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离合器摩擦片:元朝成吉思汗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5/09 17:04:08

成吉思汗(1162~1227)

即元太祖。蒙古开国大汗(1206~1227年在位)。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名铁木真,蒙古族,孛儿只斤氏。本名铁木真,孛儿只斤氏,蒙古族。生于1162年,卒于1227年。1206年,进位蒙古帝国大汗(皇帝),统一蒙古各部落。在位期间,多次发动侵略战争,征服地域西达黑海海滨,东括几乎整个东亚,为世界历史上著名的横跨欧亚两洲的大帝国之一。 铁木真出生于蒙古乞颜部贵族世家。 六世祖海都、高祖敦必乃、曾祖葛不律寒及族曾祖俺巴孩等都曾是蒙古部的显赫人物或首领;父也速该有拔都(勇士)称号。时漠北高原有百余部落,互相攻战。铁木真降生时,适逢其父在作战中俘获塔塔儿部首领铁木真,为纪念是役武功,故取此名。铁木真9岁时,其父被塔塔儿部人毒死,部众离散,随寡母月伦艰难度日,曾被其他部落捉获,险些遇害,凭其机敏逃脱。稍长,依附蒙古高原最强大的克烈部首领脱里(后称王汗),并尊之为父,得以收聚其父旧部;又与札答阑部首领札木合结为安答(义兄弟),逐步发展势力。为报复蔑儿乞部抢妻之仇,求王汗、札木合出兵,合本部兵共数万,突然袭击蔑儿乞部,斩杀许多仇敌,夺回妻子。金大定末年,移营怯绿连河(今克鲁伦河)上游,独立建帐,广结盟友,选贤任能,宽厚待人,吸引许多蒙古部众和乞颜氏贵族来投,被推为可汗。约在金大定末年或明昌初,札木合反目为仇,率13部联军3万之众来攻,铁木真召集诸部兵3万,分13翼(翼,意为营或圈子)迎战,失利退兵,史称十三翼之战。因铁木真善于争取人心,致札木合部众纷纷叛附,壮大了力量。承安元年(1196),与王汗一起,配合金丞相完颜襄击杀塔塔儿部部长以下多人,被金朝封授札兀忽里(部族官)。再与王汗联兵,大败正在会盟的哈答斤等11部联军。泰和元年(1201),率军大破札木合组织的松散联盟。次年,遭乃蛮联军进攻,退入金边墙内,大败乃蛮联军于阔亦田(今哈拉哈河上游)之野,乘胜攻灭塔塔儿四部。因势力渐强,引起王汗嫉恨和敌视。三年,遭王汗突袭,败走班朱尼河(今呼伦湖西南),以饮浊水与从者盟誓,共度难关。再转移至合泐合(哈拉哈)河中游, 收集溃散部众4600(一说2600)余骑,经过休整,逐渐恢复元气。后侦悉王汗骄怠不备,夜袭王汗大营,大溃其众。王汗只身败逃,被乃蛮人捕杀,克烈部亡。四年,建怯薛(护卫军)。不久,乘乃蛮首领太阳汗来攻,巧布疑阵,擒杀太阳汗,征服其部众,迫哈答斤、朵鲁班等部来降。至成吉思汗元年(1206),蒙古高原百余个大小部落先后败亡,塔塔儿、克烈、蔑儿乞、乃蛮和蒙古五大部均统一在铁木真的旗帜下。铁木真遂在斡难河(今鄂嫩河)之源举行大聚会,建立也客·蒙古·兀鲁思(大蒙古国),被尊为成吉思汗(此号有“海洋”或“强大”的皇帝之义)。将怯薛扩充至万人,称大中军。以兵民合一的千户制编组民众,上马则备战斗,下马则屯聚牧养。命“四杰”博尔忽、博尔术、木华黎、赤老温为四怯薛长。成吉思汗立国后,势力益盛,开始对外发动大规模战争。经过二十余年的蒙夏战争,屡创夏军主力,迫西夏国王乞降,削除金朝西北屏障,得以顺利南下攻金。六年,亲率大军进攻金朝,开始了为时24年的蒙金战争。首战乌沙堡(今河北张北西北)获捷;再战野狐岭(今河北万全西北)、会河堡(今怀安东南),歼灭金军大量精锐;又战怀来(今属河北)、缙山(今北京延庆),大败金军十余万;还重创金军于东京(今辽宁辽阳)、西京(今山西大同)、居庸关等地。后来不断改变战法,分兵三路攻掠中原腹地及辽西地区。九年三月,集兵中都(今北京)城下。料一时难以克城,遂遣使逼和,迫金朝奉献岐国公主、金帛和马匹,引兵退出居庸关。六月,以金朝迁都南京(今河南开封)而“违约”为藉口,乘金国人心浮动及憋军哗变降蒙之机,遣部将三摸合拔都、石抹明安率军,会合降蒙乣军进攻中都,以围城打援和招降之策,于次年五月克城。为适应攻城需要,成吉思汗采纳部将建策,逐步建立了炮军,攻城以炮石为先。后来攻城作战,一次用炮即达数百座,迅即破城。同时,重视吸取各民族的先进技术,广收工匠艺人,一城即得数万。随后建立工匠军,设厂冶铁制造兵器。在通信联络上创建了“箭速传骑”,日速数百里,军令传递和军队调遣速度增快。善于发挥骑兵之长,使蒙古骑兵疾如飙至,劲如山压,有“蒙古旋风”之称。十二年,成吉思汗封木华黎为太师、国王,指挥攻金战争,自率主力返回蒙古准备西征。次年,遣先锋将领哲别灭西辽屈出律势力,扫清西征障碍。十四年,以西域花剌子模国杀蒙古商人和使者为由,以军事扩张和掳掠财物为目的,亲率大军约20万分路西征。数年间先后攻破讹答剌(在今锡尔河中游)、布哈拉及撒马尔罕等地。遣哲别、速不台率军追击花剌子模国王摩诃末,迫其逃至宽田吉思海(今里海)中小岛(后病死)。再命哲别、速不台继续西进,远抵克里米亚半岛;自率一军追击摩诃末之子札兰丁至申河(印度河)。十九年,班师返漠北。二十一年,率军10万歼灭西夏军主力(次年西夏灭亡)。成吉思汗正欲集中全力攻金,于二十二年七月十二(1227年8月25日)在六盘山下清水县(今属甘肃)病逝,年66岁。临终遗嘱:利用宋金世仇,借道宋境,联宋灭金。其子窝阔台和拖雷遵此遗策,于窝阔台汗六年(1234)灭亡金朝。成吉思汗戎马生涯近50年,施展雄才大略,依靠一批能征善战的将领和谋士,利用骑兵优势,创造了震撼世界的业绩。他善于治军,创建和统帅的蒙古军,训练有素,纪律严明,既善野战,又能攻坚。在众敌面前,善于利用矛盾,联此击彼,各个击破;在战法上,善于扬长避短,巧施诈术,避实击虚,多路出击,迂回突袭,速战速决。重视以战养战。其军事思想和指挥艺术,在世界军事史上都有重要地位,对后世有很大影响。成吉思汗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位杰出的人物,其本人及其子孙的军事征服活动,克服了当时东西方陆路交通的人为障碍,极大地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在东方,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弭平了中国大陆自唐朝以后形成的数个政权分立对峙的局面,最终奠定了现代中国的基本版图。因此,毛泽东主席在他的词作《沁园春·雪》中,将成吉思汗的与汉民族武功卓著的帝王秦朝始皇帝、汉朝武皇帝、唐朝太宗皇帝、宋朝太祖皇帝并列。

