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地形图手绘:中国移动通讯市场的现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5/05 13:42:47
和目前联通存在的问题

急用!!!!

据记者了解,中国移动通信公司GSM基站每台的造价约为人民币20万元,可以负担最多15万门的信号流量。以每人40元月租算,就算这15万人不打电话,一个月的月租就能买30个基站。移动通讯行业是典型的前期投入高,边际成本低的产业。在前期固定资本投入一定的情况下,用户越多,它的运营成本就越低,因此,随着移动通信网络和用户规模不断扩大,再加上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其规模经济效益愈发明显,极大地促进了移动运营商成本的下降。

北京拥有全国最大的移动通讯市场,仅移动通信公司的客户规模就已经达到1000多万,如此巨大的客户群使北京地区的资费成本低于国内其他地区。虽然运营商们一直对具体成本的核算含糊其辞,普通百姓更无从知道其内幕,但前段时间爆出的某地联通内部卡通话费只有每分钟7分钱的新闻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移动通讯的成本是非常低廉的。有报道称,移动通信的边际成本仅为每分钟0.06元左右,这使得由政府制定的每分钟0.4元的资费标准具有很大的下调空间。

低成本、高资费必然带来高利润。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院长杨泽民曾指出,2002年,在香港上市的中移动经营利润488亿元,利润率高达38%,这种利润率在其他行业很难达到。据另一份数据显示,去年上半年中国移动纯利润率超过20%,大大高于社会平均增长水平,其职工薪资水平雄踞各行业的榜首,年薪均值达到55770元,高出排行第二位的医疗卫生设备行业10%左右。正是高资费及如此大的利润空间,才使得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有大打价格战的资本。

现行资费标准已严重滞后

从纵向来讲,北京资费体系并未以成本构成作为定价基础。我们现行的资费体系最早是参照国外主要发达国家在垄断时期的电信资费制定和管制方法,由政府制定全国统一的电信资费标准。但由于当时还处于计划经济时代,中国电信的固定成本,即电信网络的投资建设费用主要由国家承担,一直延续至今的固话资费实际上并未以成本来定价。同样,此后对于移动资费的定价,也主要考虑为移动网络的铺建积累资金,虽经前后8次调整开户费、入网费和月租费,每分钟0.4元的双向通话费用也并未依据成本来进行定价。显然,这个不是以成本为基础得出的资费体系非常不适应移动通信市场的现状。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的移动通信市场已迈入成熟期。据有关部门统计,2005年中国移动通信用户数已达到3亿,普及率由2002年的10%增加至20%。

从横向比较,这里有一组数据:英国从1999年到2000年,通信业务资费降幅达40%;德国从1995年到2000年,移动资费下降幅度达58%;日本从1995年到2000年移动资费价格下降幅度达63%。而我国手机用户都发展到世界第一的规模了,移动资费却从来没有变过。

必须制定新的资费体系

从移动通信行业本身的性质来讲,它属于固定成本很高,边际成本很低的服务行业,是全社会共享的基础性产业。而目前,移动通信的高资费标准已严重背离了它应有的使命,并带来一系列不利后果:

一、不利于移动通信行业的健康发展。在利润大幅增长的表面繁荣背后是整个行业的畸形发展。据上海移动调查,我国手机用户的平均话务量很低,在世界上处于落后水平。这与我国高速发展的经济水平是不相称的。究其原因,通话费用高是抑制消费的瓶颈。

二、持续的高资费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不利。高资费形成高利润,高利润又给恶性价格战提供了温床。价格战虽然能给企业带来眼前利益,但由于运营商把注意力都放在花样翻新的优惠活动上,而错失了开发新服务项目和更新技术的机会。另一方面,也使自己在客户心目中的形象大打折扣,客户忠诚度随之降低。所以,一味追求高资费高利润的做法无异于杀鸡取卵、涸泽而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