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轰炸机免费网页版:名词解释:东北易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4/27 18:37:39

东北易帜

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在东北将原北京政府的红黄蓝白黑五色旗改为南京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旗,宣布拥护国民政府的政治行动。

1928年4月,蒋介石复职,进行第二次北伐。6月,北伐军进入北京。张作霖离京返奉,被日本关东军在皇姑屯炸死,标志着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结束。但东三省仍然是奉系军阀的地盘,照旧悬挂北洋政府时代的五色国旗,统一全中国的任务尚未全部完成。7月15日,北伐进入最后一战——滦河之战。第四集团军前敌总指挥白崇禧率领各路军队直逼滦河东岸与直鲁军对峙。奉军第四方面军军团长张学良,自6月4日张作霖死后,微服离京返奉,在滦河收束奉军,旋即回到沈阳,就任奉天军务督办。7月1日,通电宣布与南京停止军事行动,决不妨碍统一。

日本帝国主义制造皇姑屯事件,企图建立“满蒙新国”的阴谋未能得逞,转而迫使张学良就范。6月25日至7月19日,日本首相兼外相田中义一三次训令驻奉天总领事林久治郎警告张学良,不得与南京国民政府妥协。8月4日,日本特使林权助到沈阳,以参加张作霖葬礼为名,阻挠东北易帜。他带来田中义一的信,信中反对东三省同关内统一,要求张学良实行“东北自治”。9日,林权助再度威胁张学良:如果东三省率行易帜,日本将采取自由行动。张学良当即申明自己是中国人,要以中国人的立场为出发点,以东三省的民意为定,坚决顶住了日本的压力。

国民政府在占领京、津后,也决定和平解决东北问题。7月3日,蒋介石抵北平,接见奉方代表王树翰、邢士廉,要求东北易帜,服从三民主义。同时派代表到东北同张学良谈判易帜之事。张表示同意,唯以对日外交问题,易帜要延长三个月。但行动上同国民政府保持一致,为实际上之统一。

在东北易帜的背后,反映了日美两国在华争夺势力范围的斗争。美国支持蒋介石统一东北。7月25日,中美签订了关税条约。美国国务卿凯洛格声明,美国是以订立关税条约的方式,第一个承认南京国民政府的国家。在美、英的压力下,日本处于孤立的地位。11月3日,张学良派莫德惠为特使赴东京参加日皇加冕典礼,田中对莫表示东北易帜“是中国的内政问题”。12月29日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31日,国民政府任命张学良为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至此,全国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局面。

转自维基

东北易帜是指皇姑屯事件之后,统治中国东北的奉系军阀将领张学良将原来悬挂的北洋政府的五色旗换成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并于1928年12月29日通电南京,宣称接受国民政府管辖的一个历史事件。此举标志着北伐的结束、国民政府完成统一中国、以及北洋政府时期的正式结束。
由于当时外蒙古仍为苏联所占据,加上原北洋政府仅于西藏设立代表处而并未进驻军队,故张学良此举只是实现了当时中国在名义或形式上的南北统一。
1926年,中国国民党蒋中正领导的国民政府率领国民革命军发动北伐,以消灭各地军阀政权,达成中国统一的目标。时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的蒋中正因北伐军内部分裂,于徐州宣布下野,直至1928年4月他又重新掌权,发起第二次北伐战争,并于临近5月底时进军北京。结果,身处北京的北洋政府被迫瓦解,张作霖不顾日本死守燕、冀的要求,更放弃北京撤回东北,然而途中,却遭到不满的日方关东军暗杀,因而不治身亡,史称皇姑屯事件。但东北仍为奉系政权,并且依旧沿用北洋政府的五色旗作为旗帜,导致蒋中正北伐的目的并未完全达成。

1928年6月张作霖在皇姑屯事件被暗杀后,其子张学良立返沈阳,受到张作相等宿将的拥护,继位东三省保安司令兼奉天保安司令,成为东北政治、军事和社会集团的主帅,主掌东北兵权。
同年7月1日,张学良向国民革命军宣告停战,表明不会干涉“重新统一”的任务,而日本则不满其做法,日本首相田中义一派遣特使林权助与张学良要求满洲独立,但张学良立即拒绝日方要求,转投国民革命军。同年7月3日,蒋方至北京与奉系的代表会面,商讨和平解决方案。
国际形势上,美国及日本在中国互不相让,但美国支持蒋中正统一中国;由于美英施压,日本被孤立,此刻大局几乎底定。
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宣布更换东北所悬之五色旗为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名义上接受国民政府的领导,中国得以形式统一。两日后,依照先前谈判条件,国民政府命张学良为东北军政领袖。
东北易帜从1928年6月开始酝酿,由于日军的横加干涉和多方利益协调问题,东北易帜进程被一再拖延,到同年12月最终实现,前后长6个月的时间。
原本割据关外的张学良,自此与蒋中正关系紧密,后参加了中原大战,进兵山海关,支持中央军,打败了阎锡山、冯玉祥的反蒋联军。张学良也因此役而获得了华北的大范围治权,包括平、津、冀、豫、鲁、晋部份的征税、驻军、以及人事任命权等行政权力。此外,张学良还接受了原冯玉祥的西北军成员的加入,使得其武力与东北系势力范围扩张至华北地区,成为当时仅次于蒋中正的中国实权第二号军事人物。

东北易帜是指张学良为摆脱日本控制、维护中国统一而采取的进步行动。1928年6月皇姑屯事件后,张学良国难家仇系于一身。他感到要报仇雪恨,赶走日本侵略势力,仅靠东北一隅,势单力薄,不足以奏效。于是他积极主张南北议和,早日实现国家统一。张学良的易帜思想和活动,遭致日本方面的反对、抵制和干涉,故使易帜两次推迟。1928年底,张学良排除内外干扰,坚定了易帜决心。12月29日,在奉天省府礼堂举行易帜典礼,张学良等宣誓,国民政府代表方本仁监誓,欧美各国领事应邀参加。张学良宣誓后发表演讲,并向全国发布易帜通电,表示力谋统一、贯彻和平、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南京国民政府。当天在东北各地降下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红黄蓝白黑五色旗,升起了国民党的青天白日旗。此为改编易帜。12月31日,南京国民政府正式任命张学良为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张作相、万福麟为副司令长官;任命翟文选、张作相、常荫槐、汤玉麟分别为奉天(后改辽宁)、吉林、黑龙江、热河省主席。东北易帜,是张学良的爱国之举,起了维护民族独立、促进国家统一、打击日本侵略势力的积极作用。

1928年12月29日 ,张学良在中国东北将原北京政府的红黄蓝白黑五色旗改为南京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旗,宣布拥护国民政府的政治行动。

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少帅张学良子承父业,当时日本给其重压,要求签订卖国条约,东北军内部,亲日派,等极不稳定,当时全国局势中,以蒋介石的势力及名声最大,经张学良与蒋介石秘密联系,双方达成共识,张宣称归顺蒋,从此,在形式上,中国南北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