成吉思汗之死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蒙历猪儿年七月十二日,即公元1227年8月25日,灭国四十,纵横天下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在第六次征讨西夏的作战中,于甘肃东部清水县西江病逝,终年66岁;成吉思汗之死,对于统一后的蒙古草原以及相继的蒙古帝国,对于当时蒙古的临国西夏、金和宋,对于他的黄金家族的子孙们,都有着意义深远的影响。
六伐西夏
西夏是党项人建立的政权,历经辽、北宋、南宋和金等四朝,不仅没有灭亡,反而顽强地扩大自己的版图,先后将河套地区以南,黄河以西的广大土地变为自己的行政区。由于深受汉文化的影响,西夏不仅农业、畜牧业发达,而且文化方面的成就也很突出,曾经创造出自己的文字——西夏文。经过近二百多年的发展,西夏的国力相当强盛,尤其是河套地区,更是塞上江南,物产丰饶。西夏的富庶使她成为成吉思汗领导的蒙古骑兵攻掠的目标,仅仅22年的时间,就遭到六次攻伐,并最终国破祚断,成为历史的故谈。
公元1205年,成吉思汗平定乃蛮部落,以追杀王罕之子桑昆为由,挥军进攻西夏,包围了西夏边境的力吉思(今中卫县)和乞邻古古撒城。当时蒙古军队的攻城水平不高,所以历时两个月蒙军才攻下两城,悻悻而返。
公元1207年(蒙历兔儿年)秋,成吉思汗又以西夏被征服地区不肯纳贡为由,第二次率兵入侵,蒙古大军直扑丰州(今内蒙古包头市南)附近的斡罗孩城。“斡罗孩”在党项语中意为“长城中的通道”, 是西夏北方防线的军事重镇,驻有大量守军,城防坚固,蒙古军历时40多天,付出巨大代价后,才攻克该城。成吉思汗恼其不肯降,又痛心自己的惨重损失,下令血洗斡罗孩城。之后,蒙军在此驻守五个多月,因缺粮而撤退。
两年之后,即公元1209年,成吉思汗第三次进攻西夏。蒙古军这次进展准备充分,攻城作战的经验有了很大提高,因此进展顺利,很快攻克了斡罗孩城,并且在贺兰山险隘克夷门大胜西夏军,擒西夏军统帅嵬名令公,直捣西夏都城中兴府(今宁夏银川)。7月,成吉思汗久攻中兴府不下,下令决黄河大堤灌城,结果滔滔黄河之水没有灌入中兴府,反而冲垮了城外蒙古军的堤防,成吉思汗不得不下令撤军。但西夏王李安全迫于蒙军势大,登上城墙,与成吉思汗隔水相见,答应纳女称臣而降。
西夏归降后,难以承受蒙古不断向其征兵的要求,渐渐又疏远了蒙古,有时竟然抗令不遵,不派或少派军队随蒙军出征,这引起了成吉思汗的不满,遂于1217年,命令大将木华黎在南下伐金的同时,分兵攻打西夏。蒙古军在中兴府又一次遇到顽强抵抗,不得不接受了当时的西夏王李遵琐(蒙古史书称其为“古儿汗”)的请降,第四次退兵。
公元1223年,李遵琐被迫让位于次子李德旺,自称太上皇。李德旺不想再依附蒙古,趁成吉思汗西征之机,再次反叛。这时木华黎已死,其子孛劳得知消息后,率军从华北进攻西夏。公元1224年9月,孛劳破银州,消灭西夏数万军队,并再次屠城。李德旺见反抗无力,不得已再次称臣。但蒙古军退后,西夏立即改变策略,转而与金修好,相约为兄弟之国,共同对付蒙古。在这种情况下,成吉思汗不顾西征的劳累,决定亲自举兵灭亡西夏。
黑水城是西夏王朝的北方军事重镇,十四世纪因黑水河改道北流,黑水城被沙漠吞噬,成为无人居住的死城。

