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港口网:政治学中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怎样融合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4/30 19:59:06

人文学科与人文素质
  2004-08-03 来源: 光明日报

  人文学科是研究人本身或与个体的精神直接相关的文化世界的学问。一般来说,自然科学主要研究客观的物质世界,回答"是什么"。而社会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等)主要研究人与自然、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规律,回答"要怎样",是实证性的科学。人文科学(文学、历史、哲学、艺术、语言学等)则主要研究人的精神世界,回答"应怎样",引导人们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去追求人的美化。它有一定的工具性,如运用语言、如何为人处世等,但它最主要的是发展人性,完善人格,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它是一种评价性、体验性的学问。

  所谓人文精神,是在历史中形成和发展的由人类优秀文化积淀凝聚而成的精神,一种内在于主体的精神品格。这种精神品格在宏观方面汇聚于作为民族精神脊梁的民族精神之中;在微观方面体现在人们的气质和价值取向之中。如追求崇高的理想,崇尚优秀道德情操,向往和塑造健全完美的人格,热爱和追求真理,养成和采取科学的思维方式等,都是人文精神的体现。还应当特别强调的是,那种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也是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人文精神的科学精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精神;而离开科学精神的人文精神,只是一种残缺的人文精神。没有科学精神,就不会有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没有科学技术,就落后,就穷困,就将挨打;没有人文精神,就异化,就空虚,就会卑鄙无耻。杨叔子先生进一步尖锐指出:"没有科技,一打就垮;而没有人文,就不打自垮。"因此,我们需要弘扬的是包括科学精神在内的人文精神。

  人文素质指一个人成其为人和发展为人才的内在品质。如果生理机制是一个生命体成其为人的物质条件,那么人文素质则是决定这个生命体是人还是非人,或是人才还是非人才的最主要的内在因素之一。所以,许多有识之士特别强调人文教育对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意义,认为:"人文教育具有基础的地位……忘了人,就忘了一切;忘了人文教育,就忘了人的思想、感情、个性、精神世界,从而也就忘了一切。"

  不同的人文素质会有不同的个性表现。人的性格、气质一方面取决于与生俱来的生理基因,另一方面取决于其后天形成的人文素养。人文素养一般体现在人的语言、思维、情感、意志、仪态、文艺技能等方面,是构成人的气质、风度和人格的内在因素,是可以通过努力逐步培养和完善的。为了便于把握人文素质不同的表现状态,我们可将其大体分为三个层次来比较,即基本层、发展层和高境界。

  基本层的人文素养主要表现为珍惜生命,有同情心、羞耻感、责任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愿助人,有一定的自制力,做事比较认真,能顺利运用母语,思维顺畅、清楚,有逻辑性和个人见解,言行基本得体,懂得一些文艺基本知识等;发展层的人文素养表现为积极乐观、崇尚仁善、热情助人、热爱生活,有较强的责任感,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和较强的自制力,做事认真,能准确、流畅地运用母语,思维清晰、灵活,逻辑严密,有独到见解,言行得体,有一定文艺特长,会品评高雅艺术等;高境界层次的人文素养则表现为关爱所有生命和自然,有高度的使命感,百折不挠,奋斗不息,能优雅、生动自如地运用母语和熟练应用一门外语,思维敏捷、深刻,善于创新,言行得体且优雅,有魅力,对艺术有较高的悟性等。

  人文素质包括的内容还很多,还有许多交叉,例如心理素质、创新素质、管理素质都与人文素质水乳交融。可以说人文素质如同人之血液,渗透在人的各个方面。只是有的人人文素质优秀,有的人人文素质低劣。一个人人文素质低劣或缺乏就像患了贫血症,最终会影响人的发展。

  一般来说少年时代就应具备基本的人文素质,并且保持向高境界发展的状态。但这三个层次并不与年龄、学历成正比。每一个年龄段,任何学历的人都有人文素质培养和修炼的问题。有的博士毕业可能还未完全具备基本层的人文修养,而有的普通农民在某些方面已达到了高境界。人文修养的几个方面并不一定是绝对均衡发展的(最好是和谐发展),有的方面可能已达到高境界,有的方面则还处在基本层,这主要取决于主观的努力,但任何一项一定是逐层发展的,必须具备基本层,才可能上升到发展层;必须通过发展层,才可能进入高境界。人文素质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不注意吸取新的人文知识,不加强自我修炼,人文素质就可能退化,甚至变质。

