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赶集网:结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谈谈什么是自主创新?为什么要调整我国科技创新战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5/03 05:50:21

增强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12大措施
  1.政府加大科学投入,特别是基础科学以及航天、生物、新能源等高科技领域的投入。
  2. 政府应大力扶持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创新能力、全球知名品牌的重点企业。
  3. 政府采购时,要首先考虑采购拥有民族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4.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5. 大力改善科技人员的待遇,用高薪吸引优秀人才。
  6.对自主创新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政策。
  7. 进一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
  8. 企业设立专项科研开发资金,按一定的产值比例,投入资金进行科技创9.新。
  9.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实现资金变为技术、技术变为资金、资金变为更高层次技术的良性循环。
  10. 建立高科技创业资金,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宽裕的发展环境。
  11. 引进国外高科技人才。
  12. 改变目前应试教育体系,大力培养青少年的创造力。

  为什么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议》指出,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这是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要判断,是对未来五年乃至今后较长时间我国科技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出的根本性战略部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技术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劳动力素质也有了相当提高。但总的来看,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变革,面对日益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面对以创新和技术升级为主要特征的激烈国际竞争,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的问题已经日益成为发展的瓶颈制约。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十一五”时期引导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迫切需要,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迫切需要,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也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迫切需要。

  “十一五”时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主要体现在:一是国外技术储备急于获得新市场,这为我们发挥后发优势,进行必要的技术引进和主动选择创造了条件,使我国的自主创新有可能站在较高的起点上,并支付较低的成本;二是国内人才和科技储备已有相当基础,企业的研发能力有了明显增强,这得益于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三是巨大的内需市场将提供创新的广阔空间;四是我国公共财政实力大大增强;五是激励创新的体制和机制逐步建立,对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加大,按要素参与分配已成为重要的分配原则,国家在税收、折旧、财政和投资等方面支持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正在形成。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和路径。要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形成创新的重要基础和科技竞争力的主要源泉。要大力加强集成创新能力,形成单项相关技术的集成创新优势,努力实现关键领域的整体突破。要加快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充分利用全球科技存量,形成后发优势加快发展。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确立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作用,加快建设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努力实现新技术的产业化。要发挥政府的战略导向、综合协调和服务功能,创造更好的创新环境。强有力的创新激励体系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根本性制度保障,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立以保护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激励体制框架,建立和完善创业风险投资,增强税收制度对创新的激励作用,努力吸引集聚高层次创新领军人才,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强大的动力来源。

  研究型大学如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中央提出要坚持把推动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是顺应形势要求的,是国家的重大战略抉择。

  自主创新从内容上包括三方面的含义:一是原始性创新,即通过科研和开发,努力获得更
  多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二是集成创新,即通过各种相关技术成果融合汇聚,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三是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在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设备的基础上,进行充分地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自主创新在过程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知识创新,二是技术创新。知识创新是着重对自然界的研究并获得新发现,具有基础性特点,主要以大学和科研院所为主体;技术创新则是着重将基础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技术服务人类,强调成果的应用性,它往往以企业为主体。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有效衔接就在于两个创新主体的有机结合。就是说,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的企业主动向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投入或者提出所需要的带有产业化的科研方向,以获取原创性成果,实现原始创新。作为知识创新主体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主动参与技术创新过程,用知识创新成果解决其技术创新的难题,主动将知识创新成果在企业转化。

