一切异教都是人们臆造的,而他们自己的则都是神的启示。”①再如,马克思还用天主教与教皇的不可分离关系来比拟商品与货币的关系。马克思针对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想废除货币而保存商品生产的天真幻想,讽刺说:“这么说,我们同样也可以废除教皇而保存天主教了。”②总之,在马克思那里,信仰问题与经济问题有密切联系,他在自己的经济研究中提出了一些重要的信仰思想。

这个嘛,你就要看看资本论了,我正在看,不过这几个概念我还没有搞懂!不好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