  发展人文素质就是"学会做人",做一个有良知的人,一个有智慧的人,一个有修养的人。

  (一)做一个有良知的人。

  孟子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体恤人的心肠)。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他指出了作为一个人最起码的价值标准。他接着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他从人的本性出发,阐述了人的基本素质与人的发展关系。也就是说作为一个人他至少应有起码的良知,即要有侧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否则他就不是一个真正的人。

  人文素质的培养不同于一般的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人文素质培养起始于人性的自觉,着眼于情感的潜移默化。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十分重视这一点。他不是强迫你要怎样,而是启发你从心灵深处自悟应该怎样。虽然有"性善论"、"性恶论"之争,但都主张自我修炼,灵魂陶冶,从根本上让人领悟做人的道理。

  做人的根本不是个技巧问题,单纯的技巧是低级的;做人的根本在于品质培养,人的言行仪态只是内在的一种反映。内心没有的东西,外表就无法显露,内心有了,外在自然而然就能表现出来。人的心灵杰出,行为才可以杰出,人的内心美好,气质才会美好。正如韩愈劝诫后辈所说:青年人"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仁义之人,其方蔼如也。"

  (二)做一个有智慧的人。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葛敦纳认为人的智慧能力由七个方面构成:语文能力、数理能力、空间能力、音乐能力、运动能力、社交能力和自知能力。他认为这七个方面综合起来才能构成真正的智慧。显而易见其中多种能力与人文修养有关。

  首先从语文能力来看。一个人是否有智慧主要体现在思维上,而思维是"指运用语言来表达观念到形成新的构成的过程。"神经生理学家、科学院院士杨雄里说:"在我看来,科学上的造诣和语言文字功底有某种必然的联系,因为科学研究需要严密的逻辑思维,而思维是通过语言文字来进行的。语言文字修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人的思维能力强弱;文学修养又能影响到人的语言表达能力。科研成果需要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一个连语言都不能很好运用的人是决难写好科学论文的"。哈佛大学前任校长查尔斯·艾略特说:"我认为有教养的青年男女唯一应该具有的必备素养,就是精确而优雅的使用本国的语言"。著名数学家徐利治教授也说过:"语文可以分为语言和文学两方面,语言素质好,就具有较高的口语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文学素质好,就具有较高的美的理解力、欣赏力和创造力。"名家之论足以说明语文能力对人的思维智慧的巨大意义。

  再看音乐学习的意义。音乐不但能丰富人的知识,还可以促进视觉器官、发声器官、听觉器官以及大脑的正常发育,对身心健康成长起重要作用;同时,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过程可起到培养、发展和运用形象思维的作用。音乐的本质是科学的,音乐的内容是哲学的,音乐的表现手法是艺术的,音乐的功能是陶冶教化的。

  从脑科学来说,人脑拥有100亿以上的神经细胞,分为左右两半球,有着不同的功能。左脑主管收敛思维,即逻辑分析,抽象概括,推理演绎等理性思维;右脑主管发散思维,包括想象、直觉、审美等形象思维。少年以前,人多采用右脑思考,随着年龄增长、接受现代抽象知识的增多,人渐渐转向用左脑思考,尤其是单纯从事理工科者一般较少用右脑,往往容易阻碍大脑的均衡发展,也就会限制自己的智力发展。据研究表明,大多数人只开发了脑力的10%,如果左、右脑携手合作,思考能力和效率会提升数倍以上。对此,杨叔子先生明确推断:"右半脑的开发,人文教育的作用,其意义难以估量。"

  早在一百年前法国文学家福楼拜就说过:"越往前走,艺术越要科学化,而科学也要艺术化。"科学和艺术在山麓分手,又在顶峰会合。这种交会已成为当代社会的一种趋势,逐步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钱学森指出:"从思维科学角度看,科学工作总是从一个猜想开始的,然后才是科学论证。……相反,艺术工作必须对事物有个科学的认识,然后才是艺术创作。"科学和艺术相辅相成,都追求创造美的世界,谁的形象思维、审美能力强,谁就可能迸发出超人的创造智慧。