  原创性、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的科技创新活动,是高水平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也是其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根本。研究型大学由于其自身的优势,日益成为我国知识创新的主力军,成为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摇篮,成为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方面军,在国家自主创新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多学科优势便于学科交叉和知识创新;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先进的科研设备创造良好的条件保障;宽松和谐的学术氛围构建适宜的组织文化,等等。世界一流大学都是知识创新能力最强的大学,在基础性、前瞻性、前沿性的科学研究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据相关数据,影响人类的70%重大科研成果和绝大多数诺贝尔奖获得者均来自世界一流大学。据有关统计,2004年大学获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分别占总数的64.3%、60%和55.1%;2004年大学共申请专利12997项,获专利授权5381项,并取得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成果;2003年大学在国内发表论文18.1万篇,占总数的66%;三大检索系统(美国SCI、EI、ISTP)收录论文数,大学占总数的68.5%。这些成果很大部分是由研究型大学创造的。据武书连2004年发布的大学评价,36所研究型大学的科研成果占全国普通高校的62.16%,博士生导师数量占全国普通高校的58.92%,培养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数量分别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45.79%和66.35%。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也是研究型大学自身发展的需要,是我国研究型大学实现其跨越式发展的根本。努力创造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原创性科研成果,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精英人才,这是我国研究型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也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或世界高水平大学的必经之路。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高校这支最大的师生创新群体必须以凝聚学科方向、创造标志成果、汇集创新队伍、构筑学科基地为科技创新的基本战略,着力提高解决当前和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的能力,放眼国民经济主战场,瞄准尖端科技的战略需求,围绕国家目标,以重大科研项目为驱动,加强基础性、前瞻性和前沿性的科学研究,实现关键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大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为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行业技术升级作贡献。在贡献中求支持,在服务中求发展。

  那么,我国研究型大学如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根据南京大学科技创新体系构建和发展的经验,笔者认为,主要应把握好四个方面。

  一是创新观念。首先,要充分重视基础研究。21世纪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互相融合,呈现出“科学技术化,技术科学化”的明显特点,科学与技术、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之间的关联越来越紧密。基础研究作为自主创新的源头,决定着技术创新。谁会想到现在无处不在的计算机、互联网的技术基础是源于20世纪初发现的狭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而且发展如此之快。正如李政道先生所说:“只有重视基础科学研究,才能永远保持自主创新的能力。谁重视了基础科学研究,谁就掌握了主动权,就能自主创新。”因此,研究型大学要发挥基础研究的优势,努力提高原始性创新与知识创新能力,为国家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要重视结合国家目标导向的研究工作。研究型大学是一个国家增强核心竞争力的中坚力量,因此,它们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必须紧紧围绕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需要,把个人自由探索与国家目标导向研究结合起来,积极推动基础研究成果向应用性转化,不断提高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

  在这个方面,南京大学一直是极为重视的。南京大学在巩固并加强基础研究的基础上,围绕“如何构建知识与技术创新体系”在全校范围展开了大讨论,明确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个人自由探索与国家目标导向研究同等重要”的理念与目标,并把构建南京大学“知识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人才培养创新体系”作为学校“十一五”规划三大战略目标来抓。

  二是创新机制。一方面是以“985二期”工程为契机,创新学科与科研组织管理模式,搭建研究型大学多学科交叉与科技创新平台。这些年来,南京大学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211工程”建设期间,根据现代学科发展趋势与本校学科发展特点,建设学科群,加强学科交叉与融合;“985工程”一期,又在国际科技前沿领域着力选择少数几个突破口,在全国高校率先设立“学科特区”,以形成局部优势,促进学科交叉和新兴学科成长。“学科特区”创立全新的管理机制,遵循国际惯例,采用所长全面负责制,在用人、分配等方面有充分的自主权。经过几年的发展,这几个“学科特区”都取得了不少成果,显示了旺盛的生命力和突出的创新能力。以分子医学研究所为例,成立六年以来,共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发表SCI论文23篇,其中一篇发表在影响引子大于12的刊物《循环》上;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要项目24项,经费达4877万元,申请专利18项;承担7个一类新药和3个二类新药的研发工作;3人获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另一方面是在管理机制上,以人为本,建立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以制度创新推动研究型大学的自主创新。比如改革学校管理体制,进一步厘清校院系三级的权力分配;转变学校行政职能,加强学术权力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加快教师评聘制度改革,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教师评聘与人才评价机制,并实行人才评聘多元化标准,等等。创新是研究型大学的精神内核,而制度建设则是保障研究型大学持续创新的前提。大师云集、英才辈出、硕果累累,不是急功近利的改革措施和行政命令能催化出来的,而是完善现代大学制度、以人为本的产物。

