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农村商业银行工作:如何评价雅克萨之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5/10 11:33:23

雅克萨之战示意图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zh/thumb/b/b8/Yakeshazhizhan.png/250px-Yakeshazhizhan.png

雅克萨战役是中俄之间的一场战争。在清朝初年,沙皇俄国向西伯利亚扩张,并进军黑龙江流域,几次被清军击败,但由於东北人烟稀少,一旦清军回撤,俄人又卷土重来,在黑龙江流域建造尼布楚城(现俄罗斯联邦涅尔琴斯克)和雅克萨城(现俄罗斯联邦斯科沃罗丁诺)。

康熙时俄国人还在不断侵扰黑龙江流域,并煽动当地酋长索伦叛附,康熙震怒。几次交涉未果后,康熙於1685年派遣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率领15000士兵围攻雅克萨,焚毁木城,俄军40多人投降,不愿回国,被编为康熙俄裔近卫军。

清军回防后,俄军重回,又重建土城。1686年夏,萨布素率领清军重新攻打雅克萨,久围不下。时彼得大帝派特使在尼布楚和中国议和,清军增兵20000。俄国当时正和瑞典争夺芬兰,无暇东顾。最后达成和议,签定中俄尼布楚条约,俄军撤出雅克萨,毁掉雅克萨城,划定中俄边界。

尼布楚条约是大清帝国和俄罗斯帝国之间签定的第一份边界条约,也是中国和西方国家签定的第一份正式条约。

从16世纪后期沙皇伊凡雷帝时开始,沙俄开始对西伯利亚和远东的殖民过程。1636年俄国人到达鄂霍次克海,征服了西伯利亚全境。这个地区成为了俄国人的殖民地。

当俄国的势力接近清朝的中国时,便发生了军事冲突。1652年(清顺治九年),俄国人东入黑龙江,「驻防宁古塔(今黑龙江省海林县)章京海色率所部击之,战於乌扎拉村」。这是中俄之间第一场战斗。1657年,沙俄派正规军在尼布楚河与石勒喀河合流处建立了雅克萨城与尼布楚城。之后中俄之间发生多次外交和军事上的冲突。1685年,清康熙帝在平定「三藩之乱」后,派将军彭春5月22日从瑷珲起兵五千人,5月25日攻入雅克萨。之后清军撤军而俄军卷土重来。1686年清军再攻雅克萨并围城。1689年9月7日尼布楚条约正式签字。

两国在雅克萨地区发生军事冲突后於1689年8月27日,俄罗斯全权代表陆军大将费耀多罗和清王朝全权代表领侍卫内大臣索额图、国舅佟国纲在尼布楚(现俄罗斯涅尔琴斯克)签定的边界条约,内容为: Image:Nerchinsk Treaty.jpg

从黑龙江支流格尔必齐河到外兴安岭直到海,岭南属於中国,岭北属於俄罗斯。西以额尔古纳河为界,南属中国,北属俄国,额尔古纳河南岸之黑里勒克河口诸房舍,应悉迁移於北岸;
雅克萨地方属於中国,拆毁雅克萨城,俄人迁回俄境。两国猎户人等不得擅自越境,否则捕拿问罪。十数人以上集体越境须报闻两国皇帝,依罪处以死刑;
此约订定以前所有一切事情,永作罢论。自两国永好已定之日起,嗣后有逃亡者,各不收纳,并应械系遣还。
双方在对方国家的侨民「悉听如旧」。
两国人带有往来文票(护照)的,允许其边境贸易;
和好已定,两国永敦睦谊,自来边境一切争执永予废除,倘各严守约章,争端无自而起。
条约有满文、俄文、拉丁文三种文本,以拉丁文为准,并勒石立碑。碑文用满、汉、俄、蒙、拉丁五种文字刻成。根据此条约,俄国失去了鄂霍次克海,但与大淸帝国建立了贸易关系。此条约以外兴安岭和额尔古纳河为界划分俄国和中国,但没有确定兴安岭和乌第河之间地区的归属。

1693年,俄国派使节赴北京觐见要求通商,由於其使节行三拜九叩礼,康熙皇帝非常高兴,特准俄国在北京建「俄馆」,每三年可以派200人商队入京逗留80天,其他国家不得享受此待遇。

1858年的瑷珲条约和1860年的北京条约取代此条约,确立了俄国和中国的现代疆界。

中国一般认为《尼布楚条约》是两个主权国家的正常边界条约,是平等条约,而后来的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是不平等条约。俄方则认为后来的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才是平等条约。

