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看前列腺那医院好:我想收集一些有关小品发展史的文献(至少十个)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5/03 06:56:45

首先看看春晚小品的历史。小品本是话剧的练功用品,而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小品乃是陈佩斯朱时茂的《吃面》,从此陈朱二人以《烤羊肉串》《警察与小偷》《警察与小舅子》《主角与配角》等率先垄断春晚。待此二人离去后,赵本山才开始逐渐成为第二个春晚小品之霸,主要作品包括《相亲》《我想有个家》《拜年》《红高粱模特队》《三鞭子》《卖拐》《卖车》《钟点工》《昨天,今天和明天》等等。其他的小品,有潘长江《过河》,赵丽蓉系列。郭达、黄宏等人也南腔北调的有些,主要是河南、陕西等地方言,唯一可算南方的,就是严顺开有过几次露面,说的是普通话(有上海语感)。
  为什么赵本山会在这么多小品高手中红火起来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语言易懂。众所周知,普通话的基础是北京话和哈尔滨话。实际上东北话除了个别用词为方言特有外,口音就象是普通话歪曲了说,一方面易懂,另一方面反倒有了搞笑意味,而且赵本山在口音方面我认为已经有所收敛,反而不象黄宏表演时说东北话那么夸张(东北话小品最早还就是黄宏在《超生游击队》里搞红的)。反观南方小品,南方口音千差万别,与普通话差异比较大,不利于全国的传播,但讲今年的《火巴耳朵》,如果不是看了小品剧情,谁有知道什么叫“火巴 耳朵”呢?
  其次,任何艺术形式,都是在表达一种思想,小品本质是要讲个故事,那么评价小品好坏的根本标准其实就是剧本的内容如何。陈朱作为小品的鼻祖,其作品本质上还没有脱离学院练功的框架,表演功力大于剧本,因此虽然也有经典,但总体上漂于生活之上。赵本山小品根植于生活,与现实紧密结合,自然是喜闻乐见。
  再次,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小品要讲故事,讲故事却未必就是小品。这就需要艺术的加工和提炼。赵本山小品相对于其他小品,语言凝练,趣味性强,剧情矛盾又都非常突出。没有不红的道理。
  最后,陈朱小品以二人开始,小品这种形式就不需要太多的人。东北小品演员多为二人转出身,驾轻就熟,浑身是戏,而南方传统曲艺多为独角戏,上海、湖南无不如此。此外,东北小品演员体系建立之处,就是乡村剧团、草台班子的职业演员,而不是国家专业演员,环境残酷,锻炼多多,浑身都是戏也是很自然的。

  专家学者回顾中国小品发展的二十年
  1983年,小品首次登上中央电视台首届春节晚会,至今仍是最为大众化的艺术形式之一。或许是有意,或许是巧合,如今有两家电视台同时回顾中国小品20年:中央电视台的《中国小品20年》国庆期间在一套晚间播出;而河北电视台《笑一笑》栏目则于本月举办《中国小品20年》的问卷调查,意在评出中国“十大小品笑星”和“十大小品经典”。截至目前,赵本山和陈佩斯、《超生游击队》和《昨天·今天·明天》分别位列这两项评比的前两名。

  中央电视台《中国小品20年》节目监制王晓说,央视一套播出的这个节目其实选自央视4套《中国文艺》。《中国小品20年》是今年7月份推出的,邀请评书名家单田芳担任主持人。由于节目中串词的时间比较短,如果让主持人来说可能不够连贯,而说评书的就有这样的本事:几句话就埋下一个伏笔,给观众留下悬念。

  河北电视台《笑一笑》栏目制片人焦克强告诉记者,专题片《中国小品20年》采访了近百位小品演员、编剧导演、知名学者和评论家,去年12月开始在河北台二套每周播出一期。节目以小品20年的历史为经,以小品的四支生力军(北京、东北、西北、南方)为纬,节目样式是采访加点评再加节目片段。焦克强说,为了配合问卷调查,国庆期间还在河北台一套展播了20年的小品精选。

  小品成也春晚,败也春晚

  小品能够走出象牙塔,从最初的戏剧、戏曲院校的练习作品到今天家喻户晓、深受欢迎的文艺样式,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功不可没。《中国小品20年》节目监制王晓,曾经操持过去年首届CCTV喜剧小品大赛。他说,上个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刚开始,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视进入百姓家,小品也逐渐成为一门艺术。如果科技进步不够快、如果电视普及得不够广、如果没有春节晚会,那观众可能会更晚些认识电视小品。

  1983年中央电视台的首届春节晚会上,小品首次在电视上亮相。编导为了热闹凑趣,赶排了小品《虎妞阿Q逛北京厂甸》,表演者是斯琴高娃和严顺开。一个泼辣俏皮,一个憨傻滑稽,有极好的喜剧效果,虽然仅仅作为一个小插曲,但现场效果和对观众的吸引力受到大家的重视。那一年,还有王景愚表演的哑剧小品《吃鸡》。