公元1226年,蒙军分两路进攻西夏。东路,成吉思汗亲自率军于3月攻克了西夏重镇黑水城(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并在贺兰山再次打败西夏军,俘虏其统帅阿合敢不;西路,西征时远征欧洲的远征军在统帅速不台(另一统帅哲别已在回师的途中病故)的率领下,一路势如破竹,先后占领了沙州(今甘肃敦煌西)、肃州(今甘肃酒泉)、甘州(今甘肃张掖)等地。11月,蒙古军在灵州(今宁夏灵武西南)大败西夏军,12月,蒙军再次包围了中兴府,由成吉思汗最得力的两个儿子窝阔台和拖雷亲自领兵攻打。翌年6月,中兴府发生了严重地震,这严重动摇了西夏军民的抵抗意志,西夏王遣使向驻军于六盘山的成吉思汗乞降,西夏的国运终于走到了尽头。但此时成吉思汗的生命也已到了尽头。
遗嘱定江山
成吉思汗此次亲征西夏是负气出征,身体的抵抗力极差,在六盘山又染上了重病。称雄一世的天下雄主,在病榻之上,弥留之际,念念不忘的仍是开疆拓土。残留的金国是成吉思汗的眼中钉,所以成吉思汗的遗嘱中,除了继承人的选择外,其余的首要部分是关于灭金方略的。据《元史演义》中记载,成吉思汗指示
金国精兵,西集潼关,南据连山,北限大河,此后我军往攻,就使战胜攻取,也恐不 能速灭;计惟假道南宋,宋、金世仇,必肯许我,我下兵唐邓,直捣大梁,金都被困,定要 征兵潼关,那时缓不济急,已成无用,就使他兵远来,千里赴援,人马疲敝,也不是我的对手,灭金易矣。
后来窝阔台灭金,基本上是遵循这一方略,由拖雷领军假道宋境,千里跃进,直捣金的腹地的。
关于西夏,成吉思汗叮嘱在他死后不必为他发丧,举哀,不使敌人知道他死去。当西夏君臣出城投降时,正好一举消灭他们。用心何其深、何其毒也。

