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鉴定申请书范本:求教历史题(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5/05 16:44:07
下列战役,从战略意义上讲相同的是( )
①中途岛战役 ②斯大林格勒战役 ③莫斯科战役
④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⑤诺曼底登陆
A.①②③⑤ B.①②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
(这所谓的战略意义,这得是不是转折性质的?还请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这五个战役所处的时间背景的资料)
谢谢

中途岛战役
中途岛,面积只有4.7平方公里,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战略地位的重要性。该岛距美国旧金山和日本横宾均相距2800海里,处于亚洲和北美之间的太平洋航线的中途,故名中途岛。另外它距珍珠港1135海里,是美国在中太平洋地区的重要军事基地和交通枢纽,也是美军在夏威夷的门户和前哨阵地。中途岛一但失守,唇亡齿寒,美太平洋舰队的大本营珍珠港也将不保。
美国和日本航空母舰于1942年5月4日至8日在珊瑚岛首次发生战斗。日本舰队损失惨重,但与1942年6月日本在中途岛进行的空中和海上战斗的损失相比,这算不上什么。这场战斗使美国人对尼米兹上将充满敬佩。在夏威夷以北的太平洋中部,日本闪电般袭击珍珠港的地方,美国舰队在一天之内击沉4艘日本航空母舰。也许时运开始发生了变化。但还有必要了解一下在东南亚发生的事件所引起的这一变化。
日本以为,德国入侵苏联会打败斯大林,迫使美国进行和平谈判,放弃在东南亚进行反击的想法。但美国人自从珍珠港事件后,便开始寻机报复。罗斯福政府利用全国资源为与日本及其同盟国的战争做准备。美国生产了6艘航空母舰,7.5万辆装甲坦克,以及100万吨位的商船。当男人们进入训练营准备应征入伍时,女人们进入工厂代替他们工作,出现了“女子铆钉工”( Rosie the Riveter)。当美英荷澳多国部队解散时(1942年3月1日),军事行动职责按如下分配:尼米兹上将任海军行动最高指挥,麦克阿瑟将军任西南太平洋部队最高指挥,苏门答腊和印度洋由英国人负责。尼米兹准备在中途岛首先给日本人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打击。但他首先打出一张独特的牌:空袭东京。
美国战舰“密苏里”号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屡立战功的“元老”。
1942年4月18 日,居住在东京的人看到一队轰炸机接近该城市,他们几乎不敢相信。16架B-25轰炸机从美国“大黄蜂”号航空母舰上起飞,在“企业”号航空母舰的掩护下,接近日本海岸,“企业”号上载有保护轰炸机的战斗机。此次袭击由20世纪20至30年代著名飞行员詹姆斯·杜立德指挥。日本高射炮还没来得及进行反击,轰炸机已将致命的炸弹投到东京中部的建筑物上。被迫降落到日本领土的三架飞机机组人员被众人包围并被私自处死。这次袭击导致东条政府命令袭击并击沉敌人所有在海上的航空母舰。要达到 这一目的,就必须进攻中途岛。该岛位于夏威夷西北部,距日本及美国等距离,这两个小岛是一个战略地点,从此可以控制所有来自美国、支持东印度洋战争地区的船只。
正当山本谋划此次行动时,1942年5月7日,珊瑚海战斗爆发。日本舰队在实施其占领澳大利亚的第一个步骤——进攻莫尔兹比(新几内亚首都)港口,途中遭遇弗兰克·弗莱彻少将率领的两艘美国航空母舰“约克城”号及“列克星顿”号,这两艘航母由7艘巡洋舰护卫。美国击沉了日本航空母舰“祥凤”号,严重损伤“翔鹤”号,但失去了“列克星顿”号。珊瑚海战斗对于阻止日本入侵澳大利亚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但也增强了山本征服中途岛的决心,他欲在那里建立一个飞机场,作为打击所有来自美国船只的基地。山本从各个角度分析了他的战略战术。首先,对远离阿拉斯加、由美国控制的阿留申群岛进行了牵制性进攻,希望以此分散美国整个舰队对中途岛的注意力。但美国设法截获了日本高级指挥官之间的通信信息,发现了山本的计划,因此,尼米兹决定对阿留申群岛不采取任何行动,而将3艘航空母舰及8艘巡洋舰派往中途岛。
但日本派出了7艘战列舰、6艘航空母舰、14艘巡洋舰以及大量的驱逐舰及潜水艇。战斗于1942年6月4日爆发:108架日本轰炸机轰炸了两个岛,摧毁了美国在空中和地面的飞机。此时,尼米兹命令“大黄蜂”号、“企业”号及“约克城”号航空母舰上的轰炸机加入战斗。50架无畏型轰炸机轰炸了日本舰队,“加贺”号、“苍龙”号、“赤城”号航空母舰被击沉。三艘舰上的军火库爆炸,猛烈的大火烧毁整个舰只,舰上许多人员死亡。美国旗舰“约克城”号被击中,弗莱彻不得不放弃该舰。([意]卢西阿诺·加里巴尔迪 《世纪战争》)
斯大林格勒战役

