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垂直农场:求"送别"的音乐背景,作曲人与作词人.和所在年代20世纪"送别"流行的背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5/14 07:04:21
请帮忙找找~~
一部分歌词
"长亭外,古道边~~~~"

李叔同的《送别》——李叔同先生填词的《送别》——中国二十世纪音乐中的退隐山水之作。

教师之美、学生之美、牙牙学语的童稚之美,抗战和救亡之美以及受五四新文艺雨露滋润的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国文之美,夹杂着一片晨曦中小学课堂上传来的朗朗读书声——所有这些,全是从《送别》这首歌中隐约唱出的汉语的抑扬顿挫。

20世纪上半叶,风华正茂的中国——确切点说:1911—1937年的中国,从南到北涌现出来一大批具有新思想、新观念,投身于民族救亡大业的城乡知识分子。《送别》这首歌,正是这样一个年代留给我们的告别的眼神。

人们唱这首歌,用的是中国的读书人知书达礼、温润的嗓音。他的身旁正围聚着一大群充满希望的孩子。孩子们在努力学习,大人们在忍饥耐寒地教育。1982年,当改编自林海音小说的影片《城南旧事》在中国各地上映,当银幕上出现北京旧皇城根下风尘仆仆的骆驼队,而不幸年代的战火已经在地平线尽头弥漫,当北方四合院的土墙巷子佝偻下勤劳朴素的百姓的腰身,呈现在观众面前,一曲《送别》在过去百年的回廊里响起。人们已经好久没有听到这样亲切迷人的古音了,尽管创作它的年代,距当时不过四五十年。但是,隔着“十年文革”的大废墟,人们看到的是一个多么悠远亲切的古老家园啊!多么熟悉、陌生的古代啊!《送别》这首歌,以电影插曲的面目出现在中国大陆,把两个宛如仇敌的新旧年代之手,牵握在了一起。每个中国人心头,都因为这样一首歌的呜咽鸣唱,而涌动着一股暖流。

对于每个中国人,音乐仿佛战乱年代失散已久的亲人的会面。甚至填词作者李叔同先生本人,恐怕也没有想到,他的歌曲,竟有这么深切弥远的慈悲情怀!

中国人在一夜之间认同了一名出家的和尚;一夜之间认同了一首自己本土的歌曲——很少有人知晓,《送别》,原是一首美国歌曲。

一夜之间《送别》成了中国人集体的吟唱。歌曲的原产地美国,反倒没多少人再记唱起它来。

这真是音乐史上闻所未闻的现象——在中国,《送别》一曲的旋律,已被渗杂进了太多的命运和个人身世;整个20世纪中国,全匍伏在这样一个曲调上,或引吭高歌,或大放悲声。

海外学子、中国劳工、抗日救亡、铁血战士……整个英雄辈出的年代里前赴后继的景象,歌曲的和弦后面仿佛跟随着一望无际长长的怀念队列,那是过去年代里的幽魂冤鬼们的行列,他们被镇定从容的歌声吸引,他们从四面八方涌入中国的内陆,穿透银幕世界虚假的记忆。歌曲内部另外有一台胶片转动频率更快更长的放映机。整个逝去年代的声音,被一首歌曲所唤醒。这是谁也没有想到的事情,故事的创作者始料不及,观众如醉如痴,最后小英子走远了,作者本人差不多淡出了……一首歌曲却从此留下来,进入了中国的大街小巷,千家万户的心灵。

楼上的说得比较详细了,唯独缺乏这首歌的作曲者的情况,我补充一下:
“送别”曲子原出美国歌曲
作者John Pond Ordway(1824-1880),原来歌名是“梦见家和母亲”。日本歌词作者犬童球溪依其旋律填写了“旅愁”,发表时(1907)李叔同先生正在日本留学;歌词是几年后(大约1915)所填。“送别”歌词看来颇受“旅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