  三是创新队伍。人才是自主创新的主体,是自主创新的第一资源。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和若干高水平的学术创新团队,乃是决定研究型大学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南京大学历年来一直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队伍建设为核心”的办学思想。在队伍建设方面,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改革教师评聘制度,短期考核与长期评定相结合,质量与数量相结合;引进优秀人才,特别重视从海外引进团队。到目前为止,从海外引进了近200名优秀人才;重视学校现有人才的培养,特别重视培养中青年学术骨干,学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人才培养机制,并努力为他们提供一个适宜的成长环境;强调尊重人才,人才自重,提倡竞争、和谐、有序、协作的学术氛围。这些措施的实行不仅使南京大学建立了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而且还催生了若干创新团队,他们已经成为学校自主创新的骨干力量。在南京大学现有的1700多名专任教师中,就有30名院士,42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75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名国家级教学名师,教师获得博士学位的比例达51%。与此同时,南京大学特别重视学术团队建设,创立“大师+团队”模式,目前已经拥有5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遴选的“优秀创新研究群体”。以凝聚态物理学术团队为例,该研究群体目前有5位院士,9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1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优秀的学术团队催生了一系列创新成果,近几年来该团队有4篇论文发表在“Science”和“Nature”上;5项科研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科研成果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3篇博士论文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

  四是创新环境。环境创新是维系和促进自主创新的有力保障,它包括创新政策、法律法规、文化等软环境;信息网络、科研设施等硬环境;以及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外部环境。南京大学这几年为科技自主创新创建一个较为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做了大量工作:根据国家自主创新体系总体布局和学校学科发展特点,制订了学校自主创新近期和远期规划:在政策制定上优先考虑促进自主创新的源头——基础科学研究、自主创新的核心——创新人才的选拔任用等方面;加强创新文化建设,努力营造和谐包容的文化氛围,鼓励勇于创新、大胆质疑、宽容失败、敢为人先的拼搏精神。在这些指导思想下,南京大学SCI收录的论文数和被引用论文数一直名列全国高校前茅。2000年以来,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0项,这在全国高校中是独一无二的。

  在研究型大学创新环境中突出的是技术创新环境,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鼓励应用性研究。南京大学在这方面也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其中包括:1.构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制度架构,特别是构建应用人才的评价体系;2.成立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加速学校科技成果的转化进程;3.设立技术创新基金。学校首期出资500万元,社会融资500万元设立技术创新基金,由科技成果转化中心负责管理,将具有时效性、新颖性、实用性的成果快速推向市场;4.实施专利战略。这些措施初见成效。2002年至2005年4月,学校共申请446(1985年以来共751)件,其中第一发明人200人,涉及的人员共783人;从2003年开始实施专利战略,申请量每年翻了一番。2004年,申请量位居全国高校第九,发明专利申请位居第六。近5年来,学校积极推进官产学研合作模式创新,加强校企联盟,建立了一系列与政府、企业合作的实验室,与企业合作科技项目达2000余项,大大加快了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力度。

  总的来说,研究型大学是一个国家构建自主创新体系的中坚力量。我国研究型大学必须紧紧围绕国家目标,瞄准尖端科技的战略需求,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与优势,加强基础性、前瞻性和前沿性的科学研究,实现关键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大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走出一条中国研究型大学的自主创新之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更大贡献。
  (作者系南京大学党委书记)