这一次战役取得的辉煌成果使其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空前、且具有转折性意义的战役。苏军从此转入战略进攻,并掌握了苏德战场上的主动权。

1942年夏末,隆美尔在北非战场上取得了轰动一时的胜利,德国的潜水艇在大西洋也十分活跃,平均每月击沉70万吨英美船只。从地图上看,德国驻守着北起北冰洋上的挪威的北角、南到埃及、西至大西洋上的布列斯特、东至中亚细亚边缘的伏尔加河南岸这一片广大地区。

在德军的利好情势的刺激之下,希特勒不顾总参谋长哈尔德和前线指挥官们的劝告,作出了同时拿下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的狂妄决定,这是希特勒在战争时期所作的对德军命运最有决定意义的一项决定。从5月到7月,德军在获得了一系列胜利后,在南方重获战略主动权,开始向斯大林格勒推进,德军总参谋长约德尔宣布,高加索的命运将取决于斯大林格勒会战的结果。

希特勒不可一世的同时,斯大林也决心力挽狂澜,此时的他正在苏军最高统帅部筹划一次震惊世界的大战役,斯大林决心向德军发起一次大反攻。苏军最高统帅部命令斯大林格勒地区的苏军,采取紧急措施,坚决守住阵地,7月28日,斯大林发布了著名的第227号命令,“不准后退一步!”

7月到11月是苏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的防御阶段,也是最为艰苦的阶段。斯大林格勒守备区调动了内务部队、军政学员、防空兵、海军陆战队等一切可以调动的武装力量来加强市区防线。俄国人拼命抵抗让德军束手无策,侵苏德军团长威廉·霍夫曼在自己的日记中写到“他们不是人,而是某种钢铁铸成的东西;他们不知疲劳,不怕炮火。”斯大林格勒军民同仇敌忾的意志和胜利的决心确保了苏军挡住了德军优势兵力的进攻,同时苏军还击毙德军近70万人,1000多辆坦克,2000多门大炮和迫击炮,1400架飞机,极大的消耗了德军的有生力量。

从11月到次年2月,苏军转入反攻阶段,在持续200天的整个斯大林格勒战役过程中,法西斯共损失150万人,3500辆坦克和强击火炮,1.2万门大炮和迫击炮,3000架飞机。斯大林格勒战役取得的辉煌成果使其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空前、且具有转折性意义的战役。苏军从此转入战略进攻,并掌握了苏德战场上的主动权。
莫斯科战役
苏德战争期间,德苏两国军队于1941年9月30日—1942年4月20日在莫斯科附近地域进行的一系列大规模攻防战役。