  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其新著《高科技·高思维---科技与人性意义的追录》中,对科技与思维做了最新的解释,他指出:高思维包括文学、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及宗教信仰等人类精神领域的活动。这是一种与高科技相平衡的力量。我提出高科技、高思维的概念,就是要探讨科技如何与人类精神世界结合的问题。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处理与技术的良性互动关系,有的人做了技术的奴隶,有的人则排斥一切技术。科技狂与反科技者同样短视。我们应当看到人的存在更多地是通过艺术、自然、社区、家庭等途径而非技术来体现,"科技以人为本",关注人的生命价值和精神世界。

  (三)做一个有修养的人。

  所谓有修养的人,是具备了人文素质发展层的主要素质、多方面接近或达到高境界素质的人。这是发展人文素质所应追求的目标。当我们具备了人文素质基本层的主要素质,向高境界发展就有了基础;如果我们志存高远、持之以恒地努力,就完全有可能接近或达到高境界层次。

  一个人是否有修养,往往表现在其言谈举止上,但根子却在其内在人文的素质中。富兰克林有句名言说得好:"留心你的思想,思想可以变成言语;留心你的言语,言语可以变成行动;留心你的行动,行动可以变成习惯;留心你的习惯,习惯可以变成性格;留心你的性格,因为性格可以决定命运。"人的一生命运循环的起点在人的思想,而人的思想的有无、是否健康、能否发展却主要取决于人的人文素质。我们若想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那么就必须在珍惜自身生命和良心的基础上,发展关爱他人和关爱社会与自然的责任感;我们若想具备一个仁者的儒雅风度,那么就必须从修炼心性开始。

  一个人的修养可以表现在多种方面,有的人与人为善、宽容厚道,是一种仁者风范;有的人学识渊博,却又从不卖弄学问,是一种儒雅的风度;有的人口若悬河、下笔成章,是一种文学修养好的表现;有的人能歌善舞,或琴或画,具其一种艺术修养就令人受益终生;有的人善于着装,举止有度,随时给人一种高雅的气韵……无论哪一种修养表现,都是个体天生的因素与后天人文素质相互作用的结果。每一个人都可能具备某一方面素质发展的潜能,只要我们愿意去追求,去自我培养,就能向人文素质的高境界迈进。(周金声 彭书雄)

http://www.dep.hrbie.com/dy/Article_Show.asp?ArticleID=377这里的文章应该对你有用,可复制不来,你自己看把.下面这片参考把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通与共建

