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商铺房产证:微积分是谁发现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5/03 06:00:17

微积分的建立者,一般认为是牛顿和莱布尼茨
牛顿研究微积分可能比莱布尼茨早一些,但是没有及时发表微积分的研究成果莱布尼茨所采取的表达形式更加合理,而且关于微积分的著作出版时间也比牛顿早。
但是,微分和积分的思想早在古代就已经产生了。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的数学家、力学家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前212)的著作《圆的测量》和《论球与圆柱》中就已含有微积分的萌芽,他在研究解决抛物线下的弓形面积、球和球冠面积、螺线下的面积和旋转双曲线的体积的问题中就隐含着近代积分的思想。作为微积分的基础极限理论来说,早在我国的古代就有非常详尽的论述,比如庄周所著的《庄子》一书中的“天下篇”中,著有“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三国时期的高徽在他的割圆术中提出“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他在1615年《测量酒桶体积的新科学》一书中,就把曲线看成边数无限增大的直线形。圆的面积就是无穷多的三角形面积之和,这些都可视为黄型极限思想的佳作。意大利数学家卡瓦列利在1635年出版的《连续不可分几何》,就把曲线看成无限多条线段(不可分量)拼成的。这些都为后来的微积分的诞生作了思想准备。

值得一提的是: 中国的插值算法在微积分的酝酿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早从东汉时期起,学者们就惯用插值法来推算日月五星的运动。起初是简单的一次内插法,隋唐时期出现二次插值法(如一行《大衍历》,727年)。由于天体运动的加速度也不均匀,二次插值仍不够精密。随着历法的进步,到了宋元时代,便产生了三次内插法(郭守敬《授时历》,1280年)。在此基础上,数学家朱世杰更创造出一般高次内插公式,即他所说的“招差术”.实质上已与现在通用的牛顿-格列高里公式相一致。 朱世杰的公式相当于

f(n)=n△+ n(n?1)△2+ n(n?1)(n?2)△3

+ n(n?1)(n?2)(n?3)△4+……

这是一项很突出的成就。

牛顿和莱布尼兹各自独立发现的,通常叫做牛顿--莱布尼兹公式。

牛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