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maoseo:名词解释: 汉赋: 魏晋风流: <<水经注>>: 元白唱和诗: 元杂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4/29 20:47:01

汉赋

汉代的赋。赋是一种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文学体裁,讲究文采、韵节,通过“铺采■文”以“体物写志”。最早以赋名篇的是战国时赵人荀况,但汉人常把赋和辞连用,称为辞赋。这是由于汉赋多模仿楚国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汉人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收为一集,名曰《楚辞》。辞赋连用,表示汉赋和《楚辞》之间的继承关系。由于汉代上层统治集团的提倡,赋的创作盛极一时。据班固《两都赋序》记载,在成帝之世,“论而录之,盖奏御者千有余篇”,加上西汉末和东汉的作品,数量当更为可观。

初期的汉赋如贾谊的《吊屈原赋》、淮南小山的《招隐士》等,其形式同《楚辞》没有什么区别。景帝时枚乘作《七发》,开创了一种进一步散体化、以铺张为能事的新赋体。经过司马相如等著名赋家的发扬光大,新体赋在武帝以后繁荣起来,成为汉赋的主流。新体的汉赋一般又可分为大赋和小赋两类。从内容上看,大赋多是铺叙夸耀都城、宫殿、苑囿之盛和帝王大规模行猎的场景,旨在歌功颂德,粉饰太平,迎合统治者好大喜功、追求享乐的心理,而在篇末寓讽谏之意。主要作品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扬雄的《长杨赋》、《羽猎赋》,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东京赋》、《西京赋》等。这些大赋写得富丽堂皇,很有气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统一的汉帝国的声威和上升时期封建统治阶级既穷奢极欲又发扬蹈厉的风貌。但大赋为达到形式上的华美恢宏,往往夸张浮饰又大量堆砌词藻,喜用冷字僻词以炫博争奇,兼之后期的大赋多摹拟而少创新,行文板滞,这些都影响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小赋篇幅较短,或抒情述志,或借物寓言,内容比较广泛,风格比较清新,主要流行于东汉。著名作品有张衡的《归田赋》、赵壹的《刺世疾邪赋》、祢衡的《鹦鹉赋》等。

汉赋在流传过程中多有散佚,现存作品包括某些残篇在内,共约二百多篇,分别收录在《史记》、《汉书》、《后汉书》、《文选》等书中。

参考:http://www.white-collar.net/02-lib/01-zg/03-guoxue/%C6%E4%CB%FB%C0%FA%CA%B7%CA%E9%BC%AE/%C0%FA%CA%B7%B9%A4%BE%DF%C0%E0/%D6%D0%B9%FA%B4%F3%B0%D9%BF%C6%C8%AB%CA%E9%D6%D0%B9%FA%C0%FA%CA%B7/Resource/Book/Edu/JXCKS/TS011096/0643_ts011096.htm
--------------------------------------------------
《水经注》是一详尽记载河流水道的地理著作,《水经注》北魏郦道元撰。本书资料详备。不仅记载一千多条的河流水道,而且还将河道的起源、流程、归宿,沿途河床宽窄、瀑布、急流甚至河流的含沙量、水位、流速、冰期等情况都作了细致的描绘,沿途地区的自然地理、人文、风俗、人物掌故等情况也作了博引;文笔生动,不少短小精练的游记小品,成为后世传诵的名篇,在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水经注》共计40卷,30余万字。
郦道元,北魏皇兴三年(469年)生,字善长,幽州范阳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县)人。

参考:http://www.cycnet.com/encyclopedia/literature/ancient/daodu/shujingzh.htm

-----------------------------------------------
元白唱和诗
交游唱和不仅是元白诗派形成的重要背景,也是促使元白诗派形成的重要因素,因此元白唱和诗是元白诗派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太长了,请参见《元白唱和诗概论》http://www.literature.org.cn/Article.asp?ID=4732

-----------------------------------------------
元杂剧

元杂剧,也叫北曲杂剧,这是为了与南曲戏文相区别而有的名称。
元杂剧虽盛行于元代,但他在金朝末年就书已经产生了。如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载:“稗官废而传奇作,传奇作而戏曲继。金季国初,乐府犹宋词之流,传奇犹宋戏曲之变,世传谓之杂剧。”
元杂剧最早产生于河北真定、山西平阳一带。在宋金战争时期,真定和平阳是金朝统治者首先占领的地区,宋王室南迁后,金朝统治者便这一地区作为统治北方和对抗南宋的基地,残暴地劫掠其他地区的财物和人口来充实这一地区,因此,在当时北方大部分地区社会秩序混乱、经济停滞的情况下,真定和平阳地区却出现了相对的稳定和繁荣,这就为杂剧艺术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其次,在真定和平阳一带,当时与戏曲有关的各种殿民间伎艺也十分兴盛,如对杂剧的曲调有很大影响的诸宫调,就是在平阳府的泽州创立的,《刘知远诸宫调》和《西厢记诸宫调》的故事也都发生在平阳地区的蒲州。又如直接孕育元杂剧的金院本,在这一地区也十分流行。现存的金朝大安二年(1210)
平阳侯马董墓中搬演金院本的戏佣,便是金院本在这一地区流行的历史见证。另外,随着女真族和蒙古族先后入主中原,少数民族的乐曲,即所谓的“蕃曲”也随之流入中原地区,“蕃曲”对杂剧的曲调的形成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元杂剧一本通常由四折组成,一折用一套曲。除四折外,一般还有一个或两个楔子。所谓楔子,即填补的意思,在第一折之前的楔子,用来交代人物和故事的前因,以引出正戏,相当于开场戏;在折与折之间的楔子,则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相当于过场戏。

参考:http://www.cncns.com/linx/dispbbs.asp?BoardID=36&id=1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