  从1984年到1990年,小品可以说是陈佩斯与朱时茂大放异彩的时期,两人1984年合作的《吃面条》使小品成为以后历届春晚的保留节目,“二子开店”红红火火。1989年春节晚会的4个小品都堪称佳作,像赵丽蓉、侯跃文的《英雄母亲的一天》;笑林、黄宏等4人表演的《招聘》;赵连甲和宋丹丹等3人表演的《懒汉招亲》;陈佩斯、朱时茂表演的《胡椒面》。从这年开始,小品取代相声成为晚会的第一主角,这种局面延续至今。1994年春节晚会中就有《越洋电话》、《上梁下梁》、《打“扑克”》、魔术小品《大变活人》等8个小品节目,2004年春节晚会,39个节目中小品占了6个,时长将近70分钟,占全部节目时长的1/4强。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系教授朱宝贺和李献文认为小品在荧屏上走红,有主客观原因。除夕之夜,观众的普遍心理,是希望看到喜庆、有趣、高质量的节目,而小品正是用喜剧形式去讽刺那些不好的社会现象和表现某种社会心态,在笑声中给人思考和启迪。

  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春生指出,电视是小品的成功之道,但也限制小品。春节晚会被定义为关乎民心和社会稳定的第一炮,小品也就必须以欢乐、祥和为主,逐渐转变为教化、喜剧为主。于是,同样是黄宏、宋丹丹搭档,《超生游击队》等讽刺型小品出现在元旦晚会,《回家》等教化型小品却出现在春节晚会。赵本山说在中国做喜剧很难,很大一部分人和事是不能讽刺的,小品要弄到学者不认为俗,观众不认为雅,领导不觉得烦,很不容易。

  天津大学影视学院副院长俞炜认为,有人认为相声衰落是由于电视的冲击,没了剧场效应,其实错了,相声的衰落主要是讽刺功能的泯灭。而朱宝贺认为,高水平的小品,应当在幽默机智的反讽中,体现对现实的忧患与批判。近年来小品创作日渐滑坡,构思巧妙的精品少了,故弄玄虚的段子多了;有深度和高度的作品少了,浅薄俗气、以噱头取悦观众的作品多了;创作者深入生活、开掘生活的能力少了,闭门造车、浮华虚夸的风气多了。如果剧作者对生活没有深刻的剖析和透视,难以挽回小品的颓势。

  陈佩斯打基础,赵本山扛大旗,人才青黄不接

  河北电视台《中国小品20年》的问卷调查10月1日开始,截至8日,赵本山和陈佩斯以9801票和9251票位列“十大小品笑星”前两名。这个结果可以说真实反映了赵本山和陈佩斯在中国小品20年中的作用。

  1984年陈佩斯和朱时茂合作了小品《吃面条》,在春节晚会上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为小品成为春节晚会的保留节目打下基础。1985年在工人体育馆举办的春节晚会虽然整体不成功,但陈佩斯和朱时茂的小品《拍电影》又一次获得成功。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高级编辑朱景和等在《中国电视艺术通史》中认为,细心的人能够从陈佩斯的喜剧小品中看出悲剧的味道,这是它比其他小品更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一个重要原因。陈佩斯对于小品的生存居功至伟,以至尽管十多年不演小品但大家还是没有忘记他。

  1990年,赵本山在几番“送礼、走后门”不成之后,凭实力登上了春晚舞台,他和黄晓娟主演的《相亲》获得了综艺类节目的第一名。90年代的小品舞台是赵本山和宋丹丹的“二人转”。而时序进入新千年之后,虽然黄宏、巩汉林、严顺开等老将时常上演“前度刘郎今又回”,但小品舞台的聚光灯总是“不公平”地围着赵本山转了。天津艺术研究所所长刘连群认为,赵本山自从上春节晚会以来每年都能拿到一等奖,90年代初,他的小品就已经有3个研究生做策划,现在赵本山是小品、二人转、影视三套马车,因为小品这个舞台已经容不下赵本山了。

  可以说,今天的赵本山已经身系小品在春节晚会中的地位甚至它的发展前景,2003年赵本山萌生退意让晚会导演惊出一身冷汗。张春生认为,赵本山演出中的某种夸张是为了表演而表演,像2003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走的那几步就是一种很夸张的走法。小品应该是生活的浓缩,赵本山的小品存在为小品而小品的倾向。但中华喜剧美学研究会会长陈孝英说,赵本山的小品艺术是新兴的、独立的表演艺术形式,小品本身的优势就是样式的通俗化,在中国小品目前出现了异化和庸俗化现象的今天,赵本山小品俗中出雅的风格是一面旗帜。

  目前喜剧小品的人才处于一种青黄不接的局面,作品的创作需要一些刺激。赵本山也对小品现状十分担忧:“小品存在危机,就我来说,每年都得上春节晚会,不上还不行。我衷心希望能出现更多的新人把我们盖下去,免得我们在台上晃得那个闹心。我把春节晚会比作战场,宁可战死也不能当逃兵。最后战死了,我就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