成吉思汗陵墓之迷
成吉思汗死后,他的诸子、诸将遵其嘱灭亡了西夏,然后护送其灵柩北归。诸将严守秘密,路上遇到行人,一概杀却,免得消息泄漏,最后将大汗的灵柩葬在不儿罕山中。成吉思汗年轻的时候被篾儿乞惕人追逐,避入不儿罕山,躲过了大难。不儿罕山是斡难河和怯绿连河的发源地。成吉思汗曾在山谷中一株大树下默思多时,说死后要葬在这棵大树的下面。儿子们遵从他的遗命。葬后不起坟墓,蒙古兵将骑了大群马匹践平土地。后来四周长起密林,至今还没有发现成吉思汗陵寝的真正所在地。
成吉思汗陵
几百年来,蒙古人就以成吉思汗生前居住的八座白色宫帐——八白氏作为象征性的陵寝来祭祀他。八白氏一直随负责守护的鄂尔多斯部
迁移,最终于1649年定居于今天的内蒙古伊克昭盟伊金霍落旗。“伊金霍落”,在蒙古语中就是“帝王陵寝”的意思。1956年,这里建起了成吉思汗陵,其主体是一个由3座蒙古包式的大殿构成的宏伟建筑,金色穹顶,松柏掩映,威严而肃穆。虽然它里面只供放着成吉思汗身前用过的马鞍、弓箭等遗物,但它却是蒙古族人祭祀、怀念成吉思汗最主要的场所,所以每年这里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
“幼子守产”与“忽里勒台”之争——汗位之争
成吉思汗的遗嘱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关于继承人的问题。这位叱咤风云的蒙古英雄最担心的就是他死后几个儿子因为争夺汗位而自相残杀,因此反复给诸子讲一箭易折,而许多箭绑在一起就折不断,以及一头蛇和多头蛇的故事。但尽管如此,诸子中的矛盾还是没有解决,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在成吉思汗的诸子中,长子术赤和四子拖雷关系交好,而二子察合台和三子窝阔台则结为一党;蒙古宫廷的两党对立从此形成,成为以后宫廷斗争的主线。
在蒙古草原上,自古流行着“幼子守产”的习俗。一个家庭,只有正妻所生的幼子可以和父母始终生活在一起,并且最终继承父母的所有财产。拖雷作为勃儿帖皇后所生的幼子,从小就和成吉思汗东征西杀,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如果他做继承人,是完全符合“幼子守产”的习俗的,而且也可以继承并发展成吉思汗的事业。但成吉思汗认为这时的蒙古帝国更需要一个政治家,而不是一个军事统帅,所以他破除了“幼子守产”的习俗,选择了三子窝阔台作为他的继承人。为了补偿拖雷,成吉思汗把一大块土地和12.9万军士中的10.1万人交给了他,这为拖雷的儿子们以后争夺汗位创造了有利条件。
虽然破除了“幼子守产”制,但成吉思汗在遗嘱中明确提出要保留由“忽里勒台”大会来选举大汗。“忽里勒台”大会原来是部落或者部落联盟的首领、贵族参加的一种议事会议,早期主要用来推举首领、决定战争等重大问题,到成吉思汗时期则演化为蒙古诸王大会,重要的大臣也可以同时与会。“忽里勒台”大会的保留,直接影响了蒙古帝国汗位的顺利交接,给黄金家族的子孙们提供了一个争夺汗位的合法途径和手段。
成吉思汗在遗嘱中明确了窝阔台的继承权的同时,也指定由拖雷暂时监国。在他死后,拖雷并未马上召开“忽里勒台”大会以选出窝阔台为大汗,而是汗位虚悬了两年多,才由拖雷召开,这时已是1229年的春天了。人们很难相信手握重兵又有监国之权的拖雷不会对汗位有所觊觎,何况他本来就是幼子守产制度的合法继承人。据史料记载,这期间要求拖雷即位的呼声也很高,拖雷作了很多工作,才使窝阔台顺利地在“忽里勒台”中被拥戴为大汗;其实这也很可疑,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忽里勒台”怎么会开了40天呢?还有一条就是拖雷的死因也很可疑,据传说是在拖雷取得钧州三峰山战役这一灭金的决定性胜利之后,在回归蒙古的途中,窝阔台突然害了一场大病,奄奄一息,萨满说只有亲人替死才能治好他的病,于是窝阔台暗示在身边侍奉的拖雷,拖雷只好把萨满端来的所谓有了符咒的水一饮而尽。或许是巧合,几天后窝阔台的病果然好了,而拖雷却暴病身亡。实际上巧合是没有的,也许那碗水中有些什么也说不定,但的确不会是巫师们的符咒。
如果说这样的争斗还裹着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的话,那么黄金家族的子孙此后对于汗位的争夺则要直接的多,血腥的多。窝阔台死后,他的儿子贵由即位;仅仅三年,贵由也死了,这时拖雷的长子蒙哥在以拔都为首的术赤系诸王的帮助下,通过“忽里勒台”大会的合法程序,顺利登上汗位,并且镇压了窝阔台与察合台系的子孙的政变。蒙哥在征宋的战役中病死,拖雷的四子忽必烈和幼子阿里不哥为了汗位刀兵相见,结果忽必烈取得了胜利,他就是元世祖,但是忽必烈不得不又忙于应付窝阔台的孙子海都以及察合台汗国的反叛。这时的蒙古帝国已经是一个包括蒙古高原、金帐汗国(也叫钦察汗国)、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伊儿汗国等在内的一个庞大的帝国,但是元中央政府已经失去了对其他汗国的控制权。
成吉思汗留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的雏形给他的子孙们,但这个帝国从他建立的那一天开始,便已经土崩瓦解了。

