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归一代表什么动物:通俗小说 定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5/06 05:26:20

通俗小说迄今尚无公认的定义
不同时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啊

这个很难答,有历史的观点,有辩证的观点。

参考这个:

什么是纯小说?什么是通俗小说?

我想大陆作家会很简单的说王蒙、余华、苏童的小说是纯小说,金庸、古龙、琼瑶的小说是通俗小说。当然这种说法是很笼统的,缺乏一种准确的定义性与判断性。

其实更多的人心中有这样一种概念,即:纯小说指社会小说,通俗小说指武侠、科幻、魔幻、推理、言情、历史小说。但这种说法也是大致而已。并非绝对而言。例如:《堂吉诃德》《三剑客》是武侠小说,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今天被很多评论家做纯文学的分析;法国“新小说”开山之作《橡皮》是侦探小说;《廊桥遗梦》《飘》《荆棘鸟》是言情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是历史小说;《西游记》《魔戒》是魔幻小说;乔治·奥威尔《1984》扎米亚京《我们》阿·赫胥黎〈〈美丽新世界〉〉是科幻小说,但这些书都是世界名著。科幻“新浪潮”代表作家布莱恩·奥尔迪思在其作品中细致的刻画人物,完美的描写使纯小说家为之赞叹,约翰·布鲁纳〈〈站立桑给巴尔〉〉更是令那些后现代小说家惊叹不已!〈〈火星〉〉系列小说的作者金斯坦利罗宾逊近年来屡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美国的纯文学刊物上经常发科幻小说。这一切多在证明:纯小说与通俗小说之间的界限是可以弥补的,这也无形中昭示我们:你无论写什么题材都可以写成世界名著。

其实小说就其最初的起源来看,它首先是一种通俗文学,是和作为高雅文学的诗歌相区分的一种浅白易懂的文学,一种重视情节的文学。

最初的小说是情节小说,而后才出现了人物小说、心理小说、后小说(后现代主义小说)。小说评论的失误是从人物小说占主流开始的,由此形成了判断一部小说好坏的标准是人物塑造是否成功,并推而广之以塑造人物为主的小说称为纯小说,并极力打击、排斥以情节为主的小说。在这种情况下〈〈红楼梦〉〉超过了〈〈水浒传〉〉,〈〈安娜·卡列尼娜〉〉超过了〈堂吉诃德〉〉。但这种观念有不能长期束缚小说的发展,以至于后来评论家们也不得不承认〈〈第二十二条军规〉〉是世界名著。然而后小说绝不是一塑造人物为主的的小说,它更注重的是事件和当代人的精神疾病,人物平面化,无深度。然而今天人物小说仍占主流,这种评论小说的观念使纯小说和通俗小说的分歧加大,同时使双方都受到损害。

今天中国大陆纯小说存在很多弊病。

一、 情节的弱化。

纯小说以人物为主,不太重视情节的起伏,加之九十年代小说新思潮中“新写实”“新状态”都力倡小说回到生活本身,他们写得是日常生活的平凡化、平庸化、庸俗化,即小说等同于生活,作者只是叙述,不加以判断。“新写实”让你看到的多是平凡人的平凡生活,没多大新意,而且大多题材撞车,情节相似。“新状态”力倡“在边缘出叙述”多写画家、音乐家、诗人的边缘性生活,看上几部你就会发现情节相似,这是难以避免的。如果说通俗小说有意地使情节模式化,那么“新写实”“新状态”则是无意地是情节近似化。纯小说以为地强调其小说化,而弱化了故事性,使它在一定的程度上失去了读者。

二 、鄙视想象力。

纯小说以反映现实为主,再现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问题,表现人的心灵。展示时代对人心灵的影响,可以采取多种写作方法,写作时可加入很丰富的想象力。但中国大陆小说却毫无理由地毫不留情地拒绝想象力,试问如果今天有一布魔幻小说艺术水平在〈〈西游记〉〉之上,它会发表在哪一本纯文学刊物上?一位中国科幻小说家说,王小波的作品在中国引起很大轰动是因为中国正统小说家太缺乏想象力。什么时候中国纯文学刊物开始刊登魔幻、科幻小说?什么时候中国作家能写出〈〈魔戒〉〉〈〈铁皮鼓〉〉〈〈第五号屠场〉〉那样的优秀幻想性小说?武侠小说风靡中国,古龙笔下的李寻欢、傅红雪栩栩如生、血肉丰满,他对人物塑造的功力恐怕中国纯小说家至少有五分之四赶不上。然而只是因为他是武侠小说家而遭到鄙视,可悲吗?我觉得评论家徐江的一句话最公正“古龙是中国作家中最懂‘情’字的。”武侠小说在民间的风行和在纯文学殿堂中受到鄙视无形中也在印证这句话:中国纯小说家太缺乏想象力!