(中经评论.北京)提出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通与共建,有其针对性:第一,在实践中人文发展与科技进步的分化、对立甚至冲突;第二,在思想上对人文科学与科学精神的理解的偏执与片面。因此,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通与共建的前提便是在对人文与科学的全面理解中塑造当代人类精神,促进人文文化与科技文化的健康互动与协调发展。
正视人文与科技的现实对立
理论学术界对于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关系的关注源于人文与科技的现实对立与冲突。从历史的角度看,人文与科技的分化与对立主要是近代科学技术产生以来的事。近代科学技术上的发现、发明及其广泛运用,一方面极大地强化了人的认识和实践能力,发展了人的主体性,创造出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改变了人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情感方式等,拓展了人的生活和发展空间,产生出巨大的正面效应;另一方面也加剧了人类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等之间的分化与对立,在现实社会中造成了人文文化与科技文化的分化与对立,相应地在精神上带来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分化与对立。正是这两个方面的问题相互交错,演化出了当前人类社会的各种"现代病"。例如,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生态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气候问题、物种问题等日趋严重,实际上是以"天灾"方式表现出来的"人灾",以至造成人类自身生存的危机、发展的极限等。在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阶层矛盾、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国家与国家、国家集团间的矛盾等并未随着社会财富的迅速增长和全球一体化的进程的加速而消失或减弱,而是以更加复杂多变的形式存在,并时常以异常尖锐的形式表现出来。在人的精神生活领域,拜金主义的横行、物欲主义的泛滥、精神家园的迷失、人文关怀的淡漠、宗教信仰的冲突、行为方式的失范等种种现象被叫作人文精神的失落。它造就了现代文明的人类不得不品尝和咽下自己酿成的苦果。
克服对科学精神的片面理解,重塑当代科学精神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当代对立根源于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的双重效应。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一方面造就了当代人类文明,另一方面带来了人性的扭曲和压抑。正是在对科学技术及其功能的反思中同时产生出对于科学精神的种种片面理解。
其一,以强调"实证性"为主要标志的科学主义的科学观。科学主义者以经验证实原则划分科学与非科学,认为只有自然科学才能满足经验证实原则,也就是只有自然科学才是科学。他们强调尊重科学,这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但他们把科学抬高到至上甚至唯一的地步,把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绝对对立起来,以科学文化否定和反对人文文化,这就走到了极端。这种意义上的科学精神实际上是与人文精神相对立的自然科学精神。
其二,以片面强调"功利性"为主要特点的狭隘功利主义科学观。功利是人类活动所追求的目标之一。科学和技术能够满足人们的一定需要,帮助人们达到一定的目的,具有某种工具价值。但是,科学技术不仅具有工具价值,也有其他价值,如伦理和道德价值、人道价值等。因此,片面强调科学技术的工具价值,置科学技术的其它价值于不顾,在实践中往往导致科学技术的误用和异化。这种意义上的科学精神实际上成了庸俗的功利精神。
重塑当代科学精神,需要一种大科学观,要把科学精神看作人类精神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科学,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第一,从人与世界关系的角度看,科学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这种方式有别于人类对于世界的实践的、艺术的、宗教的和哲学的把握方式;第二,从人类的文化创造活动来看,科学是人类文化系统中的一个特殊的子系统,它对于人类文化的发展具有基础性和指导性作用;第三,就其存在的方式而言,科学是一种具有内在逻辑结构的理论体系,它以一种逻辑化和体系化的方式再现对象的本质、结构和规律;第四,就其目的和本性而言,科学是一种探索和求知的人类活动,它的焦点始终指向不知与知、似知与实知、略知与详知、假知与真知的边界,去变不知为知,变假知为实知,变略知为详知,变伪知与为真知,去拓展人类认识的广度、深度和真度;第五,就其功能而言,科学又是一种发现和证明真理的方法,它要借助于实验的、实践的、逻辑的种种手段,去证伪或证实知识的真理性、科学性、合理性;第六,在这种意义上,科学又是一种特殊的评价体系和检测系统,是否具有科学信念和服从科学规律,成为衡量不同个体、集团乃至民族的智慧和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由上可以看出,科学精神包含了实证性又不能仅仅归结为实证性,科学精神包含着功利追求但又不能仅仅看作功利性意向。科学精神体现着人类对客观性、真理性、合理性的追求与创造。
消除对人文精神的片面理解,重建当代人文精神
对人文精神的片面理解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把非理性看作人之本,实际上把人文精神等同于非理性精神。理性和非理性是人所具有的两种不同的特性。然而,随着人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演化,人的内部构成发生了分化,人的理性方面主要与科学、技术的发现和发明相联系,在当代工业文明的巨大成功中得到了极为充分的展示。与之相应,尊崇、张扬和发展理性成为长期以来的主导性思想潮流,而理性主义则作为主导性和统摄性哲学思潮而占据着统治地位。然而,正是理性的这种超常发展和理性主义的过度张扬,带来人性结构的内部严重失衡状态,造成了非理性的极度失落和人性的扭曲,凸显出广泛而又深刻的个性问题。正是在对理性的反省和批判中提出了拯救和保护人的非理性方面的必要性,非理性主义由此而崛起。当代的非理性主义哲学各有其特点,但至少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把人看作世界之本,又把非理性看作人之本,把人看作非理性的人。在他们看来,弘扬人文精神,就是弘扬非理性精神。
