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部鉴定通则:请问一个问题!!! 非常严肃的问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5/01 14:22:53
请问 国际歌的中文翻译和原歌词是一个意思吗?

基本上是的。
考虑到押韵以及语言习惯,稍微有一点改动,总体意思不变

《国际歌》的中文版是由瞿秋白翻译自俄文版的,基本上应该是一致的。
只有“英特那雄奈尔”直译成中文时(即“共产主义”)不太方便配乐演唱,因此用的俄文音译。

应该是一样的。不过肯定会有一些小小的改动,你知道英文押韵不代表翻译过来的中文也押韵

应该是大致一样的.不过为了中文演唱,会有一些小小的改动的.

真正的《国际歌》歌词是怎样的
http://www.folkcn.org/bbs/dispbbs.asp?boardid=2&id=1176&star=1&page=5

http://club.cat898.com/newbbs/printpage.asp?BoardID=27&ID=755643

无论什么时候,只要听到这首无产阶级的战歌,就禁不住激情澎湃。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 130年前,诗人欧仁·鲍狄埃在白色恐怖笼罩下的巴黎郊外,奋笔疾书写下不朽的无产阶级的光辉诗篇— —《国际歌》。它是社会民主主义的“通行证”,是找到自己同志的特殊语言。

1871年,鲍狄埃笔下诞生的《国际歌》,原名为《国际工人联盟》,1887年正式刊载在他的诗集《革命歌集》中。第二年,工人业余音乐家狄盖特用了三天为它谱曲。130年来,《国际歌》成为国际无产阶级的战歌,被翻译成世界各国文字,传遍地球上每一个角落,响彻寰宇。在俄国冬宫,在西班牙前线……一切曾有被压迫者反抗的地方,都能听到《国际歌》的激昂声音。而且,《国际歌》在1922-1943年曾被苏联定为国歌。

《国际歌》是国际社会民主党人党歌,各国的社会民主党人(法国社会党、英国工党、德国社会民主党、瑞典社会民主工党等)在举行重大集会时都要全体高唱这首歌。但是,《国际歌》原中文版与原作精神出入较大,现据法语中文译词重新配曲,以保持原作的社会民主主义精神,请听众体会一下中文版与原作的一些微妙差别。在原曲中的“英特纳雄耐尔”,是指“国际工人联合协会”之音译,非指“国际共产主义”。

国际歌·译文一(第二国际,根据法语直译)

〔法〕欧仁·鲍狄埃词 比尔·狄盖特曲

起来,没权利的奴隶!
起来,全球被压迫的人!
真理使我们最终爆发,
要为权利而斗争!
旧世界打它个落花流水,
奴隶们,起来,起来!
不要说我们贱同草根,
我们要实现世界平等!
这是最后的斗争,
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要把理想实现!
这是最后的斗争,
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要把理想实现!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
也不靠明君清官!
要想生活从此幸福,
得靠我们自己!
我们要砸烂精神桎梏,
让思想冲破牢笼!
快把那炉火烧得通红,
趁热打铁才能成功!
这是最后的斗争,
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要把理想实现!
这是最后的斗争,
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要把理想实现!

工农和其他所有弟兄们,
我们是劳动者的党!
财富归我们大家所有,
不能容许寄生虫!
统治者想用美梦麻醉,
弟兄们觉醒啊觉醒!
只有实现了人民立宪,
我们才是天下的主人!
这是最后的斗争,
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要把理想实现!
这是最后的斗争,
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要把理想实现!

二○○三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景祥据法语译本配词

《国际歌》·译文二(中文)

〔法〕欧仁·鲍狄埃词 比尔·狄盖特曲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
要为真理而斗争!
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
奴隶们起来起来!
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
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
也不靠神仙皇帝。
要创造人类的幸福,
全靠我们自己!
我们要夺回劳动果实,
让思想冲破牢笼。
快把那炉火烧得通红,
趁热打铁才能成功!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
是我们劳动群众。
一切归劳动者所有,
哪能容得寄生虫!
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
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一旦把他们消灭干净,
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在我国,早在20世纪之初,就有了《国际歌》的中译。据专家考证,1920年10月广东省共产主义小组主办的《劳动者》周刊,11月留法勤工俭学学生主办的《华工旬刊》,1923年《小说月报》第十二卷增刊《俄国文学研究》上都曾出现过未曾署名的中文翻译。

首先有署名的中文版本应该是郑振铎留下来的。1920年七八月间的一天,还是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学生的郑振铎,和好友耿济之偶然得到了一本俄文版的题名《赤色的诗歌》的诗集。一首首充满革命激情的诗,深深打动了他们的心弦。于是,他俩采取了分工合作的办法:由耿济之先把?璧拇笠饪谝氤隼矗?儆芍U耦煊弥形睦础? 笔述”。第一天,他俩一直到深夜,译出了第一首《第三国际党的颂歌》。这两段诗和今天流行的《国际歌》中文歌词极相似,但译文直到10个月以后才发表,而且是诗的形式,没有附曲,不适合唱颂。

1923年6月,《新青年》第1期上发表了瞿秋白从法文译来的词和简谱《国际歌》,这便是我国最早能唱的《国际歌》。瞿秋白素有才子之称,1920年,当他旅俄途经哈尔滨时,在参加俄国人庆祝十月革命三周年大会上首次听到此歌。1923年春夏之交,他将这首歌译成汉语。当时,他一边弹奏风琴,一边反复吟唱译词,不断斟酌修改,直到顺口易唱为止。法文“国际”这个词,如果译成中文,只有两个字,而这个音节有八拍,不易唱好。经过再三琢磨,他采用音译“英德纳雄纳尔”。《国际歌》才在社会上传唱起来。

1935年初,中央苏区陷落前夕,瞿秋白等突围时被俘。蒋介石见劝降不成,下令处决。临刑前,瞿秋白神色自若,走到一处草坪上坐下,说了一句:“此地就很好” ,同时还唱起了这首自己翻译的《国际歌》,坦荡面对死神。

而我们今天在各种集会上所传唱的,其实是1923年,诗人萧三在莫斯科译配了《国际歌》的词曲,副歌译为:“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萧三是毛泽东的同学,曾追随毛泽东共同发起成立“ 新民学会”。1920年5月,萧三远涉重洋,来到法国。当他和他的战友们第一次听到法语《国际歌》的时候,热血沸腾,产生了把它翻译成中文的心愿。

1922年冬,萧三从巴黎来到莫斯科。第二年,他与陈乔年一起,把《国际歌》的歌词初步翻译成中文。后来,他们先后回国,使《国际歌》的旋律传遍祖国各地。当萧三回到延安后,在延安文艺工作者的帮助下,又完成了全部歌词的修改、重译。“延安版”的《国际歌》一直唱到60年代初。

1962年,中国音协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邀请有关专家,对《国际歌》歌词加以更加仔细的推敲,产生了《国际歌》新的中译本,一直唱到今天。但其中“ International”一词,萧三曾拟略加修改,把副歌中的 “英特纳雄耐尔”改为“共产主义世界”,即由音译改为意译。但此后各种出版物仍照原样排印,保持首创于瞿秋白的音译不变。其实这也是全世界所有译文都完全按照音译的一句。

《国际歌》全曲只有一段贯穿首尾的旋律,以及通用的三段歌词。悲壮的前奏过后,深沉的第一主题昂首进入,表现出革命志士们不屈的气节;中段旋律始终庄严、雄浑,曲调中愈发透出光明与希望;最后,乐曲的前奏经过自然再现,在雄壮而嘹亮的气氛中结束

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