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大学是亚洲第一吗:初中语文老师请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5/11 20:54:32
请帮我归纳议论文,说明文,散文的答题技巧
例如说明文的“删去···字好不好····”
散文的“这一句有什么用”
等等
谢谢!!

先说明咱不是老师.但自认为语文还行,当年中考时,120满分偶考了114^_^~~
楼主要认为我行,可以稍微听听我的意见...~要觉得不行,你当我没说^_^V~
我觉得初中的语文阅读不是很深.
议论文主要是找准议论的中心点.看清出作者的意图是想通过议论证明什么.找准论点之后围绕论点答.
说明文偶不是很在行,未免误人子弟,跳过不讲.8过“删去···字好不好····”此类问题答案一般都为不好,除非他给你的是有设有病句练习的短文.原因无外乎就是几种类型,一是删去了XXXXX后表达不清,或者精确度受到影响.二是删去之后范围扩大,不利于理解.
散文我比较拿手,散文抒情的比较多,如果遇到“这一句有什么用”的问题,则要根据全文做分析.答案也不外乎是几种.最常见的是表达了作者XX的心情或意愿,烘托出作者XXXX的美好愿望.(这个最土,谁出这种题鄙视谁~~).再一种就是作气氛渲染.或者为后文的感情抒发做铺垫.再或者首位照应OR承上启下.(其实只要是阅读短文问这个题,一般都这是这几个答案,不管是什么文体.)
最后偶要说一句...阅读短文不是抢分的部分,作文才最抢分.祝楼主学习进步喽.

补充说明文部分.偶在网上找的:
考题常设置干扰性因素:(1)增减扩缩,就是对原文的句子加以改动,通过增加某些字或减少某些词语的办法,扩大或缩小说明范围。(2)鱼目混珠,就是用似是而非的词语或句子来替代正确的,造成歧意。(3)颠三倒四,是指设置选项时,有意将原文的句子关系打乱,造成理解的难度,如颠倒因果关系,搅乱先后次序。(4)无中生有,就是利用考生的思维惯性,诱考生用想当然代替清醒的理性思考
解题的程序,有句顺口溜:“先读原文通大意,再读题干做标记,找出范围对应句,比较选项看差异。”
先读原文,完成3个任务:(1)了解文章大意,即说明的对象,各段之间的联系,作者的见解及相关材料。(2)给段落标上序号。(3)给重要句子和关键词语做上记号。"e

其次,读题干很重要,要给重要词语做上标记。如1999年卷第1题,可做如下标记:“本文第一自然段提出了一种假说,对这种假说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标记。第一处是命题点所在的位置,第二处是试题考查的内容,第三处是选择答案的标准。
第三,找出答题的范围和对应句是答题的实质性阶段。一般来说,答案的检索区间应在命题点的附近,如第1题答案在第1段或第2段。找对应句更重要了,可以说找到了对应的句子,就基本上找到了答案。比较选项找出差异是最后一步,即完成答题。如第1题B项说:“比起人类来,冬眠的哺乳动物在更宽的范围里发生了变化。”漏了“调节性”几个字,与文章原意不合。
说明文阅读题都是单项选择题,选择正确选项方法有三:直选法、排除法、类推法。
直选法,即直接选出正确答案。这种方法适用于一目了然的题目,有的答案自己一下子能够确定。也适用于“选非题”,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不符合文意的一项”。
排除法,可适用于一切类型的选择题。它通过排除不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将正确的答案显露出来,提高答案准确性。用排除法要找准“第一知识点”,即首先要排除的选项被排除的依据,须具备2个特征:一是判断得最准确,二是最有价值,确定这个知识点后可排除较多的选项。)
类推法,适用于部分选择题。根据合理推断,迅速排除某些选项,或根据已知情况推断未知情况,迅速确定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