德军在攻占斯摩棱斯克和基辅、推进至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附近后,集中兵力向苏联首都莫斯科发动进攻。根据“台风”行动计划,德军企图首先围歼苏军主力于维亚济马和布良斯克地区,尔后以强大的装甲摩托化兵团从南北两翼实施钳击,步兵兵团实施正面进攻,于入冬前攻占莫斯科。为此,德军中央集闭军群(司令为F.von博克元帅)沿西德维纳河、岁斯拉夫尔、格卢霍夫一线展开3个集围干和3个装甲集群(10月6日起先后改称装甲集团干)、第2航空队担任空中支援。共总兵力为76个师义2个旅,约180万人、坦克1700辆、火炮1.4万余门、飞机1390架。苏军决心保卫莫斯科、依托纵深梯次配置的防御阵地、阻止德军向莫斯科突进并予以大旦杀伤,为转入反攻创造条件。为此。苏军征莫斯科接近地光后建立勒热夫—维亚济马和莫扎伊斯克两道防线、曲方面军(司令为I.S.科涅夫上将)、布良斯克方面军(司令为A.I.叶廖缅科上将)和预备队方面军(司令为苏联元帅S.M.布琼尼)在奥斯塔什科大、叶利尼亚以西、波加尔以东一线及其后方组织防御。总兵力为15个集团军和1个集团军级集群,共125万人、坦克990辆、火炮7600门、飞机677架。会战按苏军作战行动性质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苏军防御(1941.9.30—12.5) 在这一阶段,苏军实施广维亚济马、奥廖尔一布良斯克、莫扎伊斯克一小雅罗斯拉韦茨、加里宁—索尔汉备诺戈尔斯克和图拉防御战役。9月30日,德军第2装甲集解开始从绍斯特卡地域向布良斯克方向迂回包围,一部兵力向奥廖尔方向尖施突击,10月3日占领奥廖尔。10月2口、德军第3、第4装下集群分别从杜霍大希纳和罗斯拉夫尔地域发起进攻、向维亚济马以东迂回包围,步兵部队实施正面钳制和翼侧突击。翌日。苏军预备队向德军实施反文击、未能封闭文破门。7日。德军在维亚济马附近会合。苏两方面军和预备队方面军所属4个集团军陷入合围。10日。德军一部从格扎茨克、米亚特列沃和卡卢加以两地域向莫斯科方向发赵进攻、另一部向加里宁方向实施追击。同日,苏军将预备队方面军并入西方面军。由G.K.未可夫大将指挥。12日,苏联国防委员会决定建立莫斯科防御区,动员45万市民构筑上事,新建若干民兵师、做好巷战准备。13日,苏军维亚济马集团大部被歼、一部突围,卡卢加失守。14日,布良斯克方向军所属3个集团军被德军合围在布良斯克南北地区。同日。德军突入加里宁市。17口,苏军成立以科涅夫为司令的加里宁方面军。18日,德军占领莫扎伊斯克,继而突破苏军第二道防线。23日,苏军布良斯克集团大部被歼。德军称在维亚济马和布良斯克战役中、俘虏苏军67.3入人。至10月底,苏军以顽强防御将德军阻止在加里宁、纳拉河、图拉—线。11月7日、在德军逼近莫斯科的情况下,J.V.斯大林在红场照例举行庆祝十月革命胜利!4周年阅兵式,受阅郎队直接斤赴前线。15—l7H。德军经过10多大的调整和补充后、先后向克林、罗加切沃方向和图拉、卡希拉方向发起进攻,企图从南北两翼迂回莫斯科。但遭到苏军的顽强抵抗和严寒与道路泥泞的困扰,进展十分缓慢。11月底至12月初,北路德军一部在亚赫罗马地域渡过莫斯科河一伏尔加河运河、在东岸建立登陆场。另一部在运河西岸进至莫斯科以北34公里处;中路德军在纳岁福明斯克附近强渡纳拉树,向莫斯科正面发起进攻进至莫斯科西南40公里处的戈利齐诺地域;南路德军逼近卡希拉。11月27日—12月5日,苏军约6个集团军在莫斯科南北两个入向灾施反突击,于亚赫罗马、红波利业纳和图拉以北地域击退德军进攻。恢复了纳拉河沿岸的原钉态势。