  来源:光明日报 http://news.ewe.com.cn/show_news.php?blockid=76&articleid=12130

  深刻认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大意义。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重大战略举措。全市各级各部门特别是领导干部务必深刻认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我市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有利于发挥科技对经济增长的先导作用,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增长方式转变,增强经济增长的动力,加快富民强市和〃两个率先〃进程;有利于强化城市集聚和辐射功能,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有利于推动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市民精神,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建设和谐南京。
  http://www.ctinj.com.cn/government/20060307.htm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必须突出主体、整合资源、优化环境、跨越发展。
  突出主体,就是强化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创造条件、优化环境、深化改革,切实增强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活动的紧迫感和集聚创新要素、吸纳创新成果的主动意识。发挥经济、科技政策的导向作用,引导企业调整优化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措施,增加研发投入,实施名牌战略,围绕市场需求不断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改革科技计划支持方式,支持企业承担重大项目研发任务,完善技术转移机制,促进企业的技术集成与应用,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创新的决策和投资主体、产品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主体、承担风险和获得利益的主体。
  整合资源,就是极大地释放科教、人才、产业基础的优势和活力,实现各类创新资源的有效融合。大力提高自主创新的组织程度,建立功能完备、运作高效的科技信息交流、成果转化和要素共享平台,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交流对接、互动双赢。加快构筑创新人才集聚高地,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创新创业积极性,有效推动高校、科研院所面向市场、面向企业、面向地方发展的技术创新,真正把存量资源转化为增长优势,把拥有的实力转化为发展的后劲。在持续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同时,更加重视抓住资本、技术加速向长三角转移的历史机遇,实施开放式自主创新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
  优化环境,就是切实加强对科技创新的服务,营造鼓励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充分发挥各类科技园区和科技孵化器的功能,加快创新成果产业化的载体建设。大力发展各类科技服务中介机构,发挥其在优化配置创新资源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快投融资体系建设,为自主创新提供金融支撑。加强支持创新的政府引导,完善推动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和工作措施,提供优质、完备、高效的公共服务。弘扬“创业、创新、创优”的精神,广泛宣传自主创新的先进典型和经验,形成一个人人参与创新、关心创新、保护创新、支持创新的社会文化氛围。
  跨越发展,就是不断突破和解决制约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全面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把握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着力推进支撑和引领南京加快发展、和谐发展关键领域的科技创新,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用高新技术引领产业发展,构建新的产业竞争优势,大力促进电子信息、石油化工、汽车、钢铁四大支柱产业的产业升级,加快软件、生物医药、新材料、新型光电、文化五大新兴产业的技术突破,实现“南京制造”向“南京创造”的转变。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市功能,扩大创新资源的集聚和辐射效应,全面加强国内外科技合作,巩固和提高南京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和作用。

  记者:你认为怎样才能提高民族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呢?