其二,把人文精神等同于伦理精神。中国古代曾经有过领先于当时世界的发明与创造,但当科学技术在近代西方迅速发展之时,却自觉不自觉地隔离于科技世界之外,视西方科学技术为"奇技淫巧"而不屑一顾,直到被帝国主义列强用洋枪洋炮轰开大门仍难以幡然猛醒,其根本之点就在于对人文精神的片面理解。时至今日,我们还不能不反复强调科学技术现代化在社会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其三,把人文精神等同于文人精神。知识分子是社会生活中最敏感的一部分,尤其是人文知识分子对于人文精神的价值具有更自觉的意识,对人文精神的话题有着更热切的关注,对于弘扬人文精神也有更迫切的愿望。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如果把人文精神仅仅看作专属于知识分子或人文知识分子圈的东西而使之与社会大众相隔离,则这种人文精神必然失去其最广泛的基础。在当代社会中,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知识含量越来越高,社会大众的知识水准也不断提升,知识分子与非知识分子之间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甚至产生出带有高科技含量和功效的"知识经济"。在这种情况下,简单地把人文精神等同于文人精神,把对人文精神的关注局限在狭小的知识圈,把人文精神建设仅仅看作一种话语的解读与交流,无助于社会文明的发展和精神的进步。
在我看来,人文精神就是人之为人的一种理性意识、情感体验、生命追求、理论阐释、评价体系、价值观念和实践规范,是人类以文明之道大化于天下的生命大智慧。它既活跃于精英文化之中,也存在于大众文化之中;它既为知识分子所特有,也为社会大众所共有;它既是一种理性意识,也是一种非理性的体验;它既表现为一定的知识形态,也蕴含着一定的价值观念;它既是一种积极的生命追求,也是一种现实的行为规范,等等。重建当代人文精神,需要从科学与人文的两极对立的思维模式中超越出来,超越于对人文精神的片面和狭隘理解,立足于人类的整体发展、长远发展来反思人类精神的当代建设。
探寻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通途径与共建方式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都是人类精神必不可少的内在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实践所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当代人类实践的健康发展对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融通与共建既提出了紧迫要求,也奠定了现实基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立足当代人类实践,贯通古今,融汇中西,回到原典,致力创新,加速分化,促进综合,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共建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促进人类精神的健康发展,这正是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历史责任。
在实践层面,我们要自觉促进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相互渗透与统一建构。就其具体形态、直接功能和作用方式而言,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也许是有所不同的,但就其作为人类统一的文化创造的目标、过程和产品而言,它们又是内在相通的。目前人类已经进入了高科技时代。要防止、克服或削弱高科技可能带来的非人化后果,有必要大力发展人文文化,强化高科技时代的人文精神。另一方面,当代人文精神也离不开科学精神,只有自觉地把科学精神内蕴于宏大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才更富于清晰性、准确性,才能更好地指导人类实践。在科学层面上,要在自然-人-社会相统一的基础上,发展和发挥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内在相通性,建立一种真正的大科学观,而这种大科学观中又蕴含了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内在气质和广博内容,从而具有更加广阔的科学视野。
就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而言,意味着要在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之间保持张力。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体现着物的外在尺度与人的内在尺度的统一,体现在人对自身和外部世界及其相互关系的自觉认识和掌握。
就人的内在心灵世界而言,要求人们在人的理性与非理性之间保持张力。理性和非理性都是人的本有属性,它们之间应当是内在统一的。人的理性与非理性的内在冲突本身是外部世界的矛盾冲突的一种内在表现方式。而理性与非理性的内在冲突又加剧了外部世界的分化与冲突。我们认为,健全的人类精神应当是理性与非理性之间内在统一的真精神,它们共同构成健康的人类精神所不可分割的内在组成部分。
就人的价值取向而言,强调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通与共建,就是要强化人对于真、善、美及其内在和谐性的自觉追求。真善美在观念中的统一,最终是通过实践活动而得到巩固和实现的。在人们的实际活动中,对真善美的统一追求通过动机、方式与效果的内在统一性而在活动的发起、过程的推进中得到贯彻,并在活动的结果中得到表现和实现。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人们活动的水平和方式有其时代性特点,真善美的统一也有不同的具体形式和水平。人类历史的发展和进化过程,是包含着真、善、美的人类精神不断在更高的水平和更完善的程度上实现统一的过程。(《光明日报》,欧阳康文,初诚摘)

提问者:kmlxk - 见习魔法师 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