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赏析方法:郭德纲其人其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查人人中国名人网 时间:2024/05/02 11:48:11

■创下返场22次的相声演出新纪录

■相声专场演出到了1票难求的程度

■视频直播20多万人同步观看

郭德纲为什么这样火?

就在相声被小品挤得几乎淡出观众视线的时候,一个叫郭德纲的胖男人用突然掀起的“郭德纲文化现象”给了相声一棵救命稻草——并不知名的相声演员郭德纲和他的传统相声最近不仅火爆京城,而且在媒体追捧推波助澜下大有蔓延全国之势,有人也许不会相信,郭德纲相声专场已到了一票难求的程度,甚至在北京演出时郭德纲创下返场22次的相声演出新纪录,不仅如此,郭德纲在北京的相声专场都已排到了农历正月二十,门票早已全部售空。郭德纲是谁?他的相声为何有如此魔力?火爆的原因是什么?观众对他的追捧到底会持续多久?中国相声真的能咸鱼翻身再创复活辉煌?

郭德纲何许人也?

北京之外的观众认识郭德纲大概要从安徽卫视综艺节目《剧风行动》开始的,以胖乎乎形象示人的郭德纲是三个主持人中的一个,观众在他有着阳光色彩的幽默主持风格里感受到了一种别样的开心,尤其是他在表演传统相声段子时,观众更是看到他极强的嘴上功夫。大多数观众并不知道,郭德纲其实就是一个相声演员。33岁的郭德纲是天津人,8岁学评书,后跟随相声名家常宝丰学相声,2005年加盟铁路文工团,拜侯跃文为师,并学过京剧、评戏、河北梆子等剧种。1995年闯荡北京,长期在剧场表演传统相声。1996年,郭德纲在北京组成了民间相声社团——德云社,每周末在北京天桥乐剧场进行演出,票价仅为20元。10年过去了,观众越来越多,订座越来越难。

郭德纲曾与范振钰、张文顺等名家搭档。经常上演的段子包括《拴娃娃》《学电台》《找堂会》《白事会》等,并发掘上演了一些已不多见的传统相声。就在央视春晚上相声表演半死不活时,郭德纲接连在央视《艺术人生》中畅谈从艺经历,在《小崔说事》中笑谈相声,在北京台春晚上博得阵阵掌声,一时间令许多观众对传统相声刮目相看。

2005年的冬天,郭德纲突然受到众多媒体追捧,在京城异常火爆,盛赞郭德纲是突如其来的相声新偶像。1月11日、12日、25日,郭德纲率领德云社成员在解放军歌剧院举办了京城10年创业以来的第一个剧场专场,结果一票难求,场场爆满,12日晚的演出创下返场22次、20多万人在新浪网视频直播同步观看的单场纪录,喜欢他的粉丝们自称是“钢丝”。郭德纲在刚刚建成的博客上说道:“相声就是门艺术,不必有传统相声与新相声之分。传统相声没有不能改动的,只有与时俱进才会受到欢迎。”

曾只面对一个观众说相声

回忆最初在北京闯荡的岁月,郭德纲感慨地说道:“那段日子,我甚至碰到过只给一个人说相声的情况。场子里二三百个座位就一个观众。”那时,郭德纲还在后台定了一条规矩,只要有人看,他们就得演,“能多留下一个观众就尽量留下一个,结果那天演出真就来了一个人,开场是一个老先生说单口相声,台上一个人台下一个人,说了一半台下这位的手机还响了,台上就停下来看着他,他也不好意思,连说对不起。等到我上场,我就说你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你太有钱了,今天包场。但是,不是我吓唬你,你要好好听,你要上厕所必须跟我打招呼,而且今天动手打起来你跑不了,后台好几十人。现在说到这件事,大家都觉得挺有趣的,但是当时真是一件很尴尬的事。”

就是从一个听众说起,郭德纲的相声走到了今天,现在,很多的“钢丝”都会为了听郭德纲的相声提前几个月就开始订票。更有朋友建议他走进大剧场,走进电视。而对于此,郭德纲自有自己的认识:“我并不排斥其他形式的演出,但剧场演出是我的根,甭管是广德楼还是天桥,咱们哥儿几个还会坐那儿聊,永远不会改变,因为那是我的根,我是永远不会放弃的。”

郭德纲相声为什么这样火?

有人分析郭德纲现象时,对他的相声火爆原因归纳出三大特点:一是幽默中敢自嘲。郭德纲说的段子特别幽默,而且敢于自嘲自讽,在他的《我要上春晚》的段子里说:“我冲进公厕,对着镜子说,‘郭德纲,你会成功的,祝你幸福。’一出门结果看见打对面走出一个男的。”“敢情你进的女厕啊!”这段话令观众乐得前仰后合。二是传统中有创新。相声最根本的就是出新。郭德纲光传统老段子就精通600多段,但是郭德纲的成功,并不完全照搬这些传统老段子。三是生活中找共鸣。在郭德纲和搭档于谦的相声里,表现的多是很生活化的内容,也正因为他的生活化,所以特别吸引观众。郭德纲告诉记者:传统相声能如此火起来,让他看到了相声的希望、增强了信心。