第二阶段,苏军反攻(1941.12.5—1942.1.7) 1941年12月5—6日,苏军利用德军预备队消耗殆尽、失去进攻势头的有利时机,山其不意地在加里宁至叶列茨一线开始全线反攻,先后实施厂加里宁、克林 索尔涅奇诺戈尔斯克、图拉、叶列技和卡卢加进攻战役、并在岁斯托夫和季赫温方向展开积极的配合行动。8U,德军被迫转入防御。9—30日,加里宁方面军以强攻收复加里宁市, 尔后向勒热夫方向发展进攻;西入而军右翼陆续解放伊斯特拉、索尔涅奇诺戈尔斯克和克林等地;凶入而军左翼实施向心突击、迫使德军撤出图拉东北突出部,消除了莫斯科南翼的威胁,进而解放卡卢加;西南方面军右冀占领叶列茨,向西发展进攻。德军遭此失败后。A.希特勒解除了陆军总司令W.von布劳希奇元帅等高级将领的职务,自任陆军总司令,命令东线德军坚守待援。至1942年1月7日,苏军在反攻中重创德军38个师,前出到勒热夫、鲁扎河、莫萨利斯克、韦尔霍维耶一线。

第三阶段、苏军总攻(1942.1.8—4.20)苏军最高统帅部决定利用德军失去进攻势头的有利时机,在西方、西北和西南战略方向发起总攻,并以西方正面为主攻入向。1月8—9日,西方面军、加里宁方面军、布良斯克方面军和两北方面军左翼,先后发起勒热夫—维亚济马、托罗佩汝 霍尔姆和博尔霍夫进攻战役。1月18日—2月24日,苏军第4字降军1方余人在维亚济马以南及西南地域多次空降,与突入德军后方的西方向军一部会合。至1月26口,苏军合围德军奥列尼诺集团。从深远包围德小央集团军群。2月初,来自西欧的德军增援部队(12个师又2个旅)和中央集团军群北翼部队,分别在成尤赫诺夫以北和勒热夫地域实施反突击,合围进攻维亚济马和奥列尼诺的苏军郎队。苏军的态势急剧恶化。4月20日,苏军最高统帅部命令西方向部队转入防御、撤回外线作战邯队,会战至此结束。

此战,苏军经艰苦奋战粉碎德军对莫斯科的进攻。向西推进100—350公里、解放莫斯科州、加里宁州、图拉州、梁赞州以及斯摩棱斯克州和奥廖尔州部分地区。但未完全文现围歼德中央集团军群的企图。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首次遭到重大失败,损失官兵50万人(其中冻死冻伤10万余人)、坦克1300辆、火炮2500门、汽车1.5万余辆。苏军的这一胜利宣告了希特勒闪击计划的破产、改善了苏军的战略态势、提高了苏联的国际地位,为苏德战场的根本转折奠定了基础。会战中,德军虽在初期取得一定战果,但因战线过长,补给个足,缺乏预备队和冬季作战准备等原因而终遭失败。苏军则不断完善纵深梯次配置的防御体系,加强对空和对坦克防御,重视战略预备队的组建和适时集中使用,善于组织炮兵进攻反各军兵种和游击队的协同,从而初步扭转了战局。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刘邓大军向大别山区的英山县城开进

1947年6月30日,由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7个纵队,在鲁西地区强渡黄河,向大别山进军,揭开全国性大进攻的序幕。

刘邓大军胜利突破黄河天险,于7月7日至10日攻克郓城,歼敌2个旅和第五十五师师部,约15000人。14日六营集一仗,又歼敌3个半旅和2个师部。至18日战取羊山集,共歼敌9个半旅和4个师部约56000人,打开挺进大别山的道路。

8月7日,刘邓大军从鲁西南的金乡至荷泽以南一线向南推进,11日越过陇海路,接着陆续跨过涡河、黄泛区、颖河、沙河,于26日渡淮河,27日到达大别山地区。此后,经3个月战斗,建立33个县的人民政权,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
诺曼底登陆

应选A吧

A,1235都是二战战役,4不是

A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