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阿里郎:聚元号的具体地址怎么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4/28 03:23:24
聚元号弓箭铺的具体地址是---?我只知道北京东四。可是前些天去逛了圈也没有找到。

现在的聚元号不在东四,在朝阳区团结湖北京市水利局的家属宿舍大院里,隐藏在居民楼旁边的一小排平房中。从外形判断,这些平房应当是以前的煤房、车棚之类。所谓的“弓箭铺”其实就是一个作坊,里外两间相加,大小也不超过20平米。正对门的墙上挂着“聚元号”的牌匾,四周的墙边靠满了制作好的弓箭和各种竹木原料,而没有做好的半成品则全部堆在地上。留给我们的空间比想象中的还要狭小,四个人大概已经是可以容纳人数的上限了。

  这是北京团结湖居民区内的一间平房:10平方米见方的小屋里,堆放着各种制作弓箭的原材料、工具,一块写着“聚元号老弓箭铺”的牌匾悬挂在小屋的东墙上。沿袭了上千年的中国民族弓箭制作工艺和历经300多年沧桑的老北京弓箭铺“聚元号”,在75岁的杨文通老人和儿子杨福喜之间悄然传承。

  “聚元号”的兴衰变迁

  来到杨文通老人的住处,不大的两居室内,几乎满眼都是弓和盛满油漆、猪皮鳔的盆碗。老人气色红润,头发和眉毛都已银白,提起眼下的“聚元号”和它的过去,目光淡定温和。

  在清朝,弓箭铺是皇家御用兵工厂,弓匠地位不高但待遇十分丰厚,渐渐出现了八旗子弟一样的公子哥。“聚元号”的第七代传人即是如此,最后此人因吸食毒品而不得不变卖祖产。杨文通的父亲杨瑞林是一位痴迷民间弓箭制作的手艺人,得知消息后四处凑齐了银两,将“聚元号”买到了自家门下,成为它的第八代传人。

  杨文通承袭父业,做了“聚元号”第九代传人。受家庭影响,他6岁便随父学艺。虽然那时的学徒期只有3年,但要做好一把弓,需要200多道工艺程序,不摸爬滚打个十几年,手艺是学不精的。

  沉在心底的弓箭情结

  “过去,在今天东四十字路口的西南角有个弓箭大院儿,当年是皇家御地。大院儿分设南、北两个大门,这南大门的第一家就是‘聚元号’。”杨文通回忆道,“鼎盛时,这院儿内有40来家弓箭铺,到解放时仅剩了4家。”

  时代更迭,潮起潮落中,杨文通和他的弓箭手艺日益荒离。1962年,杨文通所在的体育用品厂关门,他被调到北京市水利局做木工,一做就是30年。1998年,听说北京八大处举行射箭比赛,不知道比赛只用国际弓的杨文通带着自己做的民族弓就去了,这才被国家体委射箭队总教练徐开才发现。

  打那以后,杨文通省吃俭用买来弓箭材料,利用业余时间重新捡起了弓箭手艺,还时常鼓励喜爱这一行的儿子承继祖业。

  生活因弓箭而改变

  俗话说:“人过三十不学艺”,而今年48岁的杨福喜下决心承袭父业时,却已年过四十了。满脸络腮胡的杨福喜身穿黑色中式对襟衫,和父亲一样的朴实平和。说起学艺经历,谦和的神态中多了几分凝重。

  杨福喜高中毕业后插过队、做过临时工,后来进北京化工二厂当工人。在家中,他本来就对父亲的手艺有些兴趣,如今眼见父亲年事已高而一把好手艺后继无人,便萌生了学做民族弓的愿望。为早日把父亲的手艺学到手,杨福喜先是辞掉工作,开了4年出租,再用这期间攒的钱置备了制作材料。从1998年开始,他全身心投入了这一行。

  学做民族弓,必须师傅手把手地教,每道环节都是手工劳动,所用的桦树皮、牛筋、牛角等20多种天然材料也都是如今难找难买的。选材全靠艺人用眼看、用手摸。制作过程既要会木工、漆工,还要懂画工、皮具制造甚至针线活儿,样样讲究。别小看一张弓,全部完成得历时3到5个月。尝足了个中滋味的杨福喜说:“学习弓箭制作后,我精神上的变化太大了,生活因此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