而北京电视台导演秦峥认为,郭德纲相声之所以如此火爆,除了他相声本身的原因,与媒体的推波助澜有直接关系。他分析,郭德纲是在2005年的秋天,突然间火起来的,有点像超女,这和媒体宣传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很多媒体人都是“钢丝”。戏剧人、原北剧场艺术总监袁鸿则认为,郭德纲之所以成功,也有他讲究信用的原因,他能够和他的搭档们同甘共苦,而不是在有了发展的时候,先考虑自己。他是那种一个馒头可以大家分着吃的人。也有人认为,郭德纲相声火爆始于回归剧场,剧场文化打破了一元的电视帝国文化,相声在剧场较容易形成标准文化。在电视里,你看到相声演员忘词等现象感觉会很别扭,但是一样的东西在剧场里就会让人笑场。观众跟台上的表演者在剧场里可以产生共鸣,但是在电视里不存在,所以剧场里特别容易形成这种文化。

郭德纲和他的相声能火多久?

郭德纲和他的相声如今火得不行了,这并没有在他的预料之中,“德云社走到现在经历十年风雨,我们1996年把相声带到剧场时,并没有料到这样的情况,当时也不是奔着名和利来的,如果是的话,就坚持不了十年,当初演一场赔一场,底下只坐两三个人。能坚持十年,就是因为我们爱这行。”现在大批媒体蜂拥而至的情况,并没有让郭德纲飘飘然,“这么多人夸你是艺术家,中国相声就靠你了,你拯救了相声。”郭德纲哈哈大笑,“这不可能,都是瞎说,我就是一个普通说相声的,指着我振兴相声不可能,全体相声演员一起团结努力,才能把它弄好。我们充其量就像手机调成震动档,‘嗡’的一下给这门艺术一些震动。当然也有人骂我,这也没事,每个人心态都不一样,最主要的一点,我知道自己是干什么的,我爱相声,我懂相声,我们就是普通的相声演员,我们所干的事就是说好相声,别把祖师爷留下来的相声给毁了。”

有人评价郭德纲的相声传统的东西居多,能否长久是个问号。但郭德纲认为相声不分传统和新式。他认为,相声是与时俱进的,“现在有一个很火的节目——《西征梦》,就是清朝末年创作的。当时的艺人说他做梦见到西太后了,请了一道圣旨领军去打太平天国,时隔没有多长时间,艺人们就改了,做梦去见袁大总统,带着兵去打军阀。而现在,我们说去见布什总统了,去平定恐怖分子,无非是改了一个词,它的脉络、笑料、包袱都没有动。拿出来表演,大家都说这个新相声很好,其实这哪是什么新相声,一百多年前就有了,这就是技巧的东西。”

郭德纲其人其事

郭德纲,这位说自己是“非著名相声演员”的相声演员,从“非著名”到现在如此著名,仅仅用了3个月时间。

三次进京“闯世界”

1973年出生在相声重镇天津的郭德纲从小与曲艺“打交道”,当警察的父亲因为工作繁忙就常把他“扔”在管片里的一个俱乐部里,耳濡目染使得郭德纲8岁就开始拜师学评书,同年又拜津门相声名家常宝丰为师,然后从曲艺团、全总文工团说唱团、文化馆……一路走过来,其间又学习京剧、评剧、河北梆子等剧种。郭德纲对自己的评价是:“甭管是京戏、评戏、大鼓、莲花落、太平歌词……基本都拿得起来,肚子里装着五六百段传统相声。”

1995年,22岁的郭德纲第三次到北京“闯世界”,可以前的人际关系早就物是人非,没有朋友能够帮得上忙。后来,郭德纲挑班成立了德云社,尝试让相声回到剧场,在经历了种种坎坷后,他终于在天桥乐茶园站住了脚跟,并日渐红火。

曾经坎坷“练轻功”

当年郭德纲在北京有一段艰难的日子。在找不到朋友帮忙进入演艺圈后,郭德纲尝试过做生意,结果被骗血本无归。为了生计,郭德纲搭了个小评剧团唱戏,收入是每月1000元。坚持了两个月,望眼欲穿的1000元还是不见踪影,而郭德纲每天往来于住处和剧团的交通工具——自行车扎了胎,却已经掏不出换车胎的钱了,他只能改乘公交车。一天晚上,演出结束时已是11时多,郭德纲只能步行4个多小时,走回黄村的住处。“到了西红门桥那儿我的眼泪再也忍不住了,边走边哭,可我发现到家的时候身轻如燕,原来轻功就是这么练的啊。”

针砭弊端“展锋芒”

郭德纲常常“直言不讳”地“痛击”他心目中的“伪相声演员”,在他颇具个性的作品《论相声50年之现状》中他早已一吐为快了:“相声大腕不一定会说相声,歌星不一定识谱”、“一批无知无能的艺术家们应该对今天相声的尴尬负责。”

2003年在北京相声小品邀请赛上,他的相声《你好北京》获组委会特别奖。2004年郭德纲拜在了侯跃文门下,并加盟铁路文工团。侯跃文对郭德纲的评价是“基本素质非常好,传统段子比许多专业演员懂得都多”。

中国相声实在不行了,炒个人出来