公元1227年正月,蒙古军队包围了西夏都城中兴府(现在的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银川市)。六月,成吉思汗到六盘山去避暑。正在这时候,中兴府发生了强烈地震,房屋倒塌,瘟疫流行。粮食也没有了,西夏国真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西夏新国王赵日见不得不向成吉思汗投降,但是要求推迟一个月时间,他说:“为了准备贡品和安置灾民,请给我一个月时间,到时候,我亲自拜见你。”

就在西夏投降后,成吉思汗病倒在六盘山,一来是因为当时天气特别热,二来是因为成吉思汗年纪大了,体力不如从前,经不起连年作战的劳累。成吉思汗眼看病情一天比一天严重,眼看就活不了几天了,就开始考虑两件大事:一是把帝位传给谁;二是教他们如何治理国家,完成自己的事业。于是他把窝阔台、拖雷和其他儿子们叫到自己的身边,对他们说:

“我眼看就要死了。你们当中要有一个人来继承我的汗位,保护我们的国家,完成我的事业,你们一定要互相谦让,如果你们人人想当大汗,我就不知道怎么办好。”

窝阔台他们听说,就跪在地上说:“我们愿听父王的话,父王吩咐我们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

成吉思汗又说:“我将立窝阔台为大汗,因为他雄才大略,足智多谋,你们其他人比不上他,只有他才能够统帅全国军队,保卫我们的国土,只有他才能使你们过上幸福的生活,享受荣华富贵。如果你们同意,就要当着我的面立下文书:承认窝阔台为汗,听他的命令,不许改变在我面前答应的事,也不许违反我的法令。”

成吉思汗的儿子们立刻立下了由窝阔台继承大汗位的文书,处理完了汗位继承问题后,成吉思汗又考虑如何治理国家的事,因为最大的敌人金朝还没有灭亡。他对他的儿子们和大将们说:“金朝的精兵都在潼关,潼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你们不要从这个地方去进攻。宋朝和金世世代代的仇人,你们要联合宋朝,借道从宋朝出发,直捣开封,那样一定能取得胜利。”后来,窝阔台按照这个方略,终于在公元1234年消灭了金国。

另外,成吉思汗害怕西夏知道自己死了,会不投降,就命令他的将领们不要让西夏人知道,等西夏王赵日见来朝拜时,杀掉他,并杀掉中兴府里所有的人。后来这些都按成吉思汗的计划实行了。

公元1227年八月廿五日,成吉思汗病死在六盘山,终年66岁。成吉思汗的儿子们和大将们护送他的灵柩到达克鲁河源的大斡耳朵(就是大帐的意思,大汗居住的地方)。为了保密,他们沿路见人就杀,杀了许多的无辜百姓,后来,在蒙古各地的成吉思汗的儿子们、弟弟们等,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把他埋在肯特山的辇谷。

不好意思啊,我这几天还在看这本书,等我看完了在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