俄罗斯国是开化很晚,成立很晚的一个国家。
在中国元朝时期,还没有俄罗斯国家。中国元朝建立横跨欧亚的大帝国,在西部成立窝阔台汗国、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及伊儿汗国,四大汗国。当时祗有莫斯科大公国,隶属于中国元朝的钦察汗国之金帐汗国。这个莫斯科大公国,祗管辖附近几个城市。

到1547年1月,中国明朝世宗嘉靖皇帝二十六年,莫斯科公国的大公,伊凡四世( Ivan IV ,又称恐布大公)按照拜占庭王朝的仪式加冕,自己称呼起“沙皇”;把国号改为俄罗斯,这才有俄罗斯这个国家。这就是说,到十六世纪中叶才有俄罗斯国。当时的俄国面积很小。

本来,“沙皇”(Tsar)这个词,是莫斯科大公国俄罗斯人,对拜占庭皇帝及钦察汗国的称乎,是一种对上的尊称。但是,自伊凡四世自己称呼起沙皇之后,沙皇这个词就没有了原来的意义,而成为一种专制、独裁、暴力、侵略的代名词。

伊凡四世自建立沙皇制度起,就开始对外侵略和扩张。掠夺、抢占地盘,奴役、搜刮被征服人民。

西伯利亚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为中国历史上肃慎、匈奴、乌孙、东胡、鲜卑、柔然、突厥、回纥、女真、蒙古等各部族的居住地。

自十六世纪中叶起,俄罗斯就向东部侵略和扩张,连续占据大片地方。仅自1582年俄罗斯强占库臣汗国,到1638年,俄国人建立鄂霍次克城,在这五十六年的时间□,俄国人向东就侵占四百多万平方英里的土地,合一千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这个土地面积,相当于现在中国大陆的全部领土,也相当于现今俄国在欧洲部分的面积。

俄国人的侵略野心是没有止境的。他们在占据中国这些土地之后,并不满足,继续向东侵略。

到十七世纪中叶,俄国人很快就把侵略魔爪伸入中国的内河黑龙江流域。用最野蛮的哥萨克兵在中国境内烧杀抢掠,强占地盘,武装移民,建立据点。

到中国清朝,康熙皇帝时期,实在忍无可忍,决定彻底打败罗刹(清朝对俄罗斯的称呼)的进犯,以求中俄两国东北边境的确定和安宁。

由康熙皇帝亲自决策、亲自指挥反抗罗刹侵略的斗争,用三年的充分准备,以强大的攻势,终于打败穷凶极恶的侵占雅克萨的罗刹侵略军,迫使罗刹不得不与中国订立边境条约,煞住罗刹侵华的邪气。

最后,俄国请求议和。康熙皇帝以宽大为怀,答应与俄国谈判。

在中俄谈判期间,俄国代表异常奸险狡诈。他们在战场上得不到的,妄图能从谈判桌上得到。中国代表进行了最有力的斗争。最后终于迫使俄国与中国签订了《尼布楚条约》。

1689 年 9 月 7 日,中俄双方在尼布楚条约上签字。

尼布楚条约全文

大圣皇帝钦差分界大臣:

领侍卫、议政大臣、内大臣 索额图,

内大臣、都统、一等公、国舅 佟国纲,

都统 郎谈,

都统 班达尔善(沙),

镇守黑龙江等处将军 萨布素,

护军统领 玛喇,

理藩院侍郎 温达,

会同

俄罗斯察罕汗使臣 俄昆尼等(按俄使三人,一为 Feodor Alexievitch Golovin, 一为 Simeon Kornitekoi ,一为 Ivan Eustafievitch Vlsov ,"俄昆尼"如为"昆尼俄"之误,则似为 Kornitakoi 之对音)。

在尼布楚地方公议得:

一,将自北流入黑龙江之绰尔纳( Tchernaya,Chorna ),即乌鲁木河( Ourouon ),附近之格尔毕齐河( Gorbitza , Kerbetchi )为界,沿此河口之大兴安岭至海,凡岭阳流入黑龙江之河道,悉属中国,其岭阴河道,悉属俄罗斯。惟乌第河( Oud,Uda )以南,兴安岭以北,中间所有地方河道,暂行存放,俟各还国察明后,或遣使,或行文,再行定议。

二,将流入黑龙江之额尔古讷河( Aregun,Ergone )为界,南岸属中国,北岸属俄罗斯。其南岸墨勒克( Meritken )河口现存俄罗斯庐舍,著徙于北岸。

三,雅克萨地方俄罗斯所筑城垣,尽行拆毁,居民诸物,悉行撤回察罕汗处。

四,分定疆界,两国猎户不得越过。如有一二霄小,私行越境打牲偷窃者,拿送该管官,分别轻重治罪。此外十人或十五人合伙执杖杀人劫物者,务必奏闻,即行正法。其一二人误犯者,两国照常和好,不得擅动征伐。

