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招生信息网报名:慢性荨麻疹的中药治疗(经验之谈--急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5/02 12:53:02

荨麻疹中医称为“瘾疹”,是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以突然发作、皮肤出现鲜红色或苍白色风团、痒而不痛、时隐时现、消退后不留痕迹为特征。本病多发生于冬春季节,病史长短不一易反复发作,一般病程在3个月以上者称为慢性荨麻疹。
  本病病因复杂,现代医学认为,与机体对某些物质过敏、产生变态反应有关。中医则认为是由于“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所造成。由于人体正气相对虚弱,且患者体质各异,或内有食滞、邪热,复感风寒、风热之邪;或平素体弱,阴血不足,皮疹反复发作,经久不愈,气血被耗;或患有慢性疾病(如肠寄生虫、肝炎、肾炎、月经不调等)致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郁于皮肤腠理之间,邪正交争而发病。临床上多发于女性,尤以中青年为多见。
  本病西医除给以抗过敏、封闭、自血疗法外,尚无确切疗效。中医在治疗本病时,各家辨治不一,笔者在临床上多应用治疗皮肤病“扶正祛邪”的基本治法,采用明代陈实功所创“消风散”为主方加减,以脏腑辨证统之,取得较好疗效。
  简介如下:1、凡本病患者证见脘腹胀满或恶心呕吐,或泄泻,或便秘者,均可从脾胃辨证。其湿热者用霍香正气散去燥热之品。加入茵陈、苦参、白鲜皮等;其虚寒者宜用建中,理中之辈;中虚渲滞,阳气不伸者宜用升阳益胃肠;寒热错杂者宜辛开苦降用半夏泻心汤;大便秘结者宜表里双解用防风通圣丸。
  2、凡本病患者证见咽喉干疼,或咳嗽,或有过敏性鼻炎史,易感冒等,均可从肺系辨证。其气虚表不固者宜用玉屏风散;肺热者,可选用麻杏石甘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3、凡本病患者性情急躁、烦躁易怒或情志抑郁者,或女性伴有月经不调、痛经者,均可从肝经辨证。遵“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治法,其血热者宜用犀角地黄汤加荆芥、防风、白蒺藜等,或用羚角钩藤汤加减;肝郁者宜用逍遥散;血虚者宜用当归饮子,血瘀者宜用通经逐瘀汤。
  4、凡本病患者伴有心悸、怔忡或失眠多梦者,均可从心系辨症。其心阴虚者宜用天王补心丹,心阳虚者宜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5、凡本病患者证见腰膝酸软者,均可从肾辨证。肾阴虚者宜用六味地黄丸,肾阳虚者宜用二仙汤。
  慢性荨麻疹除内服药外,使用中药外洗亦有一定疗效。外洗方:白矾、蚕砂、芒硝、荆芥、苦参各二十克水煎外洗,一日数次。
  荨麻疹也叫风疹块或鬼风疙瘩,是一种过敏反应性疾病。起病快,皮肤出现大小不等的淡红色或苍白色风团状皮疹,瘙痒,并伴有刺痛或烧灼感,皮疹消退迅速,常反复发作。中医将荨麻疹分为三型。
  风寒型:皮疹呈淡红色,瘙痒,每逢天气寒冷容易发作,发作时病人感周身怕冷 ,可有低热, 舌苔薄白。治疗时,可酌情选用以下具有疏风散寒的验方。
  荆芥6克,防风6克,蝉衣3克,银花10克,甘草3克。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服。

  浮萍6克,麻黄3克,地肤子10克,防风4克,皂角刺4克。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服。

  荆芥穗30克。
  用法:研成细粉,用纱布包好,撒在皮肤上,用手来回揉搓,直至皮肤发热为度。

  风热型:皮疹呈深红色,常在天气温暖时发生,瘙痒难忍,全身发热,口干心烦,大便干,尿黄,舌苔黄。治疗时,可酌情选用以下具有祛风清热的验方。
  麻黄3克,连翘10克,赤小豆10克,白藓皮10克。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服。

  僵蚕12克,蝉蜕6克,苦参6克,姜黄3克,米酒50毫升,蜂蜜15克。
  用法:将前四味药共研成细粉,然后用米酒和蜂蜜调服。

  青蒿适量。
  用法:用青蒿直接搓患处,如无鲜品,可用干品泡湿后搓患处。

  百部15克,白酒100毫升。
  用法:用白酒煎煮百部,然后用纱布蘸药酒擦患处。

  血虚型:皮疹红色,瘙痒轻,常在午后或晚间发生,伴有低热,心烦不安,口干不想喝水,舌质淡红无舌苔,治疗时,可酌情选用以下具有养血疏风的验方。
  当归10克,熟地15克,白芍10克,川芎10克,黄芪10克,白蒺藜15克,何首乌10克,荆芥9克,防风10克,甘草6克。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服。

  当归10克,生地15克,赤芍10克,僵蚕10个,蝉蜕6个。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服。

  干荔枝14个,红糖30克。
  用法:将荔枝加水适量,煎沸15分钟,加入糖,喝汤吃荔枝,连用7日。

  蛇蜕6克,鸡蛋2个。
  用法:先煎蛇蜕,煮沸后打入鸡蛋,待鸡蛋熟后,吃蛋喝汤。

  蒜苗30克,鸡蛋皮20克。
  用法:共入锅中,加水煎煮,熏洗患处,每日1~2次。

这个病嘛,用什么药都没大用的,我也曾用过好多药,作用都不大。
其实还是要首先知道发病的原因,也就是过敏源是什么,然后尽量去避免就行了,不过也只能是缓解而已。

纯经验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