  陈小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是要做好创新体系建设。长期以来,因体制所限,我国的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存在着“两张皮”现象,科研院所的人才与技术优势由于缺乏合作对象得不到发挥,手握订单的企业却要舍近求远,高价聘请国外的设计机构为其承担设计任务,这种状况严重地束缚了民族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自成立以来,就十分重视解决这种“两张皮”现象,十分重视创新体系建设。集团公司通过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夯实了技术创新的基础;通过厂所联合,改变过去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存在的“两张皮”现象;通过成立集团公司船舶及海洋工程研发中心,创建了技术创新平台,进一步整合了科研力量,促进了集团公司创新体系建设,提高了集团公司整体创新能力。通过以上几大举措,中船集团公司形成了以集团研发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为主体,其他研发力量为重要补充的两级创新体系框架,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效果也开始凸现。不仅加大船型开发力度,中船集团公司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牌船型。还开发建造了一批技术含量高、难度大的高技术船舶,为优化产品结构,提高高技术船舶设计建造能力创造了条件。
  http://www.costind.gov.cn/n435777/n435789/n624643/50449.html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要更好地贯彻自主创新精神,必须正确、全面地理解创新和自主创新的含义及其所涉及的各方面内容。大幅度提高创新能力,逐步实现从要素推动性增长,向创新推动性增长转变,是今后一段时期经济发展的任务,也促使我们科技发展战略调整。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自主创新类别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三类。这三类中,原始创新的难度最大,把它放在首位是必需的。但从数量上来说,鉴于我国目前的科技实力和经济实力,原始创新不可能,也不应该占很大比重。
一、国家发展必须要依靠科技,把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为什么我们国家的发展战略有这样大的转变,我们科技工作的重点有这样大的转变,从模仿到创新,到自主创新,有一个深刻的历史背景,要求中国必须创造新的发展模式。1998年以来,我国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所下降。对这个结果,科技界的一些同事曾提出过质疑。但这个数字讲的是一个事实,不是说科技工作者不努力,它是讲我们过去的经济增长模式主要是靠投资拉动的,资本的贡献在40%以上,产业技术基本上靠引进,本土的科技能力没有为国家发展提供有效支撑。中国要发展必须走新路,必须依靠科技,但是我们的科技不足以提供支撑,这就是为什么国家对自主创新能力给予这么高度重视的原因。具体地说,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首先,科技创新动力的缺乏。由于我国经济体制尚在转轨过程中,企业业绩很大程度上不是取决于企业本身或市场,而是依靠外部因素。在这种情况下,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动力不足,从而进一步阻碍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其次,创新所需的资源不足。从资金上说,我国在科研生产中普遍有困难,对于创新的投入往往捉襟见肘。对此,国家也应该积极扶持,针对普遍存在的某些具体困难,采取直接提供资金支持等政策支持措施。
我国的人才问题从总体上讲不是数量上的缺乏,而是不能人尽其才。由于在技术上受外方控制,不能进行自主研发,基本上处于无事可做的状态。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和人才的成长途径也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我们的科技能力还没有办法为国家的发展提供有效支撑。高层次人才匮乏,缺乏世界级的科学家和以杰出科学家为核心的基础研究人才群组和研究学派,是制约我们科技能力提高的一个关键因素,也对未来科学家的培养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至于技术,在现有情况下,产生大量的自有技术是不现实的。但技术可以从外部引入,包括国内和国外,包括购买和合作。实际上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经从国外购进了大量技术,只是效果不好,其中因由将在后面重点论述。
再次,如何组织也是个关键的问题。组织包括科技研究部门内外两个层面。首先内部必须要有相应的机构进行自主研发,并承办购入技术的使用、消化吸收和改进提高。这个机构的功能与生产车间或一般的生产技术管理不同,必须要有其特定的组织方法和工作方式。而目前我国大型企业中还有一半左右没有自己的技术开发机构,更不要说中小型企业了。这是个严重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科研力量普遍不强,必须加强同外部合作。过去,我国也由政府牵头组织了大量的产、学、研三结合活动,但不成功的案例居多。应该说,产学研结合是自主创新、加强企业竞争力的一条很好的途径,。
此外还要有制度保证。相应的,制度也分为组织内部制度和外部制度两个层面。企业内部应有各种激励制度,需要指出的是,科研人员的各种晋升评比要从以论文为主转变到以实际效果为主。
二、提升创新能力,首先要改变经济、技术两张皮的现状,其根本方法就是要从体制上把技术和科学分开,让技术和经济紧密地结合到一起。
在全党全国工作大局中来考虑,围绕大局,服务大局,围绕国家发展确定科技创新和改革发展各项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措施。
1、在实际工作中自觉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刻领会和着重把握有关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方针政策和措施,以此作为我院知识创新三期创新能力建设的指导方针。
2、进一步加深对新时期国家战略需求的理解与实践,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加强原始科学创新,加强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为我国经济建设,国家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不断做出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贡献。
3、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深化体制改革,推动管理创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科技生产力,为持续提升我院的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体制机制保证,要提高创新水平,创新效率,完善创新的价值链,提高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不断为我国经济社会输送大批高质量的创新成果和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