五,除从前一切旧事不议外,中国现有之俄罗斯人,及俄罗斯国现有中国之人,免其互相索还,著即存留。

六,两国既永远和好,嗣后往来行旅,如有路票,听其交易。 七,自会盟日起,逋逃者不得收纳,拿获送还。

八,两国大臣相会,议定永远和好之处,奉行不得违误。

(转引自郭廷以编:《近代中国史》第 38-39 页)

该条约,初由张诚、徐日升执笔,为拉丁文。另有一份满文及俄文的译本。张诚还译一份法文本。

这是中国与俄国,也是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正式边界条约。这个条约具有永恒性。它是划分中俄东北边界的唯一根据。这份条约,明确规定两国“永远和好”,“不得违误”。非常令人遗憾和不可饶恕的是,在后来,俄罗斯却根本没有遵守条约的规定,永远没有与中国和好。

1690 年 1 月 23 日,为示郑重,中国“遣官立碑于界”。界碑名称为《大清国遣大臣与鄂罗斯议定边界之碑》。根据中俄双方正式签订的尼布楚条约,用满文、汉文、俄文及拉丁文,勒石立碑。碑文共七条。

一,将由北流入黑龙江之绰尔纳,即乌伦穆河,相近格尔弼齐河为界。循此河上流不毛之地,有石(名)大兴安岭以至于海;凡山南一带流入黑龙江之溪河,尽属中国,山北一带之溪河,尽属鄂罗斯。

一,将流入黑龙江之额尔古纳河为界;河之南岸属于中国,河之北岸属九鄂罗斯,其南岸之眉勒尔喀河口所有鄂罗斯房舍,迁移北岸。

一,将雅克萨地方鄂罗斯所修之城,尽行卸(除)毁,雅克萨所居鄂罗斯人民及诸物用,尽行撤往察汉汗之地。

一,凡猎户人等,断不许越界,如有一二小人擅自越界捕猎偷盗者,即行擒拿,送各地方该管官,该管官照所犯轻重惩处。或十人或十五人相聚持械捕猎杀人掠抢者,必奏闻,即行正法。不以小事阻坏大事,仍与中国和好,毋起争端。

一,从前一切旧事不议外,中国所有鄂罗斯之人,鄂罗斯所有中国之人,仍留不必遣返。

一,今既永相和好,以后一切行旅,有准令往来文票者,许其贸易不禁。

一,和好会盟之后,有逃亡者,不许收留,即行送还。

(《平定罗刹方略》卷四,转引自郭廷以编:《近代中国史》第 41 页)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是一个崇尚仁、义、礼、智、信的国家,讲究仁慈和信义。这在与俄罗斯相处过程中也充分表现出来。如在雅克萨反侵略战中,康熙皇帝一再提示,祗要罗刹退出雅克萨,对他们的士兵不杀,不掳。愿意回俄罗斯者,允许他们回去,还可让他们带武器回去。当时被困在雅克萨城内的罗刹兵疫疠流行,中国都准备帮助他们治病。中国事事都是用仁道对待他们。就是设立界碑,也是认为两国边界既有条约明文规定,双方代表亲自签字画押,就相信他们会遵守条约规定,不会破坏条约。然而俄罗斯后来的实际表现,却说明中国对俄罗斯这种认识和态度是不对的。祗是看到俄罗斯一时侵略对中国造成的威胁和危害;而没能看到没有教养的、野蛮的罗刹对外疯狂扩张的野心和本质。这种情况,从设立界碑及进一步确立北部边界问题时就可充分看出来。俄罗斯极度贪婪,中国不断受骗上当。中国以君子之心,去看待小人之腹,是错了!

雅克萨之战,是沙俄侵略者妄图侵占我国黑龙江流域大片领土,我国军民被迫进行 的一次反对侵略、收复失地的自卫战争。 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秦汉以后各朝均在此设官统辖。清朝建立之后,继续对这一地区行使管辖权,加强统治。除设盛京将军(驻今辽宁沈阳)、 宁古塔将军(驻今黑龙江宁安)和黑龙江将军(驻今黑龙江爱辉)外,还把当地居民编 为八旗。与此同时,还加强了吉林、黑龙江将军所辖的各镇,在沿江重要地区建立船厂, 设置仓屯,陆上开辟台站驿道,发展水陆交通运输,进一步加强了边境地区与内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俄国直至16世纪时,仍是欧洲一个不大的封建农奴制国家,同中国相隔万里。

