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一个月药流:如果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5/13 10:50:2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新农村建设并非一个新口号。
  这次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鲜明特点,或者说前提条件是,积极推进统筹城乡发展,这无疑需要各级政府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力度,但这不单纯是多拿几个钱的事,更重要的是观念的转变。城市建得再漂亮,马路修得再宽,如果农村凋敝、农业衰弱、农民富不起来,经济也难以长久繁荣,反而会拖国家现代化的后腿。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考虑,必须改变这种状况,这就要求我们从思想认识到工作部署都必须有一个大的转变。

  建设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家对这诸多提法并不陌生,因为它由来已久。
  新中国成立后,在50年代中期,党中央就提出了要搞社会主义新农村,通过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实现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完成了手工业和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人民公社时期的乡村建设,取得了集体化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成就。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的个体分散型农村建设解决了一部分农民的温饱问题。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全国基本上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而且东部等一些地区的农民逐渐富裕起来,并为工业化提供了资本积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面提出建设新农村,一面却在政策和制度安排上扩大了城乡差别。由于面对长期物资匮乏的困境,采取了非均衡的重点突破发展策略,让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产业优先发展,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想最终实施共同富裕,却使得农业、农村与农民的发展缺乏现实条件的支持,“建设新农村”一直是一个鼓舞人心的口号。
  去年,中央领导在视察工作时,又多次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这个建议中,正式提出了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十六届五中全会的要求,去年年底中央召开了农村工作会议,今年又出台了中共中央一号文件,都明确提出要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放到一个十分突出和重要的位置。在今年的人大、政协“两会”期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最响亮的口号和最热门的话题。总的来看,原本就是讲农村建设,为什么要加个“新”字,而且在“新”字前面冠以“社会主义”四字,笔者认为至少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从时间上讲,它是新时期的一项新任务。新中国成立后,在一穷二白和西方封锁的情况下,为了快速发展经济,迅速增强国力,保证新中国的国防安全,我党在抓社会主义改造和全面建设的同时,重点发展工业特别是重工业支柱产业,以及工业所在的城市建设,以求见效快、产值高、按计划经济保障最基本的需求。改革开放后,劳动密集型和民营轻工业得到很快发展,并推动了重工业的提升,实现了商品丰富、市场繁荣。总之,解放后的几十年来,我国主要依靠农业、农村和农民即“三农”提供的积累,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但在“三农”为国家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做出重大贡献的同时,长期的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又直接导致了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拉大了城乡差别,造成“三农”问题的加剧。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按照党中央关于在工业化初期农业支持工业、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和城市支持农村“两个普遍趋向”的重要论断,现在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时候,我们应该由过去一般抓农村建设转向重点抓农村建设。现在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可谓恰逢其时,既有重要性和必要性,又有可能性和可行性。
  第二,从本质上讲,它是新思想指导下的新创举。我们今天所说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共产党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中国国情,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创举。其根本目的是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切实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
  第三,从内容上讲,它体现了新方针下的新要求。上世纪五十年代党中央提出的搞社会主义新农村主要强调解决农民的基本生活问题,走农业集体化道路。而我们今天所说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方针进行。其内容非常全面,涵盖了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涉及到农村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等各个方面。它要求农村产业化发展要形成新格局,农民生活要实现新提高,乡风民俗要倡导新风尚,乡村面貌要呈现新变化,乡村治理要健全新机制,和以前所提的建设农村和新农村不可同日而语。
  第四,从实现方式上讲,它采取的是新原则下的新途径。过去所讲建设新农村,在实施办法上,往往是单靠农民的自身力量来改变贫穷落后的农村面貌。我们今天所说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要遵循“五个坚持”和“五要五不”的新原则,即:“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必须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不断创新农村体制机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必须坚持发挥各方面积极性,依靠农民辛勤劳动、国家扶持和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使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民主商议,不强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在新农村前面冠以“社会主义”四个字,就是要体现新农村建设,要在党的领导下,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政府为主导,农民为主体,各部门大力支持,全社会广泛参与,采取科学的方法,通过有效的新途径,依靠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因此,我们今天所讲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无论是在时代背景、指导思想、内容要求,还是其所持原则、实现途径方面都与以往任何一次类似或相同的提法不同,都突出体现了一个“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