三、 题材的狭窄。

关注生活不等于摹写生活,然而今天的许多新生代小说家只是在摹写生活,“新写实”“新状态”的大量题材撞车即是证明。更为可笑的是很多纯小说家理所当然地认为小说应该写爱情,即“爱情味精,一撒就灵”,大多数小说纠缠在“情”字上,美女写作更是将小说推向了性爱。我认为关注生活广义上是关注我们的文化、历史,关注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有但是小说家关注历史(不包括那些摹写历史的),“寻根派”已成为历史,阿城、莫言确实是出色的小说家。关注现在,现在不是只有爱情吧!有一个科幻小说家说过,当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时,有多少正统小说家关注过科学技术对人心灵的影响?当环境问题成为全球性危机时,又有多少正统作家写过这些题材?现实绝不是这么狭窄,现在发生的也绝不止是爱情!关注未来,笑话!我们的纯小说家现在具备这个能力吗?这些都留给科幻小说家去办吧!未来和过去、现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未来不是我们要到达的地方,而是我们创造的地方。我们的纯小说家恐怕不具备这种透过现在预测未来的能力。现在的中国作家有谁能写出乔治·奥威尔〈〈1984〉〉〈〈动物庄园〉〉那样的大师级作品?

奉劝中国纯小说家眼界宽阔一点,想象力丰富一点,少一点自以为是,多一点博览群书,那样你会走得更远。

通俗小说是为商业利益而写作的,为了取悦读者,他们自觉形成了很多模式化的东西,以至于不容易成为经典。

一、模式化严重,情节雷同。

通俗小说为了吸引读者,往往选取最符合读者口味的模式,基本上有三种:“迷宫”“险境”“爱情”。“迷宫”模式多用于侦探小说,作品本身是一个探索过程,吸引读者一步步走下去,到最后揭开谜底。集大成者莫过于〈〈福尔摩斯探案集〉〉。“险境”模式则充满凶险、打斗,多用与武侠小说和黑社会小说。“爱情”模式多写男女相恋,经历种种波折苦难而终于结合,是言情小说之法宝。通俗小说不但重复别人,有一些还特爱重复自己,系列小说多是如此,如“007系列”“卫斯理系列”“哈利·波特系列”,主人公经历一次次不同的险境,但性格无变化,只是内容变化。总之通俗小说过多重复,模式化严重,精品很少,但不是没有,如古龙〈〈风云第一刀〉〉〈〈天涯明月刀〉〉〈〈血鹦鹉〉〉,金庸〈〈鹿鼎记〉〉,卫斯理〈〈头发〉〉〈〈眼睛〉〉〈〈魔像〉〉〈〈第二种人〉〉

二.人物定型化,性格无发展。

通俗小说多以英雄或才子美女为主人公性格多固定,较为理想化。英雄或慷慨激昂、大义凛然,或聪明机警,爱好冒险,才子多仪表不凡,谈吐文雅,美女多漂亮可爱,除了爱情啥都不知道。而一个人物一旦为读者所喜爱,作家立刻写续集写系列,但每一集中性格无变化。如“007系列”,邦德每次出生入死和黑社会斗争到底,每次换的只是不同的黑社会,不同的邦德女郎。“卫斯理系列”中卫斯理每次都在寻找一个事件的原因,最后探明结果,遇 上外星人,每集换的只是不同的外星人,不同的先进科技,人物性格不变。但比邦德好的是,卫斯理系列的作者倪匡博古通今,对地理、矿藏、墓穴、宝石、动物、植物、巫术、武术、历史、宗教、武器等有广泛涉猎。更重要的是他在作品中提出的关于科技、宗教、人性、巫术、鬼神、外星人的看法革新了我们的认识,有很大益处。

三.文笔大多较差。

通俗小说以故事吸引读者,重情节变化,不重人物塑造,不重文笔描写,因此大多文笔较差,但也情有可原,试问有谁会去指责〈〈福尔摩斯探案集〉〉的文笔不好呢?当然也有例外,古龙的小说语言功力之高只怕在中国纯文学作家中也罕有人与之比肩。有人说古龙的语言足可以与中国最好的散文诗媲美,这句话没有多大夸张。

对于通俗小说家而言,他们写作的目的是为了赚钱,因此也必然写的多写的滥,我认为他们只要写出几部精品就可以了,没有必要每一部都那么用力。通俗小说家只要练好文笔,努力写得精致一点,是有可能写出象《堂吉诃德》《西游记》那样的名著。

纯小说与通俗小说的界限是很模糊的,我们完全可以用通俗小说的情节配合纯小说的文笔写出既好读又有艺术水平的作品来。就连为正统小说家极力推崇的米兰·昆德拉也指责萨特等作家违背了小说最初的目的,小说最初是让人读了愉快的作品,是一种令人发笑的艺术,典型如《巨人传》《堂吉诃德》。在经济时代,任何东西都必须和市场相联系,小说也应该是既叫好又叫座的。

http://wind.yinsha.com/letters/show.phtml?aid=2003022614595996

通俗小说:较大众化的感觉,符合大众的口味,并不集中强调或表现一种思想.

即:纯小说指社会小说,通俗小说指武侠、科幻、魔幻、推理、言情、历史小说。具有较大众化的感觉,符合大众的口味,并不集中强调或表现一种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