16世纪初俄罗斯统治者由欧洲一个不大的公国,逐步对外侵略扩张。明崇祯五年(1632年),沙俄扩张至西伯利亚东部的勒拿河流域后,建立亚库次克城,作为南下侵略中国的主要基地。从此,它便不断地派遣武装人员入侵中国黑龙江流域。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九月,清勒令盘踞在雅克萨等地的沙俄侵略军撤离清领土。 侵略军不予理睬,反而率兵窜至爱珲劫掠,清将萨布素将其击败,并将黑龙江下游侵略 军建立的据点均予焚毁,使雅克萨成为孤城。但侵略军负隅顽抗。康熙二十四年(1685 年)正月二十三日,为了彻底消除沙俄侵略,康熙命都统彭春赴爱珲,负责收复雅克萨。

四月,清军约3000人在彭春统率下,携战舰、火炮和刀矛、盾牌等兵器,从爱珲出发, 分水陆两路向雅克萨开进。五月二十二日抵达雅克萨城下,当即向侵略军头目托尔布津 发声通牒。托尔布津恃巢穴坚固,有兵450人,炮3门,鸟枪300支,拒不从命。清军于 五月二十三日分水陆两路列营攻击。陆师布于城南,集战船于城东南,列炮于城北。二 十五日黎明,清军发炮轰击,侵略军伤亡甚重,势不能支。托尔布津乞降,遣使要求在 保留武装的条件下撤离雅克萨。经彭春同意后,俄军撤至尼布楚(今涅尔琴斯克)。清军赶走侵略军后,平毁雅克萨城,即行回师,留部分兵力驻守爱珲,另派兵在爱珲、墨 尔根(今黑龙江嫩江)屯田,加强黑龙江一带防务。

沙俄侵略军被迫撤离雅克萨后,贼心不死,继续拼凑兵力,图谋再犯。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秋,莫斯科派兵600增援尼布楚。当获知清军撤走时,侵略军头目托尔布 津率大批沙俄侵略军再次窜到雅克萨。俄军这一背信弃义的行为引起清政府的极大愤慨。 次年初,康熙接到奏报,即下令反击。

七月二十四日,清军2000多人进抵雅克萨城下,将城围困起来,勒令沙俄侵略军投 降。托尔布津不理。八月,清军开始攻城,托尔布津中弹身亡,改由杯敦代行指挥,继续顽抗。八月二十五日,清军考虑到沙俄侵略者死守雅克萨,必待援兵,且考虑隆冬冰 合后,舰船行动、马匹粮秣等不便,于是在雅克萨城的南、北、东三面掘壕围困,在城 西河上派战舰巡逻,切断守敌外援。侵略军被围困近年,战死病死很多,826名侵略军, 最后只剩66人。雅克萨城旦夕可下,沙皇急忙向清请求撤围,遣使议定边界。清答应所 请,准许侵略军残部撤往尼布楚。雅克萨反击战结束后,双方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 七月二十四日缔结了《中俄尼布楚条约》,规定以外兴安岭至海,格尔必齐河和额尔古 纳河为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和乌苏里江以东地区均为清朝领 土。

雅克萨之战清军之所以取胜,首先是由于战争是正义的,得到了军民特别是边疆地 区各族人民的热烈拥护和积极支持。其次是清军从长期的斗争中逐步认识和掌握了边界 斗争的特点,采取了有效措施,作了较充分的准备。第三是实行了军政兼施的指导方针, 在以武力为后盾的基础上,先对侵略者严辞警告,警告无效后,才发兵反击。反击时采 取先扫外围,然后水陆并进,三面包围,一面堵截,断其外援的战法,迫使侵略军困守孤城并攻克之。

雅克萨反击战... 在沙俄军队遭受重创、守城士兵只残存几十人、雅克萨城旦夕可下的情况下,沙俄被迫同意和谈。清康熙二十八年,中俄双方于尼布楚正式谈判。鉴于当时西北地区准噶尔部噶尔丹配合沙俄侵扰喀尔喀蒙古,割据叛乱势力十分猖獗,为避免两线作战,集中精力平定准噶尔,康熙指示谈判代表做出让步。而俄罗斯因军事上未能得逞,加上远征克里米亚失败,战线过长,竭力想保持既得侵略权益,也不得不做出相应妥协。双方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规定两国东段边界以格尔必齐河、外兴安岭和额尔古纳河为分界线,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流域和乌苏里江流域广大地区属于中国领土,拆除俄国在雅克萨和额尔古纳河南岸修筑的据点,撤出侵入的军队。清前期签订的中俄条约属于平等条约,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history2/06/11027560/20050609/12388156.html

请问你是要知道雅克萨之战的经过还是要知道对它的评价

清政府大的为数不多的不窝囊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